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龙争大唐 >

第359章

龙争大唐-第359章

小说: 龙争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应当轻上许多才是,然则,没有几代人的努力,这个天下大同的愿望能不能实现还真是很难说的事情,此时面对着索格索斯那锐利如刀般的眼神,李贞却并没有退却,也没有巧言令色,而是面色一肃,平静地开口道:“本王愿以毕生之精力试行之,索老信否?”
    索格索斯并没有马上答话,而是直直地凝视着李贞清澈的双眼,良久之后,长长地出了口气道:“殿下之宏愿可谓大矣,其间之艰难险阻非小,非大毅力者不可为之,殿下能人之所不能,老朽叹服。”
    “索老过誉了,本王不过凭心行事罢了,况且此事并非本王一人所能承当,当有众多仁人志士共襄盛举方有成事之可能,本王不才,愿力行之!”李贞斩钉截铁地说道,脸上满是诚恳之意。
    索格索斯咬了咬牙道:“殿下之言老朽信矣,若是我五大俟斤各部愿听从殿下之调遣,不知殿下当如何处置我等?”
    听到索格索斯如此说法,李贞知晓其已经打出了最后的底牌,立时笑了起来道:“索老还记得么,当初瑟罗老哥率部退过天山之时,并非所有的小部族都跟贵部走了,留下来的倒有大半罢,而今诸部皆已融入我安西之中,已是我大唐之民也,本王的话索老不信的话,大可亲自去原先各部走上一走,看上一看,便知端倪。”李贞说到这儿,见索格索斯开口欲言,笑着摆了下手,止住了索格索斯的话头,这才接着往下说道:“本王行事唯有公平二字,无论何人,只要是遵我大唐之律法,习我大唐之文化,即是我大唐之民众,自有其相应之权力与义务,本王皆一视同仁,概无例外。”
    索格索斯一早就派人去那些个投靠了大唐的各小部落摸过底了,自然知晓李贞所言并无虚假,然则索格索斯并不是平民,而是西突厥一大部落之头人,自是不想似那些个小部落头人一般失去原有之权柄,可这话又不大好出口,沉吟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犹豫地试探道:“殿下所言老朽亦有所闻,然则我五大俟斤各部非是小部落可比,若是骤然以大唐之律法管制,恐有碍难,能否以部落自律代之,当然,我五大俟斤各部皆听从殿下之调遣,各部之兵马也由殿下号令之,如此可行否?”
    部落自治?嘿,这玩意儿一点都不新鲜,不就是听调不听宣那一套么,真要是这么整,跟养虎为患又有甚区别?李贞心里头很清楚索格索斯的算盘是怎么打的,也甚是明白在这等通讯、交通都不发达的年代,若是不能将各民族彻底融入汉文化体系之中,将来一准会出大乱子,那些个游牧民族若不经调教,全都是白眼狼的货色,一旦舔好了伤口,一准就会玩那些个揭竿而起的勾当,这等费力又不讨好的事情,李贞可是不会去做的,与其将来出乱子,倒不如现在就下狠手,将可能的动乱彻底扼杀在摇篮之中,哪怕是多付出些代价也是值得的,是故,索格索斯话音刚落,李贞便毫不犹疑地接口道:“本王之言向不更改,尔等愿为我大唐之民,本王自是欢迎,若不愿,本王也不强求,索老请自择之。”
    见李贞之言丝毫无通融之处,索格索斯不由地愣在当场,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作答,好一阵子发呆之后,才呐呐地道:“此事重大,老朽不敢自专,殿下可否宽限上数日,容老朽斟酌一、二。”
    “此理所当然之事,索老尽管自便好了。”李贞也没指望索格索斯当场便应承此事,这便笑着点了点头。
    索格索斯忧心忡忡地看了李贞一眼,也无心再饮酒了,起了身,对着李贞躬了下身子道:“殿下见谅,老朽不胜酒力,就此告退了。”
    见索格索斯要走李贞也不想多留,笑着站了起来道:“也罢,索老回去想清楚也好,本王就不送了,索老走好。”
    “留步,留步。”索格索斯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脚步略有些蹒跚地退出了厅堂,自行回驿馆与人商议不提。
    “殿下,此大礼合乎心意否?”索格索斯刚退出大堂没多久,莫离便摇着羽毛扇从边上一道小门里转了出来,看着李贞,笑呵呵地问了一句。
    “呵呵,军师好算计,此礼物是不错,能否收到却还难说,走着瞧好了。”李贞耸了耸肩头,不以为意地回了一句。
    莫离哈哈一笑,潇洒地摇了摇羽毛扇,很是肯定地道:“阿史那瑟罗有得选择么?殿下就等着收礼好了!”
    “哦?哈哈哈……”李贞闻言放声大笑了起来。
    “启禀殿下,王妃娘娘有请。”正当李贞笑得畅快之际,小宦官王凯急冲冲地从厅堂外掀帘子跑了进来,躬着身,高声地禀报道。
    嫣儿?该死,一准是昨日的事发了。李贞一听裴嫣找自己,立马就想到了昨夜的放纵,心顿时猛地一沉,脸色也因此而难看了几分,扫了眼颇有些子惶恐的王凯,冷冷地哼了一声,吓得王凯的小身子骨猛地一个哆嗦,脚一软,险些一头栽倒在地。
    “军师,本王去去便回。”李贞沉吟了一下,对着莫离勉强地笑了笑,强自平静地说了一句。
    见李贞面色不好看,莫离也没敢出言取笑,毕竟后院里的事儿复杂得很,他可不想参与进去的,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些什么。
    李贞此时心慌意乱地,也懒得多言,只是点了点头,便大步走出了厅堂,径直向后院赶去,刚到了东院,老远就听见小李纯格格的笑声,李贞悬着的心算是稍松了一点,也不理会跪倒请安的下人们,直接便进了主房,入眼就见裴嫣正举着小李纯逗乐呢,忙嬉皮笑脸地凑上前去,腆着脸道:“嫣儿,啥事如此开心?”
    裴嫣见李贞已到,将小李纯递给了站一旁的奶娘,很是平静地吩咐道:“尔等带小王爷去园子里玩耍罢。”一起子下人们早已知晓李贞昨夜之事,此时见风头好像不对,哪敢在房中多留,忙不迭地应了一声,各自退出了主房。
    切,不就是偷吃了一回么,算得了甚事,嫣儿不致于如此吃醋罢!李贞脸色虽平静,可心里头却还是有些子打鼓的,毕竟当初为了能娶到裴嫣李贞可是费了老鼻子的劲的,还狠狠地得罪了长孙无忌,若不是裴嫣一心向着李贞,闹不好就被长孙家给夺了去,那李贞的面子可就跌大了,再者,裴嫣自从跟了李贞之后,福没怎么享,苦倒是吃了不老少,每日里都担惊受怕着,这令李贞很是不忍伤了裴嫣的心,此时见裴嫣面色平静,无喜无怒的样子,忙陪着笑脸道:“嫣儿,你……”
    见李贞如此紧张,裴嫣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伸出一根玉葱般的手指,点了点李贞的胸膛,笑着道:“殿下真是的,办完了事,将倩娘妹子丢下就跑,有殿下这么做的么?妾身都已安排妥了,凝香院小了些,妾身已将倩娘妹子安置在了万花阁,殿下看是否适当?”
    哈,不会吧?就这事?李贞疑惑地看了眼裴嫣,嘿嘿一笑道:“嫣儿安排得甚好,只是,啊,嫣儿你没生本王的气罢?”
    “呆瓜。”裴嫣忍不住拧了李贞一把道:“妾身与月儿妹子都有了,总得有人照顾殿下罢,前些日子妾身还跟月儿妹子商量这事来着,殿下倒好,自己就张罗上了,倒也省了事,只是殿下要给倩娘妹子甚名分,还是得先定下来方好。”
    唔,这倒是个事儿,陈倩娘的身份自然不能跟嫣儿、月儿相提并论的,真要是立为孺人,礼部那头首先就过不去,就更别说老爷子那儿了。李贞略一思索,点了下头道:“就先为媵好了,回头本王上书朝廷之时,让礼部先挂个号罢,嘿,此事本王行得孟浪了些,嫣儿可别生本王的气。”
    李贞对裴嫣的大度是早就知道的,可也清楚女人再大度,嘴上即便不说,心里难免会不好受,此时见着裴嫣那红嫩的脸蛋,心中爱怜之意立时大起,伸手将裴嫣揽入了怀中,轻抚着裴嫣的香肩,一时间心情复杂地说不出话来,而裴嫣似乎也不想开口打破这等温馨,闭上了眼,静静地伏在李贞的胸口上,听着李贞强而有力的心跳,嘴角一弯,露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   
第三百二十一章北伐!北伐!(上)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已是贞观十八年二月了,或许是贞观十七年末的大雪来的早也来得猛,将该降的雪雨提前都发/泄完了之故,贞观十八年的春天显得格外的旱,除了初春之时落了几场不大不小的雨之外,全都是艳阳高照的日子,雪化得很快,天山南北都闹了回水灾,可因着没有雨水补充的缘故,大水来得凶,也去得快,这才刚进入二月中旬,大漠、草原便已初显大旱的苗头,令饱经战乱折磨的大草原更是雪上加霜,用哀鸿遍地来形容也不为过了,短暂的冬歇期过后,烽火立马在天山以北的各处草场上四下里蔓延开来,愈演愈烈,大乱终于在各方势力不同的企盼下开始了!
    蜿蜒的克兰河沿着骆驼山脚下潺潺地流过,不知名的野花绚烂地点缀在如茵的绿草丛中,辛勤的蜜蜂在花间嗡嗡地穿梭忙碌着,鸟儿们在林子间浅吟低唱,风起处,桦树林轻轻摇头,发出涛声阵阵,蔚蓝的天空中几朵白云在飘来飘去,偶尔顽皮地将温和的春日悄悄挡住,一群羊儿宛若白云般地在草原上静静地吃着草,牧羊姑娘那婉转的歌声随风向远处飘荡,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宁静祥和,一身白衣胜雪的萨兰依妮快乐地在克兰河边转着圈子,将手中捧着的鲜花洋洋洒洒地挥入河中,舞姿轻盈,宛若骄傲的白孔雀一般,欢快的笑声清脆悦耳,有如百灵鸟一般动听。
    萨兰依妮无疑是骄傲的,她有着骄傲的资本,不光因着她是萨兰族头人萨兰哈桑的掌上明珠,也不只是因为她有着如花的容颜、挺拔的身材,更因着她有着四乡八里无人能及的歌喉,每当她唱起歌来,哪怕是再烦恼的人也会露出神往的微笑,当然,萨兰依妮也是快乐的,长辈们的呵护、兄长们的疼爱,让豆蔻年华的她在将军山下无忧无虑地成长,犹如含苞欲放的百合般令人一见就心生怜爱。
    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草又是那么的绿,萨兰依妮很快就陶醉在了如画般的美景之中,有如孔雀般翩翩起舞,歌声引来了百鸟的合唱,十数只色彩斑斓的花蝴蝶绕着萨兰依妮上下盘旋共舞,一切都是那么的赏心悦目,然则,远处天际突然出现的一道黑线却打破了天地间的和谐,大地轻微的振颤了起来,接着越来越猛烈,轰轰的马蹄声如雷般响了起来,烟尘滚滚中,杀气冲霄而起。
    乱,大乱,随着杀气腾腾的骑兵大队的逼近,原本宁静祥和的萨兰族营地立时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女人们大呼小叫地四下奔逃,男人们则慌慌张张地冲出了帐篷,紧赶着跃上了马背向着营地寨门方向赶去,试图结阵以抵挡来势不善的骑兵大队。
    “阿爹,阿爹,来的是白狼军。”一骑飞骑从远处打马冲到了营垒的寨门前,老远见着身着锦袍的萨兰哈桑,便即高声呼喊了起来,声音里满是惶急之意。
    “啊……”
    “糟了!”
    ……
    营垒前集结的萨兰族骑士们一听到这个消息,立时乱了起来,吸气声、惊呼声响成了一片,原本就不高的士气陡然间便落到了谷底。
    萨兰哈桑没有回头去看惊慌失措的族人们,也没理会冲到近前的小儿子萨兰布奇,而是面色铁青地望着远处滚滚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