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649章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649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待他们的结果,就是静静的死去。与此司时,城内的大部分道戏。都有火光冒出。惨叫声惨绝人寰。五斗米教被解决棹了。
而随着汉中郡内的夷人问题,五斗米教问题被解决。
寇封也终于掌控了这座富裕,作为前进基地的汉中平原为他日二十万大军出汉中,入雍凉打下了基础。
第八百一十六章 十五万大军镇汉中(第五更)
第八百一十六章十五万大军镇汉中第五
次日一早,当百姓们起chuáng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一座座已经化作了灰烬的道观。
百姓们当然是群情jī奋。但是一没有凶手,二也没有留下什么证据。虽然很多人心里清楚,可能是寇封做的孽。
但是还没有哪个人会傻乎乎的找寇封算账的。被道士煽动是一回事,自己找上门又是另一回事了。
而生活了几天之后,百姓们发现,似乎道教离开后,没什么不同。
寇封在汉中居住,自然就感受到了那种随着道观被烧毁,那种信仰上的狂热,渐渐开始四散了的气氛。
心头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对于烧毁道观的重要xìn加的认识到了。就像是只要找到线头,就能解决一件事情一样。
只要铲除了道观,就自然能解散这为祸一方的五斗米教。现在,寇封也已经把汉中的事物正式交给了阎圃处理了。
寇封相信过些日子,身为汉中太守的阎圃,就能彻底的平定了汉中郡内的道观,安稳汉夷,镇住汉中。
这日,太守府书房内。
寇封坐着看书,但怎么也看不进去。汉中平定后,他的心思就没有在放在这里了。他很想去千古文明的定军山去看看。
有句话说的好,得定军山者得汉中。而得汉中,又能进兵北方。汉中的北方有几座城池,是可以近距离攻打的。
比如武都,下辩等等。
这些都是可以开拓的疆土,所以,寇封先要登上定军山而后布置一员大将镇守,扼守南北的同时,也可以伺机蚕食武都等地。
不过,寇封想要与庞统一起去。而现在庞统也快到了。因此,寇封的心神早已经飘到了定军山了。
“君上,南方急报。”这时,有护卫在门外禀报道。
“可是庞统入城了?”寇封心下一喜,立刻把书往旁边一扔,问道。
“不是,是成都孟达将军的消息。”护卫回答道。
“成都?”寇封心下也是一喜,这些天很在意汉中的事情,在汉中平定后,又急于想登上定军山这处军事要地。成都那边的事情,早就被寇封抛在脑后了。
现在一想觉得惭愧。
这个消息,恐怕是张松成功的搞定了刘璋了。成都平定了,蜀中平定了。寇封的心中,顿时升起了无线的欢喜。
从入蜀,到达平定蜀中,过程说起来也是一帆风顺,但是其中也是有艰险的。若是没有法正,张松这些人,若是没有连弩,恐怕就不是那般容易了。
如今蜀中平定了,可以说是一统南方了。从江夏到如今地位。这种得到的感觉,让寇封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势力一涨再涨。痛快,痛快。
“哈哈哈哈。”寇封发出了一声爽朗的大笑。这声大笑爽朗,很爽朗。但是却把门外的护卫吓了一跳,不由说道:“君上。那小的先把折子拿回去?”
“拿进来,拿进来。”寇封赶紧止住了笑声,说道。
卫应诺了一声,走了进来。把手上的折子递给了寇封。
寇封拿过之后,挥手让护卫退下了。而后细细的观看。上边确实是成都平定的消息,就在几日前,刘璋与张松一起出城投降了。
随即就是孟达入城,暂且接管了成都。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准备了,但是看完之后,寇封仍然觉得欣喜。
欣喜之后,寇封就想着怎么封赏这次的有功将士了。在宛城一带,赵云起兵突入,斩杀朱灵,以及二万骑兵,挟持数十万匹战马南下。
功劳卓著。而后曹操率兵悍然反扑,徐庶与之交战,互有胜负。这些人都是有功劳的。不管是开拓疆土,还是守卫疆土,都是一样的功勋。
而后是入蜀的过程中,庞统,陈大,寇水,马谡,邓艾,徐盛,向宠,甘宁,法正,张松,孟达,诸葛亮等人都是各有功劳的。
特别是法正,孟达,张松,诸葛亮等四人,因为新入大楚,职位都是寇封暂时定下的,还要发布公文,命尚书令刘巴正式颁布文书,公布四人的职位。
另外,蒋琬,刘巴等坐镇襄阳,恪尽职守。前方足兵足粮,肱骨之臣,也是需要厚恩的。
有功就要赏赐,不然将士们无效命之心。这是寇封所坚持的原则,因此,在他得到了蜀郡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封赏功臣。
就像寇封自己说的一样,对待敌人就是jiān诈,狡猾,小气。对待自己人,寇封是非常豪爽的。
再者,目前楚国也富裕,征战的过程中,金银珠宝都是不缺的。寇封豪爽是能笼络人心,但也不会损害到楚国国库的富足。
就像寇封征讨五溪,山越,都有不少的金子,宝石被缴获。另外,交州那边也有进贡这些,甚至有象牙等等。
反正,寇封是一定不吝啬赏赐的。
除了赏赐,做将军的做将军,封侯的封侯,寇封都不会吝啬。
正在寇封心中想着如何封赏的时候,护卫的声音又在门外响起。
“君上,城门守卒来报,左军师将军命大军屯扎在外,自行入城了。”
“好,孤亲自去迎接。”寇封暂且抛开了对于群臣的封赏这件头疼事,叫了一声好,起身走了出去。
片刻后,寇封与得到消息的寇水,向宠,以及黄权一起来到了大门。
现在太守府被寇封霸占着,阎圃这个正牌太守,反而屈居在旁边的一处小衙门内,没有在府内。
而向宠是庞统的部将,黄权则被寇封封做是左军师将军参军。自然也要一起去拜见上司的。
寇封率领众人在门口驻足了片刻,才见庞统从远处策马而来。虽然只是一段时间没见,但是寇封却感觉到庞统身上的威势更隆重了。
非常有大将气度。因为大军在外,庞统入城,陈大就在外边统兵了,没有随之入城。
“士元。”寇封迎了上去,笑着道。身后黄权,向宠,寇水等人也跟随身后,与庞统见过。
“君上。”寇封虽然是对庞统礼遇很隆,但是庞统却恪守君臣本分,老老实实的翻身下马,对寇封一拜道。
黄权在后看的真切,不由暗叹。帐下大臣,权势虽隆,但却不减忠心。当真是御下有道,刘璋与寇封相比,拍马也赶不上的。
庞统的坚持,寇封当然也不会阻止。等着庞统行了一礼,寇封才哈哈大笑着了一声道:“走,里边说话。”随即,寇封拉着庞统的手一起进入了大厅。
来到大厅后,寇封屏退了下人。他自己坐在上首位,庞统,向宠,黄权,寇水等人分别落座。
本来寇封想庞统也是赶路刚到。恐怕还不知道成都被平定的消息,想说出来让庞统也高兴高兴。
不过,随即寇封想到了旁边还有一个黄权,不由止口了。
黄权ì奉刘璋的时候,也很忠心的。此刻若是当面说起成都平定的消息,总是不好的。
“士元一路上辛苦了。不知道现在大军情况怎么样了?”于是,寇封向庞统问起了大军的情况。
“新兵加入,虽然还不堪一用,但磨合的还行。”庞统说道。
当初,寇封命令马谡带着大部分兵丁都带走了,散回家乡务农去了。但是当时庞统的军队损失了大约五千人。寇封就下令补足了。
现在是新老楚兵磨合的时期。
“嗯。如此,孤就放心把汉中交给士元镇守了。”寇封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道。
庞统对此并没有意外,因为寇封早些日子,已经向他透lù过一些信息了。对于镇守汉中,庞统也是非常乐意的。
现在徐元直早已经镇守宛城,与曹军接壤。而庞统却时常镇守襄阳,为寇封护军。没有机会在外作战。
对于庞统来说,终于是不落人后了。
“对了,除了士元这支六万大军,孤还想下令赵云征兵二万,把骑兵扩展到五万人。再入汉中与士元一起。这样一来,再加上夷军,就足有十五万了。士元觉得如何?”这些寇封早已经决定了的,但是兼听则明,旁听则暗,寇封还是想问问庞统的意见。
“君上若是治所西移,就等于是要重点攻打雍凉了,大军恐怕不止如此吧?”庞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道。
“对,还有后将军张飞,以及镇军将军陈大,法正的精兵,孟达的精兵,都会驻扎在成都。先平南蛮,后攻雍凉。”寇封笑着点头道。
“运粮能行吗?”庞统闻言皱了一下眉头。
寇封闻言不由微微一笑,看了黄权一眼,当初阎圃,黄权也都是这么说的,运粮困难。
“不难。”寇封想起一种叫做木流牛马的独轮车,很自信的回答道。
“那如此布置,臣没意见。”庞统说道。真的没什么意见,大军这么多,光汉中就有十五万了,防守绰绰有余。
进攻的时候,还有成都的力量支持,后将军张飞,镇军将军陈大,法正,孟达等等。只要到时候蜀中安定,粮食充足。
出汉中入雍凉,平定马腾,韩遂的几率很大。RO@。
第八百一十七章 文臣武将一大批(第一更)
嗯。寇封闻言……心中算是彻底安定了下来。
十五大军,布置在汉中,已经钉在铁板上了。
随即”寇封指着黄权,对庞统说道:“还未向士元介绍”此乃是黄权”字公衡,才智之士,孤已经封了他为左军师将军参军。”,“见过将军。”黄权闻言正了正身体,对着庞统说道。
“公衡。”庞统也微笑还礼。
黄权的名声在益州是很响亮的,庞统也不排斥与他合作。毕竟一人智短,二人智常。现在庞统帐下,也只是马谡,邓艾等人。
都是小辈,虽然能力不错。但都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不足以与他论事。多一个黄权,以后也能多听听不同的意见。
寇封微笑着看着二人见过,心下欣喜油然而生。强强联手,以庞统,黄权二人节制汉中十五万大军。进可攻,退可守。
爽快。
欣喜了片刻后”寇封见庞统面上有些疲累之态”不由笑着说道:“士元一路上也辛苦了,先下去歇息吧。等过三日,孤与士元一起上定军山”从上而下俯视一下雍凉。”
统应诺道。
随即”庞统,黄权,向宠”寇水等人都拜别离去了。
寇封在空dàngdàng的大厅内坐了片刻后,移驾往书房去了。
在书房内,寇封开始考虑对于群臣的封赏了。
入蜀之功,张松,法正最大,庞统次之”陈大,孟达,甘宁邦艾,向宠”马谡,徐盛,寇水等人再次之。
宛城那边的战争还没结束寇封有接到消息,目前徐庶还与曹操在对峙。但是寇封知道,那是因为蜀地被平定的消息没有传到北方。
否则曹操一定会退兵的。
因为曹操这次举兵,说是悍然报复,还不如说是施加压力,让寇封在入蜀的过程中,不能全力动作。
因此双方才是互有胜负,又伤亡不大。否则一定是惨烈血战了。不至于如现在这般。
所以,宛城那边也该封赏了。
赵云功最大,徐庶次之。另外,文聘,魏延,季严,沙摩柯等人也都有些功劳。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对于成都随着刘璋投降的三万精兵的处置。
那一部分也算是蜀地的精华了寇封不打算让那群人都卸甲归田。
“真是毫无头绪啊。”寇封不由揉了揉太阳学,觉得非常头疼。要是在襄阳就好了,他只要让三公九卿酌情商议后,就可以定出来了。
但现在偏偏远在汉中。但这件事又缓和不得。寇封的原则,就是有功必赏绝对不会延迟。
想了想,寇封还是由自己草拟他们的封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