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504章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504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着,凌绕的目光中泛着精芒。
正当三人看着地图,自信满满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却是有个护卫没有经过通报就走了进来。
这人还是全综帐下的一个亲兵。
全综大觉失了面子,不由恼怒道:“不经通报,就人大厅。规矩何在?来人,拿下,仗责五十。“门外立刻有护卫走了进来,打算把这个家伙给拉出去。
但这亲兵却没有因为全综的话而有任何惊慌,因为他已经很惊慌的。
“将军,将军,前方急报,太史慈,太史慈将军翻反了,为寇封讨逆中郎将,率旧部八千人北上回合于九江。”
亲兵说完之后,像是失去了全身的力气。
如同死狗一样。而刚刚听了全综的命令,冲进来打算把这亲兵拉出去打扳子的护卫也愣住了。
全综,凌统,李典三人齐齐变了颜色。
“你说什么?“全综的反应最是激烈,他变了颜色之后,立刻站起了身体,上前掐住了这亲兵的衣领,大吼道。
太史慈忠义无双,为江东楷模,天下皆美之。他为何会投降,而且反叛攻打江东。寇封难道真有无双魔力?盖过了太史慈的忠义无双?
全综根本不相信,根本不相信。
“有报说,太史慈将军先被寇封俘虏,而后入长沙只片刻,就单骑出城,回到攸县纠集旧部,人庐陵收录三千守卒。合计精兵八干,北上与寇封合于九江。”被全综这么提在口中,亲兵更是喘不过气来,断断续续道。
说完后,已经两眼翻白了。
“一定是谣言,一定是谣言。“凌统在旁更是大叫道。太史慈为南方防线,辅佐豫章的一个点,若是他投降。这态势就完全改变了。
这如何让凌绕能相信,敢相信?
“此事还无论断,可派遣探子进入九江,探听一下真假。”李典虽然也失去了颜色,但他半竟是曹将,最镇定的一个。见全综,凌统二人都失态了,不由从旁劝说道。
“立刻派遣探子进入九江。“全综闻言才冷静了下来,现在不是纠结真假的时候,派遣探子一打听下,就能证明消息的虚实了。
随即,全综派遣了探子进入九江。
豫章与九江不远,没过多久,探子就把消息给传来了。太史慈确实降了,确实是率领别部八千人助寇封入江东。
“不是假的,不是假的。”
全综闻言几乎不敢相信,失魂落魄的跌坐在了地上,喃喃自语道。
“忠义无双。“对年轻的凌统来说,太史慈几乎是忠义的楷模,现在这楷模也降了,而且还变本加厉,攻击故主。
这算什么。
不管是全综,还是凌统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这豫章,比想象中的难守啊。“李典苦笑了一声,叹息道。
大厅内,开始散发着一种悲观的气息。
湖口,周泰的大营。
中军大帐中,周泰跪坐在帅座上。神色中难以理解。
“子义你到底是为何?”
周泰也接到了太史慈反叛攻吴的消息,自觉的难以理解。太史慈与周泰都是第二代大将,都是孙策一手招募的。
以前是很熟悉的。也更加难以理解,忠义无双的太史慈为何会如此。
许久后,周泰也发出了一声叹息。压力继续加大了,豫章难守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江东风雨飘摇(第三更)
第六百三十三章江东风雨飘摇(第三更)
急报从前方豫章,湖口,一道道的传遍了整个江东。这件事不仅是官方消息,下边无数关注前方战争的士族也都是各自有消息渠道。
太史慈,大将也,猛将也。号称忠义无双。曾经被曹操以中药当过作为比喻,让他回去北方。
太史慈都不动心。
但是此刻,却被寇封给拿下了。这证明寇封的魅力要比曹操更加的足一些?或者其中有什么隐情?
不管如何,整个江东上下,真的集体失声了。
豫章一带,南北的三点防线。就是江东的根本,赖以生存的根本。如今马失前蹄,三足金乌,变成了双足乌鸦。
这江东的未来到底是个什么呢?不少士族已经开始让族人开始辞官归家,走的快,与孙氏划清界限了。
士族的心浮动来的如此突然,如此的简单。
如那滔天的山呼海啸,席卷而过。
本来如铁桶一般的江山,一下子又变得摇摇欲坠了起来。
吴城,作为最后放的城池,本该最后得到的消息。但是另有前方全琮的急报,接到消息的时候,反而是不晚。
但是地震,却是一样的剧烈。
张府。
这日,张温正请假在家中休息。
因为前段时间惧怕寇封兵入江东,找他这个当年把寇封得罪了狠的人的报复。张温心力交瘁。
后来,豫章防线建立,李典率领三万精兵南下进驻豫章。
本摇摇欲坠的江东,又是吃了一剂强心药似的。变得重新稳固了起来。这让张温又是大喜。
这一悲一喜之下,张温居然病倒了。
虽然身体上病倒了,张温也请假在家。但是心灵上,却是无比的轻松的。
就像现在,张温让人抬起床榻进入院子,盖上被子,晒着太阳。虽然粗俗了一些,不是士族应该有的举动。
但是在家里,张温也不怎么介意了。晒着暖暖的太阳,感受着安心无比的感觉,张温简直是陶醉其中了。
“老爷,蜂蜜水。”旁边有娇俏的侍女,拿着一壶茶水走了过来,乖巧的道。
张温最爱蜂蜜,能解渴。只要在有蜂蜜的季节都是天天喝。
“嗯。”张温闻言坐起身体,享受着娇俏侍女温柔的服侍。虽然病中,但是张温的心情极好,因此其实并不怎么严重。
这会儿喝着蜂蜜水,旁边娇俏侍女服侍。这侍女是新过来的,还没动过呢。享受着娇俏侍女的服侍,喝着香甜的蜂蜜水。
张温不由有些异动。但也是刚刚异动,忽然就被吓着了,差点瘫掉。
“老爷,老爷。吴侯派人来报,说是前方太史慈叛了,归顺寇封,并且亲领八千精兵,以别部身份与寇封回合九江,打算随从攻打豫章了。”
太史慈不仅是上层人士的楷模,也是下层人士的偶像。他几乎是江东的全民偶像了。义形于色,可贯金石。
若学太史慈,弯弓射将。沙场建功。足以成为不朽。就算是下人提起太史慈,那也是一脸的仰慕。
因此,听说了太史慈投降之后,这个来通报的下人就吓傻了。连带着这个声音也带着如同丧了父母一般的晦气,加上又是尖锐,高亢。
又是在这个时候。张温刚刚有些异动的时候,这一下不仅是身体差点瘫了,这下边的东西也是一下子无了动静。
“宽衣,宽衣。老爷要去见吴侯。”但是这个时候的张温再也不计较这个了,即使这下半辈子再也硬不起来,碰不了女人,那也比丢掉命好啊。
太史慈投降,太史慈投降。在宽衣的时候,张温的心里震动又是震动,脑中几乎嗡嗡声不绝。
震惊,极度的震惊。
太史慈。在此之前,谁能相信太史慈这样的人居然会投降,除了投降,还率部攻打故主。这是何等的凶残,何等的不要脸。
还忠义无双呢。张温心里又是恐惧,又是唾弃太史慈。根本不知道太史慈如今背负骂名,也要为大乔母子报仇是何等的义贯金石,何等的大丈夫。
比之什么眼睁睁的看着大乔母子被欺凌的周瑜,周泰,蒋钦,程普,韩当,黄盖都要忠义无数倍。
张温在紧急宽衣之后,顾不得病体了。快速的坐上马车,命车夫快速向吴侯府而去,顶着狂风,快速向前,向前。
张温几乎是首次,这么迅速的来到了吴侯府。来到吴侯府地以后,发现更多的人都比他快一步到了。
张昭等一系列的谋臣,他们的马车都已经先一步到了。
张温顾不得因为狂风的吹袭下,而有些摇摇欲坠的身体,下了马车,就往大厅走去。
到达门口后,张温还没有进去就感受到了一股迎面而来的,那种凝重的几乎凝固的气息。
吴侯孙权穿着正服跪坐在上首座,一脸的铁青,躺下谋臣们也都是或面色苍白,或铁青。
只有张昭一人还算镇定。
自从寇封当年来了一次江东以后,以阚泽,虞翻,严畯,步骘,薛综等人为首的一批精英,因为被寇封接近。
而导致地位大跌。
孙权起了疑心的同时,自然也不重用了。结果就是满堂都是人,结果都是无能之辈。甚少有贤才。
张温虽然心急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并没有在这个时候触孙权的霉头,而是默默的进入了大厅,坐在了属于他自己的位置上。
孙权在等,等人到齐。张温作为病号,也被召集了过来。他算是来的最迟的。当张温来后,孙权应该开口了。
但是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早年,别说早年了,就在寇封还没有攻打江夏以前,他这大厅内,是文武群英无数。
程普,黄盖,韩当,丁奉,徐盛,诸葛瑾,顾雍等等,等等熟悉的人物。但是现如今呢?
只剩下了这窝遇到大事,就只剩下脸色苍白的庸才了。这一刻,孙权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山穷水尽了。
但又一句话,也叫困兽犹斗。
孙权的雄心虽然被磨砺的差不多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缓和一些后,孙权的心力又恢复了一些。
困兽犹斗。他还有数万大军。加上李典,足有七八万大军屯在豫章,只要小心一些,守个两三年,也没什么。
不就是失去了太史慈了吗。反正也没把他当做心腹看。孙权心中有些振奋,但也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
太史慈很忠心,但是太忠心了。确实如寇封所想,孙权在统领江东以后,以周瑜,张昭为首的文武都表示效忠了。当时太史慈也是如此。
但是孙权始终觉得太史慈的忠诚只有九十九,不足一百。又因为太史慈功高,并且孙策还遗留有孙绍。
所以忌惮之下,把他派去了长沙边界,防守黄忠的入侵。
在先前武将折损无数的时候,孙权才想起了太史慈这么个昔日的大将。而如今这么一用,这百分之九十九的忠诚,猛的变成了零。
被寇封给收去了。
孙权真的只剩下了吃不到说葡萄酸的酸味了。
“前方太史慈背弃了孤的信任,使得前方本完整的防线,变得不完美了。不知诸君有何良策可以弥补?”孙权还是开口了,声音还算是苍劲。
但是大厅内的这些庸人,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开口。前方防线,几乎已经江东砸锅卖铁弄成的,是最后的希望。
建立那个防线,江东的府库已经能跑老鼠了,本防备山越的严密防御,也变得坑坑洼洼了。
几乎是整个江东的赌注,都压在了豫章了。
但如今,太史慈背弃,出乎意料,也是无法弥补的了。若是豫章被攻破,江东就真的完了。
还有什么办法弥补?
看着群臣都是如此茫然的表情,孙权刚刚振奋的心,又变得极度失望了起来。
“主公,臣愿择家中精壮,向西助豫章。”关键时刻,还是张昭这个老臣,重臣起了关键的作用,他率先表态道。
当今天下,是乱世,也是士族壮大的盛世。昔日寇封陈兵天子都城外的时候,陈群等人就以家中族人家奴为骨,补充许都的防御。
更不要说,士族之气更加严重的江东了。若是江东士族全部择家奴中的精壮向东,估计立刻会有数万精兵。
但可惜,如今真正忠心孙权的已经不多了,太多都是模棱两可。更多的是就等着寇封兵临江东,等着抱大腿去了。
“臣也愿意。”但尽管如此,张昭这个老臣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忽视。在场顿时有一半多人,愿意择选家奴中的精壮,以损害宗族的利益,来帮助孙权。
在座的都是大族的代表,这一下,估计就又能挤出一二万兵丁了。
孙权的一颗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