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5章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5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庶说着武艺的弱点,大说文学的好处。但看今日的架势却是有八成是要教导刘封击剑之术。实在是不得不让人疑惑。
徐庶闻言脸上笑意更甚,这弟子果然是机灵。
不过徐庶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旁边的佩剑道:“有句话叫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如今封儿是左将军皇叔刘备之子,身份尊崇。应该是很少能经历危险的事情,即使是遇到生死大劫,身边也应该有护卫随行。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如今乱世,当学一身击剑之术,以防不测。”
说到这里,徐庶顿了顿,含笑抚须道:“另外,学习击剑也有助于强身健体。诸多好处,何乐而不为?”
徐庶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学习击剑之术,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刘封身边没有护卫,但却遇到了不测,可自行保命。
乱世之中,变化多端。需要未雨绸缪。
但是刘封听出来的不只是这一点,他听出来了徐庶的喜爱之意。徐庶把自己本来的来历明明白白的告诉他,并且教导击剑之术。
按照一种说法,这应该是入室弟子的待遇了吧。
心中升起一股喜悦之情,刘封下拜道:“请先生教导。”
“哈哈哈。”徐庶大笑了几声,随即转头对着身后仆人道:“拿武服给少将穿上,穿上后带着少将军往前院见我。”
“是。”仆人恭敬的应声道。
片刻后,徐庶转身走了出去。刘封则被仆人带到了内屋,换了套武服,挂上佩剑。
站在铜镜面前,刘封看到的是一种有别于往常的气质,用四个字说,就是铜镜内的少年人当真是英气逼人。
一身得体的武服,衬托起了少年人高挑的身材。挂上长剑,使得少年人多了刚硬。加起来就是英气逼人这个四个字。
看着镜中人,刘封心中喜悦的同时,也有几分忐忑。
随着他与徐庶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刘封心中对于挽留徐庶也越来越强烈。真的是时日无多了,不知道曹操会几时来书信,逼迫徐庶北上投奔魏国。
必须要尽早的对徐庶提醒一下了,但是随便说起徐庶的母亲,不知道会不会引起徐庶的反感。
见刘封站在铜镜前许久不动,旁边的仆人不得不出声提醒道:“少将军。”
一声少将军让刘封豁然惊醒。旁人称他为少将军,他也必定是继承蜀汉的男人。何必瞻前顾后。
提点挽留住徐庶这位蜀汉重臣,即在今日。
双目中精芒一闪而逝,刘封转身昂然出了内屋。
身后的仆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似乎片刻的时间内,少将军变得更加英武了。
可能是幻觉吧。仆人摇了摇头,放下了心中的疑惑,跟着刘封走了出去。
徐庶是文人,但又不是单纯的文人。因为他曾经是个武人,而且还是能用剑杀人的武人。虽然早年弃武从文,但是也不是完全放弃。他的府邸内,除了书房之外。
在前院内,还有一块小型的校场。
校场内,放着一些石锁。几座靶子。从这上边来看,徐庶不仅精通击剑,对于射艺也比较有研究。
校场的中心,站立着徐庶挺拔的身姿。远远看去,一股逼人的英气迎面扑来。
能文能武徐元直。这才是真正完美的徐庶。
看着这个身影,刘封的心下也不免有些激动。按耐下心中的激动,刘封走进了徐庶,行了一个武礼,道:“先生。”
“好一个英气逼人的少年郎。”看着刘封的这身打扮,这份气质。徐庶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声道。
第八章 手段
“先生过赞了。”这样的赞叹其实已经发生很多次了,刘封已经能从容自然的应对了。对着徐庶,举拳弯腰轻声道。
此举在徐庶眼中,又多了大家气度。
十五岁的少年,对于别人的赞叹不是喜形于色,就是羞涩难当。刘封确实是有大家气度。
面对他人的赞叹要从容不迫,面对别人的诋毁也要笑脸迎之。此是进退有据。
刘封在徐庶的心中的地位其实已经很高了,不骄不躁,沉稳,虚心向学。知礼懂礼。现在又加上了一条,进退有据。
不过今日的正题是击剑,徐庶也没有在这些旁支上边多做计较。
笑着摇了摇头,随即手握腰间佩剑的剑柄。问道:“封儿可知道剑?”
“剑乃百兵之君,乃杀人利器。”刘封面色也是一肃,举拳回答道。
“说的好,剑常被人比作是君子,士大夫佩剑是为了威仪。但跟不上,它是一种杀人利器。也是防身利器。”徐庶对于刘封果断的回答很是满意,点头道。
“剑的招式很多,大体可以分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云。今日为师教导你劈的方法。”说到此时,“铿锵”一声,却是徐庶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双手握剑,摆好了姿势,从上往下劈。
期间配上徐庶的一声低喝,再加上剑势凌厉,显得很是刚猛。
这一招下劈,势大力沉。但是做完后,刘封观徐庶却是面不红气不喘,神态自若。
刘封心中忍不住道了一声佩服,不愧是能文能武,文能通达天下,武也能当街杀人的徐元直。
“此招首重气势,要给予敌人一种不取他性命,绝不回头的感觉。敌人必定回避,这样就在先机上,胜了一分。”徐庶不仅做了动作,还在招式上详细解释了一下。
说完后,徐庶还剑回鞘,对着刘封道:“你来做一遍。”
“诺。”
刘封严肃的应了一声,学着徐庶把剑出鞘,摆好了姿势,在脑中回想了一下徐庶刚才下劈的气势,低喝一声。
长剑下劈。
很标准的一个动作。但是在徐庶的眼中却是很弱,因为没有气势。不杀人不回头的气势。
“再做一遍。”徐庶微微皱眉,沉声道。
刘封再次摆好姿势,做了个长剑下劈的招式。
“眼睛要有神,直视前方。想象着前方有一个盗匪,他拿着武器,要取你的性命。后又无退路。你怎么才能逃生?唯有拼命。”
徐庶沉声喝道。
“诺。”听着徐庶的言语,刘封想象着前方有一个手持兵刃,满脸狞笑的盗匪。后边又是断崖,退无可退的时候。该怎么做。
握剑,下劈。把盗匪杀死。
闭起了眼睛,刘封缓缓的摆好了姿势,随即发出了一声带着狠戾的大喝,剑随之劈下。
当真是虎虎生风。杀气逼人。
这一次,徐庶满意的点了点头。学击剑是为了让刘封在乱世之中,能有一手保命的手段。学起来不单要强身健体,还要用来杀人。
没有气势是不行的。
满意的笑了笑,徐庶又看了眼天色,此时正是烈日西下的时候,差不多一个时辰后,就该晚上了。
“如此一百下。练完后就自行回家沐浴更衣吧。”徐庶吩咐了一声,很潇洒的走了。
这就是所谓的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了吧。看着徐庶潇洒的背影,已经习惯了徐庶这等教育方式的刘封心中忍不住想着。
不过很快刘封就收起了心神,开始了练习下劈。
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增加在徐庶心中的地位,也为了增加在这个时代保命的手段。就像徐庶说的一样,如果在一个人的情况下,刘封能靠的不是刘备儿子这个身份,只有手中的长剑。
因此,刘封对此很上心。
每次下劈的时候,都想象着前方有一个或者是几个敌人。力求做到完美。这么做的代价就是劈了大约十下以后,刘封就累了。
手臂酸痛,浑身上下开始冒汗,连精神都不能集中了。
不是刘封的体能不好,相反刘封的体能在十五岁的少年中,应该是出挑的。但是每次都要求双目直视前方,炯炯有神。下劈的时候,还需要带着凌厉的气势。
这要求实在是太多了。
刘封又是初次联系。因此有些陈受不住。
十五下后,刘封忍不住就喘起了粗气。驻剑休息了起来。
难怪只练习一百下,徐庶却给了他一个时辰的时间。果然是够累人的。
当练习到第八十下的时候,刘封已经双腿打颤,双臂几乎麻木了。脸上汗如雨下。但是眼神却充满了坚毅。
击剑之术只是小手段。上不了台面。但要是这等小手段都坚持不下来,还谈论什么大手段。谈论如何在刘备的狼目下,在阿斗的威胁下,保住性命,逆而向上。
就算不是为了多个手段保命,也要为了坚持而坚持。
身体越是疲累,但刘封的眼神却越是明亮,到最后几乎达到了一种锋利如剑状态。
但是当一百下劈完后,刘封的目光却是迅速的暗淡了下来。一个踉跄,猛的扑倒在了地上。
徐庶走后,除了留下来练习的刘封以外,还有三个护卫。
这三个护卫几乎是从头到尾看着刘封训练的人,从刚开始的漠然,到最后的淡淡敬佩。只在这一百次下劈中。
一百次下劈不难,难的是每次都要有极强的气势。抱着必死决心挥剑的气势。
就算是他们这些沙场精锐,做起来也要费上不少力气。何况刘封这样的千金之子。
见刘封咬着牙做完了一百下后,倒地不起。立刻有一人出列,扶起了刘封,低声道:“小的扶少将军回府邸吧。”
“我自己能行。”刘封却拒绝了这护卫的好意,挣扎出了护卫的双手,摇摇晃晃的朝着书房走去。
刚才想好的,今日就要挽留住徐庶的。就算是练习苦了一些,也不能中途放弃了。早一日跟徐庶说,就多了一分挽留徐庶的机会。
就算不是为了自己,就算是为了蜀汉的将来。他也要挽留住这位能文能武的智者,使得蜀汉的人才,不至于凋零。
走着走着,刘封的脚步不再虚浮,变得沉稳。双目也变回了练剑时候的状态,锋利逼人。
打算,计策什么的都是虚的。重要的是,实际的行动。
当你想挽留住徐庶,却真的能挽留下来,这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第九章 诱导
当刘封来到了徐庶书房外边的时候,整个人已经看似如常了。似乎酸软,疲惫已经远去了一般。
只有刘封自己知道,他的身体真的很累。但却有一股精神上的力量在支撑着他来到了这里。
当踏进了书房的那一刻,刘封的脸上甚至出现了一丝微笑。
“先生。”走进后,刘封举拳向着徐庶行了一礼。
刘封进入的时候,徐庶正观看着竹简,不仅是刘封在补充自己,他也要补充自己。毕竟对于左传这些刘备交代下来的书籍,他也不是太精通。
看到刘封的时候,徐庶眼中闪过一分讶异。却是惊讶于刘封这么快就做完了一百下。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要做一百下有多么的难。除非刘封在偷懒。
但是从刘封额头上还没有干枯的汗水来看,却不像是在偷懒。那就是坚持下来了。这对于十五岁的少年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想了一下,最后徐庶只能归结于刘封的身体较为强壮了。
“为何不去休息?”既然认定了刘封没偷懒,那么徐庶就不会问刘封做没做完这等废话,而是直接关心道。
关心是出自真心的,相处了这么些日子。看到一个虚心上进的刘封,徐庶是真的当做弟子的。且传授了击剑之术。
这一分关心听在刘封的耳中,却是让刘封一暖。
这其实是刘封在这个时代,收到的第二份出自真心的关切。第一份当然是来自于甘氏,但是对于甘氏刘封尽管已经在慢慢的接受了,但心里总是有点迟疑,以及距离的。
但是徐庶却是不同,当师生名分定下后,他与这个男人就注定了会绑在一起的。徐庶的关切,对于刘封来说是一种安全。
就像当初在刘备的注视下,刘封对徐庶行了学生的礼节,而徐庶还之以宽厚的双手扶起了刘封。
刘封感受到的都是一种安全。
自然,刘封心中对于挽留住徐庶的心愿变得更加的急迫了起来。
但是心中的理智又告诉刘封,要是直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