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雎鸠声声 >

第66章

雎鸠声声-第66章

小说: 雎鸠声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后一提起君父和母夫人,宛若悲从心起,吞声饮泣。

“宛若,不是哀家故意刺激你,就算为了你的君父和母夫人,你也要好生保重自己。他们年岁都大了,心里对你有多记挂,多揪心,你知道吗?哀家是为人父母的,最能明白做父母的对子女的心了。俗话说,既来之而安之。不管你现在有多恨,多怨,身体是你自己的,你不爱惜,谁也无法代劳。哀家替你考虑过了,等你稍微在宫里安定了,哀家就奏请陛下准你归宁宛国,你看如何?”

“多谢王后爱惜!”宛若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另外一番想法,什么叫在宫里安定了?王后不过用此法引诱她,早点让她委身天子,让她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子嫔妃,如果用这样换来归宁的机会,她还不如早死算了。

王后携着宛若登上凤辇。

一群丫头婆子前呼后拥地护送着王后和宛若,回到燕寝。

宛若稍微梳洗一下,喝了一碗安神汤,就在侧屋睡下了。

连日来,她一直没睡个安稳觉,就算铁打的身子也经受不住,何况宛若本就娇贵,孱弱。

王后回到主殿,觉得周身疼痛,靠着靠几,让晓雾给捏捏腿,揉揉肩。

公长父端来一碗参茶,呈给王后,小说地嘀咕说:“娘娘,您万金之躯,刚才竟然要以身犯险,搭救宛若,着实让老奴捏了一把汗!”

“哀家对舅父有然诺,宛若要真有个闪失,哀家如何交代。”

“宫正大人就说了几句威吓的话就被暴徒用利器残杀。娘娘,那个时候,连全身甲胄的虎贲兵,都束手无策。娘娘,你竟然要挺身而出,实在太冒险了。”

“其实当时哀家心里也惶恐得紧,被逼到那个份上,哀家就赌了一把。”

“赌?老奴不解娘娘的意思。”

“哀家听闻宛若被劫持,心里就有一种困惑:他们不是冲着陛下来,而是冲着宛若来。他们的本意就不由地让人揣测。”

“娘娘的意思是说,是有人故意放火调虎离山,真正的目的可能是要把宛国公主带走。”

“对,如果是这样,那些人就不可能是穷凶极恶的暴徒,可能就是宛国或者是虞国暗中派遣的高手。因此他们既不会伤害宛若,也不会伤害哀家。”

“娘娘英明!以娘娘的判断,今晚潜入王宫的一行人,很可能是宛君的筹谋”

“哀家舅父对宛若的疼爱,异乎寻常,他又是一个血性骁勇的人,会这么做,一点都不奇怪。”

“他若暗里救出宛若公主,从此让公主隐姓埋名,再明目张胆地找我们要人,我们还着实没有占理的措辞可以应对。”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要残害宛若,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可能就是在排兴楼袭击宛若的那伙人,那晚他们迫于形势没有得逞,不肯善罢甘休。他们的目的,要么利用宛若要挟宛国,要么蓄意挑起天朝和虞宛两国的仇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宛若公主虽然已经进宫,看来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这次救援失败,哀家想,他们暂时不会再有所行动。宛若不能再呆在昆玉轩,明天就入住广华宫吧。”

“娘娘,宛若公主还没册封。入住广华宫主位,似乎不合礼法。”

“这丫头脾气实在拧!哀家本想让她在荒凉的昆玉轩,晾晾她,让她明白个好歹。谁知竟然出了这档子事,再不对宛若进行好的安置,陛下也不会答应的。”

“老奴听说,前半夜陛下屏退左右,降尊纡贵,独自去了昆玉轩,还在那儿逗留了很久。”

“陛下迷恋玉美人,情愿为了玉美人犯弥天大错。当年,要不是哀家发现及时,真不知道会产生怎样不堪的后果?这次他费力得到宛若,宛若虽然年幼,可风姿才情比起玉美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能不心猿意马吗?”

“还是王后娘娘宽容、豁达,尽心尽力成全陛下。”

“哀家也是别无选择,你看秦夫人现在那股嚣张样,全然没把哀家放在眼里。若任其发展下去,这后宫岂不成了她的天下。”

“娘娘,老奴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但说无妨!”

“当年我们选择避居采邑,是不是有些欠妥。”公长父谨慎地说。

“哀家也是不得已呀!那些年,陛下戎马倥偬,冒矢疆场,把宫内外大小事交由哀家打理,陛下放下干戈斧钺之后,哀家总感觉他常怀戒心,而且朝内外总有一些不怀好意的奸人,在陛下耳边叨叨,哀家要不是选择避居采邑,说不定和陛下之间会产生怎样的龌龊?”

“陛下一向敬重王后,岂能受小人挑唆?”

“你听过齐威虞姬的故事吗?”

“老奴见识鄙薄,请娘娘示下。”

“齐威王继位之初,耽于享乐,国家政事荒废,诸侯入侵。威王夫人虞姬劝告威王疏远进谗言和阿谀的卿大夫,任用贤明之人,勤政强国,因此遭到奸邪之人陷害。他们造谣说虞姬在年经之时曾与北郭先生私通。虞姬因此身陷囹圄,饱受折磨,行将枭首弃市,威王问虞姬还有何话说?虞姬说,侍奉国君十余载,没有让国君亲贤者,远小人,遭邪臣诬陷,自己又不避‘径瓜田不蹑履,过李园不正冠’之嫌,陷入困境,这是其一;身陷困境之后,官吏接受贿赂,听从邪人指使,自己没有申辩之处,无法讲清所犯罪过,这是其二。虞姬说,照这两条罪状,她应该去死,但考虑到自己的不洁之名没有消除,考虑到奸邪之人还逍遥法外,才苟活下来,见陛下最后一面。齐威王听了这一席话,幡然醒悟,赦免虞姬。

齐威虞姬何等样人?连她都无法招架突然降临之祸。哀家宗国紧邻天朝,国势强大,承元一度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念想。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哀家如果不选择适时淡出朝野,祸患必至。如若哀家不幸,遭陷害,可保不准会有齐威虞姬那样的契机能够幸免于难,到时谁来庇护哀家的孩子,谁来护佑哀家的宗国。”

王后母仪天下,一直保持谦逊谨慎,可是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担心奸邪之人,伺机找事。王后提起齐威虞姬之事,并引以为戒,当然是因为王后与齐威虞姬有类似的经历。王后年轻时与虞君的一段恋情,一旦追究起来,承元肯定不会大度地一笑了之,必定会耿耿于怀,乘机发难也说不定,有了齐威虞姬的前车之鉴,王后心中不免有了顾忌。

那段时间,王后和承元在政事方针上产生比较大的分歧,王后觉得自己和承元同枕席,共命运,没必要夫妻之间非要争个长短,于是才有她避居采邑的决断。

“王后思虑长远,老奴受教了!”

宛若在偏殿睡下,恍恍惚惚中来到一块荒地,夜色迷蒙,那地方阴森森的,宛若仔细打量,像是一片荒冢。宛若心下发憷,拔腿狂奔,不期被一个东西一绊,结结实实地摔了个底朝天,挣扎着起来,手竟然摸到一个软乎乎的东西,一侧身竟然发现身边躺着一具黑衣死尸,一看竟然是夏公子。

宛若扑上前,嚎啕大哭。

身子一激灵,从睡梦中醒来,出了一身冷汗。

“不会是夏公子的。”想起刚才箭雨过后,从房梁上掉下的几个人,宛若不确信夏公子是否安然撤走,心里暗自告慰自己道。

醒转之后,宛若再难入睡,前半夜发生的林林总总,在她大脑里盘旋不去,就差那么一点点她就可以逃出王宫的桎梏,可是

唉!宛若长叹了一声,在叹息自己命运的同时,又担心起夏子渡的安全。

 81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七)

“你不来骚扰我!就是我最大的福气!”宛若心想。

承元回到燕寝正殿上;稍坐片刻,王后带着公冶父以及一般仆妇回来了!

“参见陛下!陛下早!”王后行礼道。

“王后早!坐!”承元天子很淡然地说;随手指指身边的坐席;示意王后坐下。

“陛下;哀家已经把广华宫收拾出来,准备即日起让宛若入住。”

“自从陈夫人离世;广华宫已经有些年头没人住了!”

陈夫人是承元还是太子时;纳娶的侧妃;膝下有一对儿女,年齿善幼。陈夫人体弱多病;年纪轻轻就抛下儿女,撒手西去。

“哀家已经命人将广华宫上上下下装饰一新;相信宛若住在里面不会委屈了她。”

“王后做事;孤一向很放心!”

“哀家能办事顺利,都是仰仗陛下的支持和信任。”

“孤想诏封宛若为夫人。”

“就在今天吗?”

“嗯!”

“今天合适吗?”

“可以先诏封,择吉日再举行册封大典。”

“陛下,册封后宫妃子,得请巫祝用龟甲,蓍草两次占卜,得吉兆,选定吉日,奉祀太庙,敬告上苍,才算符合礼仪。陛下这么仓促下诏令,这在我朝还没先例!恐怕不妥吧。”

“王后有异议?”承元有些不悦地说。

“国家礼制是正道。僭越礼法,会引起大家的非议。循规蹈矩,虽然看起来迂腐而麻烦,却可以免很多无谓的事端。按照礼仪册封后宫妃子,也体现陛下对这事的严肃和庄重,不然今后宛若在宫中,别人会怎么看她?往好了想,是陛下器重,格外施恩;往不好了想,就是陛下刻意薄待。”

“王后知道孤家素来说一不二。孤是天子,奉天法旨。只要孤高兴,孤不管那些繁文缛节,朝廷上下谁敢非议孤。只要孤宠爱宛若,宫中之人,谁敢小看她。孤决定了,巳时在明堂祭祀占卜,孤已经吩咐司祝准备,王后就不要劝阻了,孤家这就去兰汤沐浴。”承元天子说完,袍袖一挥,起身悒悒不乐地走了。

“陛下!”王后还要说什么,见承元甩头而去,只能硬生生地把话噎住。王后暗自嘀咕:“真是色迷心窍了!”

“娘娘,陛下现在越来越闭塞视听了,他根本不理解你的良苦用心。”公长父有些不平地道。

“哎!宛若进宫对天朝是福是祸,现在哀家越来越把不准了!”

“娘娘,公主温婉善良,不是一个刁钻,贪婪之人。娘娘你大可放心。”

“谁刚进宫的时候不是一个清清纯纯的姑娘,在宫里这个充斥权利和欲望的大染缸里浸泡,日久天长,谁知道三年,五年之后,人会变成什么样?你看现在陛下那副心猿意马的样子,恨不得将江山社稷拱手相送,来博得美人欢的姿态,能不让人担忧吗?”

“娘娘,在后宫,你是掌舵人,一切都尽在娘娘的掌握中。”

“长父,你去把司祝官巫咸招来。”

“诺!”公长父欠身退出。

“晓雾,宛若起来了吗?”王后端起一杯花茶,茗了一口,慢慢悠悠地问身边的侍女道。

“公主已经起来一会了。正在梳洗妆容。”

“哦!”

“王后,刚才陛下进到宛若公主下榻的偏殿了。”晓雾压低声说道。

“是吗?去干吗了。”王后把晓雾叫道跟前,嘀咕道。

“陛下想为公主梳头,被公主奚落了一番。”

“陛下生气了!”

“没有,陛下在公主跟前,脾气出奇得好。他还说,大早来是给公主降福的。”

“他有没有直接告诉公主,今天就要册封她。”

“没有。公主也没问。”

“难怪他这么着急忙慌的,原来是自己金口已开,怕失信于宛若。”王后心里暗道。

正在这时,宛若已经穿戴齐整地出来。宛若穿着一件鹅黄色深衣,窄身大袖。龙须草般长而溜光的秀发,盘成一个螺髻,轻轻灵灵。她袅娜娉婷地走进大殿,叩见王后娘娘道:“参见王后娘娘!娘娘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