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雎鸠声声 >

第62章

雎鸠声声-第62章

小说: 雎鸠声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后贤良淑德是孤家的福气,也是天下人的福气。”

“陛下让臣妾服侍您更衣早朝吧。”

“有劳王后了。”

一个月后的一个吉日,承元天子下诏册封了一位名叫茹碧的清丽貌美的女子为嫔,赐居昆玉轩,宫里人称之为碧嫔。

一册封就位列九嫔,可见承元对她的宠爱非比寻常。

宫里多少人对这个位置垂涎,多少人熬灯油似的熬了一辈子还混不上一个像样的品级。

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子,竟然一下子就在王宫里炙手可热,碧嫔的得宠不知气煞多少人!

昆玉轩依然警戒森严,不许后宫女子随意进入,里面的女子也不能随便出来。

承元天子十有八九都在昆玉轩。 一到夜晚,昆玉轩总是一派钟磬泠然,歌舞升平的景象。三宫六院的嫔妃只能眼巴巴地干瞪眼,心里那份艳羡,那种嫉恨,掩饰都掩饰不住,不时有人跑到王后那里发牢骚。王后总是好脾气地听着,然后好言宽慰。似乎她的心就如大海,可以容纳百川。当然王后也会不失时机的出言劝慰承元天子要广施雨露,以保王室枝繁叶茂。

许多人的目光盯着昆玉轩,慢慢就有人觉得别扭,昆玉轩总一副戒备森严的景象,让人别扭,还有更别扭的是昆玉轩的主人——碧嫔。

承元天子如此荣宠她,可是她在王宫里,低调得简直要低到尘埃里去。但凡重大的仪礼,包括狩猎,祭祀,宴会,碧嫔从来没有陪承元一起列席。人们一天能见到她的机会就只在晨起的时候,她会在侍女陪同下,到王后寝殿请早安,跟王后寒暄几句就回昆玉宫。

宫里的女人嫉恨碧嫔得宠,但是碧嫔连给她们找茬的机会都没有,就安心当一只关在笼里的金丝雀。

但凡后宫得宠的女子,总是一副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气势,总想着弹压别人,张扬自己的显贵,碧嫔如此低调,很是让她们不习惯,难道真是因为是小门小户的人家,天生就一副惹人怜惜的样?难不成就这么一副娇怜让天子疼惜不已?后宫女子在背后艳羡,嫉妒,反省,进而纷纷效仿。以前一直以高髻华贵,浓妆华彩为时尚的王宫,一下子竟然风行简朴,高髻变成垂云髻,点翠玳瑁宝石玉饰重金的头饰,衣饰纷纷被简洁的鲜花、绢花替代,个个把自己画得低眉顺眼的。

不明就里的承元,看到自己宫里的女人个个素雅,简朴,见惯了珠玉环翠的他,感到莫名其妙,感到别扭。一日,他忍不住问王后,是不是后宫节约开支,大家怎么连贵重的珠饰都戴不起,王宫如果困窘到这个地步,岂不被天下人笑话。承元下令将内务府里存储的由各地进贡的珍珠、宝石、金银等饰品,按后宫品级,分发下去。

此事搞得王宫内外啼笑皆非。

渐渐地连王后都开始纳闷,即便碧嫔清丽可人,也不至于艳贯六宫,她怎么就如此长久受荣宠?再说碧嫔受宠,应该被很快晋升,可一年半载过去了,碧嫔还是九嫔之一,三夫人的位置尚缺两位,可一直空闲着。

王后多次向天子提出擢升碧嫔在后宫的品级,可是天子要么含糊其辞,要么置若罔闻。

一日天子出猎,王后摆驾昆玉轩,碧嫔恭恭敬敬地带丫头婆子出来迎驾,王后随处走走,跟碧嫔随意寒暄,碧嫔倒也应对得当,不卑不亢。

王后见含香阁大白天,阁门紧锁,装作随口一问:“这个阁楼怎么锁着,莫非碧嫔有忌讳?”王后指的是玉美人在这阁楼中被赐死一事。

“宫中女子为天子殉葬是成规。玉美人能与先天子同棺椁下葬,那是无上的荣宠,鄙妾怎敢有这样的忌讳。陛下在昆玉轩的时候,经常就在这阁楼里处理政务,有些重要的东西在里面搁着,门锁着踏实点。”

“那倒也是。”

“陛下恩宠碧嫔已经有些时日,碧嫔你准备什么时候为王室添个弄璋或弄瓦。”

“碧嫔惭愧!”碧嫔羞红脸说道。

“你看你还害羞了!”往后笑了,接着又说:“你要是有身体方面的原因,赶早让宫中的御医瞧瞧,生儿育女可是女人的大事。”

“御医说,只是身子有些弱,别的没什么大碍。”

“那你可得好生养着身子。”

“鄙妾知道,那边池塘里荷花开得正好,娘娘要不要一起去看看?”碧嫔似乎不想让王后再此逗留。

“到底碧嫔是个雅致的人!赏荷哀家就不去了,哀家来昆玉轩,跟你念念叨叨这么久,肯定打扰你的清静了。”

“王后能驾临昆玉轩那是碧嫔的荣幸,怎么会打扰呢。”

“后宫的琐事多如牛毛,哀家已经偷闲半日了。”

“王后殚心竭虑,要多保重身体。”

“碧嫔体贴,哀家心暖和着。哀家该回宫了!”王后拍拍碧嫔的手,说道。

“王后娘娘起驾回宫!”公长父拉长声唱道,招呼来王后的凤辇,扶王后坐下。

“恭送王后娘娘!”昆玉轩的主子下人跪成一片送王后。

王后前呼后拥地出了昆玉轩,回到燕寝。王后把左右斥退,对公长父说:

“长父,你没有觉得昆玉轩,有些古怪!”

“娘娘觉得哪里不对劲了?”

“哀家刚到昆玉轩门口,侍卫虽然不敢挡驾,可怎么个个神情慌慌张张的,还立马偷偷溜进去告知碧嫔。碧嫔对哀家的问话,应答谨小慎微。还有昆玉轩里的丫头婆子对碧嫔的恭敬一点都不自然。哀家落座的时候,碧嫔竟然想着亲自给哀家铺席,王嬷嬷给她使了一个眼色,她才端着架子站到哀家身边。”

“也许是碧嫔平日里谦逊惯了。”

“那倒也有可能。天子说碧嫔是她狩猎的时候撞见的一个普通人家的闺女,可是哀家怎么突然觉得碧嫔有些眼熟。”

 76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二)

“奴才也有这种感觉,奴才记得;玉美人刚进宫的时候;建昭天子喜欢玉美人的折袖舞;在民间选了八个聪明灵秀的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进来;训练后,为她伴舞。后来建昭天子长期缠绵卧榻,无心歌舞;这些女孩子就被遣散;这事当时老奴曾经参与。请娘娘恕老奴无罪,老奴才敢直说。”

“但说无妨。”

“老奴觉得碧嫔像那八位女孩子中的桃香。”

“当真?”

“虽然时间过去了三四年,她们变化很大,但是容貌的框架基本没变。而且;老奴说碧嫔像桃香,还有一个印证,碧嫔的右手虎口间有一个疤点。老奴记得,桃香在宫中时,有一次在熏香的时候不小心被烫伤的,伤口就在右手的虎口上,当时还是老奴给她上的药,今天碧嫔准备给娘娘铺席时,张开虎口,老奴瞥见了那个疤点。一开始老奴就觉得碧嫔眼熟,今天看到那个疤点,桃香的形象突然在老奴脑中清晰起来,仔细一对照,真很像。”

“宫中还有人知道这事吗?”

“建昭朝的老人,大多辞了宫中事务回家养老了。遴选八名小姑娘入宫,这事当年是悄悄地办,因此知道的人不多。”

“除了你,还有谁?”

“昆玉轩的王嬷嬷,应该知道。”

“哦!她在宫里服役有些年头了,怎么还留在宫中?”

“王嬷嬷被先天子临幸过,不能出宫。”

“原来如此!含香阁门户紧闭,哀家却隐约听到里面有声响,这事蹊跷!”

“老奴也觉得奇怪,含香阁二楼的窗户是开的,垂着香云纱的帘子,老奴依稀还看见有一个身影在帘后,隐隐绰绰的。”

“当真?”

“奴才不敢妄言。”

“莫非昆玉轩里还藏着人。”王后心中暗道。

“公长父,为了保证陛下的安全,你去好好查查碧嫔的底细。要确保陛□边的人,来历清楚。如果身家清白,陛下愿意宠爱谁,我们都没有必要干涉太多。”

当晚,天子狩猎回宫,王后假装有意无意地说:“哀家今天去昆玉轩走了走。”

天子似乎有些吃惊:“王后怎么想起去哪儿了?”

“陛下日日盘旋昆玉轩,宫里的人都在猜测,陛下是不是在昆玉轩金屋藏许多娇?”

承元天子似乎被吓了一跳,急忙掩饰说:“王后玩笑了!”

“陛下,后宫的女子,都是陛下的女人,因为秉性和才貌,有厚此薄彼,那是自然,也是人之常情,本来陛下喜欢哪个嫔妃,愿和她朝夕相处,臣妾本不该过多干涉。不过,后宫牵扯着前朝,三宫六院背后不是王公大臣,就是世卿贵胄,陛下太过冷落她们,势必惹来无端非议,恐引起朝野不满。陛下宠爱碧嫔,也不希望她承受太多外界的指责吧?”

“王后言之有理,孤家明白。” 听了王后的规劝,承元倒是经常到三宫六院走走,但还是喜欢驻留在昆玉轩。

承元三年春,承元天子亲率自己刚刚组建的“六兽之师”远征东夷,临行前承元交代三公辅国,若有大事不能决断,可与王后商议,还特意嘱咐王后看顾昆玉轩。

那日,王后突然听到内侍奏报,说昆玉轩有人要小产了!

“宣太医了吗?”

内侍摇头说:“碧嫔不让御医进昆玉轩。”

王后疑惑地想:“碧嫔日日来请安,不曾见她有任何怀孕的迹象。难道陛下在昆玉轩临幸过别人。

王后赶紧摆驾昆玉轩,碧嫔慌慌张张地接驾。 王后娘娘问道:“哀家听说昆玉轩有人小产了。”

“没,没有这事。”碧嫔慌里慌张地掩饰道。

“碧嫔,你要知道,只要被陛下临幸过的女人,那都是天子的嫔妃。她们可以有尊卑之别,可是她们的孩子都是天子的子嗣,都是王家的血脉。”王后严厉地说。

“鄙妾知道。”

“谁小产了?你快带哀家去看看。女人产子,那是和神鬼打交道,一不小心一尸两命,罪孽大了。”

“这”碧嫔看了看王嬷嬷,还在犹豫。

“碧嫔,哀家已经对你晓之以理,人命关天的事,你还犹豫什么?天子宠爱你,你虽是昆玉轩的主位,可这后宫大小诸事,还是有哀家做主。王嬷嬷带路!”王后不容置疑地说。

王嬷嬷不敢违逆,带着王后到了含香阁前,打开门锁,领着王后上了二楼。

房间里,一大帮丫头婆子正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见王后进来,吓得她们倒身便拜,跪了一地。王后看见玲珑榻上躺着一人,肚子高高地隆起,嘴里被塞了一块布,头上大汗淋淋,因为挣扎,发髻散乱,形如蓬蒿,脸颊上贴几缕头发,侧着脸,身上盖着薄锦被,□一片血污

王后上前,拔去塞在那人嘴上的布,拨开黏在她脸上的头发,看到那人的真面容,王后吓得后退了一步,虽然努力强装镇定,但声音还是有些发抖地说:“怎么是你?”

那人脸色苍白如娟,挣扎痛苦,却难掩她那美得近乎凄艳的面容。她虚弱地回应道:“不见天日的人吓着王后娘娘了。”

“你们都下去!”王后吩咐道。

“诺!”丫头婆子都退下,掩上门。

“做梦都没想到陛下金屋藏娇,藏的竟是你。”

“三年前就该死的人,苟活到今日。”

“你想让陛下遭天下人唾弃吗?”

“我不想这么多,我有情,他有意,就够了,不是吗?”

“你准备让陛下怎么面对天下悠悠众口?”

“我只是一个隐形人。”

“那这孩子呢?”

“我有罪,但这孩子是无辜,希望王后给他一条生路。”那人咬紧牙关,忍着剧烈的阵痛,讨饶说。

王后打开房门出去,对公长父说:“找个可靠的御医进来。”一个老御医即刻被宣了进来,他提着药箱,弓着腰来到王后跟前。

公长父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