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工业霸主 >

第253章

工业霸主-第253章

小说: 工业霸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如此。”何飞道,“即使在美国,政府采购也有国民优先原则在本国产品和外国产品条件相当的情况(武动乾坤最新章节)下,要优先选购本国产品。在重大装备方面,国家更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以此来扶持国内的装备制造能力。”

徐海皓拿出一个采访本记录着何飞说的话,这些内容,未来是可以写到报道中去的。记完之后,他说道:“我支持你们的观点,不过,你们具体希望我做些什么,能不能说来听听?”

林振华道:“北方省的这个项目,到目前为止还是在进行暗箱操作。我想请你们去报道一下把这件事从暗箱变成明箱。然后我们会联系一些部委让他们以此报道为借口,对这个项目进行干预,这样我们汉华重工就有机会了。”

徐海皓想了想,摇摇头道:“这恐怕不太合适。北方省引进一套设备并不算是什么重大新闻,我们大张旗鼓地进异报道明眼人一看,也就知道我们是在搅局。未来如果你们再介入,则人家很容易就会想到我们和你们之间是有默契的,这对于你们获得这个项目会带来麻烦的。”

“这不还是和各部委的说一样吗?”林振华苦着脸说道。细想一下,徐海皓的说的确是有道理的,媒体去曝光此事,与部委插手此事,其实是一样的。部委觉得不便插手,媒体也同样不便插手,徐海皓的说,倒并不是在推托。

何飞沉吟片刻,说道:“徐记者,我倒有一个想,咱们能不能来一个迂回战术,我们不主动找北方省,倒要让北方省不得不来找我们?”

“怎么个迂回,愿闻其详。”徐海皓说道。

何飞道:“我们还是要请徐记者帮忙做一下报道,但报道的内容,不是关于北方省的大化肥项目,而是我们汉华重工搞出了大化肥设备这件事。我们把宣传做大,做到路人皆知,这样北方省再想装聋作哑,说他们不知道国内有这样的设备,也就说不过去了。”

“这就是所谓炒作了。”林振华呵呵笑道。在后世,这样的手并不罕见,我不直接说我要争取这个项目,但我大力宣传,说我在这个项目上非常擅长,这样就给决策者形成了压力,使他不得不考虑到我。何飞不愧是学营销的,玩这种阴损的招术颇有一套。

徐海皓点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那么,要大力宣传你们汉华重工,有什么具体的名目没有呢?”

“当然有。

;林振华道,“自主创新结硕果,民族精神放光芒。汉华重工集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在十二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在改革开放的阳光普照下,在你徐记者的亲切关怀下……”

“还有我的戏份呢?”徐海皓笑着说道,他当然知道林振华这是在胡扯,不过,如果把徐记者的名字换成某位领导干部的名字,这样说就完全合理了。

“大家都有份。”林振华道,“我还没说完,在干部丶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汉华重型工业集团突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研制成的万吨大化肥成套设备,填补了我国重大装备研制中的空白,彰显了新时代民族企业的自力更生精神。还有其他什么重大意义,就看徐记者的生花妙笔了。”

“我怎么觉得你已经替我写得差不多了。”徐海皓郁闷地说道,“看来振华平时没少看我们的报道,我们这点套路,全让你摸熟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就该失业了。”

“我们做企业的,哪能不和媒体打交道啊,媒体这些套路,我们肯定要研究的。”林振华说道,“老徐,你觉得我这个想怎么样?”

徐海皓点点头道:“我觉得可行,自力更生这个话题,属于百说不厌的。我们可以先找一个由头,对,就以你们的设备获得化工设备院认证说起,可以先发一条简讯。然后,再配发一个长篇报道,这其中需要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比如什么家人生病、老人去世,而技术人员坚守岗位,不能去探望之类的……振华,你瞪我干什么?”

林振华恼火地说道:“你们记者能不能积点德,报道先进事迹就报道先进事迹,干嘛非要咒人家家人生病、去世啊。”

徐海皓笑道:“你也可以用别的事例嘛,比如说妻子分娩,或者推迟婚期,这不都是喜事吗?不过,必须是真垩实的,我们可不搞客里空那套。”

何飞指指林振华道:“这样的故事倒是有,我们林总就为了这个的万大化肥设备而推迟了婚期。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他本来应当这个月办喜事的。”

“哦,新娘子是谁啊?,丶徐海皓八卦地问道。

“你见过的,杨欣。”林振华笑着说道,“你别异何飞瞎扯,我们早就领证了,已经是合夫妻了。”

徐海皓道:“这个我倒是知道,好像五年前我去汉华厂采访的时候,你们就住在一起了吧?,丶

“没有,这个可没有!丶林振华连忙辟谣,“老徐,你是国家的喉舌,可不能传这种谣言哦。”

大家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谈笑之间,在徐海皓的脑子里,一篇长篇报道已然成形了。

正文 293 打架事件

——《放飞民族装备制造业的骄傲——记江南省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40万吨大化肥成套设备国产化历程》,不错不错,标题很有冲击力。”

何海峰拿着一张人民日报,装模作样地读着发表在第二版上的长篇报道,笑吟吟地对林振华和何飞等人说道。其实,何海峰对这篇报道并不陌生,其中的许多提法,还是在他的点拨下修订过的。

这一回,他们谈话的地点是在体改委的小会议室里,参加会谈的,还有机械委的朱晋文和外贸部的马羽中,这二位也都是林振华的老熟人了。这算是一次比较正式的会议,大家必须都摆出一个冠冕堂皇的样子。

“何主任,这个标题的确比较煽情,不过呢,里面所报道的情况(武动乾坤最新章节),是完全属实的。”林振华坐在几位领导的对面,装出一副规规矩矩的嘴脸,说道,“我们汉华重工集团一向认为,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基础,是国之重器。像亚洲四小龙那样的小型经济体,可以不掌握装备制造能力,但像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没有独立自主的装备制造能力,那是万万不可的。”

“朱司长,马司长,你们二位的看法如何?”何海峰转头对朱晋文和马羽中问道。

朱晋文道:“我赞成林经理的观点,事实上,我们机械工业委也一直都在力主推进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像的万吨大化肥成套设备这样的重型装备能够实现国产化,是一项重大的进步,对于鼓舞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的士气,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嗯,对这样的重大进步,国家应当给予积极的鼓励。”何海峰说道,“小林,你们汉华重工,取得了这样大的成绩,有什么要求没有啊?”

林振华道:“何主任,朱司长,马司长,我们汉华重工的干部、职工一致认为,进行重大装备攻关,是我们工业人的职责,这就像士兵打仗、农民种田一样,是份内的事情。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希望各位领导能够给予支持。”

“你说,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我们都是可以支持的。”朱晋文忍着笑说道,这一屋子人,其实都是有备而来,谁想说什么,以及谁该说什么,都是有剧本的,但这场戏还是必须演下去才行。

“我们的要求就是,能够尽快地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活,为国家建设服务,为农民兄弟服务。所以,我们想找到一个省,为他们提供一套这样的装备,在实战中检验一下我们的科研成果,也算是向国家和人民献礼。”林振华说得慷慨激昂。在会议里进行做记录的是个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小年轻,听着林振华的话,忍不住就要热泪盈眶了。

“我看这个要求可行。”朱晋文说道,他转头对马羽中说:“马司长,你看咱们外贸部这边是不是可以搞一个规定,要求对于国内可以提供的装备,应当限制进口同类装备。这篇报道上不是说了吗,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有保护本土工业的政策,咱们这样做,并不违背对外开放的原则嘛。”

“完全限制是不太现实的,但如果机械委有这样的要求,我们可以加上这样一个要求,提倡优先采用国产装备。”马羽中字斟句酌地说道,他知道外贸部的权限没那么大,要想完全限制别人进口是很难做到的。

何海峰道:“我们可以搞招标制度,用市场手段解决市场问题,这是中央一再提倡的。如果国产装备的性能不比进口的差,价格比进口的低,那就应当采用国产装备。”

何飞举起一只手,作出申请发言的姿态。何海峰向他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说话。何飞道:“我觉得,何主任的这个意见还需要有一个补充,那就是国产装备应当有一项国产化的加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性能、价格等都折算成分值,然后给国产装备单独再加5分,最后看谁的总分高,就采用谁的。”

“这个办法好,量化管理,这样才有科学性嘛。”朱晋文赞赏地说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形成了一个决议,要求各地在建设此类项目时,应当考虑选用国产设备。鉴于目前国内只有汉华重工一家搞出了这样的设备,所以优先采用的,当然就是汉华重工的设备了。

在决议上,声明这是几个部门共同讨论的结果,也就是说,没有哪个部门是始作俑者。

未来,如果有谁因为这份决议而感觉到不爽,那么连骂娘都不知道该骂谁的娘。

会议是在体改委开的,何海峰自然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三家的决议形成一个文本,把人民日报上的报道作为附件,直接作为内部资料递到书记处去了。几天之后,何海峰打电话告诉林振华,中龘央领导在报纸上做了批示,要求以汉华重工的大化肥成套设备作为典型,加以扶持。

领导批示其实并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事情,中龘央领导每天都要看大量的材料,看完之后,一般都会随手批上几个字,相当于写点读后感啥的。看帖不回帖这种事情,对于中龘央领导来说,也是比较忌讳的。

领导的批示,有些很短,就是一句“很好”“请有关部门酌处;之类的,这些都相当于水帖,可以无视。有时候,上报领导的材料上有些亮点,能够刺激起领导的灵感,那么批示就会详细一点,有时候会多达十几个字,或者几十个字,这就属于长评了,是需要下级部门予以重视的。

此外,一个领导批示之后,后面看的领导有时候会写上一句“同意某某同志的意见”翻译成现代龘文,就是“顶楼上的;。顶的人多了,这个帖就成了热帖,办公厅就得给予置顶,责成相关部门优先处理。

何海峰这份报告递上去之后,收回的就是一段很长的批示。有了这段批示,各部委要帮林振华说话,也就有了依据了。

除了走上层路线之外,这些天里,何飞也没闲着。作为一名营销人员,何飞非常熟悉宣传造势的手段,在徐海皓的指点下,他走马灯似地拜访了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等诸多媒体,把公买稿件递到记者们的手上请求他们帮助讲行宣传。

为了达到一个逼宫的效果,何飞还找到几家媒体的记者专门策划了一期对地方化工厅的专访。在这场专访中,六七个省区的化工厅领导都表示,如果本省区需要建设大化肥项目,肯定会优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