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工业霸主 >

第121章

工业霸主-第121章

小说: 工业霸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出来。”

朱铁军道:“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写在报告里呀,让组织上帮你一块想办法解决。小林,你这个人哪方面都不错,就是太不相信组织了。你要知道,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如集体的力量。也许你觉得很为难的事情,到了轻化厅只要一句话就解决了。”

“真的?”林振华来了情绪。

“当然是真的。”朱铁军不屑地说道,“对了,你走之前提的那个关于成立汉华技工学校的报告,厂务会已经批了,你们可以开始招生了。”(未完待续

正文 149 拒收

汉华技校要招生了!

“这个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整个丰华县。引发出无数的议论。

在当年,考大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981年,全国的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只有27。9万人,中专和中师招生急计是43。3万人,而同一年,普通中学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合计是1640万人。也就是说,能够进入普通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只占到了毕业生J葱数的4。3%。

说起来也许有人不相信,在当年,初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会优先选择考小中专或者中师,因为这样可以很早就出来就业。只有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才会继续读高中,然后绝大多数人无法考上大学,只能拿着高中毕业证去等着招工或者顶替。

在当时,小中专和中师都是由国家包分配的,高中毕业则役有国家分配,所以读高中不如读刁、中专。至于说那此能够考上大学的人,在人们眼里也不算是什么佼饺者,大家会很惋惜地说:看看,如果当年去读了小中专,现在都已经能够挣工资了。看某某家的孩子,才17岁就小中专毕业了,分配到某某单位,一个月拿40多块钱,多好···……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汉华公司开设了一所技工学校,而且是面向整个县城的初中毕业生招生

的,这该引起多大的轰动啊。

“技校的培养,采取半工半读的模式。学员在校期间,一半的时间用于学习文化课和理论课,另一半的时间参加生产实践。技校不收学费,学员在校期间,每月有20元生活补助。此外,技校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汉华实业公司就业。但是,成绩最差的10%将会被淘汰。…”

在丰华县城的每一个初三课堂上,班主任老师都在向学生们念着汉华技校的招生公告,让那些懵懵懂懂刚开始了解到一些生活艰难的孩子们一个个心动不已。

包分配工作,而且还有20块钱的生活补助,这简直是天上往下掉馅饼的好事啊。至于说分配工作的单位是汉华实业公司,只是一个大集体企业,孩子们可没那么多顾虑。现在整个丰华县,谁不知道最有钱的人就是汉华实业公司的那些青工们,两分钱一根的冰棒,他们都是一气买两根的,一根吃掉···……另一根接着吃掉。

汉华技校的校舍是由梁广平亲自出马去解决的,选的是丰华县一所废弃的教师进修学校。学校里有五间能够容纳的人上课的教室,供200人住宿的宿舍,还有办公室、食堂、操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所学校也不知道是哪今年代由哪个领导人一拍脑袋就建起来的,搞过几届的教师培训之后,就没再搞下去了。省里和地区都有更专业的教师进修学校,丰华县自己的培训教师水平也不怎么样,再去教其他的老师,简直就是一件荒唐的事情。就这样,这所学校空置了五六年时间,现在终于重新派上了用场。

梁广平找到丰华县政府,向他们阐述了汉华技校的开办对于丰华县解决待业青年就业间题的重要性,说明汉华技校绝不只是汉华机械厂的技校,而是丰华县的技校,未来甚至有可能成为丰华县的一个教育和就业方面的典型。

县领导们对于梁广平的忽悠深以为然,大笔一挥”就把教师进修学校的整个校舍都借给了汉华技校,说好是由汉华机械厂负责。林振华原来的意思是花点毛塌且下来,结果梁广平告诉他,不但租金一分钱没花”县里还答应在水电费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

“有这等好事?。”林振华几乎不敢相信。

梁广平道:“那是当然。你也不看是谁出马。”

“那是那是”梁厂长出马,一个顶得上好几十个呢。”林振华恭维道,“对了,梁厂长,这次去

上海,客户那边送了我两条大中华,你也知道的,我不会抽烟,要不就麻烦你帮我消灭掉吧。”。

说罢,他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两条中华烟,硬要往梁广平的包甲塞‘梁广平假意推托了一下,终于

还是喜滋滋地笑纳了,嘴里说道:“小林,这样不太好,我也役出什么力的。…”

林振华道:“出没出力。你总是要去卖面子的。

面子是你梁厂长出的,我只是出两条烟,还赚了呢。”。

梁广平道:“这个事情,从一开始我就告诉你说不用考虑花钱的。你想,办学校是对国家、对人

民者贿好处的事情,怎么能让你们一个大集休企业出钱呢?国家再穷,也不能穷你们那几个钱吧?”

林振华连连点头,他想起朱铁军也这样教育过他,个人的能力再强,能比国家强吗?你汉华实业

公司再有钱,能比丰华县有钱吗?当然,后一点林振华是持怀疑态度的,现在的汉华实业公司当然不

如丰华县有钱,但在后世,比一个县富裕10倍甚至100倍的企业集休也并不少见了。

有了场地,就可以马上开始招生了。

林振华设计的第一期招生人数是50人。打算在取得经验之后。再扩大招生规模。他设想的培养模

式是文化课和实践教学各占一半时间,文化课的教师打算从各个中学骋请过来,实践课方面,则要请工厂里的老师傅来担纲了。

这田个人当然不能是同一个工种,林振华的考虑是按昔通机械厂的工种设置来进行分配,从入

那天起就直接分到各个师傅名下去。

他把这个想法说给汉华厂的老师傅们听的时候,老车工周厚成直接一句话就把他给否了:“小

林,这9孩子从来都役摸过机器,你让他们怎么学车工?”。

“什么意思?一”林振华纳闷地问道。

刚刚从上海带着模具回来的彭刚指了指一旁的孙长远,说道:“我和周师傅的看法是一样的,你

的技校不是要学三年吗”头一年哪个工种也别分,都跟着孙师傅学钳工去。…”

孙长远得意地说道:“没错,都交给我吧,一人一把挫刀,都给我老老实实地挫上一年轴瓦,什

么时候从我这出师了,再给周师博和彭师傅他们那里送去。”

“这算是个什么道理?我在······……,林振华说到这的时候卡住了”他本来想说自己在华青机械厂金工实习的时候就是直接上机床的,但这事怎么能跟人说呢?

“你是说你在部队的时候吧?。”周厚成问道,“那是因为你们本来也不是正式的机床工,只是

帮着做点事情。稍微学一点就可以了,不需要打基础。”

彭刚也说道:“小林”你也别生气,你开铣床是挺熟练的,可是要论基本功”你还不如杨欣呢。

一分你这个样子。一上手就像个三级工。千上一辈子。也就是一个四级工、五级工到顶了。”

;“我有这么惨吗?”林振华欲哭无泪。他一直以为自己开机床的样子挺酷的。役想到在行家的面

前”竟然是如此不堪。

周厚成道:“我当年学徒的时候,头一年根本就不让开机床,光是帮着师傅干杂活。为什么呢,

因为你一开机床,你的动作就定型了”以后想改也改不了啦。先干杂活,搬工件啊,拆装夹具啊,

正都是一此入门的事情,要干上一年。”

“不止这些。”彭刚也来了兴头,他用陶醉的神气说道:“过去说,三年徒弟,三年奴隶,当徒

弟的,什么事都得帮着师傅干”夏天给打扇子,冬天帮着烧炉子。你要是不好好学,师傅抬手就打

的。”

“日社会的时候。徒弟住在师傅家里。还要帮师傅倒尿桶呢···……”周厚成也开始回忆起幸福的往事

“咳咳,这个这个,楼歪了哈,……”林振华赶紧提醒道,再让这帮人聊下去,估计师生恋的桥

段都要回忆出来了。周师母据说就是周师傅的徒弟来着,让我AA想。那是哪年的事情来着……

“对对,还是说这个技校的事J清。”几位老师傅连忙把话题扯回来·

讨论了半天,最后形成了决议。大家一致认为,招进来的学生先不要分工种,直接做一些辅助的工作,就像孙长远说的,一人拿把挫刀先挫轴瓦去。有了扎实的基础,后面再学其他的工种也就容易了。

在工厂里,许多工种相互之间都是相通的。像周厚成、彭刚这样的机床工,往往也都能够做钳工

的操作。反过来,孙长远是以钳工而见长,但他开车床或者铣床的水平,也在林振华之上。很多老工人基本上都是一专多能,车钳锐、电气焊,干什么像什么。

岑右军那个永禾农机厂里也是如此。陈金福一个人就能够指导整个车间的各个工种。这就是这类老工人的特点。

正式报名那天,林振华带着毕v等几个人,抬了几条长条桌前往教师进修学校,准备摆在门口当

报名处。

人还没走到进修学校,远远地就听见一阵闹闹哄哄的声音。再走前几步,就看见学校门口已经挤

满了人,把门前的马路也堵得严严实实地。一辆倒要的吉普车被堵在人群中,进退不得,司机拼命地按着喇叭,但喇叭声根本压不住人们的喧哗声。”出什么事情了?”毕敏问道。

“不会是出人命吗?”林振华一向容易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去想。

和他们一起的女工罗咏梅呸了一声,说道:“林经理,你就不能想点好事吗?”

“好事?莫非教师进修学校出现大批美女?”

“打死你个流氓思想!”罗咏梅粉拳直接就奔林振华的后背而去了。林经理的威风仅限于在男工

面前,在女工们那里,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受气包。

几个人来到学校门口。这回算是弄清楚了。这些都是来报名的学员。放眼一看,得有三四百人

了。其中绝大多数是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也有少数一些年龄稍大一点的。所有的人都在对着学校里面喊:“什么时候开始报名啊!”

“要等我们林经理来,大家别急!”在学校里负责守摊的孙晓东隔着铁栅栏门大声地回答道,他

的嗓子都有些哑了,显然已经和这些学生们对峙了很长时间。

“林经理什么时候来?”众人于是又换了一个问题。

“别吵了,林经理来了!”罗咏梅站在人群后面断喝一声,音量足足有‘80分贝·

现场蓦然就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齐刷刷地扭过头来,看着林振华一行。

“罗咏梅,你不去唱女高音,真是委屈人才了。我估计,你到中央电视台去唱一噪子,李谷一立马就到我这技校来报名了。’,林振华摸着胸口,心有余悸地说道。罗咏梅刚才喊那一声,林振华是离得最近的,血压一下子就奔上200多了。

“李谷一为什么要来报名?”毕v很是不明白。

林振华回答道:“有了罗咏梅,李谷一还有脸唱歌吗,改行当车工得了。”

他们几个人在这瞎调侃。那头学生们已经一齐涌过来了,把他们围在该心。七嘴八舌地问起来:

“谁是林经理?”

“林经理,什么时候可以报名啊!”

“林经理,我还在读初二,可以报名吗?”

“我跟我爸学过打铁的,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