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妖师鲲鹏传 >

第70章

妖师鲲鹏传-第70章

小说: 妖师鲲鹏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没有完全将自身的气运与殷商分开,在气机感应之下截教的气运也为之大损。



通天教主立即仔细地扫视了整个殷商王朝,当他发现鲲鹏在人间的行宫被纣王所毁之时,他方才明白为何殷商王朝的气运会大损。鲲鹏为人族的圣师,气运与人族相连,而纣王为人皇,他以人皇之身毁了人族圣师的行宫,在天道感应之下自然会有损自身气运,而人族百姓在得知此事后,心中对商纣王自然有所不满,这就动摇了殷商王朝的根基,如果没有办法制止气运的泄漏,那么不用多久成汤天下将会灭亡。



在弄清了原由之后,通天教主心中十分的着急,他知道女娲娘娘之所以招集群妖就是为了灭亡成汤,如果此时妖师鲲鹏在因为自己行宫被毁之事,而迁怒于殷商,那么可想而知成汤的下场将是多么的悲惨。



由于大劫已经开始,通天教主为了门下弟子的安危,又不能派人前去朝歌jǐng告纣王,让他早点向女娲娘娘及妖师鲲鹏请罪,以求得到他们二人的谅解。



当通天教主发现从娲皇宫中下界三妖后,他明白成汤大势已去,于是他收拾好心情,再次对门下弟子强调不要入世以免沾了杀气。



第九十三章节苏护反商



纣王在进香之后,看见女娲美貌朝暮思想,寒暑尽忘,寝食俱废,每见六院三宫,真如尘饭土羹,不堪一视;终朝将此事不放心怀,郁郁不乐。



这一日,纣王忽然省悟,立即招见中谏大夫费仲。此人乃是纣王之幸臣,近因闻太师,奉诣平定北海,大兵远征,因此纣王就开始宠费仲、尤浑二人。此二人甚是聪明,所以经常谗言献媚,纣王听之大喜竟无有不从。这也是天下将危,佞臣当道。



不过多时,费仲朝见。只听纣王说道:“朕在女娲宫进香之时,偶见女娲娘娘颜面艳丽,可谓是绝世无双,而三宫六院之中,都无人当朕意,不知爱卿有何计策,以慰朕怀?”



费仲上前说道:“陛下乃万乘之尊,富有四海,其德可比尧、舜、禹,天下之所有,皆是陛下的,区区美女这有何难,只要陛下明日传命,颁行四路诸侯,让其每一诸候选美女百名以充王庭,这样一来何愁天下绝色不入王庭。”



纣王听到费仲此言顿时大悦,说道:“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明日早朝朕就发旨,爱卿且暂回。”他说着随即命驾还宫。



第二日早朝,聚两班文武朝贺毕。纣王便对满朝文武说道:“即可传朕旨意,颁行四镇诸侯,与朕每一诸候要拣选良家美女百名,不论富贵贫贱,只以容貌端庄,情性和婉,礼度闲淑,举止大方,以充后宫役使。”



纣王话音刚落,只见左班中一人上前奏道:“老臣商容启奏陛下,君有道则万民乐业,不令而从。而陛下后宫美女,不下千人,嫔御而上,又有妃后。今日又欲选美女,恐失民望。臣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如今天下水旱不断,而陛下又要挑选美色,实在有违圣道。故尧、舜、禹与民偕乐,以仁德治天下,不事干戈,不行杀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凤凰止于庭,芝草生于野;民丰物阜,行人让路,犬无吠声,夜雨昼晴,稻生双穗;此乃有道兴隆之象也。今陛下若取近时之乐,则目眩多色,耳听吟声,沉湎酒色,游于苑圃,猎于山林,此乃无道败亡之象也。老臣身为首相,位列朝纲,侍君三世,不得不启陛下。臣愿陛下:进贤,退不肖,修行仁义,通达道德,则和气贯于天下,自然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雍熙,与百姓共享无穷之福。况今北海干戈未息,正宜修其德,爱其民,惜其财费,重其使令,虽尧、舜不过如是;又何必在此时选侍女,而妄顾天下百姓?臣愚不识忌讳,望祈容纳。”



纣王闻言心中大怒,暗忖道:“这老匹夫,仗着自己乃是三朝老臣,前几日寡人在女娲庙题诗,旨在赞赏女娲娘娘的绝世天颜,他却偏偏要带着群臣上谏,唠叨不休,扰的寡人不得片刻安宁,而后又阻止寡人停止供奉圣师,今日寡人亦不过是欲选几个美人陪王伴驾,他却又出来聒噪,实是可恶,当重重惩处一番!”



殿上群臣见商容出言阻止,都不由地为老相爷捏着一把冷汗,只因近日来,由于准提圣人对纣下所下的惑心之术,渐渐地压制了他本身的真龙之气,纣王变得越来越暴躁,近数日之间已然杖杀了多名宫女、宫人。



过了许久,纣王还是压制了心中的怒火,说道:“卿言甚善,寡人适才所言作罢。”纣王言罢,便退朝摆驾回宫。



转眼间已然到了帝辛八年,这年四月乃是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朝觐于商的日子,天下诸侯皆到朝歌朝拜天子。



此时太师闻仲不在都城,纣王宠用费仲、尤浑,各诸侯俱知此二人把持朝政,擅权作威,少不得先以礼贿之以结其心,正所谓‘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诸候之中就是东伯侯姜桓楚,以国丈之尊也是不得不屈尊前往朝歌。众多诸候之中有一位诸侯,姓苏名护,为冀州侯,此人乃是炎帝神农氏嫡系后裔。此人性如烈火,刚方正直,哪里知道送礼之说;平昔见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执法处分,不少假借,故此二人俱未曾送有礼物。他也该是应当出事,那日费仲、尤浑二人查天下诸侯俱送有礼物,独苏护并无礼单,心中不由大怒,对其怀恨在心。



到朝见那日,帝辛上朝,一众文武参拜完毕之后。有中官上前奏道:“今年乃是朝驾之年,天下诸侯皆在午门外朝贺,听候陛下发落。”



纣王转首向首相商荣询问此事当如何处理。



商荣出班奏道:“陛下可宣四镇首领诸侯面君,采问民风土俗,百姓生活,国治邦安,其余诸侯则在午门外朝贺。”



纣王听到此言觉得有理,便说道:“爱卿所言甚是。”接着转首对中官言道:“宣四镇首领诸侯上殿面圣,其余众人在午门外朝贺。”



侯在午门外的八百镇诸侯闻诏,便在午门外山呼朝贺,而东、南、西、北四镇首领诸侯整齐朝服,轻摇玉珮,进午门,行过九龙桥,至丹墀,山呼朝拜毕,俯伏于殿前,等候帝辛降旨。



纣王让四人起身后,便询问民风土俗等事,四人按序回答,纣王闻言龙颜大喜,命首相商容、亚相比干于显庆殿治宴相待。四臣叩头谢恩,离丹墀前至显庆殿,相序筵宴。



纣王退朝后便召来费仲、尤浑,问道:“前日寡人欲命四伯诸侯进献美女,被首相商荣所阻,今寡人欲重提此事,你们认为可好?”



费仲和尤浑对视一眼,上前说道:“前些日子陛下已然答应老相国,不再选美,今日若是旧事重提,不免让人觉得陛下不足以取信于臣民,臣切以为万万不可。”



二人小心地看了帝纣王一眼又说道:“为臣闻得冀州侯苏护有一女,艳色天姿,幽闲淑性,若选进宫帏,随侍左右,堪任役使。况选一人之女,又不惊扰天下百姓,自不动人耳目,即使老相国也无话可说。”



费仲、尤浑恼恨苏护不肯向自己行贿,所以故意整治苏护,二人想到苏护耿直,定不会将女儿送进宫中,到时天子震怒,苏护人头不保,也算是报了苏护不敬自己之恨。



帝辛听到费仲、尤浑二人所言心中大悦,随即招苏护进宫商议此事。



事情的结果也确实与费仲、尤浑二人所想一样,苏护却是不愿将女儿送进宫中,厉声地对纣王说道:“臣闻人君修德勤政,则万民悦服,四海景从,天禄永终。昔日有夏失政,吟荒酒色;惟我祖宗不迩声色,不殖货财,仁爱百姓,方能取代大夏,如今陛下不顾祖宗家法,而效仿夏王,乃是取败之道。况且人君爱色,必颠覆社稷江山;卿大夫爱色,必绝灭宗庙;士庶人爱色,必戕贼其身。君为臣之标率,君不向道,臣下将化之,而朋比作奸,天下事尚忍言哉!臣恐商家六百余年基业,必自陛下紊乱之矣。”



纣王闻言大怒,欲将苏护斩杀,费仲、尤浑觉得仅仅苏护一人斩首,还不足以消自己二人之怒气,必使得他家破人亡,才遂心意。便又进谗言,让纣王将苏护放回,让苏护将女儿送来,想来以苏护的为人定不会送来,到时天子震怒,天兵一到,苏护全家上下自然难逃灭门之祸。



苏护回到驿馆之后,受家将蛊惑,写下了‘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的诗句,带领家将逃出朝歌,奔回本国去了。



纣王闻到此讯后不由大怒,欲亲帅大军前往征伐。但为一众大臣所阻,最后纣王决定派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二人各自率领大军前往冀州征伐苏护。朝中大臣闻言,顿时大惊,却是无法可想。



西伯侯姬昌这两年来,常闻得纣王有所失德,心中极为高兴,此次得知苏护反出朝歌,且纣王让自己和崇侯虎前往征伐,心中更是高兴,不由暗忖道:“若是能让苏护将女儿献给纣王,那么以纣王现在的表现来看必将惑于美色,疏于朝政;若是苏护宁愿玉石俱焚,不愿献上女儿,那便剪除苏护,也是削弱了殷商的实力,怎么算都对自己有利无害。”



想到此处西伯候立即便与崇侯虎相约,由崇侯虎先行,自己随后就到。



崇侯虎自和西伯侯姬昌分别后,便点齐五万大军,日夜兼程向冀州赶去。一路上跨州过县,不多时便来到冀州城外,安下营寨,准备明日进攻冀州。



第九十四章节冀州战乱



冀州侯苏护闻得探子报来,得知此次领兵者乃是北伯侯崇侯虎,不由地大怒说道:“若是别镇诸侯,还有他议;此人一向为恶,断不能以礼解释。不若乘此大破其兵,以振军威,且为万姓除害。”说完便传令出战。



崇侯虎在得知苏护点兵出城,也立即点兵上阵。



冀州侯苏护点兵出城之后,不过片刻崇侯虎的大营之中便整兵出战,苏护见崇侯虎头戴飞凤盔,身穿金锁甲,后披大红袍,腰束玉束带,胯下紫骅骝,斩将大刀担于鞍鞒之上。心中不禁暗赞道:“崇侯虎虽然持身不正,但也却是大将之才。”



苏护上前说道:“贤侯别来无恙,不才甲胄在身,不能全礼。今天子无道,轻贤重色,不思量留心邦本;听谗佞之言,强纳臣子之女为妃,荒吟酒色,不久天下变乱。不才自各守边疆,贤侯何故兴此无名之师?”



崇侯虎闻言大怒说道:“你忤逆天子诏旨,题反诗于午门,是为贼臣,罪不容诛。今奉诏问罪,则当肘膝辕门,尚敢巧语支吾,持兵贯甲,以骋其强暴!”



崇侯虎接着回顾左右对手下说道:“谁与我擒此逆贼?”



崇候虎此言刚落,左哨下有一将,头带凤翅盔;身穿黄金甲,后披大红袍,腰束狮蛮带,胯下青骢马,上前厉声而言道:“将军,待末将擒此叛贼!”他说完连人带马走到两军阵前。此人正是崇侯虎帐下偏将梅武。



冀州这边闪出冀州侯长子苏全忠,拍马摇戟向梅武杀去,梅武手中斧劈面相迎。斧来戟架,绕身一点凤摇头;戟去斧迎,不离腮边过顶额。那梅武武艺也是不凡,但苏全忠乃是天生战将,一身武艺精湛无比。两马相交,不过二十回合,那梅武便被苏全忠一戟刺于马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