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铁楼 >

第263章

铁楼-第263章

小说: 铁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有了,是个中国人就知道的吧,不过龙这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么?不是很多动物拼凑在一起弄出来的一种虚幻的生物么?”丁翎着,一脸好奇。
    “对啊,时候,教科书上都是这么的。但是,在现实生活里头,其实是有很多关于‘龙’的痕迹的。”我着,翻着眼皮想了想,随后叹息一声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了,丁翎闻言,微微皱眉,随后凑过来声问:“你是,那个关于烛九阴的故事么?”
    “不止是这个。”我着,下意识地回头看看艾,随后转头对丁翎解释道:“其实,龙这种生物,有很多种,像故宫里头雕刻的那种,叫蟠龙,是比较正统的,除了蟠龙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类似的,可实在的,除了总的特征比较接近之外,这些生物在外形,秉性,各种习惯上都有着极大差异。”

第527章 坠龙
    
    “很多种?”小艾说着,好像很疑惑似的。
    “对,很多种,具体有多少种连你师傅我也说不清楚。”我说着,非常无奈地耸了耸肩。
    “就比如呢?”丁翎闻言,却道。
    “就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那种,有鳞有角有獠牙而且,性格比较凶猛的叫蛟龙,没有角的叫螭(chi)龙,有角的但是体型比较小的,叫“虬”,除此之外,我还知道,有一种有翅膀的叫应龙,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就有这东西在帮忙,不过,在大多数人看来,蛟龙、螭龙、虬、应龙,都不是龙的正统,龙的正统叫做苍龙。”
    “老龙。”小艾说着,突然笑了出来,我摇摇头,纠正道:“不是老龙,是青龙,虽然蟠龙长得很尊贵,但是,青龙才是正主儿,就像是我身上这个。”我说着,撸起袖子笑了笑。
    “你那不是烛九阴吗,怎么又变成苍龙了呢,你这骗子。”丁翎说着,狠狠一撇嘴。
    “谁告诉你,烛九阴就不是青龙了?这东西,不仅是青龙,还是上古神龙呢,要算辈分的话,你当它是龙族的老祖宗都可以了。”我说着,勾勾嘴角显得很得意。
    “切,吹牛。”丁翎说着,依然摆出一副不服不忿的样子,可旋即想想,又十分疑惑地问我道:“诶?你说这个做什么,莫不是想说,这铁链拴着的真是龙一类的东西?”丁翎说着,显然有些惊讶。
    “我可没这么说,我跟你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龙这个东西未必就是一定没有的。好几年前,我听一个同学说过,在他的老家,有一个很有名气的事件,还上了报纸呢,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坠龙事件,你要想找,现在还能找到相关的报道呢。”
    我说着,拍拍那个牛头,随后对丁翎解释说:“其实,类似的事件,在中国发生过很多次,只是,年代不同,细节也有出入,不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类似的事情最少出现过五…六次了吧。第一次,在南宋,有一本说叫《七修类稿》,里面记载说,南宋绍兴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边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沟。”
    “之后,是第二次,也就是明代,也是那一本书里记载的,说是,明代成化末年(1487年),广东新会县海滩上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酷似画中龙,只有腹部呈红色,神武异常。之后应该是清代,当时有一本书叫《永平府志》,就是地方历史读物,当时,里面有一段话记载说,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就是被蚊虫什么的裹住了,像是一条死鱼一样。当地群众很惊讶,为它搭了个棚子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那条龙离开了原地飞上了天,从此之后,十年间,该地风调雨顺没有出现过大型的灾荒。”
    “是那条龙在起作用么?”小艾闻言,赶忙道。
    “也不一定,可能是巧合呢,不过,人们都更愿意相信,是那条龙在起作用。”我说着,苦苦一笑。
    “你这都是从哪里看来的东西啊。”十分狐疑地瞅着我,丁翎问道,见她真的很好奇,我拉了一把椅子坐在旁边对她说:“你老公,比较穷,家里条件不好,上大学的时候,吃饭的钱都没有,又死**面子不肯跟家里要,为了活下去,什么样的工作都做过,图书管理员就是其中之一,你这样的傻妞儿是不会理解,一个从早上坐到晚上的无聊日子是怎么过来的,那段时间,除了上课以外的其他时间我都泡在图书馆了,有的时候,还是夜班。”
    我说着,老气横秋地叹息一声,想起当年的苦逼日子,还真有些小感慨。
    “所以,你看了很多的书?”小艾说着,若有所思。
    “算是吧,肯定比你看得多。”我说着,嘿嘿一笑。
    “哼跟我比什么,人家又没看过几本,看书多无聊啊。”小艾说着,明显有些不高兴,可旋即想想,又笑嘻嘻地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不过,有个师傅总是好的,听师傅讲故事比看书长见识。”
    “你这是在拍马屁么?”我说着,在小艾的鼻子上面捏了一下,随后慢悠悠地解释道:“不过,你说的对,你师傅知道的事情其实挺多的,就比如这种坠龙事件,在最近这几十年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距离我们最近的,在营口,你要是喜欢可以自己去查查。”
    我说着,又跟她们讲起了几个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事件,首先一个,在当地是有明确记载的。
    大约1934年那会儿吧,在辽河北岸东小街的一个农民,说是在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有1米多,脊骨共29节。当时,营口第六警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就连在那时候很有些影响的《盛京时报》都有派人来采访。
    报纸上,有一个黑白的照片,老长一条骨头,至于标题,不同版本不太相同,但是,总的来说,关键词上都少不了“龙”、“天降龙”、“营川坠龙”、“巨龙”等。
    我那个老同学说,当时,营口市民争相观看,附近城市专程来参观者也络绎不绝,他爷爷的爷爷就专门跑去看过热闹,因为人太多,购买往返营口的火车票都因此变得紧张起来。一时间,被奉为奇谈。
    后又有报道说,营口水产高级中学渔捞科张老师在看到那些东西之后,判定说“此物,确系蛟类”。

第528章 下水
    
    这件事情,绝对是轰动一时的,很多当时的记载里头都有应和,据说,在当时营口“美大照相馆”和“英明照相馆”洗印了大量的关于“龙”骨展览的照片在二本町胡同附近沿街贩卖,一些从外地来营口参观“龙”骨的人,争先恐后购买“龙”骨照片带回去给家人欣赏。
    反反复复再版了很多次,足足地赚上一笔。
    后来,有一次,中央电视台10频道《走进科学》栏目于2004年播出了纪录片,好像叫“破解七十年谜团”之类的,还专门探讨了这件事,这件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一个老头儿。
    当时的报道说,南方晨报2004…12…3报道:6月16日孙正仁老人把自己保存了整整六十三年的五块“龙”骨捐献给了市史志办公室,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鉴定一下他手中的骸骨。
    9月9日早6时,《走进科学》栏目编导奚洋、摄像赵发仲和营口史志办一行人,带着当年《盛京时报》发表的“龙骨”照片和孙正仁老人捐献的“龙骨”,让自然博物馆的研究员鉴定。
    经过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几块“龙骨”为史前第四纪距今约一万多年的野马化石,并非“龙骨”,还有别的资料说,专家认为,当时那些照片上的排成一列的骨头,是鲸鱼的骨头,因为大家对鲸鱼的骨骼构造不太了解,排错了队形,这才弄出一副很像龙骨的样子来,所以,当我听说那些专家取了样本拿去化验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我就在想会不会得到一个与之类似的结论。
    有趣的是,要说的话,这种事件还不止这一个,就比如说,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县陈家围子村,也出现过数百人围观一条趴在沙滩上的黑龙的情况。据仍然健在的目击者任殿元说,该龙长约20多公尺。这个动物外形像四脚蛇,脸形和画上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长须,身子的前半部份直径约一公尺多。四个爪子深深扎进沙滩里。
    它全身都是鳞片,形状像鳄鱼鳞。任殿元至今仍满腹疑团,那条巨型动物为什么长得那么像画上的龙?当然了,这是个什么东西,专家也说不清楚,但是,凡是有专家出没的地方都是不会有牛鬼蛇神的,那些人虽然口径不一,但是,无一例外地否定了的“龙”的可能性,至于,说这是个大泥鳅,还是说是个被辐射了的大蜥蜴,这就说不准了,归根结底一句话,这肯定不是龙。
    如果这件事,还不能让你觉得信服,那,咱还有类似的故事可以说,据传讲,1953年夏天,豫东某地也曾降落一条不明动物,不少好事者徒步数里前往观看。据目击者所描述的形状,这东西像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腥味招来很多苍蝇。专家说,这是鱼,而且这鱼应是生活在深海的稀有鱼类,至于为什么会由天而降,没人能说清楚,但是,很多人都传讲,当时的情形和多年前的坠龙事件如出一辙。
    当然了,故事就是故事,看起来再真实你也可以说是编造的,毕竟,这年头,耳听为虚,眼见也虚,只要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不管是什么都可以说是伪造的,我之所以要跟她们讲上这么多,只是想给丁翎提个醒儿,这世界,远比我们想象得大,也比想象得要复杂。
    “那你觉得,这个东西会跟传说中的龙有关系么”沉吟了老半天,丁翎问我道。
    “我倒更愿意相信,这东西是个牛。”我说着,苦笑了一下将手插进口袋里,随后,撩起帘子走到了水边,从水纹上判断,这地方的水肯定不浅,对于我这样的旱鸭子来说,这种东西是非常致命的,想到这里,为了安全起见我还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与之相比,见到水面的鬼鬼却乐颠颠地跑了过去,见她蹲下身子去解鞋带,我一个板栗敲在鬼鬼的头上提醒道:“别闹。”
    “恩?”鬼鬼闻言,颇为不解。
    “你要是敢站在水面吓唬人,我就不要你了。”我说着,摆出一个的很认真的表情,因为,我实在想不出,这些解放军战士看到一个小姑娘在水面之上跑来跑去会是怎么一个反应,说不定,还没等我们解释什么呢,这小丫头就被当成妖怪当场击毙了吧
    想到这里,我赶紧将这嘟着小嘴正傲娇着的小妮子抱了起来,这时候,已经有人划着橡皮艇到了岸边,丁翎跟他招了招手,我们便跳了上去,慢悠悠地到了那条铁皮的平板一样的大船上,就看见,不少像是抓钩一样的大型机械在运作,偶尔还有那背着氧气瓶的蛙人从船边探出头来,简单地交流几下又重新潜入水中。
    “你要不要下去看看?”丁翎说着,有些跃跃欲试地探出头来,我摇摇头,很决绝,随后很认真地对她说:“我不能下去的,怕水,而且,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