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四海群龙传 >

第5章

四海群龙传-第5章

小说: 四海群龙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适才既有大胆假设,如今却为何不索性来个大胆求证?求证之法,极为简单,只消挖开坟墓,一验墓中尸骨.看看究竟有无庞小波在内,他回到茅屋以内,取来一把铁铲,肃立在那座三尺新坟之前,向埋骨墓中的“雪叟”庞飞,举行默祷地心中暗道:“庞飞,我们除了为争夺‘天香白玉屏’,曾经互相过招以外,可说素无仇恨,却谁知不仅你一家遭祸,也把我皇甫端几乎害得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如今,皇甫端为了洗刷本身清白,并愿意为你一家老小,报惨死之仇,必须挖开坟土,一验尸骨!望你莫以死后难安见怪,倘若英魂不远,泉下有灵,并请呵护皇甫端早日揭开秘幕,擒获恶魔,为彼此报仇雪恨!”



祷祝一毕,皇甫端立即开始挖掘坟土。



庞飞等人尸骨,既无棺木,又系草草掩埋,自然不消多久,便被皇甫端一一掘出。



皇甫端挖掘结果,只挖出了三具尸骨。



一具老人遗尸,正是“雪叟”庞飞。



一具老婆婆遗尸,显然便是“雪叟”庞飞之妻。



一具脑壳已被摔烂的八九岁男童遗尸,分明是庞飞夫妇之子。



果然,其中缺少了一具衣裳半裸,嚼舌而死的少女尸体。



皇甫端向这三具尸体,打量了几眼,心中微觉安慰地摇头一叹。



庞小波既然未死,则这埋葬庞飞夫妇等遗尸之举,定然是她所为。



这样一来,在这莽莽江湖以内,就多了一个可为自己作证,替自己洗刷清白之人,自己除了擒获那容貌与自己相像的恶魔外,若能寻得这位全家被害,清白被玷的庞小波姑娘,也足可把这桩冤案,揭破大半。



皇甫端方自想得有点眉飞色舞,但念头一转之下,又复剑眉愁蹙。



因为他觉得虽然多了一条线索,这条线索却是极难加以运用!难就难在自己不曾见过庞小波姑娘,万一她也像自己在天涯寻仇之际,来个埋名隐姓.却教自己如何相寻,总不能每遇一位陌生少女时均冒冒失失地,动问人家的芳名尊姓?皇甫端的心中是由愁而喜,由喜又愁,手下则一铲一铲地,把“雪叟”庞飞夫妻父子等三具遗尸,重加掩埋,并耗费不少心力,替他们作了一座颇为看得过去的高大坟墓。



“苗岭”事了,皇甫端向坟前一拜.便启程赶奔浙扛江,打算去往“天目山”下,寻找“肉球先生”古今通,遵照六师叔的指示,把自己的蒙冤经过,向“肉球先生”详叙一遍,听听这位智计卓绝.见闻极广的武林奇人,有何独到看法。



他赶到“幕阜山”的“九盘岭”附近,陡觉天光一暗,山风一凉,便知骤雨将降。



眼前是深山古道,看不见一角庙宇,看不见一户人家,简直寻不出较为理想的避雨所在。



皇甫端目光四扫,方自皱眉,蓦地金蛇电掣,霹雳一声,蚕豆大小的雨点,便告垂空倾泻。



他万般无奈,身形一闪,提气纵起了四丈有余,藏到崖壁半腰的一块突石之下。



“山中一夜雨,树秒百重泉”之语,确系写实诗句,如今这场大雨,下了个把时辰以后,只见苍崖翠壁之间,不仅被冲洗得分外光鲜,并平添了不少匹练飞空,喷珠溅雪的流泉飞瀑。



皇甫端见雨势虽狂,为时却不会太久,心中方自一宽,竟又被一种奇异景色,吸引得诧然凝目。



对面一座陡峭山壁的二十来丈高处,突然喷起一团五色彩雾。



这团彩雾,并不太大,起时仅约海碗,等散布至桌面大小以后,便在空中自行缓缓消失。第一团彩雾方消,第二团彩雾又起。接连七次以后,彩雾始不再腾,天色也云开雨霁。



皇甫端注目细看,见那雾起所在,是有大堆藤蔓纠结的山壁凹进之处。定然有一洞穴,彩雾必系由穴内喷起。



根据自己的江湖经验,那彩雾不是毒氛,便是宝气。



若是毒氛,则穴中定藏有罕见蛇虫。



或是宝气,则穴中定藏有稀世瑰宝。



皇甫端想到此处,又见雨势已停,遂立即纵下藏身避雨山壁,向对面峭壁中所喷彩雾之处扑去。



因为他觉得既有奇观,不妨一探,是宝物,则可以碰碰机缘,是毒物,则更当为世除害。



但他刚刚援登了十三四丈,忽然听得有“专注传音”功力的人语之声,由壁顶飞下,向自己耳边说道:“你这人莫要找死,并坏了我的大事,那洞中藏的是条极厉害的毒虫,不是什么灵药异宝!”



皇甫端听得这丝人语,遂不扑秘洞,改扑壁顶,但在起腾纵跃之间,却隐藏了三成功力。



这片峭壁,共约三十来丈,也就是壁顶距离那喷起彩雾秘穴,不过是十丈左右高下。



皇甫端才到壁顶,便觉眼前一亮。



原来壁顶以上,站着一个年约十八九岁,美丽得宛如瑶池玉女,洛水神仙,几乎令人不敢逼视的长发黄衣少女。



这少女看皇甫端纵上壁顶,想是恐怕他出声说话,惊动了秘洞中所藏怪物,遂赶忙把根纤纤玉指,竖向香唇,示意他保持静默。



皇甫端点头一笑,便在壁顶坐下,但两道好奇目光,却紧盯在那长发垂腰的黄衣少女的身侧,原来,那黄衣少女身侧放着一只竹篮,篮中所贮,竟是两三百枚鹅蛋。



黄衣少女看出皇甫端的疑诧心意,遂美绝天人地嫣然一笑,伸手抓起几枚鹅蛋,向壁下略比,像是告知皇甫端,她要用鹅蛋打那个洞中怪物!皇甫端走遍江湖,也从未见过用鹅蛋作为暗器之人,遂越发好奇地,伸头向壁下看去。



洞并不巨,约如面盆大小,洞周全是纠结藤蔓之蒿,但这些洞周藤蔓,却均已枯黄萎死。



皇甫端看清洞穴形状,便向那黄衣少女,略比手式,要她下手施为。



黄女少女,梨涡微现,摇头一笑,仿佛是告知皇甫端,时机未至,她还在有所等待。



蓦然间,这位黄衣少女,手指西北天空,面呈喜色。



皇甫端顾着她的手儿看去,只见西北方的天空之中,飞来了一只紫色巨鸟,巨鸟爪中似还抓着一只活物。



巨鸟飞行极速,展眼间飞到近前,方看出是只长尾若带的紫羽灵鹫。



这只紫羽灵鹫的双爪中所抓之物,却是一只几乎比海碗还大的“人面蜘蛛”。



皇甫端对于紫羽灵鹫,虽属初见,但游侠江湖之际,却见过两只“人面蜘蛛”。



那两只“人面蜘蛛”,比这只小得甚多,尚且能喷蛛丝袭敌,奇毒无伦,则这只如此巨大,其毒力之强,越发可以想见。



紫羽灵鹫飞到黄衣少女头上,把长颈微伸,像是与她打了一个招呼。



黄衣少女微一挥手,紫羽灵鹫遂把钢瓜中所抓的“人面蜘蛛”,向峭壁凹处的洞穴掷去。



那“人面蜘蛛”被紫羽灵鹫抓到爪中之际,好似业已僵死,但才离鸟爪,立奋凶威,六只长足一搭,便搭在石壁之上,未曾被掷到洞穴左近。



皇甫端方以为紫羽灵鹫之失,未曾掷准,却见那洞穴之中,又复喷起一圈彩雾,直向“人面蜘蛛”飞去。



那“人面蜘蛛”,又似对这种彩雾,极为惧怯,有所企盼。



遂一动不动地,用六根金光闪闪巨足qi書網…奇书,搭紧了在峭壁之上,暂时不加理会。



第二章 雪上加霜



一圈,两圈,三圈,四圈……



彩雾喷到第四圈,那只“人面蜘蛛”,便自把肚皮一鼓一缩地,仿佛在作什么准备。



第五圈彩雾又起,第六圈彩雾又起!



“人面蜘蛛”则不再鼓缩肚皮,渐渐静止不动。



第七圈彩雾,喷起空中,但这圈彩雾与先前六圈,微有不同,仿佛有七点星光,隐藏在彩雾以内!



那人面蜘蛛一声儿啼,肚皮一缩一鼓,喷出一大蓬灰白色的蛛丝,便向彩雾中的七点星光如飞般的网罩而去。



这一网把那七点星光,恰巧完全网住,但一声比“人面蜘蛛”所作儿啼,还要难听百倍的凄厉啼声,却从洞穴之中传出。



先是一条蜈蚣似的红色虹影,从洞穴之中电掣出现,直射当空,跟着便有一大蓬更大的粉红丝网向“人面蜘蛛”迎头罩去。



这时,“人面蜘蛛”再想逃脱,却已不及。



那蓬比“人面蜘蛛”所喷丝网更大的粉红丝网,刚把“入面蜘蛛”网住,便即裹紧回收。



皇甫端如今方看清那蜈蚣似的红色虹影,是条粗如人臂的极长红蛇,但因蛇身长有不少扁平鳞片,远远看去,遂像条百脚蜈蚣模样。



这条红蛇,腾空已约两丈七八,但下半身仍留在壁腰洞穴以内。



“呼”地一声,粉红丝网回收,硬把那只“人面蜘蛛”吸入红蛇腹内。



蛇粗仅如人臂,“人面蜘蛛”却比海碗还大,照说怎能吞吃得下?但眨眼间,便见那条红蛇头间,鼓起好大一圈类似肿瘤之物。



这时,黄衣长发少女,霍然站起身形,把鹅蛋当做暗器使用,双手同发,连绵不断地,幻成两线白光,向那洞穴之中打去。



蛋中蛇身,或是打在洞穴以内,自然立告壳碎黄飞,眨眼间,便把那条极长红蛇的下半截身躯,打得淋漓狼藉,满染蛋汁。



红蛇陡经此变,好似受惊已极,要想缩回洞内,但又似惧怕那满洞蛋汁,只急得把蛇身漫空屈伸,不住发出那种声若儿啼怪叫。



皇甫端看得好不惊奇,暗想自己今日真算大开眼界,蛇有这长,又会喷丝,至于如此厉害的罕世怪蛇,竟会惧怯稀松寻常的鹅蛋汁液,则更可算是奇中之奇了!



黄衣少女把一大篓鹅蛋打完,那条极长红蛇的凶厉之势,业已大为减弱,知道功成俄顷,遂先向空中撮唇一啸,然后婷婷袅袅地,走到皇甫端面前,嫣然一笑,音若银铃问道:“喂,你叫什么名字,有外号吗?”



皇甫端本已受了他六师叔”括苍紫裘生”上官渊的嘱咐,易容变貌,不用真名,但如今面对这黄衣少女,却忘其所以地,照实答道:“我叫皇甫端.外号人称‘七绝玉龙’。”



黄衣少女仿佛对这名震江湖的“七绝玉龙皇甫端”七字,从未听过,只是点了点头,微笑说道:“你叫‘七绝玉龙’皇甫端,我记得了。”



皇甫端此时方发觉自己失言.不禁脸上赧然一热,暗中生惭,但话出如风,无法收回,只得苦笑叫道:“姑娘……”



黄衣少女摇手截断了他的话头,扬眉娇笑说道:“你将脸上戴的人皮面具拿掉,把本来面目,给我看看!”



皇甫端大吃了一惊,讶然问道:“你……你怎么知道我脸上戴有人皮面具,不是本来面目?”



黄衣少女笑道:“我从你神情、语音及身材上,看出你应该是个漂漂亮亮的少年,绝非中年汉子,故而知道你戴着人皮面具,不是本来面目!”



皇甫端闻言,恍然悟出少年人与中年人之间确有许多似相同而又不相同的难于注意之处,稍一疏忽,便易泄露马脚。



如今既被黄衣少女点破,自己不如索性从此改用另一副少年形相的人皮面具,不再装扮中年人物:他方自寻思至此,那黄衣少女.又复笑道:“我就要走了,你若不让我看看本来面目,日后江湖再遇,我却怎样认识你呢?”



皇甫端不知怎的竟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