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945章

刺明-第945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疏通河道是需要钱粮的,没有抢粮,什么都做不了。而明国朝廷,眼下最缺的就是钱粮。并且,治理河道,是需要集结大量的民夫的。几十万的民夫聚集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一旦有火星失落进去,马上就会天下大乱。
    明国的统治者,固然不会忘记元末的惨痛教训,因此,他们要求,每次集结的民夫,绝对不克不及跨越五万人,以免引发无法控制的骚乱。固然,现在没有这个限定了。陕西流寇动辄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河道的几万民夫还算什么?
    张准若无其事的问道:“曹大人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曹文衡谨慎的回答:“治淮必先治苏”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颔首,暗示赞成曹文衡的理钰曹文衡的想法简直没有错,要疏通运河,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整治黄河。要根除淮河的水患,必须将黄河这条黄色的咆哮巨龙,死死的压住。堵不如疏,向来都是如此。
    即使走到了后世,新〖中〗国也是依照这样的体例措置的,在黄河的上游,努力种植树木,减少泥沙的来源,也是huā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才最终摁住黄河的。
    只要摁住了黄河,淮河自己就轻松多了。淮河自己没有太多的泥沙,只要采纳适当的办法,将河道的泥沙都冲刷走,淮河流域,就可以逐渐的恢复往日的富饶。没有了大量泥沙的淤积,洪泽湖也不会酿成悬湖,对四周的威胁也就解除。
    张准谨慎的说道:“曹大人对治黄,有什么想法?”
    曹文衡缓缓的说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打坝淤地,修筑梯田,四管齐下,百年大计。”
    张准皱皱眉头,缓缓的说道:“那依曹大人的意思,完全治理黄河,需要几多银子?”
    曹文衡深沉的说道:“前期投入估计不会少于五百万两,以后每年至少还要耗费五十万两
    '  '
第819章 就是要暴力摊派
    ,“太多了。”
    张准轻轻的摇摇头。
    五百万两白银治黄”太犀利了。大明朝一年的财务收入,恐怕也就是这么点银子。换言之”就是要将国家财务收入的九成以上,都投放在治黄工程”这绝对是不成能的。钱粮都用来治黄了”其他的军政事务还要不要措置了?
    并且,这还是前期的投资”以后每年都还要一大笔的支出呢。天知道需要几多年的时间”才能完全的根除黄河的水患。唉”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什么时候居然如此的桀骜不驯了?难道,就没有更好的体例了吗?
    带着这个问题,张准达到了淮安府,下榻在河道总督衙门。在张准到来之前,曹文衡就下令准备了最高档次的住所。对曹文衡的接待,张准还真是一点都没有推辞的意思,完全是见义勇为的样子”大模大样的住进去了。
    淮安府原本驻扎有很多的漕丁,属于漕运总督的私人武装。另外,淮安府还有淮安卫、大河卫等两个卫所的军队。然而,他们对张准的到来,都采纳了观望的态势。开玩笑呢,虎贲军连鞑子都撵走了,他们还敢上去触张准的霉头?嫌自己活的太久了吗?
    那些漕丁更是知道虎贲军的厉害。他们在德州和临清”是亲眼见识过虎贲军厉害的,有的甚至亲眼目睹了虎贲军和鞑子的战斗。得知虎贲军到来”漕丁完全龟缩在军营里面,打死都不出来。
    漕运总督杨一鹏被困在京城,回不来淮安府了”漕运也被截断了,漕丁的内部,其实也是散乱一片了。没有漕运,就没有收入,很多人都在自谋前途了。曹文衡是河道总督,没有节制漕丁的权力”也只能是放任漕丁散漫。
    要说张准的这次南下,还真是另类。要说是来加入扬州商会吧,又带着上千的军队,还有炮船随行,完全是一副要兵戈的样子。可是说是兵戈吧”张准好像又没有兵戈的意思,虎贲军的刺刀”也没有向着谁捅过去,就是让人看着有点惶惶不安的。
    概况上来看,张准完全是一副高官巡视的姿态,浩浩荡荡的从山东南下”要到扬州一带巡视。以前的钦差大臣之类的,声势就好像张准这样的。只不过”张准的声势”更加的威武。他人可是带着击溃皇太极的余威来的。
    ,“唉”这都是什么事……”……”
    在没有人的时候”曹文衡忍不住又悄悄的叹息。
    他真是想不到,这辈子还会遇到这样的怪事”还会遇到张准这样的怪人。名义上,张准是虎贲军大都督府大都督”同样是朝廷命官,和他们是一起的。张准的官职名称太多了,每个的品级都在他们之上”他们必须要暗示尊敬。
    可是”绝大部分人都很清楚,张准是造反的人,是朝廷的仇敌”是崇祯皇帝一心想要革除的。根原本说,张准和陕西流寇没有任何的区别”他都是想要推翻朝廷的。
    为什么一个这样的矛盾联合体,居然可以大摇大摆的呈现在淮安府?还让所有人都对他连结尊敬?恐怕曹文衡自己都无法解释。淮安府的漕丁,还有卫所的军队”平时欺负老苍生,车权夺利,却是挺凶残的”可是虎贲军一来”马上就萎了。
    这样的情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北面的明军。辽东、蓟镇、宣府、大同等地的明军,平时嚣张嚣张“什么事情都敢做。天王老子第一”他们第二。可是鞑子一来,他们马上就退缩到据点里面”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生怕惊动了鞑子。
    更令曹文衡感觉到无语的是”张准这头凶残的老虎大摇大摆的南下,南京方面”却是连屁都不放一个,天知道他们是在策划什么。又或者是,他们根本就不敢策划什么。张准在两年前就敢南下轰击南京城,现在的他,早就今非昔比了”只怕南京城的各位大佬,已经根本不敢对张准有什么坏念头了。
    没有南集方面的明确指示,曹文衡只好老老实实的举办宴会”欢迎张准的到来。可是”他又不敢太高调,给人留下痛处。明朝官员,最拿手的本领,就是给人背黑锅的。他们没有本领对张准,不敢对张准说个不字,却有能力将他曹文衡搞下来,甚至是下狱待罪。
    呈现在宴会上的,只要是淮安府境内的大小官员。和以往的宴会不合”这些大小官员,在喝酒吃饭的时候”一个个的内心,都好像是提起来一样,紧张兮兮的。天知道张准会搞出什么事情来。幸好”张准从头到尾,都没有说什么,宴会顺利的结束。
    “把淮安府的知府叫来。”
    晚宴以后,张准回到住葬,随口对身边的人说道。
    淮安府的知府,叫做刘安,和《淮南子》的作者同名同姓,可是成绩就要差远了。他固然有几分治政的能力”可惜在淮安府这样的复杂处所”上头又有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凤阳巡抚几大衙门压着,他这个正四品的知府”真的是太不起眼了。
    对张准的到来,淮安府上下各级官员”都是好像十五个吊桶吊水”七上八下的”宴会顺利结束以后”他们都还在静待消息。听到张准召见自己,刘安不敢怠慢,急忙一路小跑的过来”规规矩矩的向张准行礼:“下官刘安叩见都督大人。”
    张准根本不给他坐下来的机会,开门见山的说道:,“你将淮安府的情况,简单的跟我说说,人口,田地,灾荒方面的情况”都说说。”
    刘安不敢怠慢,急忙详尽的解释起来。
    好在他这个知府,倒也不完全是混日子的,对辖下的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大部分的数据”都记忆在他的脑海里,对张准需要的谜底,基本上能够不假思索的提供。
    要说到富裕的水平”淮安府要胜过山东的任何一个府,究竟结果是两淮地区嘛!如果不是因为黄河夺淮入海的影响”淮安府的富饶,应该可以排在南直隶前三位的。固然,现在不怎么行了。扬州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地,都排在淮安府的前面了。可是在全国来说,淮安府是肯定可以排名前十位的。
    淮安府总共有户籍人口大约三百万人”扣除一些逃亡的空户,加上一些逃亡来的难民,总人口肯定跨越三百万人。这是数字是相当多的,山东人口最多的兖州府”也不过是一百五十多万人罢了,淮安府足足是兖州府的两倍。
    淮安府目前的耕地面积,有大约两千多万亩,几乎相当于整个a,东耕地面积的四成了。然而,这些田地,目前都集中在大官僚大田主的手上,普通的苍生,是没有什么田地的了。
    张准若无其事的问道:“,上缴赋税的田地”总共是几多万亩?”
    刘安不敢隐瞒,老老实实符说道:“总共是八十三万亩。”
    张准伸出手来。
    刘安不敢怠慢,急忙弯腰将相关的资料送上。
    张准认真的翻了翻,脸色有点嘲讽的味道。这位知府大人简直没有说谎”淮安府两千多万亩的田地,需要纳税的只有区区的八十多万亩,连半成都不到。其余的田地,都属于免税的行列。
    难怪崇祯会大叫没钱,所有的赋税,都落入私人的腰包了。要是全部的田地都纳税的话”单单是淮安府的赋税”每年就有几十万两白银”足够支撑宣府、大同两个军镇的日常开支了。不知道崇祯皇帝知不知道这些数据”要是知道了,又会有什么样的脸色?
    两千多万亩的田地啊,张准感觉自己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老实说,现在的他”很需要银子”很是需要银子”特别需要银子。这淮安府如此的富饶,张准既然盯上了,那是绝对不肯松手了。不过,想个什么体例”先捞到一笔钱,还需要盘算一下。
    沉吟片刻以后,张准缓缓的说道:“今天的水灾严重吗?”
    刘安老老实实的回答:“,挺严重的”郊州、宿迁一带,都有大量的田地被淹,有五六万人受影响。”
    张准将资料放下来,若无其事的问道:……淮安府田地最多的人是谁?”
    刘安设时感觉自己的脊粱骨后面,有点凉飕飕的。张准这么问,肯定是有目的的。什么目的?固然不会是什么好事了。
    可是,面对张准的屠刀,他还真的是不敢不说。游移片刻以后,刘安从衣袖里掏出另外一份资料,送到张准的手上”低声的说道:“大人请看。”
    张准满意的点颔首,对他的乖顺”还算是满意。他将资料打开,发现上面的记录,简直很是的翔实。看来,这位刘安知府,对淮安府的情况,掌握得还是很清楚的。
    根据刘安的统计”淮安府最大的三家田主,别离是刘汉达、张大宝、林树恩。这三家大田主的田地”都在五万亩以上”刘汉达一家甚至跨越十万亩,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大田主了。其余的各个田主”多的有几万亩,少的也有上千亩。刘安罗列的”只是千亩以上的”至于几百亩的,那就更多了。
    初看这些名字,没有什么特另外”好像都是陌生人,可是”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在这些陌生名字的背后”可是隐藏着无数的秘密。这些大田主”可都全部是淮安府本地的豪强,誊养的家丁打手,都是相当多的”平时官府根本都不敢获咎的。一般的苍生”更加不敢获咎他们。
    在这三个豪强里面,最飞扬嚣张的,显然就是刘汉达。刘汉达的田产,都在沐阳一带。在沐阳县,所有的良田,都是他刘家的。他到家的势力,甚至超出了县府衙门。刘汉达的一句话”要比县令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