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574章

刺明-第574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八年(天聪九年)的十一月初一,皇太极发布命令,秘密整军备战。从此以后,战争的气氛,就深深的笼罩着这座城市。很多鞑子都在准备战斗用的武器,包含弯刀、箭镞、长弓、弓弦等,还有人正在缝制丝绸的内衣。这个时候最忙碌的,乃是汉人奴隶开设的兵器作坊。在鞑子的监视下,汉人奴隶打造大量的兵器,以增强鞑子的战斗力。
    在沈阳内外的很多马厩,都囤积了大量的草料。这些草料聚积得好像一座座的小山似的,一眼根本看不到头。这些草料,显然是为战马的远程远征做准备的。在很多鞑子的家门口,还挂着风干的牛肉干。这是鞑子远程远征的必备食物。有经验的人,只需要根据这些牛肉干的数量,就能推断出鞑子骑兵可能进攻的规模。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十数万蒙古大军金戈铁马征战欧亚大陆之时,常把风干后的牛肉干装在牛犊皮里,带在马上。由于牛肉干具有体积小,营养丰富,不容易变质,不怕磕碰打坏,行军时又无声响等诸多特点,为蒙古大军屡建战功起到了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被称为“成吉思汗军粮”。
    鞑子兴起的时候,学习到了牛肉干的制作体例,并且推广开来。其实,牛肉干的做法,还是比较复杂的,有很多道的法度。可是做好了以后,简直是极好的干粮。只需要手臂大的那么一点,被热水浸泡开来以后,就能够满足一顿饭的需要。
    无意中闻到香喷喷的牛肉干味道,马轶的内心里,很有想骂娘的感觉。因为,此时此刻的他,简直很饿。他真的很想悄悄的跑出去,偷几块牛肉干来填肚子。北风怒吼,大雪纷飞,大部分的鞑子,都躲在屋子里避寒。只有马轶蜷缩在屋子的外面,悄悄的颤抖。又饿又冷的他,只能在内心里低声的骂道:“日,狗日的鞑子……”
    这狗日的天气,实在是太冷了,比山东冷很多。才十一月份,就已经满天飞雪了。他的奴隶身份,让他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整天在大风里面站立。饶是他的身体素质很不错,却也够受的。若不是有一股坚强的信念在支撑,他说不定已经坚持不住了。偏偏拉哈最近这几天,还总是往小妖精这里跑。其他的鞑子随从,都躲在旁边的屋子里取暖,只有他被迫站在外面放风,
    不过这样也好,有利于马轶独自思考很多事情,有利于马轶将各种各样的情报,都综合在一起,然后推断出鞑子的上层战略。马轶其实接触不到太多的机密。作为一个汉人的奴隶,他处处都受到鞑子的歧视和提防。没有被鞑子无缘无故的杀害,已经是很是不错了。
    可是,他究竟结果是跟着拉哈的,平时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很多。拉哈好歹是岳托的儿子,是有地位的鞑子,能接触到的机密,固然很多。只要马轶花费一点心思,就能从拉哈的口里,了解到岳托和代善的消息,进而推测皇太极的行动。
    拉哈的长随杜尔巴,兵戈是很是勇猛的,却没有什么脑子。杜尔巴同样很关心岳托和代善的消息,主要是希望早日重返战场。他很喜欢拿马轶来开玩笑,以暗示满人的优越感。而在开玩笑的时候,马轶也能从他那里,获得很多有价值的情报。
    将各个方面的情报都综合起来,马轶就能推断出大概。好比说,鞑子的军力,继续在增加。上次的情报送出去以后,还有更多的土著到来。考郎兀卫、弗提卫(这两个卫都在今天的乌苏里江附近)都有人来。莫温河卫(今俄罗斯海参崴附近)也来了几百人。看起来,鞑子的助力还是很多的。
    可是,来的最多的,还是蒙古骑兵。连续十几天的,都有大量的蒙古骑兵,陆陆续续的来到沈阳。率领他们到来的,都是蒙古各个部落的头人。皇太极邀请他们到来沈阳,目的自然是不问可知。杜尔巴还被岳托叫去,和蒙古人举行那达慕大会,着实是兴奋了好几天。马轶在恭维拍马屁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更多蒙古人的信息。
    根据拉哈和杜尔巴的描述,皇太极、代善、豪格等人,这段时间,都很是的忙碌。他们忙碌的主要原因,就是接待这些蒙古部落的头人。由于蒙古的部落实在是太多,头人的名字又很是的难记,马轶只记得几个主要的部落。如科尔沁、土默特、察罕尔、罕哈、好儿趁等。就连拉哈都被拉去做了几天的接待。
    拉哈接待的乃是鞑靼部土默特部落的一位小公主。看样子,拉哈很有可能和这个小公主联姻,以加强建虏和蒙古之间的联系。不过,这个小公主长得简直不咋样,脾气还很是的差,动不动就喜欢拿鞭子抽人。拉哈接待她两次,就被打了好几鞭,认真是郁闷得不可。大概这也是拉哈最近经常往小妖精这里跑的原因。
    忽然间,马轶觉察到屋内的喘气和呻吟,都已经平静下来,于是就收拾心神,准备迎接拉哈出来。果然,一会儿以后,拉哈就无精打采的呈现了。看得出,蒙古小公主对他的刺激,还真是很多。究竟结果,好像布木布泰那样的蒙古美人,是很是稀少的。这种级另外美人,根本轮不到拉哈。
    “回去了。”
    拉哈有气无力的打着呵欠,来到自己的战马旁边。
    马轶依然是乖乖的弯下腰去,让拉哈踩着自己的肩头上马,然后挽着战马,一路回来。杜尔巴在前面开路,以避免产生意外。街道上,时不时有一队队的鞑子全副武装的走过。若不是杜尔巴开路,说不定有人会上来对拉哈晦气的。这是鞑子在调剂各个牛录的军力,也是最容易产生意外的时候。
    每次入寇,都是鞑子内部奴酋之间分派军力的盛宴。鞑子最看重的就是军功。想要获得足够的军功,就要有足够的军队。你没有足够的军力,如何获取大的军功?因此,哪怕是最不肯意介入争斗的奴酋,在这个时候,都不克不及不提高警惕。否则,等他人操作完毕,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牛录,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老弱病残了。
    显然,在这次的军力分派盛宴上,对正白旗和镶白旗是最晦气的。因为,这两旗的旗主,还被张准包抄在遥远的登州城呢。没有了多尔衮和多铎的存在,皇太极固然不会客气。他将最精锐的几个牛录,都从正白旗和镶白旗里面调走,然后弥补回去几个最垃圾的牛录。
    经过调剂以后,各旗的牛录数量不变,质量却是产生了极大的转变。战斗力最强的,固然是皇太极自己率领的正黄旗。战斗力第二强的,乃是豪格率领的镶黄旗。战斗力第三强的,应该就是岳托的正蓝旗了。换言之,鞑子的精锐牛录,基本上都掌握在皇太极亲信的人手中了。
    刚刚回到贝勒府,就有随从急仓促的上来,向拉哈说道:“三阿哥,贝勒爷有请。”
    拉哈急忙正了正神色,跟着随从去了。
    马轶眼珠子一转,似乎觉得有些紧张,随后又轻轻的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努力的平静下来。同样的,他身边的杜尔巴等人,也有些紧张,在马轶的身边,来回不安的走动。
    不久以后,拉哈就出来了。他看了看杜尔巴,又看看马轶等人,无奈的说道:“阿玛不让我出征,让我留守沈阳。”
    杜尔巴等人,都情不自禁的大为失望。怂恿拉哈主动请战,正是杜尔巴等人的主意。现在,拉哈的要求,被岳托给拒绝了,他们固然要失望。他们这些长随,都是杀人的好手。只要上了战场,就能获得战利品。要是拉哈不上战场,整天去玩女人,他们就无法分得战利品。光靠岳托的那么点赏赐,能够有几多啊?
    鞑子内部,最看重的就是军功。有军功才有收获。换言之,就是只有自己亲自上阵,才能获得最多的收获。你要是指望他人的赏赐,那是绝对不成能的。同样的,拉哈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也要亲自上阵,才能获得军功。可惜,岳托显然禁绝备给拉哈这个机会。
    马轶却是暗暗的舒了一口气。马轶的内心,固然不希望拉哈出征。要是拉哈跟着出征,他肯定也要跟着出征。一旦离开了沈阳,他就无法向外面送出去情报了。再说,万一在战场上,遇到汉人被屠戮的事情,他应该怎么办?
    不消上战场,对拉哈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因此,他的心情还是不错的。随后,他宣布还有一件好事,就是被皇太极赐名为喀尔楚浑。在满洲人的习俗里面,被大汗赐名,是一件很荣耀的事。马轶不知道喀尔楚浑在满语里面的意思是什么,不过想必是不错的。
    喀尔楚浑的心情好了,对身边的人,也就温和了很多。马轶终于找到了机会溜出来。他依照记号,来到往日的接头地址。结果,他看到的,乃是一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很年轻,好像是一个乞丐,浑身脏兮兮的,还带着浓郁的臭味,好像是从粪堆里面钻出来的一样。他头发有点发黄,皮肤有点发白,看起来不像是纯粹的汉人。偏偏相互间的记号,却是准确无误。
    “你是……”马轶皱眉说道。
    “我叫夏菲斯。”混血儿的年轻人说道。
    “你……不是虎贲军的人。”马轶谨慎的说道。
    “我以前是闻香教的。”夏菲斯简短的回答。
    “闻香教?”张准愣了愣,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闻香教已经消失了。白莲圣母有令,闻香教从此以后并入虎贲军。我们这些人,都成了虎贲军的一员。”夏菲斯面无脸色的说道。
    马轶点颔首,暗示明白。
    在鞑子即将倡议第三次入寇之前,张准肯定会想体例解决闻香教的,这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虎贲军要腾出军力来对鞑子的南叩,固然不成能由闻香教在背后扯后腿。现在看来,张准已经成功的臣服了闻香教,并且将闻香教的情报网,有效的纳入虎贲军的情报系统了。从久远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对情报系统的建立,马轶是深知其中的艰苦的。猫眼司就是从无到有,赤手起家的,可谓是尝尽了其中的艰辛。由于是从一片白纸开始,猫眼司目前的情报网络,还很是的懦弱,伸出去的触角很少,能刺探到的有价值情报不错。现在张准将闻香教的情报网络加入进来,将极大的增加猫眼司的情报网络强度,增加情报网络的触角,可以刺探到更多的情报。
    夏菲斯好像对马轶同样不感兴趣。闻香教和虎贲军的合并,是比较突然的。两者人员的完美融合,需要时间。他冷冷的说道:“我给你带来这个工具。”
    说罢,从后面的屋子里,提出一个笼子来。
    马轶的眉心,突然一跳。
    信鸽
    白色的信鸽
    夏菲斯居然送来了信鸽
    这可是真正的好工具啊在没有信鸽之间,从沈阳将情报送回去浮山城,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要先走陆路,然后走水路,最后又走陆路。可是,有了信鸽以后,最多一天一夜的时间,情报就能够准确的传递出去了。更重要的是,他也能及时的收到来自张准的指示,不消担忧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夏菲斯将笼子打开,将信鸽拿出来。在信鸽的腿上,绑着一个小小的竹筒。写好的情报,就是放在竹筒里面,然后封口,最后放飞信鸽即可。他谨慎的说道:“你写好情报以后,我来发出。十个时辰以后,信鸽就能顺利的回到山东。”
    马轶点颔首,兴奋的说道:“好”
    夏菲斯又说道:“根据上头的放置,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