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373章

刺明-第373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外号。战略上双方可以结盟;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双方却几乎没有交集。
    第三项命令;当然是扩军备战了。
    朝廷的屠刀已经霍霍的举起来;虎贲军当然不能示弱。因此;张准宣布;将原来的武工队、游击队;还有新兵训练营的战士;都全部补充进入虎贲军;另外成立第八、第九、第十等三个协。指挥官分别是彭勃、邹明加、张凌云。每个协的兵力;依然是250名士兵;军官不算在内。
    经过再次扩展;虎贲军陆军总共拥有十个协;大约三千人的兵力。张准的基本战略部署;是每个县部署一个协的兵力;其他的各个协;则是战役预备队。此外;炮兵协也从原来的两个小队;扩展到五个小队;总共是250名的士兵。飞龙炮的数量;增加到25门。炮兵协同样是战役预备队;协助虎贲军主力作战的。
    “既然是反贼!”
    “那就要造反到底!”
    “我们马上向莱州府各地进军!”
    张
    准沉稳的说道。
    虎贲军的战争机器;迅速的运转起来。
    各个战斗部队;都集结在即墨、胶州的周边;随时可以出发。
    一时间;即墨、胶州等地;都风声鹤唳;当地的大户人家;纷纷出逃。谁都知道;张准是要大动干戈了。这一次;绝对不是吓人的。张准要是来了;他们绝对没有好果子吃。尤其是诏书已经明确了张准反贼的身份;张准破罐子破摔;肯定是要大开杀戒的。
    正月十三;马轶急匆匆的来到张准的面前;抹着额头上的汗水;报告说道:“大人;这些就是我们整理出来的初步名单。”
    张准将名单接过来;表扬说道:“好!做得好!辛苦了!”
    对于张准来说;从军事上占领莱州府;是不难的;难题是在军事占领以后;如何实行有效的控制。其中;又以土地改革是关键中的关键。对于争取绝大多数贫苦农民的支持;土地改革绝对是大杀器。这一招;在中国的土地上;是屡试不爽的;历史事实也是反复证明了的。所以;虎贲军控制了莱州府以后;首先要实行的;就是全方位的土地改革。
    现在的问题是;莱州府各县;架构和鳌山卫、灵山卫是不同样的。莱州府的五县二州;居住的大部分是民户;他们的田地构成;和鳌山卫的田地构成;是完全不同的。当地的社情;也相对复杂
    。这些复杂的问题;单纯依靠武力无法解决。
    此外;对于地主的处理;也不能一刀切。当地的地主士绅;有些是相对开明的;和卫所的军官不同样。这些人;要尽量的争取;而不是将他们推到敌人那边。将他们争取过来;自己的力量就壮大一分。将他们推到敌人那边;敌人的力量就壮大一分。所以;无区别的大屠杀;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来自后世的张准;非常清楚;任何时候;士绅集体;都是一个国家的精英所在。或许后世的人提到精英两个字;有些鄙视的目光;但是在明末;精英两个字还是褒义的。当时的士绅集体;囊括了所有的文化人。治理国家;缺乏文化人是肯定不行的。要是得不到这批人的支持;根本不可能治理国家。
    李自成的失败;就是一不小心;将这个群体;全部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要是李自成对士绅群体实行拉拢一批;中立一批;屠杀一批的策略;他肯定是可以站稳脚跟的。满清入关以后;实行的不就是这样的策略吗?敢于反抗的;全部杀掉。凡是投降过来的;则全部予以重用。结果;一边打一边拉拢;明朝的整个士绅群体;很快就投降了满清。
    张准造反的口号叫得很响;对农民的利益也很看重;其实;他同样清楚;拉着一群的军户杀杀人;打打架;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要治理一片地区;甚至是治理一个国家;就不行了。治理鳌山卫和灵山卫;已经是王铭宇、刘航等人的极限了。想要进一步扩展;就必须要得到士绅群体的支持。否则;就是只有破坏;没有建设了。
    打仗杀人不需要什么文化;操家伙上去砍就是了。治理内政却完全不同。没有文化人;那是绝对不行的。治政和打仗;是完全两码事。后世的人常说李自成是流寇;黄巢是流寇;不想着建设根据地;只想着破坏;其实;他们真的不想吗?不是不想;是做不到啊!没有文化人跟你;你怎么建设根据地?
    张准不想做李自成;要建设强有力的根据地;就要任命官员;维护地方政府的有效运转。然而;在他的手上;可没有这么多的人才;尤其是有文化的人才。好吧;张准要求不高;但是;你起码要认字吧?要能写最基本的榜文通告之类的吧?上头的意思要贯彻下去;光是依靠嘴皮子可不行。
    其实;张准需要的文化人数量;也不是特别多;一百来个就够了。莱州府需要一批;大概三十个左右。五县二州;每个需要十人左右。考虑到届时可能有部分的旧官吏投靠自己;这个数字还可以打一个折扣。但是;即使再怎么打折扣;几十个人还是要的。
    因此;张准必须从各地物色一些用得上的人员。他们要有一定的
    才华;又有可能为虎贲军做事。说真的;这样的人不好找。听说张准要来;基本上所有的文化人都跑掉了。没办法;张准只好让马轶的情报司;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物色人员名单。到时候;虎贲军有的放矢;按照名字抓人。嗯;说错了;是请人;全副武装的“请”来;然后委以重任。
    马轶交来的这些名单;正是一些符合张准要求的人员名单。嗯;或许这份名单应该被称作黑名单。因为;上了名单的这些人;要是在虎贲军到来之前;还不及时跑掉的话;他们就要全部落入虎贲军的大网了。
    “刘广新、田枫、雷原、璞融生、陈烈书、王东华、胥鑫宇……”
    张准一个个名单仔细的审阅。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目前位于分类月票榜的最后一名;随时会被爆菊;求月票!】(!)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  '
第387章 高弘?抓!
    (0386)
    这些名字;都是猫眼司精心挖掘出来的;在每份名单的后面;都有简介的介绍。名单上的这些人;他们要么在莱州府各地的官府任职;要么是当地有名望的人物。最不济;也是读书人的身份。其中一些;还是落第的秀才;对朝廷颇有怨言。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目前并不得意;对现状有些不满。这是废话;混的得意的人;怎么可能跟着你张准造反?那是要抄家灭族的。
    总的来说;这些人;都是有文化的;只是没有机会发挥自己。至于他们有没有治政的能力;现在还不好说;因为他们基本都不是一把手;没有单独治政的经验。这也是废话。有哪个官府的一把手;愿意跟着你张准造反?
    “你试探过他们的意思吗?”张准谨慎的问道。
    “大人;我都派人和他们接触过。他们还是很谨慎的;主要是担心造反失败;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大人;你也知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咱们目前的号召力;还是稍微小了一点……”马轶同样谨慎的说道。
    “如果威逼利诱;他们会不会拒绝?”张准思索片刻;深沉的问道。
    “不会。”马轶肯定的说道。
    张准点点头;表示满意。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要这些人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卖命;暂时是有困难的。别人好歹是文化人
    ;跟着你们一群穷军户混;丢不起这个脸啊!但是;要是采取一定的手段;威逼利诱;双管齐下;他们肯做事的话;张准已经满足了。以后;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这些人的心;会逐渐的踏实下来的。
    当然;这些人不是最好的选择。强扭的瓜不甜。不是心甘情愿的干活;这工作效率总是要打折扣的。说真的;对于明朝文官的磨洋工;阳奉阴违的水准;张准是很有感触的。要是他们也给自己来这个一手;自己还真的未必能够发现。然而;他有更好的选择吗?他的手上;根本没有多少的文化人。一个萝卜一个坑都还不够;你还想挑三拣四了?
    马轶迟疑片刻;忽然说道:“大人;属下这里还有一个人选……”
    张准好奇的说道:“什么人?”
    马轶谨慎的说道:“大人;这个人有点特别……”
    说罢;送上一份更加详细的资料。张准接过来;打开一看;就轻轻的咦了一声。
    高弘图!
    这份资料居然是高弘图的!
    难怪马轶会有些犹豫;这个高弘图;的确是个人物啊!。'在莱州府这块地盘上;再也没有谁比高弘图更加的出名了。高弘图;字子犹;一字研文;号硁斋;胶州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生;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因上书触犯
    熹宗;夺俸两年。天启初年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天启九年(1626年)因忤魏忠贤而被罢官。崇祯三年(1630年)春复官;任左佥都御史;后升任左都御史。崇祯五年(1632年)改任工部右侍郎;因反对宦官专权;再次被削职罢官。
    也不知道为什么;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中;名人特别多;除了张慎言、杨一鹏、高弘图;还有钱谦益、陆梦龙、周家椿、杨嗣昌等。这几个人很有特点。要么是坏到骨头里;如杨嗣昌、钱谦益。要么是骨头特别硬;其他五个都如此。高弘图最恨的就是宦官;屡屡上书弹劾宦官;结果三次被罢官;经历和张慎言倒是有几分相似。
    来自后世的张准;也有一些高弘图的资料。高弘图为官清正;两袖清风;办事能力很强。高弘图的为人;也相当的有风骨;除了屡屡上书弹劾宦官之外;还对鞑子深恶痛绝。在鞑子占领江南以后;他坚决拒绝和鞑子为伍;最后绝食九天而死。相对于钱谦益水太冷;不敢跳水;头皮痒;主动剃头而言;那是相当的有骨气。
    但是;也有部分历史学家指出;高弘图此人比较贪恋权力;一心想要做首辅;却屡屡不如愿;甚至连内阁都没有机会进入。贪恋权力不可怕;只要能做出业绩来;世人照样认可你。比如说;张居正就很贪恋权力;连万历皇帝的
    权力都被他夺过来了;但是后世对张居正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说起来;这个高弘图和自己;还真是有点间接的关系。高弘图当初上书;指责宦官专权;这些宦官就包括高起潜、张彝宪、王坤等人。事情的最初导火索;还是张彝宪的营私舞弊。张彝宪实在是太喜欢捞钱了;手都到伸到工部去了;高弘图一怒之下;就将他弹劾了。
    兔死狐悲的太监们;自然要出来维护张彝宪;于是高弘图干脆连其他的太监;都一起弹劾。最终;事情越闹越大;被蒙骗的崇祯皇帝;将高弘图再次罢官了。眼下;张彝宪因为自己炮轰南京城的缘故;被夺职暂时闲置;也算是替高弘图出了一点点的气。
    张准沉吟片刻;有些疑惑的说道:“高弘图眼下还在胶州?他还没有搬走?”
    马轶肯定的说道:“都在!他的家人;也全部都在!”
    他补充说道;崇祯五年高弘图被削职罢官以后;就一直住在胶州的老家;一直没有离开过。此人喜欢四处游玩;见识民间的疾苦。即使是在张准控制鳌山卫的时候;他还到崂山游玩。胶州本地;还有一个叫做赵任的人;在京城担任大理寺评事。赵任在崂山建有一座华丽的别墅;叫做“皆山楼”;高弘图经
    常到皆山楼来游玩。
    只不过;他每次到来的时候;都是轻车简从;只有两个家人跟着;装扮也是非常的普通;自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鳌山卫都是一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军户;生平见过的最大官员;也就是百户之类的。自然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位高官;经常在鳌山卫的地头出没。
    “高弘图为什么不走呢?”
    张准悄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