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封神天子 >

第404章

封神天子-第404章

小说: 封神天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镇定下来。



耀阳和倚弦分率两批曜扬军兵士从斜坡上向下斜斜冲下,将长蛇般的敌军从中截断。正常情况下他们根本不可能办到,可是现在苓城军本来就惊惶不定,刚好被曜扬军乘虚而入。



火烧人肉的气味刺鼻,连片的惨叫声传入耳中,曜扬军将士是气势如虹,苓城兵士却是心惊胆战。



此时,耀阳再给他们一个心理上的压力,他伸手祭出轩辕剑,金光爆射中,斩出九条并无多少威力却无比华丽的金光巨龙冲天龙吟而起,厉声喝道:“轩辕剑出,天下归心!顺我者生,抗我者亡!”



“轩辕剑出,天下归心!顺我者生,抗我者亡!”立即有受到小千与小风训练的大队兵士跟着喊出声来,最后喊道,“轩辕仁心,降者不杀。”



轩辕黄帝持“轩辕剑”一统天下,世间无人不知,苓城兵士们听闻耀阳手持轩辕剑,那不是摆明了是天下明主吗?更何况见到耀阳祭出的九条金龙,哪里还有人不信,顿时本来慌乱的军心完全崩溃,听到降者不杀,开始有几个人放下兵器跪下投降,第一批人投降,其他诸人更是纷纷效仿,毕竟性命要紧,而轩辕黄帝以仁慈闻名,身为他的继承人应该也不会滥杀俘虏,耀阳这一招算是借了轩辕黄帝千年不衰的英名。



靠着轩辕剑的不世威名,耀阳避免了苓城兵士不顾一切反击可能带给他们的伤亡,也更快的结束了战斗,但事实上在耀阳和倚弦分别从两面合击,从中截断苓城军之时,包括伯邑考也清楚他们大势已去。



伯邑考和朱子真等人率仅剩的两千兵马以一众妖人打先锋,勉强突破包围,从散乱的兵马阵形后逃了出去。耀阳当下亲率两千人马追击,伯邑考等人已经军心涣散,完全没有再战的勇气,狼狈逃窜回城而去。



曜扬军衔尾追击近二十里,直至苓城外里外,才停止前进。



耀阳高坐马上,扬声大喝道:“诸位老友,送君千里,终需一别,曜扬军就送你们到此了,日后再会!”



在一众兵士的如雷喝彩声中,曜扬军雄赳赳的开赴牧场基地。



伯邑考最后仅带着千余兵马灰溜溜的逃回城中,心中又恨又急,百味交杂,其中滋味自是难以明了。



郑伦见到如此颓势,大惊失神之下更是不明究竟,忙寻了几个副将问明情况,详细听罢也只能扼腕长叹,久久无言。



九尾狐的妖眸不住闪动,脸色似乎平常依旧,摆出一副胜败乃兵家常识的模样,但心中却知道的很,这次自家的脸丢大了,无论是三界的名声,还是余部的实力都是大挫,很长一段时间怕是也无法再回过势来。



九尾狐凝神注目城外硝烟逐渐散尽的山地,心中说不出的得失愁绪,她想到自家曾经将耀阳与倚弦兄弟俩玩弄于股掌之间,那时是何等的万妖之后的威风,然而世事难料,自从她的肉身被耀阳破去元阴,令到她无法返回朝歌迷惑纣王之后,这兄弟俩便开始脱出她的控制,有如龙上九天、凤翅天翔般凌驾于她、甚至三界之上……



想到这里,她不免幽幽一叹,正因为如今无法预料的未来时势,令到她想到一个从未想过的一个问题——当年的她冒着身份被揭穿的危险,将已经堕入冥界轮回的兄弟俩再又带回阳界,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第十章苓城小捷

曜扬军回到牧场,经清算这一战曜扬军有将近一千七百余人战死沙场,另有八百余人重伤,而歼敌足有四千余人众,俘虏敌军也有近四千兵马,同时还让敌军将近两千人逃散各处,真可谓是战绩显耀。



对耀阳而言,其实战后诸事比战争本身还要麻烦。这一点倚弦完全可以看得出来,但是素未参与兵家事宜的他却是爱莫能助。



耀阳在莫凌风等人的协助下,收拾大量双方丢下的器械,包括一干还算完整甚是完好无损的战车近六百辆、收拢惊慌逃散和还留在当地的马匹三百余、尸体上和匆忙丢落在地的兵器革甲数以千计,这一战收获颇丰。



关于四千余名俘虏,耀阳的处理比较宽厚,只要愿意加入曜阳军的,都可以收容,不愿意的也可以给予一定干粮放他们回去,只是他们身上的革甲当然会被留下,同时他也有意无意的说起伯邑考为人多疑,未必会相信他们这些降兵,也说到这些俘虏的家人肯定非常思念他们等等,结果愿意投靠曜阳军的人多达两千六百余人,这多半是因为耀阳有轩辕剑和从前在西岐甚有威望的原因。剩余两千余人,耀阳相信他们愿意重归伯邑考麾下的应该不会超过一半。



最后剩下几个没被干掉的妖人,这些家伙化成人形不久,暂时还无多少人性,留着太过危险,杀了也不是很合适。耀阳跟倚弦商量了一下,最终废了那些妖人的道行,不过念在他们修行不易,还是让他们留着了根基,以便日后修练。



耀阳将降兵拆分开来,重新编入曜阳军中,避免了这些降兵联合作乱反叛的可能性。还有慰问伤兵,犒劳全军等事,战后的三四天内,耀阳忙得要死,倚弦也跟着转悠,只有小千和小风乐得轻松,当然是发挥他们的天赋做探子去了。



这日,耀阳清晨起来就开始召开军事议会,虽然苓城大胜,但也不是说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了,想来还有更多的麻烦在后面等着牧场大军。耀阳、倚弦、秦骊如和莫凌风父子等一众高级将领汇聚牧场军营大帐之中商议往后诸事。



耀阳在将台上微笑的扫视众将,道:“前日一战,我军大胜,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只是还有些小问题,就如逃跑之时合作得过于慌乱,大局已定之后仍然让伯邑考等人轻易突破率军逃走等等,当然这些大部分是因为我军士兵还略欠训练,还有经验不足的原因,以后可以改进。只是大家万勿因为这次胜利而自满自大,以后的战争还会更加艰苦。当然,我对大家、对自己都很有信心!我想诸位也绝对不会让我失望!”



众将都纷纷宣称以后将更加尽职。耀阳先行谢过了作用甚大的老将莫凌风,然后又赞扬了几个表现突出的将士,其中包括六个莫凌风推荐的将领,譬如赵成等等有功之士。



之后,耀阳沉声问道:“各位以为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众将深思起来,猛将型的赵成却是大大咧咧的道:“末将以为,乘着敌军大败,我军士气高涨,不如一鼓作气将苓城拿下算了。”



耀阳含笑不语,看向其他诸将。



偏将黄德远思虑比较周全,道:“绝对不行,据闻伯邑考手上拥有无数的钱物,手下有一批还算有用的西岐将领,他自可招得大批兵士,依淮夷民风剽悍,只需他手下将领对新兵稍加训练,就能齐聚不少战力,若是论战或还不行,但用来守城却没有问题。再则说来我军实力还远远不够,就算攻下苓城也会损失大部分兵力,到时候还要对付淮夷的援兵,恐怕得不偿失!”



赵成虽然冲动,却也知道黄德远说得正确,便讪讪退下不再说话。



偏将赵桐发言要求马上招兵,秦真则提议招募各方人才,刘和说加强训练,还有诸将皆有发言,提出不同建议。



耀阳点头以示赞许,却注意到一旁的莫继风一直皱眉不语。



等到众将没有什么话要说的时候,耀阳看向莫继风,问道:“不知莫老有何意见,尽管说出来让大家参详参详。”



莫继风向众将抱拳示意,道:“那末将就献丑了。各位将军所言都极有道理,但是各位好像忘了一点,那个伯邑考会否忍气吞声咽下这口气呢,苓城本属淮夷,淮夷虽然素来不喜伯邑考,但是对于这次败仗还有我们新建的曜阳军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苓城虽败,却也不可小看,如果大意忽略他们,也有可能出现问题。而且周围势力不只是淮夷,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势力我们也要兼顾啊。”



耀阳满意的点点头,莫继风虽然没有提出什么建议,但是这番话的内容却是一针见血。其余众将亦觉得莫继风所言甚是,他们都忽略了这一层。



耀阳拍拍身后小千的肩膀,道:“小千,你将探听到的消息说一下。”



小千大步上前,先是轻咳了一下,然后沉声道:“我们近日来一直监视着苓城的一举一动,知道他们在上次袭击牧场失败后就开始再次招兵买马,仗着西岐大少的名牌,到现在至少又招了数千兵士。而苓城三年来储存的器械、粮草、马匹也是不少,虽然没有恢复元气,但是实力还是不容小觑。”



众将闻言骇然,想不到短短几日的时间,伯邑考竟能招募数千兵士。



小千继续道:“这些不说,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伯邑考找人去了他娘舅淮夷王那里,还送了些财宝美女,这之后,淮夷那边似有动作,我们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好像有调动兵马的痕迹。”



耀阳接过小千的话,道:“这次看来是伯邑考走投无路,只能寻求淮夷的帮忙。暂时不知淮夷会有什么反应,但无论如何,这对于我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各位认为如何呢?”



众将皆连连称是。



小千又道:“还有一个不知是不是好消息,伯邑考手下有几个西岐带来的大将,因为在伯邑考败后还出言触怒他,结果被伯邑考彻底闲置,而据闻这几个大将本来都是西岐能征善战的将领,可惜跟错了主子。”



耀阳等人只能为他们惋惜,没人认为在伯邑考手下,会有多大的前途?这些将领枉费了一身本事,难以发挥实力,恐怕日后再难有在西岐时身为西岐军将领那样的风光了。



耀阳和倚弦不由相互对视一眼,同时想到那才能出众的郑伦。



不过耀阳也不会低估任何敌人,说道:“伯邑考等人不是笨蛋,就算他对这些将领再看不顺眼,也应该知道他们的本事,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小看苓城的战力。”他知道以伯邑考的愚蠢或许会抛弃这些将领,但是九尾狐素来狡猾得很,定然不会容许伯邑考这么做。



耀阳看看众将,话锋一转,道:“但不论怎么样,苓城实力大损已成事实,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过来,他们现在只是处于能守不能攻的尴尬境地。伯邑考这个时候去找淮夷王,断然不可能是为了让淮夷替他守城。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伯邑考不甘心失败,于是前往唬弄淮夷王,希望他们能够出兵来对付我曜阳军,以伯邑考的性格和他当前的出路而言,这也是最好的一个办法。所以我认为不久之后,淮夷就会进犯我牧场,你们认为如何?”



刘和提出疑问道:“将军,淮夷不比鬼方,鬼方素来能征惯战,但淮夷却极少与人不和,跟周边诸境从无过犯。淮夷王虽跟伯邑考是舅甥关系,但是没有道理为了这些财物而进犯我牧场地界,再说我军盘踞牧场,细细算来仍然可算殷商属地,淮夷更不可能轻易犯上才对。”



秦真不同意,反驳道:“话不是这么说的,淮夷虽然奉殷商为上国,每有贡品奉上,不敢轻犯,不过是形势所迫。其实淮夷地处蛮夷,又刚开化,比之殷商而言贫瘠不少,以淮夷王一统整个淮水的野心,怎么可能会不对富裕的殷商觊觎几分?以往殷商实力强大,难以撼动,但是现在殷商四分五裂,谁都难以顾及到这相对偏远的淮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