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村庙 >

第46章

村庙-第46章

小说: 村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大声喊道:“我说,你大半夜的来这儿干啥呢?吓唬人啊?”

胡老四这次没有马上回话,一直等走到了我们跟前儿,才淡淡说道:“担心村里不太平,有邪物进去闹事儿,所以晚上来这里看看。”

“来这里看啥?您老应该在村里坐镇,有您在村里,何方妖魔鬼怪胆敢进入我们村为非作歹呢?是吧。”陈金这小子说话就夹枪带棒,冷嘲热讽。

胡老四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大概是不屑与陈金一般见识,或者是不想和我们说起这些邪事儿吧,只是问道:“你们一帮人这是要去干啥?”

“关你屁事儿!”陈金一点儿礼貌都没有,张嘴便骂骂咧咧。

“少放屁!嘴巴咋那么脏呢?”我骂了陈金一句,人家胡老四这么大岁数了,前些日子虽然在某些事情上和我们有过分歧和争吵,可事后想想,毕竟大家都没有坏心眼儿,所以我觉得没必要对人家胡老四多么多么的看不惯,我微笑着拎起手里的一个黄狼夹子,回答道:“这不,今天我们几个刚弄了几副黄狼夹子,准备去杨树坡那儿套几只黄狼子,赚俩钱儿花花。”

“杨树坡?”胡老四似乎有些吃惊,想了想才淡淡说道:“到那儿下了夹子之后,你们都钻到那个太岁庙里头歇着,能挡风,里面有一些干柴和,点一堆火还能取暖,万一有什么脏东西,也不会去太岁庙里招惹你们。”

我想除了陈金之外,我们几个人听了胡老四的话心里都颤抖了,怎么就又跟庙扯上了啊?那个太岁庙我们都知道,就在杨树坡东侧坡下面,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不过虽然破旧,但是窗户、门、供桌香炉什么的倒是物件齐全,听说每逢浇地的时候,有些村民家的田地轮到晚上浇灌,如果自家田地距离太岁庙不远的话,多半都会到太岁庙里歇着。

胡老四跟我们说完这些话,又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犹豫了一下没有说出来,扭头慢慢的往村里走去。

“什么他娘的脏东西,奶奶庙老子都敢砸,还怕个屁啊!”陈金骂骂咧咧,感觉自己这样很有面子。

我说:“少废话了,走吧,早点儿下了夹子,咱们就踏踏实实的在太岁庙里等着天亮吧。”

除了我和陈金以外,其他几个兄弟都有些犹豫不决了,刚才胡老四那话里有话啊,难不成杨树坡那地方真的去不得么?是啊,韩泽林他明知道那边儿黄狼子多,怎么自己就不去呢?恐怕胆小害怕是假的吧,随便在村里拉几个朋友,只要舍得给钱,能没有人愿意陪他一块儿去?

我和陈金走了几步回头一看,他们几个还在原地待着没挪地方呢,陈金有些恼怒的喊道:“我说,你们傻站在那儿等啥呢?”

被他这么一喊,几个人才磨磨蹭蹭的拖着脚跟了过来。

“金子,银乐,要不……要不咱今晚就别去了吧,瞧这雪下的越来越大了。”刘宾搓着手哈着热气说道。

我扭头瞪着他说道:“去去,要回去你自己回去,又不是谁逼着你跟来的。”

刘宾看了看哥儿几个,发现没人和他一样提出回家,只好尴尬的笑了笑,跟着我们走了,现在让他自己回家他都不敢。

杨树坡距离水泵房大概有三里地,也是我们村耕地最西北面了,方圆大概也就是一里地多点儿。坡上面树木繁茂高大,杂草丛生,坟茔墓碑到处都是。也正是因为杨树坡上埋葬了太多的人,有着许多家族的祖坟,所以这里一向很少被人打扰。前些年农村轰轰烈烈的开荒运动,河堤下河岸边儿,能开垦的地儿基本都种上了农作物,杨树坡这么一大块儿土质肥沃的地方,却没有人来开垦。

我个人认为大概还有一个原因导致了村民不在这里开荒,因为杨树坡下有个太岁庙,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雪花越飘越大,田野里已经被覆盖上了厚厚的一层洁白,放眼望去,雪幕的尽头是黑漆漆的天空,偶有村落中透出的点点灯火,点缀着这个祥和安宁的夜晚。

杨树坡就在前方不远处了,那些高大的树木已经披挂上了银装,冷峻的耸立在夜色当中,起伏不平的雪地上,是一座座坟墓安静的卧在白雪下。可我怎么看都觉得那些藏在积雪下的坟墓,此刻倒像是一个个暗藏的碉堡,让许多未知的事物躲藏在其中,暗暗的监视着我们这些人的一举一动。

到了太岁庙的时候,我提议道:“走,到庙里歇会儿,拾掇拾掇东西,再去下夹子去。”

陈金一马当先走到了庙门口,吱呀一声推开了陈旧的庙门,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我打开手电筒向里面照着,然后和陈金俩人同时踏入了庙中。

正如胡老四所说,庙里的一应物事齐全,正对着门口的的墙上粘着一张陈旧泛着黑黄色的画,画着一个慈祥的老头儿搂着个酒葫芦坐在树底下看风景,应该就是太岁它老人家吧?画像的下面是供桌,桌上面摆放着一个小小的香炉,两个灯台,灯台上竟然还留有两截没燃尽的蜡烛,供桌的两旁摆放着两把老旧的椅子,一条板凳,四下里看看,东墙根儿堆放着一些柴禾、两捆稻草,门口有一个大火盆,里面还留着烧过的木头炭灰。手电筒往房梁上照了下,梁木间垂挂着大大小小、破破烂烂的蜘蛛网,有几根儿穿木因为时间长了,从中折断,导致了房顶裂开了几道细小的缝隙。

点着灯台上的蜡烛,我和陈金这才招呼兄弟们进来,他们依然是有些胆怯,表情紧张的四下里观望着,生怕某个黑暗的角落里会突然窜出个什么东西来。

第一卷识村庙第57章风雪杨树坡(一)

关上庙门,拿出一应的工具检查,拾掇,弄齐整了,把酒和花生放到供桌上,在火盆里点了堆火,不一会儿庙里面就暖和起来。

搓着手烤着火,一袋烟的功夫后,我站了起来,拎起夹子说道:“天不早了,准备行动吧!”

大家都站了起来,火光手电映衬下,他们先前脸上的那丝紧张早已经换成了兴奋好奇,毕竟是头一回大半夜的跑到这荒郊野外,还要捉黄狼子回去换钱,年轻人能不激动么?

陈金提议道:“这么的,咱们别都去,留下俩人在这里看着东西。”

“有什么东西需要看啊?不就是些花生米和酒么,大半夜的还怕有人来给偷偷的喝了?”刘宾马上表示反对,这小子很清楚,但凡兄弟们在一起遇到这种事情,多半都会民主决定把刘宾留下的,换作平时也没什么,可今天不同于以往,这家伙大半夜的一个人待在这荒凉破旧的庙宇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别说他刘宾,就是我赵银乐,在不影响面子的情况下,也不敢一个人待在这儿。

“哎那可不一定,这种地方最容易出现那些鬼魅魍魉,妖魔精怪,谁知道它们会不会突然想喝酒了,就把咱们的酒给偷着喝了呀?嘿嘿。”陈金这小子促狭的笑着。

我有些哭笑不得,原本估摸着留下俩人看着,兴许互相做个伴儿,还有人愿意留下来呢,现在你陈金这么一说,谁还愿意留下来啊?难道要从你我二人之间选择其一么?那怎么可能,唉。我说道:“行了行了,看个屁啊,大半夜的,都去吧!大家也都从实践中学习总结,以后也好做活儿。”

于是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谁他娘的也不想留下啊!

将火盆里的火堆熄了少许,让火苗没那么大了,我们吹灭了蜡烛,从庙中走出,将庙门关好,向杨树坡上进发了。

要想捉黄狼子,自然首先得有捕捉黄狼子的夹子,而最最重要的,就是下夹子了,这可不是说随便把夹子掰开了,扔到草窝里坟墓间就行了。其中的学问就是看路看洞看位置,你得寻摸到黄狼子喜欢走的路径,黄狼子的洞口,和下夹子的合适地点。

比如说看路,黄狼子这种东西忒狡猾,去的时候走这条道,回来的时候就会调着角走,也就是说它不好好的原路返回,而是从这条道斜插出去几米远,然后再转折到这条道上,走出几米远再来个转折,也不嫌累不嫌多走道。如果发现了这个路径,你就得看好有没有转折口,如果没有,那就准备好夹子,找一处地势低的地方,下上夹子,铺上碎草和一层细土,如果有雪,铺雪更好。

看洞,那就是寻找黄狼子的洞口了,别以为这东西比耗子大洞口就大,那洞口和耗子洞差不多,只是耗子洞口要么干净,要么就是一些碎草简单的做个掩饰,而黄狼子的洞口就会故意的散弄些老鼠屎,再弄些干枯的树枝杂草掩盖住。下夹子的时候在洞口两米多的地方,选择草丛或者是有石头砖块土坷垃的地方,用潮湿的泥土将双手使劲搓上几遍,当然了,动物的粪便最好,这样可以保证人的气味不会沾到夹子上。黄狼子出窝的时候,会先在洞口张望一下,发现没有危险,就迅速的窜出,跑到一个能够隐藏身子的地方,而夹子就正好下在那里,黄狼子还能有跑么?

这两项那都得要选定最合适的位置,嗯嗯,学问很深,我们只是从韩泽林那里得到了一些知识,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暂时还难以做到精确的看准位置。

现在我们不就是来实践了么?

现在想起来我们那时候简直就是蠢的要命,七八个人一起去下夹子,虽然说都故意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低三下四的行动,可黄狼子那东西多机灵啊,对它们来说这么多人搞出的动静简直不亚于地震了,它们能不知道危险的来临么?而且我们几个人在下夹子的时候,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着这个地方好,那个位置妙……

简直就是在胡闹。

坟茔之间,杂草丛中,树木下面……我们选择的地方可谓是齐全了,陈金说这是为了分类实验,为我们以后的狩猎生涯作出最细致的实践理论,而且还要写成一部狩猎大全。

我说去你娘的,回头再做几十个夹子才是正经的。

早知道真该多做些夹子过来的,像我们这样的新手,就只弄了七八个夹子扔到这么大面积的杨树坡,就觉得好象是在滏阳河里头扔砖头,能砸着鱼么?你得用网啊!

捉到黄狼子的希望不大,可兄弟们兴趣不小,一切妥当之后,我们几个人打道回庙,得等到凌晨那三四点钟的时候,去检查下夹子是否夹到了黄狼子,去早了怕打草惊黄狼子,事实上就我们当时那动静,跟打仗似的,有多少黄狼子也都给它惊得躲窝里不敢出来了。去晚了的话,担心那些个黄狼子会被救走,韩泽林跟我们说了,黄狼子都特聪明,如果时间长还不回去的话,那待在洞里的黄狼子就会出去找,发现被夹住的黄狼子后,会呼朋唤友,招来一大帮黄狼子,生生用牙齿将夹子上的弹簧给撕咬磨断。

我和陈金听了韩泽林的话之后觉得纯粹是扯淡,黄狼子如果真有那么精明的话,那咱干脆就别去捉了,不然的话,兴许黄狼子还给你来个群体攻击报复呢。不过想归想,人家韩泽林在这方面是专家级的人物,他怎么说,咱们就得怎么干不是?

也就是我们这帮人回太岁庙走到半路上时,起风了,风势很强,刮得雪花在半空中卷成一团一团的,扑到人的身上脸上,风刮雪扑,我们几个连眼都不能睁开了,低头哈腰的互相拉扯着,顶风冒雪往太岁庙那边儿赶。

回到庙里之后,大家伙可算是松了口气,起风后到进庙,就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就把人给冻的哆哆嗦嗦,说话都结结巴巴的说不清楚了。点燃蜡烛,急急忙忙的往火盆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