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帝业缭绕 >

第4章

帝业缭绕-第4章

小说: 帝业缭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是您决心攻楚的原因?”聂星痕脱口反问,在他心里,他的父王并非迷信之人。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燕王叹了口气:“孤本来想着她是孤的女儿,若她真是皇后命格,则我聂氏注定是后族,而无缘帝位了……”
    “可后来证实她并非孤的血脉,“燕王突然话锋一转,“那孤又岂能容她留在楚身边?况且,你当初主战,不也是想让她回来吗?”
    
   

第12章 皇后命格(二)
    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他敬爱的父王。聂星痕自嘲地笑了笑:“既然您信她有‘皇后命格’,今日为何还要召见儿臣与王兄?您根本不会让她改嫁……这是在试探儿臣吗?”
    爱如此直白相询,令燕王不答反笑:“不试不知,你如此煞费苦心为青城安排后,她可未必领情呵!”
    聂星痕唯有沉默。他知道,燕王不会轻易让青城改嫁了。
    “那你呢?如今既已知道她有‘皇后命格’,你还敢要吗?”燕王使出了杀手锏。
    这话的意思是……
    聂星痕一惊之下起了身,有些不敢相信燕王话中之意。
    燕王却没有解释的意思,一双沧桑的锐目定定瞧着他,犹如寒潭深渊,深不可测。
    聂星痕定了定神,暗自揣摩燕王之意。他若开口要她,便等同于承认了自己的野心,承认自己想要取而代之,甚至意图争雄天下……
    皇后命格,皇后命格……是与否在聂星痕心中来回交织,不喾于烈焰灼心。
    不!还不到时候!
    “儿臣岂敢逾越父王与王兄之上,做下这等不忠不义不孝之事。”聂星痕立刻回道。
    话出口的瞬间,他感到燕王的神情很微妙。似怀疑,似失望,似无奈。但他知道,如今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你放心,孤会安置好她的。”燕王又长长叹了一声,不知算不算是给出了承诺。
    聂星痕再次抿唇不言。
    “退下吧!孤累了。”燕王揉了揉眉心,摆手屏退。
    “儿臣告退。”聂星痕行了一礼,转身欲退出大殿。
    “等你养好了伤,就回封邑去吧!”燕王又毫无先兆地命道。
    这是要绝了他的念想了!可聂星痕无法违逆,唯有领命:“儿臣遵旨。”他低着头,绷直脊背退出龙乾宫大殿。
    燕王望着次渐行渐远的背影,脑海中蓦然想起当年与钦天监的那番对话:
    “公主虽‘命主中天’,是皇后命格,但其周围却有紫微星、天府星、七杀星、天相星四星围绕,恐其命途坎坷,后位艰辛。”
    “那和敬侯是什么星?又是什么命?”
    “公主的中天星耀芒强,暂时遮盖了其余四星的命相……微臣只能看出与敬侯皆在其列,至于归位哪颗星,是什么命格,微臣便看不清了。”
    “青城一个女,竟有如此之强的命星,这是好事?”
    “好坏参半。从命相上看,与公主过从甚密的男,即便最后坐上帝位,也逃脱不了四个字。”
    颠、沛、流、离。
    想起这段秘事,燕王竟心生苍凉之感,将外头的监唤进来,命道:“去,让青城来见孤。”
    *****
    聂星痕思绪翻涌地出了宫门,坐上车辇返回府邸。一上,他分析着方才燕王对他说过的话,反而渐渐理出了头绪,慢慢冷静了下来。
    有些人或事必须徐徐图之,若他此刻开口讨要青城,无论结果如何,自己和她都会处于被动之中了!
    待回到府邸,明尘远果然已在此候着。见他回府,立刻迎上去,面有忧色:“殿下,没能完成您的吩咐,我……”
    聂星痕摆手阻止他:“此事不怪你……去书房再说。”、
    (小黄框会介绍中国古代的星相:紫微斗数。手机版可能看不到,感兴趣可)
    
   

第13章 刺客疑云(一)
    两人一道去往书房,默契地各自坐定。明尘远环顾屋内,不禁慨叹道:“自从您封侯去了房州,我就没来过这里了,一切还是老样啊。”
    “我念旧。”聂星痕言简意赅。
    明尘远自小是聂星痕的伴读,两人在燕王宫中相伴十余载,几乎形影不离。即便六年前聂星痕封侯出宫,去了封邑,两人也没有断过联系。
    举朝皆知,敬侯与明相庶感情甚笃,交情甚深。去年攻楚之时,也正是因为聂星痕的竭力举荐,明尘远才能擢升得如此之快,在军中一跃而起,风头一时无两。
    在外人看来,明尘远是聂星痕的亲信部下,但事实上,他们亲如兄弟,无话不谈。聂星痕所有的心思,无论是抱负还是感情之事,他都一清二楚。
    此时此刻,明尘远见聂星痕面无表情,便知他是在宫中碰了钉,忙问道:“是因为青城公主的事情吗?”
    聂星痕没否认。当初他得知青城不是王室血脉,便猜到灭楚之后,父王不会让青城长留燕王宫,但也不会揭破她的身世。他当时想着,既然他们暂时还需要顶着兄妹的名分,与其看她嫁给别人,不如嫁给明尘远。
    明尘远会善待青城,将她照顾得好,日后等他有能力之时,他自然会去接走她,给她安排新的身份。出于这点考虑,他才让明尘远趁着军功去面圣求娶。
    他以为,青城是个烫手山芋,父王必定会同意……未料到还是走错了这步棋。
    不过,也让他知道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
    “关于公主的婚事,接下来……您打算怎么办?”明尘远有些担心。
    聂星痕还算冷静,只因那个“皇后命格”注定了青城不会外嫁,这令他暂时放了心:“她的事情先搁下不提,倒是父王今日给你赐了婚,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这是好事啊!”明尘远浑不在意地笑了笑:“泽城郡主封了公主,日后我也是驸马了。”
    聂星痕见他这副模样,便知他心里还是放不下,遂劝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你看开些吧!”
    “殿下说笑了。”明尘远犹自嘴硬,若无其事地回道:“早看开了啊!我只是个明家庶,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如今见她过得好,我很为她高兴。”
    “你能这样想最好。”聂星痕默然片刻,面有郁色:“你我都因庶出身份所累,饱受求不得之苦,还真是同病相怜。”
    明尘远没往下接话,显然是不欲再进行这个话题。他见聂星痕面色稍显苍白,转而关心起他遇刺之事:“殿下得养好身才能谋定长久。驿馆那个刺客,您有头绪了吗?”
    聂星痕没答话,起身从身后的书柜上取过一只盒,递给了明尘远。
    明尘远打开一看,里头竟是一枚碎成两半的白玉扳指!扳指的裂口处沾染了不少血迹,时间久,已成了暗褐色。
    “这是?”明尘远不明就里。
    “这是刺客遗失的。”聂星痕淡淡说道。
    
   

第14章 刺客疑云(二)
    明尘远捏起一半碎裂的扳指,搁在眼前细细端详,不解地说道:“哪有刺客行刺,还戴着扳指的?”
    “正是这个理。”聂星痕附和:“我也在想,刺客若是来行刺,绝不会戴着扳指。行事不方便是其一,若是打斗中遗失了,会给对手留下线是其二。没有刺客这么蠢的。”
    “除非这扳指是信物。”明尘远接着分析:“也许那刺客出身某个组织,要用这扳指来识别身份。”
    “所以我派人去查了扳指的来历。”聂星痕话到此处,几不可闻地笑了笑:“如此普通的扳指,竟是楚王宫之物。”
    “是楚宗室来行刺您?”明尘远立刻反应过来。
    聂星痕摇了摇头:“有趣之处就在于,楚王一口咬定,这枚扳指两年前已经遗失了。我也派人去楚王宫查证过,他并没有说谎。”
    “那可就奇了。遗失两年的楚王室之物,怎会出现在刺客身上?”明尘远话一出口,却突然想到一件事——青城公主也曾是楚王室之人!
    想起聂星痕遇刺的内情,他迟疑片刻,斟酌着问道:“会不会……是公主心里对您有怨,找来刺客联手行刺?”
    “不会。你没瞧见当时的情形,她显然不认识刺客……杀我也是冲动而为。”聂星痕语气微黯,想了想,又道:“我反而觉得,刺客未必是来行刺我的。也许……他是来找青城,遇见我与她起了争执才会出手。倘若他是专程来杀我,又怎会埋伏在青城屋里?”
    “可是您也说过,当天您临时与公主换了屋。会不会是刺客不知此事,夜里又看不清,才埋伏在了公主屋内?”明尘远道出另一种可能。
    “不会。查探目标是刺客最基本的素养,若是连屋都能摸错,就愧对他那么高的功夫了。”聂星痕说着说着,突然沉默下来,只盯着明尘远手中的扳指,不知在想些什么。
    明尘远见状也陷入了沉思。关于刺客身份的种种可能,渐渐汇聚成一团疑云,令他越发看不清楚。
    “若非是我亲手射杀了楚璃,亲眼看他入殓,我会以为刺客是他。”聂星痕突然迸出来这么一句,带着几分认真,又有几分随意。
    “这怎么可能!除非是魂魄归来。”明尘远下意识地反驳。
    “怪力乱神之事,我从不相信。”聂星痕左手食指敲了敲桌案,示意明尘远将扳指放回来。
    后者依言照搬,将扳指搁回盒里,放到了聂星痕手边。眼见着天色不早,他也担心聂星痕的伤势,便有了去意:“此事早晚会水落石出的,您伤势未愈不宜操劳,还是早点歇息吧!我明日带些治伤的奇药再来看您。”
    聂星痕也不与他客气,点头道:“我不送了,你自便吧!待我回封邑之前,咱们找个机会秉烛夜谈。”
    “您要回封邑了?”明尘远连忙反问。
    聂星痕正待答话,屋外突然传来敲门声:“殿下,医院将‘药’送来了。”
    聂星痕立刻整肃神色:“拿进来。”
    话音落下,心腹侍卫已将一个药箱提了进来,放在聂星痕的书案上,又立刻退了出去。此“药”非彼“药”,是聂星痕与宫中眼线的暗语,意即燕王身边有密报传来。
    他也不瞒着明尘远,径直打开药箱第层的暗格,从中取出一粒药丸,置于两指之间捏碎。
    一张纸条显露出来,聂星痕打开只扫了一眼,俊颜却骤然变色——
    “王传召青城公主,公主自请修道,王允之。”
    
   

第15章 有心避世(一)
    燕国人人崇道,是为国教,不仅寻常人家向道,更曾有两任燕国国君为此弃了王位,或入道清修、或寻访仙山。
    燕王宫里也多有后、妃修道,这年间,甚至一些地位高的妃嫔,还会在自己宫中设下静室以供奉神像。因此,许多王、公主从小便受此熏陶,慕仙道。王室对道教的推崇,为其在燕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燕国最闻名遐迩的道观有两处,一是两代燕王出家修道的清宫,是王室宫观,寻常姓不得入内;而另一座,则是当今燕王为胞妹真玉公主所修建的璇玑宫。
    清宫位于京州城东,璇玑宫位于京州城北,各据一片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簇拥着京州之巅的燕王宫。
    自两年前真玉公主云游仙逝之后,璇玑宫便再无主人,唯有真玉公主的师父和一众女弟在此修道。不过,因为真玉公主生前慷慨大方、广布善法,是以这里一直香火鼎盛,与她生前无异。
    而如今,这座无主两年之久的璇玑宫,终于迎来了她的第二位主人——青城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