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秦始皇大传 >

第27章

秦始皇大传-第27章

小说: 秦始皇大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年,蒙骜再攻魏国高都、汲城,攻下以后继续进攻赵国的榆次、新城、狼孟,连占三十七城。另方面,王齮的分遣军亦攻下上党,于是,合置为太原郡。
这三年中,秦军攻城略地,势若破竹,秦庄王也才知道祖先为什么喜欢征战。征服别人的感觉有如醉酒,越喝越上瘾,到了后来,明知有害,亦欲罢不能。
但在三年三月,他开始尝到战败的滋味。
魏将信陵君无忌率燕、赵、韩、楚、魏五国兵击秦,秦军遭到致命打击,节节败退,所征服的河内之地尽失,又复退兵到河外陕、华二地。
在这几个月中,军中使者每日来报,全都是战败的消息,蒙骜带来的战报不再是某月某日攻占某处,某人应请封赏,而是紧急请兵多少,某月某日已退至某处,伤亡若干急待补之等等。
秦庄王日夜操劳失眠,好在相国吕不韦善于调度,军费粮秣不缺,但要增援,却发现到正如长期之战当时一样,全国十五岁以上丁壮几乎全在前线,在后方操作农事的大部份为女人,其余全是由不堪服兵役的老弱残废勉强从事春耕,真的是无力再支援前方了。
他这时才又想起自己曾以天下和气为己任,以及父王要他与民休养的遗命。
秦国自秦孝公以来,一直到秦昭襄王和他父亲孝文王,秦国政略是纵横捭阖,无往不利,秦军作战,更是战无不胜,如汤泼雪。但在他手上,秦军不败的神话被信陵君打破了,而且是败得如此之惨,要不是蒙骜见机果断行事,不等诏命就自动撤退到河外,也许秦军会遭到全部受歼的命运。
因此蒙骜虽自请处份,他只是将他免职,要他居家养晦一段时间。
他将一切过失都担在自己的身上,军队战败的惨象,咸阳及附近城市出现的残兵败将、缺手断臂的伤兵、夜哭的寡妇,在在都使他回忆到长期之战后的邯郸。
他焦急、后悔、愧疚、自责无能,对不平地下的列祖列宗。
心火上焚,再加上体质原本就不好,他很快就病倒了,没多久就变得奄奄一息,太医的诊断是急火攻心,肝疾复发,和他父亲孝文王病症一样。3
秦庄王躺在病床上,那张他父亲临终躺的同一张床上,他自知离死岂不远,但他的确死得不太甘心。祖父活了七十五岁,父亲在位虽短,只有一年,却也活了五十四,只有他,才三十五岁,富于春秋,很多事都等着他去做,尤其是秦军新败之战,尚未雪耻复仇,就此走了,他实在是死不瞑目。
三年前同一间室内,他在此接受遗命,现在他要趁还清醒的时候将遗命交代别人。
华阳王后仍在,她和生母夏太后坐在屋中央的几案前,沉默着,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
中隐老人也来了,坐在一旁闭目养神。他比三年前老得多,人一进入老年,老得更快起来。
嬴政和成蟜双双跪在床前,哽咽着不敢哭出声。
楚玉王后坐在床边服侍着他,不时偷偷看一下吕不韦的表情。
吕不韦在远处正襟危坐,脸上不带任何表情。
蒙骜、王齮、麃公都跪在嬴政和成蟜的后面。
庄王用怜爱的眼神看了看成蟜,心想天下的事为什么这么阴错阳差,如此的不公平?
照道理,成蟜才是真正的嫡长子。就算嬴政是他的亲子,但成蟜出生只比嬴政晚几天,而且在母亲腹中还多待了两个月,为什么依常人的算法,他就变成了次子?假若齐姬不走呢?但她不走又怎么样?没有吕不韦他登不上王位,他到如今可能还是个落迫异国的质子,但他登上王位了又怎么样?眼看着王位就要传到别人儿子的手上,他还不能拆破这个骗局!
问题真是太复杂太离奇,不适合这种时候来想,看来这一切都是天命。
他强振作精神,要王后扶他坐起,厌恶地抚摸了一下嬴政的头说:
“在屋子里的人,都是朕留给你的宝贵遗产,也都是你的师傅之辈,你要好好听他们的话。在未冠以前,跟老师傅的学习不能间断,宫内的事多听你母后的话,不要自作主张,国事让吕相国多为你操心。军事方面,王齮、麃公都是不世出的将材,并且一心为国,值得交托。〃说到这里,他吸了一口气又再转向蒙骜说:
“蒙将军,上次战败,罪不在你,而是朕错估了国力。今后你要尽心辅佐新王,他年事太轻,军国大事还望你和吕相国多负点责任。”
“臣遵命!〃蒙骜叩首回应。
“都请起来坐!〃秦庄王无力地说。
他转脸看看成蟜,心里有很多话要跟他说却说不出口,将他交给王后——也就是未来的王太后,他实在不放心,他摸着他的头迟疑了很久一会,最后才说:
“成蟜封长安君,交夏太后抚养,仍旧跟着老师傅完成未竟学业。至于军功方面,异日有机会让他再补罢!”
夏太后起立,将成蟜拉到身边坐下,表示成蟜已在她的监护之下。
王后偷觑了一下华阳太后和吕不韦的表情,她心感愤怒,明白秦王在想些什么,但她依然轻捶着庄王的背说:
“大王,你累了,需要休息一下了。”
“蒙将军,按秦律,虽宗室公子无军功不得封,朕这是权宜之计,有机会可让长安君补立军功,请你记住了。”
“遵命。〃蒙骜回答。
“好吧,你们可以退下了。〃秦王疲惫地又躺了下去。
临众人退出时,秦王忽然又对嬴政说:
“先王交代一个虎贲军的小将王翦可用,你们都要记住此人。还有,赵高先父对朕恩德深重,你要他进宫长留在你身边。”
这句好意的话却毁了赵高一生,这表示他要去势,在宫中任职。4
几天后,秦王卒,谥号庄襄王,时为庄襄王三年五月丙午。
嫡长子嬴政立,尊王后为楚玉太后,封王弟成蟜为长安君,暂不赴封地,在夏太后宫中抚养。
拜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户十万,称仲父而不名。
蒙骜为右丞相,处理军国大事。
麃公为大将军,统帅全国兵马。
当此时,秦已吞并巴、蜀、汉中等地,南方则多年蚕食楚国,已侵占楚国原国都郢城以西地区,改置为南郡。
在北方,连年攻击赵、魏,占有上郡以东土地,置河东、太原、上党等三个郡。
东边领土到达荥阳,灭掉东西二周,改置三川郡。
嬴政即位,年方十三岁,一切政事全委托这些顾命大臣处理。
吕不韦相国如今是宿志得偿,大权在握,他也就按照一向的计划,逐步推动统一天下的行动,他的希望是建立他自己的商业帝国和为秦统一天下双管齐下。
在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方面:
首先,他廉价收购秦军新占土地。这些土地的居民多半精壮从军,老弱逃亡,土地荒废得根本没人管。等到战事停止,少部份原主归来,大部份地主都流离或死在外面,这些田地就变成无主土地。他只需付出些微规费给新设立的地方政府,取得土地所有权,然后抚辑回乡难民或轻残伤兵,佃田给他们种,并利用公家抚亡计划,盖房子给这些人住,供给他们农具和种子。
这样一来可说是一举多得,既安抚了还乡难民和退役兵卒,也安置了不少无家可归的流民。田地不会闲置荒废,很快就能复耕及有收成,最重要的是吕不韦控制了大量土地和粮食。
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财,这是吕不韦信奉的古训,掌握土地不但掌握了财富,而且控制了大家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
很多其他富人也随着效法,土地渐渐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贫穷者只有终身累世为这些地主耕种,沦为佃农。
秦国自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当时因地广人稀,任民尽量辟地,按收成取赋,粮食产量大增,因而民富兵强。但经过商人的兼并,平民连年服兵役在外作战,田地荒废,赋税仍重,农人只有卖田缴税,最后沦为农奴。再加上军功封赏,将军们纷纷求田问舍,更形成土地大量集中,造成富者家财万贯,而贫者食糟糠之饥。
其次,吕不韦利用权势和资本,大量控制巴蜀的矿产,利用这些铜铁制成兵器,除了壮大秦国军队外,也间接控制了秦国的兵器工业。
另外,他原有的珠宝、木材、食盐等生意并未停歇,随着秦国的扩张,他这方面的生意也日益扩大。
为秦统一天下方面:
首先,他广招门客,加以笼络,到时候再高车骑马重金,送这些人回到自己国内为秦游说,宣扬秦国的政治修明,武力强大,各国要是抵抗无异以卵击石,造成秦军未到军威已到的声势,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人是秦国最好的心理战、宣传战工具。
其次,他加强原有的间谍网,用重金收买各国的权贵显要,不从,则以暗杀、陷害等手法除去,在这种威胁利诱之下,各国大臣中不少是秦国的内间。
另外,他除了改善军队的赏罚制度外,也建立了阵亡伤残的抚恤制度。壮男在外作战,家属无力耕作者,由里社共同代为耕种,阵亡者荫赏后人,伤残者国家养其终身,于是军队士气大振。斩敌一首,得爵一级,本人阵亡,得由后人袭功。因此,作战时无后顾之忧,斩敌首子孙可以享受,人人争先杀敌,个个想立战功。
同时,他也改善了国内的税赋制度。往常宗室大臣、公侯将相这些拥有大批土地者,常不纳赋,或是只象征性纳少许田赋,托词是收成不好。他改成以田的等级和面积收赋,除了王田以外,任何田地都得缴赋。
另外,他在国内及秦军占领区广设关卡,来往货物按值抽税,税赋收入因之大增。
除此,他更从各国引进技艺工匠,教导人民学习各种手工制品。原先秦国是偏远小国,手工业一直不发达,富贵人家要用精致产品,全都得由国外引进,每年用掉不少钱,经过吕不韦的提倡促进,秦国手工业一日千里,几年以后就能集各国之长,反过来外销各国,换取了不少收入。
除了这些以外,吕不韦还认为,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这些人因为礼贤下士,门客常达数千人,相互标榜,著书立言,使得这几位公子贤名传遍天下。而以秦国之强,他吕不韦之富,岂能落在这些人的后面?这是他和秦国莫大的耻辱。
于是除了那些间谍门客是随来随送以外,他另外广招天下名士异人,予以美衣美食,以及特别的礼遇,闻声而来的高达三千人。
当时各国多辩之士,如荀卿、公孙龙这般人著书立说,传遍天下。吕不韦也用重金聘请门客中的饱学善辩之士,人人著其所见闻,然后再请高士编辑成八览、六论、十二纪,总共二十余万言,内中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莫不具论。他将这本书命名为《吕氏春秋》,并高挂在咸阳闹市街口门上,大宴各国来的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秦赠黄金千两。
所谓〃八览〃者为:有始、孝行、慎大、先识、审分、审应、离俗、时君。
“六论〃为:开春、慎行、贵直、不苟、以顺、士容。
“十二纪〃为纪十二月,有孟春等十二篇。
在公事上,吕不韦可说志得意满,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着他亲生儿子嬴政统一天下。
但在私事上他的烦恼却大,因为自庄襄王去世,年轻守寡的楚玉王太后就不肯放过他。5
那晚和往常一样,吕不韦在甘泉宫王太后住处和秦王政讨论国事。
按照惯例,吕不韦已将各部大臣的奏章批好,让秦王政用玺即可,他也会大致解说一下批覆的理由,以使秦王政学习处理政事之道。第二天早朝时,发还奏章,准不准的理由,简单的由秦王政说几句,复杂的则由他指定吕不韦说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