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隐士大风流 >

第11章

隐士大风流-第11章

小说: 隐士大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代的气息里充满了政客的无耻和诡诈,也混杂着思想者的缕缕芳香。鬼谷先生应时而生,以其非凡的人生经历和渊博学问,必会搅得周天寒彻,但令人惊诧的是他的支配世界的方式。   

  关于鬼谷先生的履历,史书上记载寥寥。人们了解鬼谷先生,往往是通过他的几个非常出色的学生,但也是语焉不详,遂使鬼谷先生成了迷一样的人物。后世有各式各样描述鬼谷先生的方式,但大都不足取信,有的甚至荒诞无稽,把鬼谷先生说成是一个神仙,通天彻底无所不能。   

  其实,鬼谷先生亦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有欢乐也有烦恼,只不过离奇的身世和不同寻常的经历,再加上史书上少有记载,才常被后人加以神化。尤其是他的几位弟子,叱咤风云,都是当时冠绝一时的佼佼者,给历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后世之人想当然以为他们的老师也必然超凡脱俗,神仙一样。   

  可谁知道,鬼谷先生不但不是神仙,而且出身相当的不太光彩。现代的社会用不着为贤者讳,鬼谷先生乃是其母未婚先孕而生下,并且到底也不晓得其父为谁。   

  鬼谷先生,并非姓〃鬼〃名〃谷〃,鬼谷乃是他的隐居之地。鬼谷先生的真实姓名叫王诩,又名王禅,因为不知其父为谁,故随母姓。   

  鬼谷先生的祖父王先生是曲沃城的大富商,做珠宝买卖,家藏万贯,骡马成群。但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就是鬼谷先生的老娘,因此爱如掌上珍宝。这位王女士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喜欢读书,最愿意跟老爹谈古论今。王先生以为女儿的才智并不比男儿逊色,故为女儿请来私人教师,欲使其成为当世才女。   

  时光荏苒,转眼王女士过了二八妙龄。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王女士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出脱得亭亭玉立,美得惊世骇俗。   

  《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描写林黛玉的美,用了这么一句〃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此句用来形容王女士则再恰当不过。曲沃城中追求王女士的纨绔子弟、豪门公子,排成了长队,队尾不知道延伸到哪里。   

  王先生看着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心中盘算要为女儿找一个如意夫君。这时候在王先生的脑海里,已然绘好了为女儿择婿的蓝本,他的乘龙快婿,一定得是个王室的贵族,为人知书达理,一表人才。带着这样的美好愿望,王先生踏上了南下的征程。他的目的地是楚国,一个新兴的大国,这个国家的贵族需要王先生的玉器珍玩。   

  王先生的楚国之旅非常成功,不仅完美地达成了交易,而且通过疏通楚国王公,为自己的爱女找到了在他这个岳父看来相当如意的郎君。这个小伙子是楚国贵族,极受楚王器重,而且因为楚王无嗣,欲过继这个小伙子当嗣君。如果两家能做成亲戚,将来王女士势必成为楚国的王后,王家则不仅富而且贵。王先生也可以国丈之尊,一下子从不入流的商人地位跃升成为贵族。这种投机大赚而特赚,王先生笑得合不拢嘴。   

  然而,凡事不能一头甜。王先生此次出差耗时将近两年,其中包括往返的时间。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极差,不能依靠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手段,故而漫长的两年时光可能导致任何可能的事情发生。尤其是王女士正在怀春妙龄,趁着王先生在外经商之际,提前为王先生怀上外孙则亦属正常。   

  当王先生春风得意的从楚国返回家里的时候,迎接的队伍中出现了爱女腆着大肚子的身影,王先生揉了揉眼睛,差点没从马车上栽下来,这还是曾经婀娜的爱女吗?醒悟后就觉得心中绞痛,顿知一切美好的愿望已沦为泡影。         

BOOK。←虹←桥书←吧←  

第27节:鬼谷子,那些徒弟,那些事(3)         

  喝虎奶长大的孩子   

  读者上帝也必一头雾水。在王先生前往楚国的两年中,王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王先生走后,王女士陷入了一场疯狂的恋爱,并不顾后果的舔尝了禁果。可非常遗憾的是,爱情的另一位主角,那位热烈大胆却冒失莽撞的先生,却至今不详名姓。我们姑且称之为无名先生。   

  关于无名先生的来历,后世有诸多猜测。但最可能的估计则是他是王家的一个仆人,具体负责王先生外出时的庭院保安工作。想象中的无名先生,健硕,仪表堂堂,热烈,有勇气,要不然王女士也不会对其产生爱慕之情。   

  两个人相爱后,感情进展迅速,以至于双方都禁不住彼此对性的要求。在月光如水的夜晚,当家人都沉沉睡去,王女士与无名先生却异常激动。那一夜注定是他们今生今世难以忘怀的时刻,他们彼此相拥,陶醉的倾听着对方的如痴的召唤,最后他们不顾一切的奉献彼此,共同完成了灵与肉的双重升华。   

  由于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王女士在激情过后身怀有孕则是必然。幸灾乐祸的人一定会因此而耸肩而笑,嘲笑他们的冲动所带来的恶果,但是这种冲动是美的,包含在里面的不是肮脏的交易,而是真挚的感情。   

  怀孕后的王女士异常镇定,她没有把这样的结局归咎于无名先生的莽撞,而是毅然决然地承担一切后果,并让无名先生远走高飞,以免王先生回来后得知真相而对其不利。无名先生执拗不过王女士,只得背井离乡远遁他处。无名先生临走时曾千百次的踯躅,但王女士最终使他下定决心离去。   

  从此,我们亦无法考证无名先生的名姓。无名先生远走后,王女士也曾暗夜哭泣过,但最后仍是擦干泪水,勇往直前。随着肚子的一天天隆起,其他的家庭成员也渐渐投来怀疑的目光,转而为鄙夷,最后竟至恶语相加。   

  王先生回到家中,面对眼前的一切怒不可遏。他不能接受女儿败坏家风的行为,也不知道如何向那位差点就成为他的乘龙快婿的楚国公子交待。王先生面对曾经无比疼爱的女儿,歇斯底里的发问:〃快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王女士早有回复的话预备着,听老爹发问便说:〃自从老爹去了楚国后,女儿便不思茶饭,终日闷闷不乐。有一天去河边赏鱼,又流连河边宜人的风景,不知不觉竟消磨了一天时光。天色将晚的时候,只觉得饥肠辘辘,想吃东西,忽然看见水边有一丛金灿灿的麦穗,我便走过去拾将起来吃了。〃   

  没想到王女士如此年级竟能编出如此鬼话,大概是史书读得多了,对里面那些君王出生时的异兆颇感兴趣,轮到自己时也如法炮制,说自己是食穗感孕,希望能从老爹面前瞒混过关。可是王先生也晓得这一套,苦笑着说:〃啐!少跟我说这些鬼话,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都要长,快说,这肚中的孩子到底是谁的?〃   

  王女士一看老爹识破自己的机关,就知道撒谎已无济于事。最后牙一咬,心一横,王女士抱定了打死也不说的态度,任凭王先生如何发问,她只是独自啜泣,毫不理会。王先生无奈,一面检讨家庭教育的过失,一面凶神恶煞般的将王女士赶出家门,从此断绝父女关系,老死不相往来。   

  可怜的王女士怀揣尚未出世的鬼谷先生,茫然失措,一步一捱,不知归宿在哪里。她漫无目的的行走,饥饿则以野果果腹,渴了则以山泉解渴,风餐露宿,好不凄苦。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王女士经过艰难跋涉,来到了一个被称为〃鬼谷〃的山谷。一到谷中,王女士就觉一阵天旋地转,腹内胎儿搅动,大概是到了临盆的日期。她支撑着找到一个山洞,恰好洞中积有干草,遂在洞中产下一子。分娩的过程既痛苦又喜悦,虽仍伤感于老父的绝情和自己的孤苦无依,但新生命的诞生所带给她的喜悦足以抵消她被家门舍弃后所经历的一切苦难。   

  孩子平安的降生,这是所有身为老娘的最大的安慰。王女士却无力享受这种慰藉,她的身上没有一丝力气,挣扎着咬破手指,用自己的血写下了临终的遗书:         

§虹§桥§书§吧§。  

第28节:鬼谷子,那些徒弟,那些事(4)         

  孩子,你是娘食下谷穗后感而有孕生下的,娘怀儿十个月,走过了一路艰辛,生你的地方叫鬼谷,你的名字也就叫鬼谷,娘的身体虚弱,无法在养育你了,希望你福大命大,能够成活下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娘血字。   

  写完,王女士耗尽浑身力气,大呼一声〃鬼谷儿〃,飘然而逝。她之所以没将事实写到遗书上,乃是顾忌遗书带给孩子的影响。一旦〃鬼谷儿〃有幸被人发现并收养,当得知他是未婚先孕而产下的,必有鄙夷之意,也会使幼儿的心灵受到创伤,这对〃鬼谷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可见母爱的博大与宽广。   

  也许是老娘的遗爱感动天地。〃鬼谷〃这个地方人迹罕至,要是等待有人进谷发现〃鬼谷儿〃,恐怕黄花菜都凉了,但惊人的奇迹发生了。读者上帝一定以为有一位善心的樵夫进山打柴,忽然发现山洞中有一个弃婴并一封血书,因而带回家去加以抚养。   

  非也,不可思议的事情乃是一头处于母乳期的老虎进洞并发现了〃鬼谷儿〃,大概因为虎崽夭亡,思子心切,竟将浓浓的母爱转移到嗷嗷待哺的〃鬼谷儿〃身上。那堆干草亦是老虎用以抚育幼崽用的,没想到却为〃鬼谷儿〃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保暖作用,使得小生命在寒湿的深谷中得以幸存,并等待善良的老虎的到来。   

  由是可知,鬼谷先生乃是喝虎奶长大的,不知道虎奶和人乳有甚区别,反正不管怎么说,幼小的〃鬼谷儿〃总算成活下来。但接下来的事情会如那位执著勇敢的老娘所料机的那样,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   

  归隐云梦山   

  〃鬼谷儿〃能在老虎的哺育下成活下来已算奇迹,没想到接下来又一件奇事发生了。趁猛虎外出觅食之际,一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人悄然进洞,将〃鬼谷儿〃抱起,向谷中更深处走去。   

  这位老者是哪个?非常抱歉,因为鬼谷先生是个隐士,流传于史书的事迹少之又少,就连鬼谷先生本人的真实姓名尚且存疑,何况半路杀将出来的莫名老者?我们还是效仿前文,姑且称之为莫名先生。莫名先生是更早隐居于鬼谷的高士,年龄已不可稽考,自言平王东迁的时候就隐居谷中,与世隔绝。   

  平王东迁是西周末年的一段往事。周幽王宠幸褒姒,为了能使褒姒开怀一笑,不惜拿国家制度开涮,下令点燃只有在国家万分危急的时刻才能点燃的烽火燧。烽火从中央辐射四方,以到达疆域的最远边界。各地诸侯一看中央王国点燃烽燧,以为必是夷狄入侵,就率领军队勤王而来,等到了首都镐京才知道上当受骗。而后来,申国勾结犬戎攻陷镐京,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燧,诸侯却不予理睬。西周由是灭亡,平王在申国的支持下迁都洛阳,史称平王东迁,东迁后的周王朝亦被称作东周。   

  莫名先生自称平王东迁的时候就隐居鬼谷,屈指算来大概也有三百余岁了。其言真假,已无从考证,但可以相信的是,莫名先生见多阅广,胸怀韬略,学识渊博,见识卓越,不愧世外高人的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