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秦时明月同人]清歌淡 >

第37章

[秦时明月同人]清歌淡-第37章

小说: [秦时明月同人]清歌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蓦然一震。想起那人纤瘦的手指时常捏着的那一枚指环。细细用素绢擦了一遍又一遍,而后放在贴身的锦囊中日日不离身……
  
  出口已成覆水,再难收回。
  
  “这位公子不知为何如此慨叹。”略顿了顿,伏念看着那青衣人皱了皱而后又松开眉,说道,“人生常乐,所在非不苦,而是不忆。”
  
  细细摸了摸伞骨,留恋的眼神全然给了那一柄翠色纸伞,却不曾看伏念一眼。
  
  “不忆?”嗤笑一声,倒像是嘲讽,“如何不忆,若是失了曾经,忆无可忆又当如何?”
  
  “失了如今,又如何断定,定无将来?”看着那人慢慢走到了河道边上,伏念也踱起了步子,看着那一般形销骨立的背影。
  
  蓦然惊疑。
  
  这一切,究竟是谁的对,又是谁的错?抑或是,情之一字,本就没有什么对与错。
  
  而如今自己却在这里,妄当知情人?
  
  已然局外啦!
  
  早已局外啦……
  
  迎着风,不由得眯起了眼睛,看不清伞下人地表情,低沉的嗓音出口是自己也诧异的苍凉:“纵然是忆无可忆,也有那么一段失却了的过往值得追寻,你道是,局外方好?却不知,总有千般心思,万般意念,终究……终究……”
  
  只是一场卷入了自己,深埋了自己的大梦。
  
  而自己却宁愿长醉不醒。
  
  “你若还有忆可失,便证明了曾经有情。记不得了,便忘却罢……岂无明日?”看着一点点移上来的翠伞下,狭长的凤目中刻骨之伤,伏念并不痛,却黯然了。
  
  曾先你一步,却终究被你赶上了。
  
  也是我自己放手,又怎么怨得了别人?
  
  “多谢。”那人深思着打量自己许久,才慢慢拿出了插在腰间的那一支竹笛,珍而重之地看了许久才递到了伏念的身前,“这支竹笛,若是有朝一日我能再次拥有了,便请归还罢。”
  
  接过笛子放进了衣袖,看着对面那人无悲无喜的神情。低声道:“天下之大,何处寻君?”
  
  “呵呵……天下虽大,我却终有一日要让这天下记住我的名讳。五湖四海,天下山川,无一例外。我姓张名良,终有一日……”
  
  “那我便等着你的终有一日罢。”伏念笑着摆了摆手,“告辞。”
  
  “稍等,不知这位公子……”
  
  “莫要问了。”伏念却没有转过身,只道:“或许,不久你便知晓了。一切……皆随缘法吧。”
  
  “也好。”漠然许久的脸,终于隐隐泛起一丝笑意,转身,不复相逢。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旧时游人今何在,满院月光空奈何。
  
  月光如洗,照在青年人未束的浅灰发丝之上,倒映出圈圈的银色光华,步履间,紫衣翩跹,如梦如幻。
  
  “再走过这个长廊便到了,师叔该是没来过剑阁吧。子落平生也不过到过剑阁一次。”看愣了之后,再回神,终究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有痴痴傻傻说些昏话。
  
  插科打诨一番,之期许那个清雅如兰的男子能够浅淡一笑,独为……
  
  为这想法,惊了一下,随即便见到那个紫色的身影低眉垂首,轻轻一笑,涤尽万古的愁泯。
  
  就好像当日那人敲开了儒家的门,笑着弹了自己的额头,“回神罢!”再仔细一想,似乎所有的人都喜欢用这套来对付自己呢!
  
  “师叔。”上半身伏倒地面,紫色的衣衫层层叠叠在地上铺成开来,白色的纱衣罩衫在月光下闪出浅淡的银色光华,淡然的声音轻轻道,“弟子颜路,拜见。”
  
  看着自家师叔如此恭敬的态度,原本只是拱手为礼的子落一惊,正想拜下去,却见荀子轻轻一叹,向着自己挥了挥手,黯黯退出了小院。
  
  子落拍了拍自己的头,慢慢走回了前院……
  
  “果然是太久没有静思的结果吗?还是去念念诗书吧……”
  
  步声轻轻,却是意外的沉重,看着跪伏在地上的紫衣青年蓦然便想起了他初来小圣贤庄的那一日,一袭白衣,血染素衣,妖娆的不似人间。
  
  像极了那个温雅出尘,低下身子在自己耳边轻轻说道:“不敢换旧颜,惟恐君不识”的人。
  
  蓦然一怔,而后是一声轻叹:“冤孽啊……天道轮回,这可是,孽债?”
  
  少年容色,一睹倾城。而却甘愿沉寂,只是为了……
  
  “师尊说的对,这儒家掌门的位置啊,本就不是用来争的。”还记得已然是垂垂老矣的绪漓,笑着安慰自己。
  
  还记得,当年,少年白衣,言辞恳切,“师弟他……终究不是池中之物,何苦,束缚了他。小圣贤庄,是困不住他的。”
  
  还有,那一天,毅然决然的离别,分明看到了那不变的白衣在垂柳下,伴着一行清泪。
  
  然,终究骗了自己那么些年啊……
  
  当年明明能说,却终究没有说出口。终究只剩下一场雨后朦朦朦胧的怅惘、无奈。
  
  还有千回百转化成的一叹。
  
  叹流年如许,叹浮生可悲,叹此情……虽湮于年华终还是铭刻于心间。
  
  “绪漓,原来你不止成全了我少年时的雄心,更成就了我们……”
  
  这一场注定无果的恋慕。
  
  “这样……也好啊……也好。”手一颤,险些落了手中握着的棋子。竹风微动,才忆起了地上一袭紫衣。
  
  如斯少年。
  
  “快起来罢。”层层叠叠的紫衣混着白纱慢慢顺着少年的肢体滑下,抬首,浅灰色的眸子温温润润,却多了几分隐隐的疏离,长发落下,一时美绝。
  
  “多谢师叔。”推开了一步,又复垂首,一拱手,礼节慎重到一丝不苟。
  
  “你知道剑阁吧。”虚扶面前的少年一把,暗自嘲笑了自己一把,分明不是……
  
  “是历代掌门人的剑云集之处,更是天下名剑的收藏之处。”站直了身子,却还是垂首回答,并不看向荀况。
  
  “那,你可知那威道之剑?”
  
  颜路身子一颤,却终还是轻轻答道,“是伏念的佩剑吧。”
  
  “是啊。自欧冶子和干将铸成此剑之后,伏念是第一任主人吧。天下动乱,霸道不行,行王道便是落在我们儒家的责任啦。”负手背后,慢慢向着剑阁走近,颜路也无言跟在了荀况的身后。
  
  两个人的回忆,只剩下一个人时。打扰,似乎并不是此时应该做的事。
  
  垂眸抚摸了一下腰间那细小的绳结,腰间原本缠着的红颜却忽然发出了清冽的银光,整个剑阁忽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铮鸣声。
  
  挂在墙上一个古朴精巧的剑鞘就这样挣脱了墙上钉子的束缚,发出银色的光辉,直直飞到了颜路的面前。
  
  回身,荀况的脸色晦暗难明,“接着吧,要来的,终究阻止不了。”
  
  伸手握住的一瞬间,一道银光穿透晴空,让整个齐鲁之地都在银光的照耀之下,散发庄严的氛围。
  
  史记:秦灭韩国又半年,齐鲁之地有银色异光笼罩,世人皆云此乃祥瑞之兆,天下终将统于齐鲁。不过这些都是些忖度,寥寥记于野史,现已无人可知啦。
  
  后事休提!
  
  “无繇啊……”良久的静默之后,才是荀况回转过身,腰间玉佩清鸣的声音响起。
  
  契合如佩,如今却是再难重合。
  
  “师叔。”略一拱手,却见荀况一向冷然的脸上露出了些微的笑容,向颜路招了招手,颜路只是略一犹豫,便到了荀况的身边坐下。
  
  “我有没有说过……”苍凉的黑眸,早已在尘世的洗礼中,敛去了所有的锋芒,只余下温和的笑意,“你很像一个人?”
  
  “我知道。”颜路略略偏过头,长长的发丝被手拢到了背后,而后,浅浅一笑,“求之不得,难以忘怀。”
  
  “是这样罢……”荀况慢慢扫视了颜路一眼,看着如此少年,清浅笑意,出尘脱俗,“当年我见到绪漓的时候,也是一个春日,白衣清丽,浅浅回首一笑,我却偏偏要向他挑战那一局棋。呵呵,那些年,也不知和他下了多少局棋,可我这一生,却只赢了他一局。”
  
  “是别离,引人愁,忘输赢。”颜路看着对面毫无一点平日威严的闻名天下的儒家大师,忽而笑了,“我可否知道,你们究竟赌了什么?”
  
  “你,”看了颜路一眼,却是笑了,老泪纵横,却再没了下文。
  
  竹风微动,少年青衫薄,肆意一笑,“师兄,若是有朝一日,我能用手中的棋子赢了你,便不再叫你师兄了。”
  
  可惜,那一局棋,无论如何,都已经终局了。
  
  “我们的棋,终究已经终局了。而你,还年轻……我真是老了,只愿你们这些小辈能得个好将来,便也瞑目了……我想……绪漓定也是如此想的吧……”
  
  “师叔,节哀。”无言以对之时,终究只能生硬地吐出这四个字。然后慢慢退出了剑阁,悄无声息。
  
  忆或者不忆,到了一定的年岁,便由不得自己啦。
  
  就好像重开闸门的水,没有了明日的阻滞,便齐齐流了出来,波澜万丈,无可阻拦。
  
  “红泥小酒炉,绿蚁新醅酒。”轻轻坐回了那熟悉的木椅上,拿起桌边放着的一盏清茶,眉梢勾起,笑了起来。
  
  慢慢想起那个灰色衣衫的男人,在这里细细煮了茶,为自己斟好,而后放到了自己日日放着杯盏的地方。
  
  “昨日,我见到有人卖无心菜了。”长长的袖摆下的手却并没有伸出来,只是隔着衣服都能看到他紧握的样子。
  
  眯了眯眼,看着眼前的伏念。毫无波澜,良久才站起了身子,走到他跟前,双手轻轻搭着他的肩,拍了拍,而后,双双转身。
  
  一个独坐无言,一个回得了前厅,处理事务。灰色长袖下那一支翠笛,被捏的出了一条深深的裂纹。
  
  余下的却谁都不再言语。
  
  ——惟,若要无伤,却怕是必先无心啊……
  
  “酒,却是没了。倒是有茶吗?”一杯恰恰饮尽,才穿过重重的细柳看到了子落急匆匆跑过的身影。
  
  心念一起,便去走到了平日不太去的大门之处。
  
  少年细瘦纤长,身着青衣,执着一柄翠色纸伞,斜斜睨着半开未开的门,一点点打开。
  
  心,蓦然一痛,腰间原本静静垂着的锦囊却在此时剧烈的颤动了一下。目光渐渐幽远了,分明是越来越近的少年却再看不清他的情状。
  
  只看得那一袭青衣,修长的手上的伞,蓦然掉落,而后翻飞的衣袂便迷住了自己的眼睛。
  
  “咳咳——”似乎是咳嗽了几声,扶着门沿,鲜血却不住地从嘴角溢出,似乎在昏迷的前一刻还看到了伏念担忧的眼神,还有那似张非张的动作。
  
  轻轻勾起唇角,而后慢慢扬了扬手,“莫要担心……”
  
  而后意识便永沉在那一片绿色的海洋。
  
  似乎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