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日本天皇投降内幕 >

第34章

日本天皇投降内幕-第34章

小说: 日本天皇投降内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在皇宫里的天皇,现在穿着西服。走出皇宫的时候,在民众和天皇之间,既没有宪兵的队伍,也没有警察队。看来天皇制已岌岌可危,特别是不知道日本政府已完全成了占领军的“转包”单位的人有这样的感觉。

另一方面由于粮食不足,通货膨胀,失业者猛增,社会变得更加动荡不安。去年是明治未年以来的大荒年,肥料不足,再加上战争使得上地肥力减退,各城市粮食不足,呈现危机。已经开始定量供应高粮、小麦、薯类,但也时常发生迟延几周甚至供应不上的情况。在城市里,有的开垦空地,有的去黑市买粮,都在饥饿线上挣扎着。

通货在无休止地膨胀,物价每天都在上升。从2月17日起,流通中的五日元以上的纸币被取消,所有的银行存款都被冻结。每月支给的现金,户主三百日元,家属每人一百日元,工资最高发给现金五百日元,剩丁都作为存款而冻结。

还有,国军工企业转为民用企业,约四百万人丢掉工作。加上外地撤迟回来的人、复员军人等,4月份失业人数已达六百万人以上。

4月10日。举行战后首次众议院议员总选举,有进步党、自由党、协同党、社会党、共产党、各派、无党派的候选人2782人参加竞选。有选举权的,首次包括妇女达3,600万人。在美军监视下,在全国的投票地点举行投票。结果、鸠山一郎的自由党成为第一大党。第一次参加选举的共产党取得全国总投票数的3%,即170万票,当选者仅五人。

因为哪个党都不能单独组阁,只好尝试各党组成的联合政府,为此,一个月间政局毫无进展。

天皇和皇后在总选举的十天前,到叶山离宫夫休养。他们自1944年11月住到防空洞的御文浑以来,这是首次夫出皇宫,在外边居住。在高官的住室里,通过听广播,知道了总选举的开票情况。4月12日,乘列车返回东京。

4月5日,宫内省发表了关于天皇照片(已经不叫“御真影”了)的办理要纲。其中规定“今后商店可以将天皇陛下的照片和一般演员的放大照片一起出售”,“不强制要求向天皇照片行拜礼”,在宫厅、学校悬挂时,“可挂在日常易于仰望的地方,不必用帘遮盖”,“避免安放在奉安殿、奉安库那样特殊的地方”等。

比起宫内省原打算的将穿军装的“御真影”换成穿天皇服的“御真影”下赐给各级政府、学校来,这回确是有了很大的进4月29日是战败后的第一个天长节——天皇的诞生日。文部省事前向全国各学校发出通知说,“在不‘神化’的前提下,可以举行庆祝会”。

天皇已四十五岁了。麦克阿瑟上将却选定这一天发表了交付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战犯的起诉书,起诉对象是东条原首相为首的二十八名甲级战犯嫌疑者。

起诉书提出以“对和平的犯罪”、“违犯军事法规罪”、“对入道的犯罪”为主要内容的五十五项,对各被告的主要起诉理由是:“侵犯国际法及各条约,计划、准备、发动侵略战争并犯下了无数次违背人道之罪。特别是为了实现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支配全世界的目的,与德意志、意大利合谋,作为侵略战争的阴谋计划者、发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教唆者或同谋犯而行动。”

天皇这一天呆在皇宫里。宫中没有宴会,也没有什么活动。天皇只是在上午在宫内省楼房的谒见所接受了各皇族和币原首相等高官的祝贺。

这一天全国各学校都举行了庆祝仪式,奉读敕语,齐唱奉祝歌。东京帝国大学也¨w/é/n/ /é/n /ū/ /w/ū/¨举行了天长节仪式。

在仪式上,南原繁总长向学生讲话。他谈到于皇与战争时说:“在政治上、法律上天皇没有责任。但是我拜察到,建国以来,首次完全败北,使国民陷于悲惨之状态,陛下对祖宗、对国民深感其道德、精神上的责任。今日,诸臣不识臣节,不担责任,而仅陛下自觉担承,此我国至高道德之表现,亦我等尊崇皇室为国民之中心的原因,今后祖国振兴的精神基础,即在于此。”简而言之,就是催促天皇退位。

1946年5月,为了远东国际军事审判开庭而来日本的检察官和法官们在热心地犒审判活动。而另一方面,共产党及其支持者正在搞革命活动。

5月1日是阴天,宫前广场风雨交加。在二重桥前设的讲台上,野坂、德田等共产党最高干部背向皇宫站立,社会党干部加藤勘十等和各工会组织的领导人都站在那里。

眼前一片火红。大约有三十多万人。身穿工作服、军服、女劳动服、西服的男女工人们,高举横幅标语和红旗在排列着。横幅标语上写着各式各样的口号:“不劳动者不得食”,“立即结成人民民主战线”,“男女同工同酬”,“天皇是战犯”,其中以关于粮食问题的为最多。

上午10时,在讲台前占据阵地的大日本印刷厂的铜管乐队奏起《五一国际劳动节之歌》,接着开始了大台唱。

“解放人民战线的前卫我们工人阶级……”

在“第十七次国际劳动节”的大字横幅下,讲台上的代表们相继发言。到了德田发言的时候,他高喊:“让人民吃饱饭,官僚机构已无能力解决吃的问题,只能由我们人民大众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并要求成立以社会党为中心的民主人民政府。

大会通过二十二项决议,提出十九项要求,通过了致联合国军的感谢信。共产党曾要求取消天皇制,但因国际劳动节活动的领导权掌握在社会党手中,所以未写进决议和要求里去。大会结束后,共产党干部去总司令部,呈交了感谢信。

第二天,《朝日新闻》对国际劳动节活动曾作如下报道:“是红旗的海洋,是红色的彩带,越过宫廷的翠绿看见了‘红场’,我宫城,沉没于克里姆林的表情中……”

《赤旗报》(专刊第10号起,报头改为片假名)5月6日,报道了国际劳动节特辑,当时该报是五天一刊,在报头的左上角写着:“从根本上说,解决目前的粮食问题,必须走向取消天皇制。这是绝对必要的,一丝也含糊不了的,否则解决粮食问题,终归泡影。”这是德田讲的话。

共产党提出“由人民监视配给”、“由宪法保证民食”的口号,在东京准备召开区民大会,围攻粮食配给所长,揭发隐藏物资等。5月19日,还计划在全国各地组织“粮食五·一国际劳动节”,示威游行。

5月12日是星期天。宫内省的岩濑主一运输课长作为值班高等官,坐在宫内省一楼的值班室里。

午后2时,桌上电话铃响。是皇宫警察打来的。说警视厅来紧急电话,共产党在世田谷召开“给我大米区民大会,区民代表上你们那里请愿去了”。

三十分钟后,电话铃又响,还是皇宫警察。

“大会参加人员要袭击宫城,已分乘两辆载重汽车出发岩濑放下电话,感到十分紧张。

又有情报说,从大会会场乘两辆载重汽车经社会党本部,已向宫城驶来。

电话说:“摇晃着红旗,口号声不断,义愤填鹰。”

这一天是星期天。宫内省业务分“表”、“里”两种。“表”包括待从、掌典,“里”,包括天皇周围的服务。在假日,“表”的一切工作都由值班的高等官负责。

岩濑给坂下门打电话指示说,游行队伍到了来电话,如有什么要求,只可派“一名代表”进来谈。

宫城前二重桥一个石桥的正门,只许天皇出入和公事时使用,其他人都走权下门。

“给我大米世田谷区民大会”从午后1时起在下马公园举行,有一千人参加。有几名工会组织者进行演说之后,野坂参三乘载重汽车来到。他站在车上高喊:“我们吃不上,是因为没有真正的人民政府!就在此刻,我们的兄弟因营养不足而纷纷倒在地上。请看,在这大会上的吃奶婴儿和母亲的苍白面孔,婴儿连要奶吃的力气都没有了!”

野坂举拳高喊,群众掌声四起。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理会币原和官僚们了,他们什么也办不成。你们就应该找任命无用的币原和官僚的天皇,现在就应该直接去。游行队伍的目的地是天皇的皇宫!”

野坂演说到此,旁边站着的工会组织者喊:“我提议,要把世田谷区民大会的声音,作为人民的声音直接让天皇听一听,现在就奔向宫城吧!”

“对!对!”“赞成!”“向天皇提要求!”“走!去宫城!”群众中喊声此起彼伏。

接着提出了大会决议“宣言”和对天皇的要求书。然后,约有一百人乘坐两辆载重汽车,唱着《赤旗之歌》和《国际歌》向皇宫进发。

5月16日的《赤旗报》在一版刊出大字标题:“向天皇要饭吃!”“红旗进宫城,天皇何以答!”“听吧!天皇,我们的决议!”

5月19日,共产党组织的“争取粮食人民大会”在宫城前广场举行,参加者有十万多人。面对广场的皇宫各门,警视厅派来大批警察防守。在堤坝旁的松树林里,有几处美国兵安放机关枪监视,枪口面向群众,而广场上的群众是看不见的。大会通过了“上奏文”,决议和致联合国军的感谢信等。会后,共产党的干部很快就到总司令部去,向最高司令官面交了感谢信。

“上奏文”由听涛克己等十二人走进皇宫,交给值班高等官大丸,要求天皇回答。双方又进行一番争执。

第二天,麦克阿瑟将军发表声明说:“不允许共产党游行。”共产党对此也发表谈话说:“我们相信,麦克阿瑟将军的本意,并非否定我们组织的有秩序的群众活动。”

5月24日,天皇发表第二次玉音播送,号召“继承国家的优良传统”,“同胞互助”以克服粮食危机。

第37章 战败皇帝的“阅兵”

“我,我想去看看。”天皇说。这位战败的皇帝自皇太子时候起就身穿军服,从当时的军事最高权威者那里学习作战用兵。这回想要看一下战胜了自己的敌军。

宫内省二楼政务室的窗口,传来兴高采烈的军乐声。

侍从久松定孝顿时感到胸中堵闷。

久松退出后,有人打电话间,向濠沟外看,从什么地方看最清楚。

然后,天皇出来散步。

皇官警察已进行警戒,宫内省楼前庭院无人通行。天空几处浮起白云,在初夏的晴空下,侍从和侍卫陪伴着天皇往前走。

军乐声越来越大。天皇跟着侍卫登上防火了望楼,再走到堤坝上,隐身于松树的枝叶之中。

这里是皇宫的右侧,从此越过濠沟,可以一眼看清从坂下门前到二重桥前的广场。

现在已是夏天,在七月骄阳的照耀,头戴钢盔的美军部队正排队向这边行进。无数星条旗和小队旗在摇动。美军一律轻装,不像日军那样背着背囊。部队在离天皇站立的堤坝约三十米前方向左转。看来,他们不知道天皇在这里偷看。

二重桥前排列着约有五十人的军乐队,吹奏着爵士乐似的轻快的进行曲。这里正是在宫城前举行阅兵式时,天皇骑白马站立的地方。最后一次站在这里,是1945年1月8日的陆军阅兵式。

乐队指挥上下挥动者指挥棒,黄铜色的乐器不时反射出亮光。

在队伍的对面,是带台阶的观礼台,上边坐着高级军官和夫人,也有孩子。

每逢国旗走过,观礼席上的人都起立致敬。

和着军乐的拍子,军靴踩着白石子碴碴作响。

天皇从松树枝叶中一言不发地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