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

第219章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第219章

小说: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同刘伟鸿所言,结出来的不是苹果是苦果,事情就有点麻烦。

本来嘛,就算结出来的是苦果,其实问题也不大。上级领导做这种脑残的决定,亦不是一回两回了,各地在所多有,也没见出什么事,最多就是做决定的领导一拍大腿,懊悔一番,说一句“交学费”也就万事大吉了。但现在却是闹出了老大的矛盾,刘伟鸿坚决抵制。真要是结出了苦果,可就没有那么好交差了,想要说句“交学费”就过去,怕是没那么容易。

邓仲和显然是预见到了这种可能性,才不愿意给米克良陪绑。

米克良五十岁出头了,也没了什么上进心,说白一点,他今后的人生目标,无非就是票子、孩子和女子,趁着在位,能捞多少算多少。邓仲和与他完全不一样。他才四十岁不到,县长快干三年了,那心思大着呢,怕是绝不愿意在县长的位置上终老。

这个皮球,必须给米克良踢回去。

是你和刘伟鸿乃至朱建国之间的矛盾,你自己去解决,别想拉上我。

米克良双眉一蹙,说道:“这个自然,他们早就考察过了。人家那苹果,长势很好,挂果率高,又大又甜,卖相也好。不然,怎么会引进他的果苗?”

“这么说,这个果苗的品质,是能够保证的了?”

邓仲和依旧很温和地问道。

米克良的心里,也有点忐忑起来。一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气壮如牛。此事是县里讨论过的,正式形成了文件,刘伟鸿对着干,米克良觉得自己完全站在了道理上,因此敢于在县委书记办公会上拍桌子和一把手叫板。如今被刘伟鸿一再质疑,连邓仲和都这么问,米克良就不是那么笃定了。

事实上,此番大规模推广苹果树种植,到底是怎么鼓捣出来的,他心里很清楚。至于说米克林他们农业局的实地考察,那更是扯淡。米克良之所以敢在情况不明朗的时候如此蛮干,主要还是因为国内官场的“生态环境”使然。胡乱做决策的领导干部,难道还少了?

谁都没事!

该有的好处……分不少。

该交的“学费”,农民去交!

不料就碰到了刘伟鸿这样一个犟头,生生将他顶在了墙上下不来。

“邓县长,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怀疑我老米在搞什么名堂吗?”

米克良心中忐忑,嘴里却是绝不肯服软,不悦地反问道。

小邓,我知道你是个角色。但是你也别跟我玩心眼子。我跟你之间,可没过节。你在书记办公会议上把刘伟鸿叫来,不就是想要看我和老朱开战吗?现在你如愿以偿了,想将一切都撇清,世界上的聪明人,可也不止你邓仲和一个。

邓仲和微微一笑,说道:“米书记说哪里话?我可没那个意思。虽然说是试点,能够慎重一些,总是好的。”

“对啊,既然是试点,那就应该多做尝试。现在什么都不做,怎么知道结果的好坏?这县里的文件,既然下了,就得执行。这是原则问题,不能讨价还价。”

米克良说道。

这个话倒也很见功底。先就把试点的牌子打出来,万一真出了问题,也是预留退步。试点试点,就是允许失败的,一定保证成功,那还试个什么?直接推广就走了。然后话锋一转,牢牢咬住文件不放松,将蓄意破坏组织纪律的大帽子,死死扣在刘伟鸿的脑袋之上。

邓仲和又是微微一笑,扭头望向刘伟鸿,说道:“刘书记,你的意见呢?”

刘伟漓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水,缓缓说道:“邓县长,我认为,虽然是试点,也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至少要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功把握,才好搞试点,不能太盲目了。而且,试点也没必要搞这么大的规模吧?三个区,十五万株果苗,这已经不叫试点,就是大规模的推广。咱们林庆,总共才十个区而已。真要搞试点,我看就应该在农科所搞。弄个两亩地,引起几十株百来株果树,看看到底适不适合在林庆县种植。有了结果之后,再决定是否推广,这样比较稳妥。”

“嗯,我觉得刘书记这个建议不错。

几事不可操之过急,还是稳妥点比较好。”

徐文浩马上说道,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刘伟鸿一边。

刘伟鸿便冲徐文浩微微点头致意。不管徐文浩到底是个什么意图,至少他现在是支持自己的。如果能够将徐文浩也团结过来,刘伟鸿觉得不是坏事。

米克良怒道:‘·苹果树最少得四年才能挂果,在农科所试验两三年再全县推广,又是两三年才能见成效。这个效率也太低了吧?”

刘伟鸿不徐不疾地说道:“米书记,如果是农科所搞小范围的试种,那就不必要引进当年生或者两年生的果苗,可以直接引种三年生的果树,明年就能挂果。如果可行,同时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引种,相差也就是一年左右。这么大范围的种植推广,迟个一年左右,不算什么。”

米克良冷“哼”一声,说道:“刘伟鸿,你这全是借口。你就是绝不执行县里的文件,在夹山另搞一套。你不要忘了,夹山区还是林庆县领导的。”

一股怒火自刘伟鸿的胸闽升腾而起,瞥了米克良一眼,很冷淡地说道:“米书记,我也请你不要忘了我党的宗旨,那就是实事求是。在没有任何把握的前提下,坚持大规模推广苹果树的种植,我们有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吗?而且夹山区现在正在大规模的推广棉花种植,等奶制品厂建立起来之后,还要开辟很大面积的牧场,进行奶牛养殖。这些都是很稳妥的项目。我们为什么要抛开这些马上就要见成效的项目,转去种苹果树呢?你在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是否考虑欠周了?”

“你这是什么态度?瞻,你批评我?你还没有这个资格!”

米克良再一次恼羞成怒。

毫无疑问,这个事情已经不是夹山区种不种苹果树的问题了,演变成了意气之争。米克良是在为自己的“面子”而战。无论如何,一定要压服刘伟鸿,不然,米书记的威风就要扫地。这是米克良绝对不能容忍的。米书记在林庆工作了半辈子,还没丢过这么大的人。

刘伟鸿嘴角又浮起一丝嘲讽之意,端起茶杯,慢慢喝水,再也不向米克良望上一眼。

这个米克良,完全不可理喻。比陈崇慧的脾气还要暴躁。但米克良是地头蛇,却是远比陈崇慧难以对付,就算朱建国,一时半会怕也奈何不了他。

刘伟鸿觉得自己的意见,已经阑述得很清楚了,完全没必要再和米克良做无谓的口舌之争。

“朱书记,邓县长,既然县委县政府联合下的文件,都是一纸空文,那我看,以后也没有必要什么文件了,也没必要开什么会。大家各行其是就走了。反正人家本事大,不要县里的领导也没事嘛。”

米克良被刘伟鸿这种不屑的神情彻底激怒了,又不便当真朝着刘伟鸿再拍桌子,再大雷霆,便转而向朱建国邓仲和将军。

邓仲和嘴角一牵,微笑不语。

反正都有朱建国在呢,他就没有必要真和米克良起什么冲突了,自然也不会表态支持米克良“邓县长,米书记,夹山区的情况,你们也是知道的。地瘵民贫,群众压根就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引种果苗。如果县里坚持要夹山区作为试点,那我有个要求。县财政要先垫付果苗的资金,再戈拨专款,作为果农的工资,假如光辉一号苹果树真能在林庆县扎根,等那时候丰收了,再逐渐归还县里的扶持款。万一出了问题,群众也不会吃亏。”

“哼,岂有此理。偏你们夹山区就有这么多条件,人家上坪区和三华区,就一点折扣都不打。县财政给果农工资,嘿嘿,亏你想得出来。”

刘伟鸿自顾点起一支烟来,理都懒得理他。

'121'第275章 军事内刊

书记办公会不欢而散,也没有什么结果。

当然,这个所谓没有什么结果是指的夹山区试点的事情,最后也没结论。米克良坚持,夹山区必须执行县里的文件,不能这么没有组织纪律性。刘伟鸿理都不理。明摆着“凶多吉少”的事情,刘二哥才不会去做,让区里的群众白白吃亏,自己担负骂名。

朱建国,邓仲和也没有做硬性要求,就这么糊里糊涂散了会。

但如果从个人不同的角度来看,倒也不算完全没有结果。

以邓仲和而论,他想进一步激化朱建国刘伟鸿与米克良之间的矛盾,这个目的算是达到了。米克良就拍了桌子嘛,朱建国也差点拍桌子。这根刺,那是种下去了,种得很深,一时半会肯定拔不出来。不过离邓仲和自己的预期,还有点距离。他原本是指望朱建国和米克良马上斗起来,斗个两败俱伤的。米克良脾'看小说气暴躁,做惯了土皇帝,自以为是,很好撩拨。和朱建国打了多半年交道,似乎也不是个城府太深的人,脾气比较直爽,这样两个人,就算在书记办公会上对骂起来,都有可能的。

最让邓仲和不满意的是,他自己差点也被卷了进去。

刘鼻鸿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

至于刘伟鸿,成功顶住了米克良的压力,坚决抵制苹果树种植,最终也没被县里强制命令,也算是某种成功。真正郁闷不已的,还是米克良。被邓仲和当了一回枪使,想要在刘伟鸿面前立威,也没?立起来,还被刘伟鸿嘲讽了一番。

这口气憋得有点狠。

刘伟鸿不去理他,回到夹山区,依旧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当初的规划开展各项工作。胖子麟打了电话过来,说已经在采办奶制品厂的各种机器设备,不日将派工程师前往夹山,勘察地形,设计图纸,准备开工建设厂房。

这是个好消息。

饲料厂和机械制造厂的厂房已经竣工,机器设备正在陆续运过来,很快就可以正式投入生产了。眼下的夹山区,似乎比以前要热闹得多了,渐渐开始有了点东北“重镇”的雏形。照这样展下去,完全能够展成林庆县东北部真正的中心城镇。

忙了好几个月,终于开始见到真正的成果了。

刘伟鸿颇感欣慰。

应该说,当初决定踏入仕途的时候,刘伟鸿的目的是比较简单的,也比较自私,就是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不能再像上辈子那样落魄潦倒。希望通过仕途上的拼搏,得到上辈子不曾得到的许多享受。初到夹山区,也是带着捞政绩的念头。但是这几个月时间过去,刘伟鸿的心态,也在逐渐转变。和基层干部和山民们打交道多了,刘伟鸿自然而然受到了大家的影响。夹山区的干部们,大部分还是比较单纯的,村民更是淳朴。大家的想法也挺简单,就是想着要把日子过好一点。眼见得在自己的领导之下,夹山区正在生转变,干部们对他也益的尊重,刘伟鸿就觉得……种新的感觉在自己心里逐渐滋生而出,用比较文艺化的话语来形容,那就是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刘伟鸿坚决抵制县里的盲目决策,绝不肯拿群众的利益去交换所谓的官场人脉。

只要夹山能迅富裕起来,这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刘伟鸿轻轻舒了口气,点起一支烟,往后靠在椅背上。

这个时候,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

是办公室干事小熊,手里拿着一个邮包。

“刘书记,有你的一封挂号信。”

小熊笑嘻嘻地说着,将那个邮包放在了刘伟鸿的办公桌上。

“谢谢!”

刘伟鸿一看,是军邮,铁门市寄出来的,那就是他老子刘成家给寄的东西了。

等小熊退了出去,刘伟鸿便打开邮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