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

第132章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第132章

小说: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明白!”

ps:本来星期天的,打算放在白天,但想着忘记给大家通知了,说不定有读者还在等更。为了不让这些朋友们失望,馅饼先更一章,剩下一章留在白天发。还是那句话,今儿要是能有Q张月票,咱就加更一章,大伙给力点吧,又快被追上爆菊了!拜求!!!

第162章 县委常委会的决议

朱建国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817351) ( )

由于耽搁的时间太长,加之九桥乡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太差,那名重伤的村民终于没能抢救过来,尽管九桥乡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派去支援的医生尽了全力,伤员还是在次日转往县人民医院的路过世了。

消息传来,朱建国闷了很久没有出声。

如果不曾死人,这起宗族械斗的案件就比较好处置。鉴于林庆县民风强悍,境内宗族势力“雄厚……”经常发生比较大规模的斗殴事件,级对这个还算体谅。

这种偏僻落后地区,历史形成的“宗族敌视”情形,也不能完全怪在当权者头。

只要不死人,一般级都不会太过追究的。

但是死了人,情况自然又不一样。

朱建国现在最郁闷的,还不是怎么向级交待,他郁闷的是怎么处理这个事情。在花山岭,他确实是说了“既往不咎”的话,也一再向村民保证,他不是来抓人的。但那是权宜之计。当时不那么说,压根就稳定不了人心,控制不了事态。如今打死了人,如果就此不了了之,却如何服众?

先抛开法律的尊严不谈,林庆县的宗族势力,远不止局限于九桥乡一隅之地,其他地方的宗族更大,人。更多。眼下九桥乡打死了人都不处理,其他的宗族势力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万一再来一两回大规模的宗族械斗,再多打死几个人,朱建国这个县委记就真的不用做了。

弄不好想退回去做农业局长都没有可能。

但真要严肃处理,将械斗双方的头头抓几个来判刑,朱建国又担心会进一步激化九桥乡张姓和马姓族人,说不定还会引起宗族势力和国家强权机关的冲突。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而且,朱建国是个要面子的人,既然当众说了不追究,反手就去抓人,似乎也有点说不过去。 ( )堂堂县委记,岂不是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

怎么办?

向陆大勇请教,显然不现实。

这样的事情,身为县委记,没有一点主见,还要让地委记劳神费力,给他想办法,陆大勇一准后悔当初看错了人。

朱建国一个电话,又将刘伟鸿召进了办公室。

也不是说朱建国就如此‘·依赖”刘伟鸿。其实朱建国也觉得这样的事情和刘伟鸿商量,不会有什么结果。毕竟刘伟鸿年岁太轻,或许有些政治眼光,论到处理地方纠纷的经验,那就太欠缺了。只是遇到棘手的问题和刘伟鸿商量,已经成了朱建国的“思维定式”,而且他州到任不久,和县委班子里的人还处于磨合期,除了刘伟鸿,暂时也没有其他亲信之人可以托以腹心。

烦躁不安的时候,找个信得过的人说说话,也是缓解紧张情绪的一剂良方。

其实刘伟鸿也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善后事宜。

坚持呆在基层,可不仅仅是为了熬资历,学习治理地方的手段,也是重要的原因。

“伟鸿啊,这个事情,还真是麻烦……”

朱建国在长沙发坐了下来,就着刘伟鸿的手里点着了香烟,头往后一靠,轻轻舒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道。

在刘伟鸿面前,朱建国基本不再隐瞒自己的真实情感。

刘伟鸿也抽着烟,沉吟着说道:“记,我个人的意见呢,还是应该严肃处理。这种事情,不能惯。一惯就要出毛病。古人云,治乱世用重典,虎冠之吏,血流四十里,然后四乡平安。我们林庆,偏僻落后,宗族势力错综复杂,动不动就械斗,治安都搞不好,长此以往,又谈何经济建设?我看,就得杀一做百。 ( ) ( )、。

朱建国缓缓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又担心马去抓人,会刺激那些村民,要是再引发一场冲突,那就真不好收场了。”

朱建国这个担心,刘伟鸿也仔细考虑过,当下说道:“记,这事应该由蒋大正来想办法。他是公安局长,就是管这种事情的。怎么抓人不引起村民的反弹,是他的分内之事。”

“他?哼哼,我看指望不!”

朱建国气哼哼地说道。

前两天蒋大正的表现,着实让朱建国不满。虽然说体力不佳,并不是蒋大正的过错。很多中年男子,都是这样的状况。但身为公安局长,竟然连走路都走不过县委记,也太扯淡了点。在朱建国想来,公安局长就得是铁铮铮的汉子,杀伐决断,雷厉风行,非如此,怎能保一方平安?

刘伟鸿笑道:‘·记,客观来说,蒋大正除了体力差点,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还走过得去的。他以前不是做公安出身,能有这样的表现,就算不错了。”

刘伟鸿这也是实话实话。

他的观点,和来建国不大一样,倒也并不觉得,公安局长就得是个“莽汉”。比较而言,刘伟鸿更希望公安局长是个智谋型的人物。

毕竟一地的治安,不是靠公安局长“凶悍”就能搞得好的。

这是个综合性的工程。

“面且,往往四体不勤的人,点子反倒比较多。用脑多过动手嘛。”

刘伟鸿又加了一句,似乎对蒋大正的印象还算可以。

朱建国微微颌首,也不知是不是真的认可刘伟鸿的“判断“头往沙发一仰,沉思稍顷,说道:“这个事,还是应该常委会讨论一下。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嘛。”

刘伟鸿笑着点了点头。

朱建国治理地方的经验暂时还比较欠缺,多召开常委会,听听那些“老鸟”的意见,很有好处。

刘伟鸿作为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秘组的实际负责人,也是有资格参加县委常委会的。当然,刘副主任的职责是会议记录。只带耳朵和手,不带嘴巴的。

每次县委常委会,刘伟鸿都不错过。

朱建国通过县委常委会来“汲取经验”,刘伟鸿何尝不是?

多数县委常委的意见,倒是和刘伟鸿的意见一致。

大家都认为应该好好整顿一下这股歪风邪气。多年来,林庆县宗族势力械斗不断,隔不了多久,就要闹一出。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而每次一闹,都要让县里的领导们头痛好久,为了擦屁股的事情,搞得焦头难额。

现在就应该抓几个为头的家伙,判他几年徒刑,做个“榜样“看还有没有人跟看来。

县长邓仲和的发言,却引起了刘伟鸿的兴趣。

邓仲和也赞同大部分常委的意见,认为应该严肃处理。不过除了“杀一微百“邓仲和还讲了其他方面的问题。

邓仲和认为,宗族械斗是一种封建残余。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关。越是偏僻落后的地区,就越是容易引发这样的宗族械斗。怎么没见县城发生宗族械斗?

所以,严肃处理领头人,“杀一做百”只是治标,不能治本。要想根绝这种封建残余现象,唯一的办法,就是加速经济发展。经济搞去了,农村富裕了,眼界自然就开了,大家的心思一活泛,谁还有兴趣去打群架?

都忙着赚钱呢!

对邓仲和这个发言,刘伟鸿深以为然。

仓麋足,知礼仪!

应该说,刘伟鸿对邓仲和的印象很是一般,这主要是由那个三年经济发展规戈·案而来。到目前为止,此事也还没有最终落实下去。但邓仲和三十几岁能做到县长,必有过人之处。观感不好,不妨碍刘伟鸿向他学习治理地方的经验。

至少邓仲和的眼光,还是比较超前的,紧紧盯住经济建设不放松,也算是尽职尽责。

既然多数常委都赞成严肃处理,常委会的意见,就比较统一了,朱建国最后拍板,决定“杀一做百”。至于具体如何落实,自然要着落在公安局头。

讨论完此事的处置措施之后,朱建国提出了第二个议题:改组夹山区的领导班子。

事实证明,黄克俭确实不合适担任夹山区区委记的职务了。这个人的工作热情早已消褪,只是在混日子等退休,再放在这样重要的位置,完全不能胜任。

对于朱建国提出来的这个议题,常委们倒也并不吃惊。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一来黄克俭年龄偏大,工作不积极,走到了将他撤下来的时候。二来,朱建国到任三个月,也该立威了。此番宗族械斗,就是个很好的机会。撤换一个老资格的区委记,颇能收到震慑人心的效果。县级干部,朱建国动不了,区委记,已经是正科级干部里含金量最高的职务了。

朱建国如果连这样的机会都不抓住的话,这个县委记还真是白干了。

这个提案,也很顺利地通过了。

黄克俭别看参加工作的年头很久远,因为常年在夹山区那样偏僻之地任职,与县里的头头们并没有太多的交往,关键时刻,自然也不会有人站出来给他说放再说了,朱建国明摆着要拿他的乌纱帽立威,此时出来给黄克俭说话,就是刻意要和朱建国过不去了。谁又会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常委会议一致通过,免去黄克俭夹山区区委记职务,另行安排工作。夹山区委的工作,暂时由区委副记、区长熊光荣主持。

第163章 出人意料的新任命

这次宗族械斗事件,刘伟鸿从头至尾都参与了。 (817351) (817351)但从头至尾,刘二哥也只是将自己当做一个看客。最多只是在幕后给朱建国出点主意,以他现在的身份,还不得正经台盘。

但刘伟鸿没有想到的是,要不了几天,这个事就跟他真的扯关系了,而且是最直接的关系。

这一日,刘伟鸿正在秘组的办公室里鼓捣一篇文章,朱建国做了县委记,大会小会不断。只要是县里的会议,他这个一把手,是必定要发言作指示的。一些重要的会议,还要准备个专门的讲话稿。这也是国内官场的特色。领导不做指示,怎能显示出领导的不凡?

身为县委办副主任,给朱建国写好发言稿,是刘伟鸿的分内工作。

刘棒鸿虽然担任现职不到三个月,已经成为县委办比较有名的笔杆子,就算是一些“老秘”,写文章的功底也不见得就盖过了刘主任。

这也在无形之中令得刘伟鸿的威望升。本来嘛,给一群玩笔杆子的人做直接级,要是没有点过硬的本事,还真是难以服众,更不用说刘伟鸿又是如此年轻了。眼见刘伟鸿笔杆子很是来得,又是正经科班出身,大家对这位“小主任”的观感,也就略略开始起变化。

看来这位,也不仅仅是靠着和朱建国的关系好才荣膺重任的。

其实刘伟鸿很烦写这样的官样文章。但形势格禁,不得不然。怎么说,也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是?

正在搜肠力肚,打算弄点新东西出来,桌面的电话就震响起来了。

是朱建国叫他马去办公室一趟。

刘伟鸿便退出文档,关了电脑显示器,一身轻快的去了隔壁的县委记办公室。

“伟鸿来了,过来坐过来坐!”

这一回,朱建国有别于往日的随意,早早就在待客沙发坐了等着刘伟鸿门。一见刘伟鸿进来,立即脸露微笑一迭声地招呼起来。

刘伟鸿就有点奇怪,今儿个是怎么啦?

没有特殊变故,朱建国是不会这样的。刘伟鸿和朱建国打了一年多交道,对他的为人性格很了解。总体来说,朱建国算是性情中人。

不过刘伟鸿的奇怪,自然不会在脸带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