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

第124章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第124章

小说: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建国不是那种沉默寡言,心机深沉的性格。

此去夹山区,有三十几公里路程,省道线路况极其不佳,车行颠簸,没有个把小时,走到不了的。这么长的时间,又没有移动电话,朱建国不找他说说话,怕是会憋坏了。

“唉,这个老黄,简直是老糊涂了!”

果然,车子刚刚驶出县城不久,朱建国便长长叹了口气,忍不住。出怨言。

所谓老黄,刘伟鸿也知道指的是谁。

夹山区区委书记黄克俭,已经五十七八岁了,是那种“老革命……似的干部,在乡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干起来,年近六旬,还在“一线位置”上。

刘伟鸿担任林庆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三个月时间,对县领导、主要县直单位的一把手以及各区的党政一把手,都有所了解。当然,很多还是字面上的了解,没有真正接触过。县里召开干部大会的时候,这些人都是要参加的,刘伟鸿倒是全都见过面。但也仅止于此。真正的深入了解,时间还不够。

黄克俭这个人,虽然年纪比较大,资格也比较老,但在县领导的心目中,份量却很是一般。黄克俭是个典型的大老粗,办事也不严谨,还喜欢喝个小酒,镇日里糊里糊涂的,和人嘻嘻哈哈地开玩笑,一点也不像是个“大干部……”和大多数区公所的一把手很不相同。只是夹山区天高皇帝远,地涛民贫,没有几个重量级的干部愿意去那边任职,黄克俭算是“老夹山……”几十年几乎一直都在夹山区工作,对夹山区的情况十分熟悉,所以县里也就没有去动他,由得他在区委书记的位置上再呆个一两年,等年龄到了,光荣退休,也算得善始善终。

不料就在他的辖区之内,生了这么大的问题。

也难怪朱建国憋气了。

“书记,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刘伟鸿便问了一句。既然朱建国想要找人说话,刘主任就该有这个自觉性。

“哼,黄克俭打电话来说,张姓和马姓因为祖坟的事情,吵了几个月,终于忍不住动了手……”

朱建国气哼哼地说道。

随着朱建国的叙述,刘伟鸿算是对整个事件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事情生在夹山区的九桥乡。这个九桥乡,就算在夹山区,都是最为偏僻落后的一个乡,境内丘陵密布,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包,偏又沟整纵横,被一些雨水冲刷而成的小河小溪分隔成很多小块,公路迄今只通到乡政府所在地,去其他村庄,基本都要靠步行。这样的乡镇,人多地少,土地贫涛,家家户户都只能在地里刨食,是国家级贫团乡镇,年年都要吃救济粮,返销粮,至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偏偏越是这样偏僻贫涛的地方,民智越是不开化。乡民们平日里没有什么消遣,是典型的“娱乐基本靠手”!但人总归是人,不是毫无思维的木头,没有别的消遣,劳作之余,剩下的那点精力,就全都泄在一些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之上。

张姓和马姓,是九桥乡两大姓氏,其实是相互通婚的,很多人都是亲戚。这也很好理解,九桥乡那样的地方,年轻小伙子想要到外地娶一个媳妇回来,基本上想都不要想……绝无可能。连带的,姑娘们也就不能嫁出去。原因很简单,村里的姑娘全嫁出去了,剩下青壮年男子怎么办?难不成打一辈子光棍,就此断绝香火?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只有换亲!

把家里的大姑娘嫁出去,从人家那将小媳妇换回来。

不过农村的宗族观念是很重的,张家的姑娘嫁到了马家,那就是马家的人,入马家族谱,死后葬入马家的祖坟。换了马家的姑娘嫁到张家,也是这么回事。再好的亲戚,也比不上族房兄弟之亲。

张姓和马姓相互通婚,但两大姓氏之间紧张的关系,却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缓和,经常为了争夺水源、山地、祖坟之类的东西,大打出手。

这一回,终于酿成了大祸。

刘伟鸿听完,认为朱建国对黄克俭的评价,十分中肯。

这人就是一个糊涂蛋!

张姓和马姓为了争一处祖坟,已经小打小闹了好几个月。这两大族是有“宿怨”的,以前又不是没干过“大仗”,黄克俭却一点警怯性都没有,既不派员做工作,疏导村民的怨气,也不及时向县里汇报,就这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等到矛盾全面激化……双方各纠集几百人开仗了,才急急忙忙给县里领导打电话求援。

不但糊涂,而且无能!

“书记,也不用太担心,只要我们度快点,还能赶上阻止他们。”

当此之时,刘伟鸿也只能走出口安慰了。

朱建国摇摇头,又长长叹了口气。

上任三个月,朱建国算是领会了这个做县委书记的滋味,真是一言难尽。看上去风光无限,实际上烦心事一桩接着一桩,几乎就没有消停过。初掌大权的兴奋,很快就被焦头难额所取代。短短一百天不到,朱建国就有了心力交瘁的感觉。

刘伟鸿也不好再说什么。

九桥乡地处偏僻,只怕黄克俭得知消息之时,就已经滞后了,再打电话给县里汇报,县里组织人手赶过去,怎么也得两三个小时。若是战争年代,一场遭遇战说不定已经打完了,现在赶去,只能“打扫战场”。

刘伟鸿以前没有亲历过这样的事情,不知道所谓宗族械斗,“武器装备”如何。假如只走动用拳头棍棒,那么或许伤亡不会太惨重,最关键的是,只要不死人,那就好处理点。饶是如此,这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双方参战人数,各有数百。上千人在一起混战,就算只走动拳头棍棒,也有很大的可能出人命。

一不小心倒了地,踩都踩死了!

假如动用了锄头、棱镖等铁制“兵器”,情况就只有更糟糕。

现在只能害希望,村民们尚能有一定的自制力,不往死里招呼。

所章省道线路况虽然欠佳,总算还是拍油路面,朱建国不住通过对讲机催促在前头开路的蒋大正,要他加快度,大约五十分钟之后,车队终于赶到了夹山区区公所所在地夹山镇。

这是林庆县东北部唯一的“重镇”。左近二三十里内,再没有一个建制镇。

但这个“重镇……”在刘伟鸿眼里,和普通乡村实在没有太大的区别,整个夹山镇,真正可以称得上街道的,就只有一段长约五六百米的拍油路面,两边参差不齐地建了一些官解和民居,很多都是六七十年代的风格,大革命时期的标语,清晰可见。

“打倒最大走资派某某某……的石灰字样,赫然留在某些乌黑的砖墙之上。

最令刘伟鸿大开眼界的是,夹山区区公所的大门上,居然还有一幅刷红涛的浮字对联,取自伟大领袖的诗词~~一四海翻腾云水怒,五州震荡风雷激!

全副武装的车队滚滚开进了夹山镇那条唯一的街道,早已惊得镇子里鸡飞狗跳。

无数人头从两旁的房间里探了出来,向着这支“威武雄壮”的车队打量不休,个个脸上露出又是吃惊又是畏惧的神情,自然也夹杂着些许的兴奋之情。

在这偏僻的地区,任何一点动静,都能激起巨大的波澜。

车队径直开进了夹山区区公所的院子。

这个区公所,也是破破烂烂的,但较之周围的农舍,自然是要光鲜得多了,堪称“豪华”。毕竟有两栋楼房,还带着一个打了水泥的,占地不算小的院子,要算是这四里八乡最现代化的所在地了。

车队开进区公所,四周静悄悄的,竟然无人出来迎接。

第一台牟车立即响起了高亢的喇叭声,很快,几乎所有汽车都开始狂按喇叭。

汽笛长鸣了好一阵,才有一个中年女子探头探脑地从一间办公室里走出来,见了这般阵仗,又吓得赶紧躲了回去,“啪”地关上了门。

蒋大正急了眼,从警车上跳了下来,向那间办公室疾步跑了过去。亏他白白胖胖的身子,两条腿也是圆滚滚的,动作竟然也堪称敏捷。

看来有县委书记在,下而的人办事效率就是不一样。

蒋大正“砰砰”地敲了一阵……那扇门才又打了开来,蒋大正立即“揪住”那个中年妇女,大声询问起来,问了几句,又立即转身跑到朱建国的桑塔纳旁边。

“报告朱书记,黄克俭和区公所的所有干部,都已经赶到九桥乡去了。”

朱建国轻轻点头,脸上神情略略放松了些。

不管怎么样,黄克俭还没有糊涂到十分!

“那好,我们也立即赶往九桥乡。”

“是!”

车数随即又从区公所开了出来,继续向九桥乡进。

本部分结束

本小说源自第三方网站,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可用于商业目的,仅下载链接索引,如果您喜欢该小说,请购买正版书藉。官家不信天上掉馅饼

【类别】其他

【状态】连载

【】20120418已至1045章【本册章节】第152306章

【简介】做人要低调,但低调的基础是随时能够高调,不然就是窝囊。 生活要简约,但简约的基础是随时能够奢华,不然就是寒酸。 偶尔要扮猪,但扮猪的基础是随时能够吃虎,不然就真是猪了! 正宗豪门子弟刘伟鸿因家道中落,一辈子碌碌无为,窝囊寒酸。幸运的是,刘伟鸿重生了,回到二十多年前,回到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一切都要重新来过,一切都会改变,一切都会有的! 做人要低调,一种低调的奢华,生活要简约,一种简约的华贵!如果对手是老虎,那就扮猪吃了他;如果对手本来就是猪呢…… 且看一位世家子重生之后的官场之路! (本站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开始阅读

第153章 新方案

看上去还算有板有眼的一个全省经济发展好划,转眼之间,就给刘伟鸿说得一无是处。貌似才是说的一个矿产资源的问题,其他方面前还不曾涉及。

但朱建国觉得,刘伟鸿真没有危言耸听,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是那么回事。

“嗯,很有道理。昨天我也跟邓仲和提过这些问题,当然,没有你说的那么细致。邓县长说,这也是无奈之举。要想林庆县的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得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县财政肯定拿不出这笔钱,招商引资也不现实。咱们林庆是内陆偏僻地区,交通不便,大客商不会来的。嗯来想去,只能发动民间的资金了……”

朱建国皱眉说道。

其实这就是句挣面子的话,朱建国昨天还真没有对邓仲和这个发展规划提出什么质疑。这些话,是邓仲和自己向朱建国解释的,为的是让自己做出的这个规划完全合乎情理,令人无可挑剔。

“在矿产资源这一块,不能轻易发动民间资金。实话说,我们国家的民营资本,眼下根本就不成熟。唯利是图,是他们唯一的写照。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这些东西,他们压根就不会去考虑的。但这些因素,政府是一定要考量进去的。”

刘伟鸿说着,起身给自己也泡了杯茶。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也有娄口渴了。

“那依你之见,应该怎么弄?”

朱建国越来越有兴趣了,瞧刘伟鸿的神态,这家伙似乎有了自己的主意。朱建国很想听听这个主意,过往很多事情表明,刘伟鸿在这样重大的事情上,似乎还从未放过空炮。要么不说,一旦说了,几乎言出必中!

刘伟鸿端着茶杯喝了一口,又在朱建国一侧坐下,说道:“总体来说,以矿产经济作为今后数年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个出发点没错。但我认为,矿产这种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