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重生之偏差 作者:浮图 >

第39章

重生之偏差 作者:浮图-第39章

小说: 重生之偏差 作者:浮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陆讷一瞪他,“离远点儿,我凭什么跟你讲啊,你以为你鲁豫有约啊?”
苏二特别耐心地引导,“就说说呗,都是男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还给你弄俩回呢,你什么感觉啊?”
陆讷扭过头,“你这话是显得你特别伟大我特别无耻是吧?”
苏二赶紧摇头,“没有没有,我的态度是很真诚的,我就想我们共同探讨,一起进步。”
“滚你大爷的。”
但苏二不依不饶,面带恳求,“你就说句实话吧,爽不爽?”
陆讷实在被他缠得没办法,才顶着一副宛若内分泌失调的表情,瓮声瓮气地说:“还行。”话音刚落,苏二就扑过来,咬他的耳朵,还伸出舌头舔了一下。陆讷一激灵,血色迅速地充盈耳廓,反手就推开苏二,使劲地搓揉着耳朵,瞪着眼珠子,说不出一句话,半晌,气哼哼地转过身,一声不吭地收拾东西。
苏二差点儿被陆讷推得贴墙上当壁画,也没生气,盘腿坐床上特别温柔地看着有点儿鸵鸟的陆讷。
陆讷收拾完东西,转过身来,脸色已经恢复正常,对苏二说:“我真得走了。”
苏二点头,“行啊。”一边捡起衣服穿身上,“我送你吧。”
“不用,我自己坐车就行。”
“从这儿到片场三个多小时呢,就你们那穷乡僻壤,得换多少趟车啊。”他一边说,一边已经穿戴整齐,钻进卫生间,没他的牙刷,就用漱口水漱了漱口,简单地洗了个脸,出来拿上车钥匙,说:“走吧。”
两人下了楼,时间还早,老街上一片儿繁荣,买菜的大妈,戴着小黄帽的小学生,上班的中年男人,顶着一头乱发睡眼惺忪出来买早点的中年妇女。苏二忽然回头对陆讷说:“要不我给你买点儿早点,你坐车上吃?”
陆讷还没开口说话呢,苏二就自己跑到对面的早点铺去了。陆讷望着他的背影,目光有点儿微妙。他还记得第一回请苏二吃烧烤,他那副视死如归的模样,如今,他穿着昨天那件已经变得皱巴巴的衬衫,站一群谢顶男人邋遢大妈中间,伸着脖子挑着路边铺子的早餐。
如今再要说自己对苏二没一点儿感觉真是太假了,要真没感觉,就别勃*起啊,就别爽啊?昨晚上陆讷确实醉得不清,大部分细节都不记得了,但陆讷也不想矫情地将所有的一切都归罪于酒精,事实上,他确实对苏二的抚摸亲吻起了反应,有了感觉。陆讷站在早晨八*九点钟朝气蓬勃的阳光下,应景地想起一句诗来,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他却用它看不到光明。
他正投入地绝望呢,苏二回来了。
陆讷抬起眼皮呆滞地望了望他空空的双手,“早餐呢?”
苏二的脸皱成一团,十分纠结地说:“我觉得,我还是没有那个人生阅历和勇气挑战这儿成分复杂的早餐。不然我带你去梅家茶楼吃广式早茶吧,或者去萱园喝粥?”


第四十五章

陆讷出了一次车祸,耽误不少拍摄进程;回剧组之后;就日夜赶进度。张茵茵大约是心虚,变得非常配合,她跟剧组的人的关系都不怎么样;拍完戏就回酒店,陆讷看见她也不舒服;紧着她的戏先拍好;再慢慢磨其他人的戏。
通常剧组晚上六点收工,别人都去休息了;陆讷还要捧着盒饭跟张弛、摄影师坐在摄像机前看当天拍摄的东西,边看边讨论;有时候意见相左;张弛和摄影师觉得过得去,偏偏陆讷不满意,几个人反复争辩、讨论、各抒己见,旁征博引妄图说服对方,等终于达成一致,再捧起饭盒的时候,饭菜都已经冷掉了,陆讷也就随便扒拉两口,就扔进垃圾桶了。真正回到自己的房间,一般都要等到十一点以后了。
苏二有时候会打电话过来,东拉西扯地说些有的没的,陆讷嗯了一声,听着听着就睡过去了。陆讷其实一直都没弄明白苏二到底是做什么的。只知道他偶尔会做点儿投资,属于不管事只管分红的那种,赔了也不痛不痒,作为苏氏王国的第二顺位继承人,有苏缺那么个人形印钞机在,有生之年不大可能让他流落街头。他也没有什么利国利民的高尚情操和远大志向,一生致力于吃喝玩乐嫖赌抽,为祖国娱乐事业做贡献。
媒体开始放出徐永玉“时隔三十年重新出山”的新闻,打着徐永玉“首次尝试现实主义题材”、“父子档联手野心之作”的噱头,大剂量地炒作。徐庶成为徐永玉在外的代言人,频频出现在各种访谈栏目、杂志采访中,也有人关注到《杀·戒》的编剧正是有过高票房《我想好好爱你》和《笑忘书》的陆讷,媒体记者各显神通,搞到了陆讷的电话,期望能做个电话采访,挖点儿抓人眼球的j□j出来。
陆讷一律以需要专心拍摄《提灯》为由,拒绝了一切形式的采访刺探。各中原因,当然有官方说法的成分在,但也确实不想谈。
陆讷现在对《杀·戒》的心态只能用“……”来形容,没有形状,没有起伏,更没有指向性,干脆丢开,什么都不管。
作为一个九十岁高龄,对中国电影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艺术家,陆讷发自肺腑地尊敬徐永玉,然而尊敬并不代表认同。擅长宫闱片、古装剧的徐永玉以唯美细腻的长镜头著称,他的电影如诗如画,即便今天看来,也赏心悦目,但年事已高的他,一颗久历沧桑的心带着对人世的宽容、悲悯与无可奈何,他拍不出那种冷峻的、黑色的,杀气腾腾又不管不顾的东西。
在陆讷看过徐永玉对剧本的处理改编和一些分镜稿之后,陆讷知道,《杀·戒》已经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了。
《杀·戒》在七月份开机,与此同时,《提灯之情人藤》也举行了杀青宴,然后电影就转入了后期制作。一般来说,电影的后期制作比实际拍摄时间长很多,像《笑忘书》那是特例,那会儿资金有限,不得不争分夺秒,现在想来也觉得不可思议,当初谁看他们这么一群外行人不是像过家家?结果还真让他们拍成了,还上映了,还票房大卖了——陆讷觉得,现在让他再拍《笑忘书》,可能已经找不出那感觉了。
另一件事就是陆讷准备搬家,现在住的地方实在太小,有时候要跟人在家里谈事儿或说戏,总不能坐床上吧?但找房子这事儿就跟找老婆似的,可遇不可求,陆讷跟着房产中介跑了几天,都没什么中意的,陆讷干脆丢开不管了。过了差不多一个月,房产中介打电话过来,说是一套房子特别符合陆讷的要求。那小区陆讷也听说过,外表朴实无华,内里风骚香艳,最重要的是,物业特别出色,闲杂人等轻易不能进入小区。
陆讷挑了个时间跟着房产中介去看了一下,觉得不错,当场把合约签了,交了押金和三个月的租金。搬家那天苏二也来了,陆讷本来就没多少东西,最多的是书,用了八*九个纸箱装,其次是各种原版CD和DVD,装了两个纸箱,衣服塞旅行袋里,苏二自告奋勇地想要帮忙,试图将一只电风扇打包装进塞进纸箱里,他用尽各种办法,最后终于将那只饱经风霜的电风扇弄骨折了。
到中午东西都收拾地差不多了,陆讷跟一朋友借了辆小货车,把东西都装上,一路开到了新的小区。还别说,一进那两室三厅的屋子,陆讷顿时觉得前头那过得压根儿不叫生活,阳光从阳台洒进来,铺在地板上金黄一片,宛若油画。歇息了一会儿,就开始撅着屁股拆行李,其他的可以慢慢来,先得把晚上睡觉的地方收拾好。
刚铺好床铺呢,陆讷已经累得腰酸背疼了,想想真是老了,大学那会儿通宵打游戏,第二天还能跟着张弛兄跑去爬山,倍儿精神,回头就看见苏二正指挥着俩工人往里面搬一个沙发呢。陆讷过去问:“这怎么回事儿啊,哪儿来的沙发?”
苏二的目光还盯着移动中的沙发,回答,“我刚打电话订的啊,哎,再放过去点儿,对,就那儿,可以让下面的人上来了——”
陆讷盯着那白色的,浑身散发着高端大气的沙发,忍不住插嘴,“你是不是走错片场了啊,这好像是我家吧?”
苏二回头看了他一眼,表情特别真诚,“我这不是为你着想嘛,你说你好歹也是一知名导演了,万一有人来你家串门,看见这么寒碜的环境,还以为中国导演都像你似的,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多不好。”说着,自个儿坐到沙发上,又拍拍旁边的座位,“过来歇会儿,看你累的。”
陆讷盯了他一会儿,终于放弃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陆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空荡荡的房子,添了ARMANI的单人沙发、VERSACE的茶几和台灯、Wittmann的地毯,两双一模一样的Hermès凉拖——
苏二跟地主老财似的精神百倍地在每个屋子溜达了一圈儿,最后去了阳台,那阳台足足有八十平那么大,他回来就跟陆讷说:“我觉得这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用真空做个半封闭,顶层做成可开合的,下面铺上一层厚厚的泥土,种点儿花啊草啊,再砌个水池养鲤鱼,放把躺椅,冬天晒太阳,晚上看星星。”
陆讷忍不住打击他,“这是你房子吗?房主同意了吗?还真空玻璃可开合顶层,就这城市空气质量,晚上要能看到星星那是你人品大爆发。”
苏二完全不受影响,还在那儿畅想,“不然弄个露天浴池也不错,反正你这儿都是顶层了——”陆讷都已经懒得理他了,自己拿了换洗的衣服进了洗浴间冲了个澡,穿着大T恤,短裤出来,小腿结实修长,在灯光下毛茸茸的腿毛变成金色的,散发着青春的荷尔蒙,看起来像个充满力量的大学生。
苏二故作镇定地看了一眼又一眼,然后招呼陆讷过来吃饭,他们叫的外卖已经到了,两人坐在沙发上弓着背一块儿吃了。
酒足饭饱后,陆讷从冰箱里拿了两罐啤酒,抛了一罐给苏二,两人一块儿坐在阳台门口喝酒,喝着喝着,苏二忽然指着天上说:“看,星星!”
陆讷抬头看了半天,“那是飞机吧?”
过了一会儿,苏二又开始闹腾,“陆讷,你把脚伸出来,像我这样——”
“干嘛?”陆讷警觉地看着他。
“不干嘛,快点儿。”
陆讷不情不愿地将腿伸直,与他的右腿并排放一块儿,两人脚上都穿着Hermès凉拖,陆讷的是黑色的,苏二是白色的。只听咔嚓一声,苏二已经拿手机将两人穿凉鞋的脚拍了下来,拿给陆讷看,脸上得意洋洋的,“哎,陆讷,你看着想起了什么?”
陆讷翻着白眼,说:“就想起我把一大沓的人民币踩脚下了。”
苏二瞪他一眼,倏地将手机收了回去,“你退下吧,我准备不跟你分享我的秘密了。”
“别别别,求你舍身娱乐我一下,你到底想起什么了?”
苏二平静的声线中带着一丝不平静,“陆讷,我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一对幸福的拖鞋,一个叫左左,一个叫右右,他俩感情特别好,有一天,主人右右换成了点点,左左找不到右右了,左左跟点点换了位置结果主人走路成了拐子,后来主人把左左换了,左左找到了右右,他俩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陆讷努力组织了一下语言,“这其实是个无责任改编版吧?”
苏二阴着脸没吭声,陆讷只好自问自答,“我觉得这故事的风格不太适合你,太亦真亦幻了,不然还是说点儿其他的吧。”
苏二脸色好看了点儿,“那说什么呀?”
“随便吧,反正闲聊嘛。”
苏二想了想,说:“那好吧,我跟你讲讲我小时候在古巴和南洋的事儿吧,那会儿我还没回苏家呢,就跟着我妈,在这两个地方来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