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白日梦之三国 >

第203章

白日梦之三国-第203章

小说: 白日梦之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欧冶子就将之赠与孙子,孙子持此剑,领吴国大军旬日之间亡楚,要不是申包胥在秦庭之内大哭七日七夜,感动秦王,楚国恐怕早就无法复国了,不过,楚国能够复国,恐怕也是因为孙子不耻阖闾在大胜之后纵兵抢掠,恣意享乐,独自离开的原因,没有了兵圣之助,阖闾纵然有伍子胥相助,也无法对付秦楚联军啊!而这柄‘漪剑’,也从此下落不明,也因为它的主人声名太盛,所以,它反倒不如欧冶子所铸其他名剑出名了,光芒都被孙子之名掩盖了呀!”
    “……”孙权直勾勾地看着手中的宝剑,心中振奋莫名,好剑呐!
    “吴候!”董昭见孙权失神的意思,连忙出声叫了一声。
    “嗯?啊,公仁先生,这把剑我收下了,多谢了!”孙权依旧是看着那柄“漪剑”,连头也不转。
    “这个,吴候,这把剑并不是送与您的呀!”董昭说道。
    ……
    不是送给孙权的?
    所有人一致目露寒光,逼视着董昭!好肥胆啊!不给吴候,还能给谁?江东又有谁敢拿这把剑?除了吴候,又有谁有这个资格?
    “公仁先生,那你是要送给何人呢?”孙权终于回剑入鞘,然后,声音也是冷冷地罩向了董昭。
    “此剑并不是我家主公之物,在下也是受人所托,将之作为礼物,前来求……”董昭故意停了一下。
    “求什么?”孙权立即就追问道。
    “此剑的原主,乃是征北将军,庞沛!”董昭又说道。
    “……”孙权等人面面相觑,庞沛?居然是这个狂妄自大的家伙!看来有麻烦了!
    果然,董昭说出的下一句话差点儿就让孙权有拔剑砍人的冲动,“庞将军听闻吴候之妹孙小姐之名,甚是爱慕,愿求之为妻,又听闻孙小姐不爱红妆爱武装,所以就把这柄珍藏的‘漪剑’拿了出来,以为聘礼!”
    ……
    江东诸人不说话了,诸葛亮和刘晔更是站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如同睡着了一样,,现在,这可是孙家的家事了,他们都不好插手。
    “可……可那庞沛也太大了吧,舍妹至少比他要小二十岁!”孙权沉默了半天,才想出一个理由。
    “二十岁又有可妨?天下者,老夫少妻者不计其数,何况庞将军并不老!”董昭心中暗笑,脸上却是正色地反驳。
    “吴候之妹年纪尚小,恐怕还不适宜婚配吧!”谁都看得出来孙权并不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许成的人,这个时候,帮孙权就等于帮自己,诸葛亮本着这种想法,终于出口了。
    “对,对,对!”孙权连忙应道,感激地看了一眼诸葛亮,他又说道:“而且舍妹一向甚得家母疼爱,她的婚事,我也做不得主呀!”
    “原来如此,”董昭“唉”了一声,“既然是这样,还请吴候将‘漪剑’还于董某,让董某自去求见老夫人!”
    这怎么能行?这可是孙武的佩剑,孙家老祖宗的东西,都到手了,是绝不能送出去的,要不然,那可就有一点不孝的嫌疑了。
    孙权紧紧握住手中的剑,陪笑道:“公仁先生,不如这样,某家代你向家母转告,并将此剑送与舍妹,如何?”
    “这个……”董昭故作为难状。
    “唉呀,莫不是公仁先生自认为比吴候的面子还大?吴候这话已经是等于答应了你的请求,只等老夫人一句话了!”张昭自然看得出孙权是什么意思,这种忙,当然要帮,不过,他这话模棱两可,不管最后这亲事成不成,都怪不得孙权,因为决定权在老夫人,至于那柄剑嘛,反正是不会还回去的。
    “好吧,还请吴候早一些向老夫人禀告,董某先回驿馆等候!”说完,董昭就向孙权告辞,离开了。
    孙权等人自是松了一口气,毕竟,这是人家的剑,总不能硬抢,现在好了,既然已经到手,董昭就别想再要回去了,至于那门亲事嘛!谁会放在心上?剩下的,就是这两个一直站着的家伙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嫌疑犯
    还是谈谈吧,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他们可是都懂的!
    于是,孙权把那柄“漪剑”交给了贾华,看着他用两只手极度小心地托着那个木盒,小心翼翼地向后宅走去之后,才又跟张昭等一干谋士和诸葛亮、刘晔谈判起来。
    ……
    而在此时,董昭并没有回到驿馆,而是直接出了建业的城门,他心中也是得意,嘿嘿,亲事虽然没有成功,可是,所谓拿人的手短,只要孙权不把剑还回来,就等于变相地在名义上同意了庞沛和孙尚香的婚事,而只要有了亲戚关系,等日后大军杀入江东,他们拼死的可能性就要小很多,何通那帮人可是调查的很清楚,孙尚香年纪虽小,可在孙家的地位却不低呀!对孙权,尤其是他们的老妈,那可是很有影响力的;而除此之外,这门亲事也会成为三家联盟中的一根刺,平时觉不到痛,可一旦碰到了,那可就不同了,曹孟德生性多疑,诸葛亮极为谨慎,嘿嘿,不怕你们不防着江东会因为这门亲事而突然倒戈!
    木坤,真正的意思是母坤,反过来就是公乾,也就是公冶乾。
    当许成将这两个字当作公冶乾的代号的时候,公冶乾对此进行了奋力的抗争,结果,在许成的强权镇压之下,他还是被迫接受了。不过,好在这个代号就只有许成和何通这个间谍头子知道,而且公冶乾在其他时候用的是他自己本来的名字,倒不也不怕被其他人知道之后嘲笑。
    这一回,许成的“殃及池鱼”计划,又一次把公冶乾这个大间谍给找了出来,用的就是他上一次的朝廷卫尉的身份,打入了荆州。
    目标嘛,自然就是刘备了。
    一切都很简单,首先就是一个叫做公冶乾的前朝廷卫尉突然出现在了江夏,哭着喊着要找刘备刘皇叔,得到刘备的接见之后,大声哭诉自己在许成攻克长安之后就一直隐藏身份,从事营救皇帝地某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可是,由于许成那人精得跟个鬼似的,早早地就把朝中的那些忠心不贰的大臣们都给轰出了长安,让他无法找到同伴,而且,那个吕布的叛逆,现任执金吾的曹性看得太严,就跟那老母鸡看小鸡子似的,也让他一直没有得到机会,最后,冒险行事之后,还是没有成功,只是跟皇帝见了一面,而且,还暴露了自己,无奈之下,只得逃离雍州,逃离许成的地盘,他本想找天下诸候帮忙,却见所有人都不是东西,好像都早已经忘了大汉皇帝的存在,失望之即,终于,一丝曙光出现了,江夏之战,刘备,这位大汉皇帝的同宗皇叔,现身于他的面前,不过,怎么说他公冶乾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太多的失望的人,所以,他并没有急着就来找刘皇叔,而是先行观察了一番,结果,刘备很符合他的要求,当然,除了势力小了一点之外,不过,这并不算什么,他相信,刘备一定可以奋起的,所以,他来了,而且,还带来了皇帝的信物——半块玉佩,希望能对刘备有所帮助,按他的话说,执此玉佩者,就可代天行事,可以随时应用皇帝的名义。
    结果,在看了王允的书信,确认了公冶乾的身份之后,刘备就抱着那半块劣质玉佩嚎淘大哭,大骂自己无能,不能保驾护国,引得身边一帮子人都不得不跟着掉眼泪,当然,公冶乾才不会掉,按他的话说就是“早流光了”,结果,这句话更是让刘备等人对他推祟倍至,信任感大增!
    不过,公冶乾并不打算跟刘备一起呆在江夏,“我要去投奔蔡瑁!”
    一句话,让刘备当场就“悲痛欲绝”,你走了,让我怎么办?没有你这个“当朝卫尉”做证,我怎么敢用皇帝的名义?你当老子看不出来这半块玉佩是什么货色吗?虽然老子是卖草鞋的出身,可是,这么多年了,你当老子的眼光没有长进怎么着?
    不过,话当然不会这么明着说出来的,刘备当时带着满脸的泪水,差点就扑过去抱住公冶乾,痛声道:“先生若是不在,备岂能成事?如若不成,岂不是辜负了陛下的重托?”
    好大一顶帽子!公冶乾暗地里撇撇嘴,对此不屑一顾,不过,这个理由自然不能让他放弃预先的计划,所以,他对刘备说道:“皇叔,非是公冶乾不想跟随皇叔身边效力,而是此时就算在下留在您的身边,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先生大才,备早闻之,何必自谦?”刘备把公冶乾的话归到了客气一类。
    “皇叔,请问您打算如何救驾?再辅佐吾皇中兴大汉?”公冶乾问道。
    “自然是先积蓄实力,然后,联合其他诸候先行剿灭许成这个逆贼,尔后,以吾皇的名义,整顿天下,听闻陛下天性聪颖,待其掌握大权之后,我大汉中兴自然是顺理成章!”刘备口不对心地说道。
    “哼,先是以吾皇的名义,摆明了想独揽大权,再改口说什么陛下聪颖,顺理成章,好像又要把大权交给那个倒霉皇帝,主公说的没错,这家伙果然不是什么好鸟,这是试探老子来了!”公冶乾心中这么想着,不过,表面上却是装作什么也没有听不出来,只是叹了一口气,对刘备说道:“皇叔你也明白,要等你有了足够的实力之后,剿灭了许成之后,我们才能再用陛下的名义来整顿天下诸候,不能急在一时,而在下的任务,就是要协助皇叔你早日得到足够的实力,所以,我才应当去投奔那蔡瑁!”
    “先生此话何解?”刘备稍稍收敛了一下泪水,问道。
    “跟老子装傻是不是?居然玩这一招来浪费老子的口水,可恶!”公冶乾在心中对刘备的恶劣行为进行了疯狂的批判,同时,嘴上却老老实实地解说道:“刘表已渐老迈,荆州大权已被蔡氏掌握,如果刘表故去,蔡氏又掌有襄阳大权,只要他们说刘表将州牧之位传于了刘琮,请问皇叔,您如何应对?”
    “这……”刘备不敢再睁着眼睛说瞎话了,总不能明着说自己会借刘琦的名字对蔡氏的行为进行否认,然后带兵去打吧!
    “再请问皇叔一句,对荆州豪门来说,您终究是外来人,若是蔡氏以此为名义,要荆州各族将您驱逐出荆州,免了您江夏太守的位子,您怎么办?”公冶乾以加了一句。
    “这就要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和胆量了!别人老子怕,凭荆州这帮家伙,老子还没有放在眼里!”刘备低头不语。
    “再请问皇叔,若是那蔡瑁先借用刘表的名义,召刘琦公子回襄阳,使其为荆州牧,尔后,要其将您赶出荆州,那时候,您认为您还能怎么办?”公冶乾看刘备不在乎的神色,又狠狠加上了一招。
    这一下,公冶乾的话让刘备震了一下,他之所以会认为自己能够夺得荆州,无非就是凭着他跟大公子刘琦的交情罢了,可是,如果真像公冶乾所说的,刘琦跟蔡瑁达成了和解,他就什么名义也没有了,那时候,他一兵一卒也别想调动,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势力,就马上会土崩瓦解,光凭着他跟张飞,哪怕是诸葛亮智比天高,他们也别想跟蔡氏斗了。
    “那时候,皇叔您被赶走了,蔡瑁等人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让刘琦公子让位了!而我大汉,从此就中兴无望了呀!”公冶乾从刘备的脸色变幻中看出了他的想法,又说道。
    “不会的,先生未免有一些危言耸听,”刘备终于调整了过来,他对公冶乾笑道:“先生这样想岂不是太小瞧了大公子?我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