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712章

幻之盛唐-第712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没有蔡邦家了……首城达巴蔡,已经是一片废墟……”
    “那些追随牦牛部的暴民,还冲进上种贵人们的庄地里,吧剩下的男人和女人都带走……只剩下嗷嗷待哺的老人和孩童。”
    “到处居心叵测的谣言和诅咒,他们甚至说,赞普和大弗卢的贵人们都死在了低地……吐蕃的百姓已经没有主人了……”
    老人目光浑浊的囔声道
    “那本地的种巴结(总管)呢……”
    理事大相伦力徐不死心的又追问道,这些王室总管,同时也是王室直属军队的统领。
    “还有城中的军队都到哪里去了……”
    “本茹的噶西嘉尼和那些刺面人(庸奴)也起来作乱……仲巴大人带兵去征剿,还没有音讯回来”
    “当地的二十六家藩臣呢……”
    “十天前卓连藩主和大部分留守的贵人,都赶去罗些川参加会盟……”
    “会什么盟……”
    “麻羊来的彭波王,已经罗些川立帐,邀约各地域王臣、城主、守将,前往共商国事……”
    “彭波王,……”
    听到这个名字,众人的心里再次蒙上一层阴霭。彭波是一个小王,在十四只小王中,算是距离王室比较近的宗亲。
    这一路尽是坏消息,
    “立刻准备出发,肉干酥油糌粑能带多少……”
    随着一声令下,这些护卫和士兵再次计费狗跳的忙碌起来……
    唐如木桑,站在一群衣裳褴褛的人中,还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他们唯一的共同点都拿着武器,或是削尖的木杆,或是前粗后窄的猎刀,还有几个人拿着士兵用的厚背战剑,但只有唐如木桑身上,有一席锁子甲,他也是这群人的头领。
    他能走到这一步,简直是老天在做弄人,莫名其妙的被裹挟进少王复辟的军队,然后轻易的被镇压,虽然因为工匠的收益,逃过了石滩上被集体斩首的命运,但却被刺上努力的印记,成为王室的的下奴。
    本以为一辈子就要沉沦在偏远的不毛之地,谁知道事情又出现了新的转机,先是马向下达举国的征召令,连这些原本要被流放的,被暂时被留在当地为前方输送劳役,然后传来吐蕃在低地战事不利的消息,更多的军队和百姓被集结起来,派遣到前方。他们也被从叶如转移到更加富庶更靠近前方的茹拉充事劳役。
    直到前方零零碎碎的将领和士兵逃回来,关于吐蕃军队在唐国的土地上大败亏输损兵折将的消息,再也无法掩盖,孙波茹的苏毗人乘机作乱,被隔断了前方的消息和交通后,
    吐蕃靠近吐蕃通知核心的茹拉和叶茹境内也发生了国人暴动,因为饥荒和过度劳役民力的后遗症,推波助澜的让混乱从吐蕃统治的核心开始爆发。
    大批饥肠辘辘的百姓,成群结队冲进那些贵人的田庄领地内,寻找一切可以果腹的事物,一些人群被留守的士兵,残酷的镇压并处死在道路旁,但是更多的人洗劫了那些因为主人出征在外,而变得空虚庄园,然后在相互争斗和抢夺中,从乱民变成有组织和武装的暴民,另外一些暂时填报肚子的,则聚居在道路上抢劫过往的行人和难民,客串起临时的盗匪来。
    追随唐如木桑的这一千多人人,就是其中之一,与别人不同,他的团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吐蕃曾经的佛徒,
    马向灭佛之后,那些摩柯衍那被杀,他们的弟子和信徒也受到株连,直接被贬为奴,分配各地监管劳役,当他攻破某个庄园后,这些人主动加入了他的队伍。
    更让人庆幸的是,他在这里遇到了同伴,一个负有相同使命的前佛门弟子。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在暴*的流民中拉起一支队伍,把吐蕃国内搅的越乱越好。
    与那些奴隶和贫民的团伙不同,这些前佛徒中很多是部族出身的青壮,甚至有出身吐蕃王军的前士兵和部族小头目。这些人的存在,让他的团体越窑比别人精锐强悍的多,每次总能抢到最多的东西,打破防守严密的庄子,用佛们信仰做号召,通过战利品召集同伴的手段,这只抢掠的范围越来越大,规模也越来越壮大。
    他甚至打出了自己护法军的旗号,声称因为马向为首的执政贵人,残忍的灭佛行为,触怒了天神,所以给吐蕃不断降下天灾**的惩罚。因此奉神明的旨意,兴起虔诚者的军队,讨伐那些执迷不悟的苯教贵人。
第五百七十二章军纪
    第五百七十二章军纪
    自你离开以后,从此就丢了温柔。
    等待在这雪山路漫长,听寒风呼啸依旧。
    一眼望不到边,风似刀割我的脸。
    等不到西海天际蔚蓝,无言着苍茫的高原。
    还记得你答应过我不会让我把你找不见,
    可你跟随那南归的候鸟飞得那么远。
    爱像风筝断了线,拉不住你许下的诺言。
    我在苦苦等待雪山之巅温暖的春天,
    等待高原冰雪融化之后归来的孤雁。
    爱再难以续情缘,回不到我们的从前。
    “西海情歌……”
    夏季蝉鸣习习的宫殿之内,皇帝小白单手放在案子上,轻轻印着节拍。这是那位大人在西海边新做的词子曲,大抵还没有在当地传唱开来,就已经被快马加鞭的层层转递送到洛阳大内。
    作为统治者的,对臣下监察和刺探手段,自古以来就一直以不同形式存在的着,从大汉的“直指绣衣使者”,到乾元朝的赫赫一时的察事厅,泰兴朝后废改旧弊,取缔察事厅,却暗中保留了部分职能和人员,重新建立的五房判事以分其职权,除了直接向皇帝汇报之外,相应的监管权力,也分散到政事堂、枢密院、御史台手中……
    虽然心底本能的厌恶这些东西,但是身在其位,其实又少不得这些东西,上位者的统治手段,自古就是权谋与胸怀气概,互为阴阳表里的。就如某人所说的,这东西就是一个溺壶,难登大雅之堂,却也少不得。
    但是有一点是赞同的,耳目就是耳目,只要把所见所闻,忠实的反馈给上位者就足够了,不要妄想变成什么爪牙或是,更绝不容许有直接的想法和立场,
    察事厅的教训已经证明,为了省事和便利,让耳目兼同爪牙的后果是,在加强皇权的表皮下迅速膨胀的畸形组织,无节制的滥权和破坏朝廷的正常体制,最后居然插手到皇统继立,发动宫闱之乱妄图改朝。
    此外,他还保留了群牧监和五坊小儿这两条线。群牧监依旧对外分置各地,以朝廷官属的围牧厩场为基础,于军队和地方官府都有一定交集,既有足够的资源,也有一定的武装,定期反馈地方民情和军队动向,只是主管的内官变成内官与内臣协理。
    五坊小儿主要对内近畿,以市井民间的角度进行刺察。人员规模大大缩水,清除寄名的亢员和无赖泼皮,以小户之家充任眼线,部分宫中大宗旧物的处置,也落在他们头上,作为经费来源。
    每个领军在外的将帅身边,都有若干个相互不知道的汇报渠道。当然,鉴于过去的教训和得失,除了正当的职务和身份外,也只有定期汇报的义务。
    关于臣下们反复暗示强调的朝廷十数万精锐中军,数万边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的不安定因素,至少皇帝能够理解,但也觉得还在可以掌握的范畴之中,在青唐的苦寒之地,裹挟十余万大军自立一方,本身就是一个大笑话。
    以那位的个性,不拼命的搜刮和开源,把损失补回来,倒是一件怪事了。
    “羽林、神策军中,有什么反应么……”
    想到这里,他突然开口对枢密签事乔献德道
    “军中……军中都在感叹,没能赶上这最后一战”
    乔献德有些讨好的说道
    “错过了这桩大功名……再等下一遭不知道是何年月了……”
    听到这个回答,他莞尔一笑忽然觉得,短时间让那位内枢密大人在外,也不是一件坏事。
    自从朝廷的财政逐渐好转,河北边境的安定,关于西北继续用兵的质疑和非议,也日渐高涨。但谁又能明白,这背后皇帝的布局和安排的用心良苦呢。
    就如那人曾说的,有时候臣子功劳大了,也是一件十分让人为难的事情……
    伏远城,这座位于青海湖西端的青唐第一雄城,在一片烟火和哀鸣之中,迎来它的第三次的浩劫,
    作为青海仅存的吐蕃人聚守的要点之一,不论男女老幼都拿起了武器,试图抵抗到最后,但是也只是把惨烈的攻城战,拖进了更加惨烈的巷战而已,在开山辟石的火器面前,无论是高耸的土墙还是坚固的石围,都是几声巨响之下的崩口,然后是汹涌而入的屠戮者。
    在夺回昔日吐谷浑王都的巨大诱惑面前,不要说横山军,断水军为首的河西蕃军,或是苏毗为首的皇协军,或是吐蕃俘虏改造而来的敢死效节军,哪怕是被裹挟而来,往往需要刀枪的驱使才能奋勇向前的本地青海部,也爆发出令人意外而难以形容的战斗热忱,或者说是对抢劫和屠戮的热忱。
    因此,踩着脚下的瓦砾,都会觉得软绵绵的,因为那是土地吸饱了鲜血或是人类的肢体被埋在下面。
    此起彼伏人类哀嚎的声音,不是有衣衫不整的女人从坍塌了半截的房屋里跑出来,然后被一群同样衣衫不整的士兵,怒吼或是笑嘻嘻的追逐上,七手八脚的按倒在起,揪着头发拖回去。
    “我们不是王师么,严禁惩欲惨暴之举的……”
    一小队刚刚轮换进城维持秩序的学兵队,嗅着空气中的浓重的焦臭和血腥味,领头的学长不由皱起眉头。
    “就算是事发眼前,也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
    “你是刚到军中见习的新生吧……”
    面对质疑,负责交接的校尉,满不在乎的应声道,他是个孔武有力的大胡子,臂膀上上裹着厚厚的纱布。
    “见多了也就习惯了……”
    “可是……”
    大胡子校尉有些不客气的打断他
    “没有什么可是……”
    “王师,我们可是大唐的王师,不是吐蕃的王师……吐蕃百姓的死活干我们鸟事”
    “他们给大唐纳粮服役了么,对大唐有丝毫的贡献么……”
    “供养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大唐的子民,,不是这些化外之人,从来没有无辜的敌国百姓,”
    “就算他们没有亲自上战场,正是因为他们的缴纳赋税,提供徭役,才使我大唐在战争中药承当更大的代价,流更多的血……”
    “打的太惨了,那些蕃军的将士们正在收回利息呢……”
    “放心,我们决不允许弄死人的,毕竟这些吐蕃女人卖出去,都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越往城中,嘈杂和混乱越明显,但是主要街道两边都有唐军的士兵在巡逻,将一些明显越界的蕃军士兵赶回去,而城中心名为黑堡的王宫,最后的吐蕃人还在继续抵抗着。
    而在王宫前的广场,成排身份尊贵的吐蕃俘虏被绑着木杆上,然后一群群衣裳褴褛的吐蕃人,在刀枪的逼迫下,被驱赶上前,轮流用一把刀子,在血肉模糊的伤者身上割一刀,再给赶进一个临时构筑起来的营地里,充斥着剧烈喘息和女人尖叫的,再出来的时候,精神面貌和气度已经大不相同了。
    “他们是吐蕃的庸奴和庶人,正在交投名状呢……”
    大胡子校尉轻描淡写的说。
    “砍过吐蕃的贵人,用过他们的妻女,还想有回头的机会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