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561章

幻之盛唐-第561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枢府当如何处分……”
    杜佑小心问道
    毕竟给他们一下塞这些人进来,底下的人多少有些抵触和非议的情绪,大有被人平白窃据了劳动成果的感觉,某种角度说,我也需要这种情绪,不然在这个军国决策机构里,玩一手遮天什么的,很容易催生另外一些危险的东西。
    “划调东北司听用差遣吧……”
    我想了想还是作出一个最中庸到无趣的决定。
    枢密院下按照地域分为西北司、东南司、西南司、东北司、亟内司五路,还有检点、支差、教阅、兵籍、民屯房、吏目、知杂、支马诸房等名目。其中大半都在草创阶段。
    与其把这些人闲投散置边缘化,照样会有人试图塞进钉子来,继续玩投石问路和分化,还不如集中起来观察,好现其中的不安定因素。起码龙武军队仆固怀恩还算有所了解和往来。
    我却想起另一件事。
    枢密院内要房来通报,说是李光弼突然用枢密使的职权,过问起西北的战事的,还从枢密院西北司调走一份内参调查,
    左右枢密使虽然位高权重,总揽天下军国枢要,但真正需要他们这个层次决策的事情其实并不多,毕竟不可能天天都国家有事,需要全国性的动员和调配,要是长期都是这个状态,那国家也离崩溃不远了。多数时候,只是参政政事堂会议,对涉及军队的朝中决策,进行表态而已。内枢密亦使然,不过我这个内枢密还亟内中军,兼领西南路,因此与另外三个方向和兵部的四位枢密副使,才是维持枢密院系统正常运转的人。
    难道看到枢密院开始正常运转,他也想开始挥作用了……
    快刀斩乱麻的处理了端这些积压的勾当,我突然现周围静了下来,消失了一段时间的小慕容,正站在前门,一身飒爽的男装和英挺的娇美,很快夺去大部分人都目光,直到我咳嗽了声,那些参军、参事、虞候、相视很有默契的抱起公文,悄悄退了出去。
    “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片刻后,小慕容饱满柔至的身体紧贴着我的后背,手指如弹琴一般,灵巧的按摩这我头部的穴位。
    “你先听哪个……”
    “先说坏消息吧……”
    “恩,你内定的那朵名花,跑了……”
    “怎么跑的……”
    她上围的不算最大,却因为长年的习武和锻炼的干系,相当的绵韧而挺拔,紧贴在身后磨来磨去的,凹凸毕至的让人特别有感触。
    “当然是一早听到消息不妙,丢下一切只身潜逃的……”
    “跑了就跑了吧……”
    我想了想,反正没见过只闻名声,其实也没有多少想头,无非是出于男人的收藏欲。
    “那好消息是……”
    “我们的人在她的住处,找到了西北房大部分的账簿和名册……弄死了一些人,总算把部分都接收下来……”
    听她说的轻描淡写,其中的凶险和血腥。
    “还有十几家商团行会,数百户胡商人,愿意用大部分身家,来洗脱与察事厅干系……”
    “那有多少……”
    “大概会有百多万缗的进项吧,不过大都是宅院田地和货物珍宝,实打实的钱不多……”
    “宅院田地才好呢……直接可以用得上……”
    我忍不住翻身把她抱起来,堆压在腿上,伸进彩绣石榴百褶裙里撤掉多余的妨碍。
    “我该怎么奖赏你……”
    正当剑履及第蓄势待之时,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急促的通报,
    “上受降城加急,回纥内乱……”
第四百七十二章 对策 演变
    第四百七十二章对策演变
    严格说是回纥王庭内乱。带兵回到宫帐的回纥大王子叶护,被全套仪仗,十分隆重的迎进老王的大帐,出来后很是喜形于色,
    当晚大宴,王子骨啜特勒裹带帐前三护军之一左护军,突然暴起难,攻杀宴会上众人,据说叶护当场身死,所属数十帐的妻妾子女亲族扈从奴婢被杀戮一空,那些随他回来的将领,也几乎被斩杀殆尽,聚集在宫帐外的部众群龙无,竟然自行四散而走,转眼是不存一二。
    随即宣布,大王子叶护阴使内人弑杀老汗,已然伏诛,自称莫啜可汗,使喻各部共议立国事,旋即为逃出宫帐的众叶护、左右厢十部带兵回师击破,杀动变乱的骨啜特勒等部众数千人……
    “那新立可汗是谁……”
    我急声道。
    “可汗为奉义王次子移地健。号牟羽可汗,其妻,仆固怀恩女也……已经派遣大臣俱录莫、贺达干等入朝请册……正在路上”
    参军元结道。
    “历史还是没有改变啊……”
    我有些颓然的坐了下来,突然有一种挫败感。
    按照真正历史,这位素有勇力的回纥王子叶护,就是死在回归王庭的权利斗争中,虽然我尽力给予了帮助和提示,让他比历史上更有所准备和实力,但还是无法逃脱这个结果,难道是性格决定命运。
    “报,八百里加急的鹞书……”
    却是一条追加的消息。宫帐之变后,叶护旧部四千多人,在心腹大将达干的带领下,一路狂奔南下逃进龙武军在草原垒筑的堡区,随后新任的回纥可汗,也移帐南下,派人先行交涉,希望交出叛逆。
    “你们怎么看……”
    召集还留在长安的两府三班的部属、幕僚齐聚一堂,我开门见山道。
    “加强兵备……观望为上”
    身为第一常务副职的韦韬,也是最先表态的人,自从我开枢密院后,北军一滩的重担,就逐渐倾重到他身上去。
    “我认为此时不宜轻易介入……留下私开边衅的口实”
    我的席幕僚领班,薛景仙也随后表意见。
    “我附议,毕竟是面对一国之兵,慎重为上……”
    枢密院统管诸学军、营校和团练的教导长,闻少名也开口道。
    “回纥国内局势不明。可多派探子,哨马……却是不宜过早表态的……”
    枢密院步军左都知,武卫中郎将高千里建议到。
    “其实我们可以有限的介入……”
    却是枢密院五军司之的马军总监解思,突然开口道。
    “什么……”
    右金吾中郎将,宪营总司吕希用惊讶了一下
    “我们三处同时用兵,现在还有足够的资源,能支持再开一条战线么……”
    “可以试探性的出动少许人马……”
    解思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怎么试探……”
    主持选锋、战锋、陷阵、拔山诸营的跳荡军统制刘昌周也开口了
    “无须我们的人,只需动用河西北路的那些归化附部众……反正是同种”
    “也好……”
    我一锤定音……
    “与我们接壤的拔悉蜜和葛逻禄,乃是回纥的两只客部,这些年往来密切……可以先从他们入手”
    我环视了一眼,随着龙武军这个群体地位的巩固,他们这些年存活下来的老班底,也脱离大多数时候需要亲自领军上阵的层次,或如韦、高、卫那样样独当一面,专任一方事务,或是象解思他们这样在枢密院的名义下,负责军队的某个领域,继续挥作用。
    “下一个议题,入境的回纥人怎么处置……”
    我继续道
    “我觉得需谨防新可汗,以此为由头,对本部难。入境滋事……加派人马,巩固城寨,势在必行……”
    韦韬又道。
    “是否将他们交出去意义不大……”
    “其实某家以为,可汗新立,人心未稳,内外九姓态度尚在未可,没有那么容易辄东刀兵的……”
    “我只是担心,此例不好开,那万一还有回纥部众入境投奔,当如何处置……难道分薄我们的驻军来管制么……”
    “将男子与老幼妇孺分离……分批看管南下,有异动者,就地格杀勿论”……
    望川堡是最西的据点,建立在戈色楞水的上游,举堡大概有一个团约三百多人的驻军,以及一个大队武装屯民。
    随着这条堡屯构成的长线逐渐延伸深入草原,最终将通过水系为纽带,将啧西草原相对强大的回纥、突厥各部和东部草原的契丹、室韦等族分隔成两个部分……
    站在坌土的墙围上,可以望见践踏的稀烂的草原上,相互追逐厮杀的回纥人掀起的滚滚烟尘,不断有骑着马的男女老幼,被追兵射中,翻倒到或掉下马来,然后被无数马蹄践踏成肉泥。
    一边告警的烽燧,一边派人上船,顺流直下去沿途通报。
    “这是第几批了……”
    有人牢骚的嘀咕道。
    类似的情形,驻守的军民这两天见的多了都有些麻木了,都是追杀到望川堡的最大射程内就返身,彷佛是故意驱赶过来的一样……
    开完会,我看看天色还有些时间。也不急着回家,想把小慕容叫来,继续被打算的好事,却不知道她已经溜到哪里去了。
    却看见幕府记室长戴叔伦送了一本册子进来,
    “枢府,这是新拟的票号同业章程……”
    我叹了口气,翻开看起来。
    这个东西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南方新生的钱庄之争。自从那些看中了飞钱抵兑的吸金聚敛功能,而冒出出来的山寨版的效法者,纷纷从市场上和政治背景上,被打的落花流水之后,斗争的矛头也不可避免的波及到内部的同业竞争上。
    这背后,又有地域性的利益集团之争,象广南富有鱼盐舶货之利,剑南的矿殖工治之利,江南的传统织造的底子,这些新兴的商团、行会联合的背后,又是更多的关系户和人脉,拥有大量因为投机获得的剩余资金,希望能够用这些资本,追逐更多的利益。
    正因为他们与龙武军都有相对密切的纽带,希望在这个体系内获得更大的言权,虽然无法干涉内部事务。但在一些共同的利益取向上,加以推波助澜还是可以做到的。
    上次赵合德先手一步,取得庆贺新朝赐钱的铸印权,已经足够让人侧目到津津乐道上很长一段时间。
    作为上游的主导者,敲打、压制这种乱别苗头的倾向,固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都比不上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游戏规则,让他们在一定界限内竞争和完善,然后直接选这最有利的结果。
    更主要的是,我讨厌那些动不动就打压这个,拉扶那个。没完没了玩平衡的劳费心思。干脆我那点关于后世金融的一点常识亮出来,让这个时代专业的人士,起整理出可以借鉴的内容,够他们消化上很长一段时间了,也算是一个极大的改进和触动吧……
    长安城外,堆肥厂。
    “八尺公……真是稀客啊”
    堆肥厂的主人桑叶崇,也迎来了他最大的供货商之一,三原马场的主事陈八尺。他不无得意的说
    “全长安乃至京畿地面上,收罗的肥水,都在这儿了……”
    他自有一班手下,专门靠推着粪车沿街去收罗居民的肥水为生计,因为作为掏粪的代价,京兆府每月会拨给一笔清污钱。
    “按照人和牲畜两样处置,人的用来堆肥,晒干后按照远近送到各处庄子去……”
    说话间,一些赶着大车的农户,贴着各自庄子的封签,交割领用回去。售卖加工过的肥料可使一大笔收入。
    “牲畜的按照上头的交待,堆解在这里半月,然后挖底下的沉渣直接熬煮……军中直接收购”
    “这个环境,会不会太污秽了……”
    陈八尺圆滚滚的脸有些摺皱了起来,桑叶崇赶紧递过一条洒着香精的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