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红楼之皇商 >

第235章

红楼之皇商-第235章

小说: 红楼之皇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十来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上辈子还在念小学,每天只想着怎么装病逃学,磨着家人带他去游乐场玩儿,磨着家人给他买新上市的玩具,不给就闹。
  
  这辈子还在金陵充当纨绔,每天带着一大堆的侍从耀武扬威的晃荡在金陵城内,瞧谁不顺眼就围上去踹两脚,看哪家的东西好就上去拿两把,然后故意不给钱,等着身后的管家们来给善后。爹爹娘亲甚至妹妹将自己当成祖宗一样供着,稍有不如意又是一场混闹,直到所有人忍受不了同意自己的要求。
  
  而这位同样年岁的大皇子,却每日挣扎在后宫的倾轧中,考虑着自己怎么做符合世俗的眼光,考虑着自己怎么做能够讨好父皇让自己的日子更好过一些。考虑着要怎么做才能脱颖而出,让所有人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合理的,是理所应当不用被抛弃的。考虑着该怎么防备其他人的恶意,比如吃饭之前找人试毒,一举一动都得衡量再三,不可违逆,不可逾越……
  
  薛蟠有些无力的叹了口气,直接将点心扔到口中,看着大皇子立刻变得苍白的面容,懦懦的解释着自己并不是这个意思。
  
  薛蟠干脆的摆了摆手,摸着大皇子的脑袋说道:“这里是我的地盘。在我的地盘上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考虑任何人的想法,也不要去担心任何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在你们身上。这是我的地盘,我保护你们恣意的玩儿一场,不会有任何危险。”
  
  说着,薛蟠一股脑将桌上的糕点推到两人跟前,轻笑道:“现在,我们先吃饱饭,然后才有精力去玩儿!”
  
  看着林墨之似笑非笑的看过来,薛蟠脸上一烧,轻咳两声,开口纠正道:“去上实践课。”
  
  年岁尚小的小皇子闻言,立刻欢呼一声,抓起桌上形状精美的小点心放在手里把玩。这些小点心有的弄成花朵的模样,有的弄成小动物的模样,栩栩如生,异常精美,都是宫中没有见过的式样。而且以薛蟠对于食物的挑剔和高标准,他们的味道自然也是无法比拟的。
  
  这种小东西很快就征服了小皇子的嘴巴。他一边吃着,一边开口问道:“这些点心真好吃,宫里头都没有。”
  
  这是自然的,因为徒臻不爱吃甜食,宫中又没有别的宠妃,御膳房自然不会将精力放在这个上头。而薛蟠每次进宫吃饭,给他做东西的又都是乾清宫的小厨房,那些御厨可是徒臻御用的,两位皇子自然也尝不到他们的手艺。
  
  薛蟠看着小皇子吃的香甜,大皇子虽然举动克制,但也一个接一个将点心往嘴里放的举动,笑眯了眼睛。
  
  坐在一旁的林墨之默然看着,薛蟠显摆似的将福源馆的新鲜菜色介绍给两位皇子,并且还持着公筷给两位皇子不断夹菜的举动,莫名有了一种后妈在带儿子的错觉?!
  
  沉默的看了许久,林墨之突兀的轻笑出声。
  
  蟠儿看起来很幸福呢!
  
  这样。就可以了吧。
  
  终究有一个人,是……
  
  幸福的。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众人在薛蟠咋咋呼呼的张罗下吃罢了午饭;稍微休整一番;便起身下楼;出了福源馆;漫步走在大街上。
  
  如今已近中秋,大街上四处张灯结彩;喜庆味儿甚浓。薛蟠偷眼瞧着身旁沉默许久的林墨之,开口笑道:“眼见中秋了,你们家怎么安排的?”
  
  林墨之闻言,勉强打起精神来,笑着回道:“能怎么样,和往年一般呗。”
  
  薛蟠闻言,皱眉问道:“你们要去荣国府上过中秋?”
  
  “不是,只是家里人随意吃酒赏月罢了。”林墨之摇头;开口解释道:“今年荣国府的二老爷回京叙职,那府老太太的意思是今年只留家里人吃饭说话,倒也便宜些。何况我们家和荣国府的情分……如今太太已经不在了,黛玉也定了婚嫁,今后倒也不必在一处过年节了。”
  
  薛蟠恍然,点头笑道:“是了。我记得宝钗的婚期是明年五月,好像林姑娘的婚期只比宝钗晚了不到一个月吧?”
  
  “六月中旬。”林墨之说着,有些恍惚的叹息道:“也不知道北静王那样的性子,会不会是妹妹的良人。”
  
  薛蟠沉默的住了嘴。成婚过日子这种事情,得住到一块儿天长日久的相处才能明白。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年大家还以为墨汁儿和忠顺亲王的事儿有戏呢,甚至连徒臻都明里暗里的说过好几次。如今这两人不还是分开了?
  
  想到这里,薛蟠又是一声轻叹,开口建议道:“你说你们家也没个女眷长辈。剩下的人又都是喜散不喜聚的惫懒性子。就你们这一群人,聚在一起能过出什么年节的滋味来。平白浪费了中秋月圆的好时光。莫不如一家子去我们府上——我们府上人多热闹,且彼此又性格相契,十分合得来。你觉得呢?”
  
  林墨之抬眼看着薛蟠目光灼灼满脸期待的样子,沉吟片刻,开口说道:“我回去将你的意思告知父亲,让他来定夺。”
  
  “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定夺的。”薛蟠大手一挥,很是豪气的下了决定。“就这么说定了,那日我派车去府上接你们。不来都不成。”
  
  林墨之哑然摇头,轻声笑道:“哪有这么麻烦,届时我们自己备齐车马过去就是。”
  
  “这样也行,不过你们记得过来就是。”薛蟠说着,抬眼看着前面手拉手闲逛的两位皇子,扬声说道:“你们两个走慢点儿,小心被拐子拐跑了。”
  
  一句话未尽,陡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惊异的呼喊。“薛小呆子?”
  
  薛蟠脸色一黑,回过头去恶狠狠的看着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忠睿亲王徒煌和与他形影不离的徒藉,以及向来不怎么在京里呆着只是年节时候会蹭回来让大家知道他还没死的忠惇亲王徒梵。冷哼一声,开口说道:“你还认得我啊?”
  
  这话说的太过怨气四溢,徒煌听的一滞,连忙开口说道:“我最近和人商谈事情都将人领到了纸醉金迷,你嘱咐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不信的话你可以去向云儿打听。”
  
  说话的功夫,徒暄和徒旸两个小皇子也快步走了过来,上前见礼道:“见过五叔、六叔、七叔。”
  
  忠惇亲王有些惊异的打量着面前的两只小娃,一双大手有些粗鲁的拍了拍两个小娃的肩膀,开口说道:“几年不见,你们都长这么大了。”
  
  说着,皱眉回忆道:“我还记得上次见你的时候你还在人怀里抱着呢!”
  
  徒暄和徒旸两个脸色一黑,没好意思提醒徒梵他们几个去岁年夜宴上刚刚见过、
  
  徒藉立刻岔开话题,开口问道:“这大晌午的天儿,你们怎么挑这种时候出来玩儿?”
  
  “少傅是领着我们出来上实践课的,并不是玩闹。”徒暄乖乖的应了一句,随口问道:“几位叔叔也是出来玩儿的?”
  
  徒藉脸上闪过一抹尴尬,薛蟠立刻知道这仨货准没好事儿。果然,就听徒煌低声抱怨道:“本来是要去纸醉金迷的,恰巧见到你和林大人的身影,便想问问你们去不去。谁承想你还带着他们两个出来了。”
  
  薛蟠心中暗笑,面上却正色说道:“我是带两位公子出来体察民情。免得他们将来长大了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连小白菜和菠菜都不认识。”
  
  一句话说的徒煌面色绯红,有点下不来台。他恶狠狠的瞪了薛蟠一眼,轻声抱怨道:“说话就说话,好好的你牵扯这么多没用的做什么?”
  
  薛蟠嘿嘿一笑,也不在逗弄徒煌,随意摆手道:“那我也不耽误你们了。这就四下散开,各玩儿各的去吧!”
  
  没等薛蟠把话说完,就听徒藉饶有兴味的开口说道:“倒也无妨。正巧我们也没什么意思,四处慢逛。若是小侯爷不弃,不妨带着我们几个,可好?”
  
  薛蟠稍微沉吟片刻,觉着凭空多出三个人来帮着他看着两个小包子也不错。遂含笑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既如此,大家一起就是了。”
  
  徒藉三个跟着薛蟠一伙人逛了没多久,便有些后悔了。徒煌一脸无聊的看着前面的两个小包子,每路过一个街边摊子甚至商铺租店都要迈进去细细打听人家卖的是什么,各样卖多少银子,甚至还问出人家东西的产地等等,甚至还学着市井流民和店家讨价还价,然后买一些在他眼中看来就是残次品的东西,有些无奈冲着薛蟠问道:“你们的目的地是哪里,究竟要干什么?”
  
  薛蟠白了徒煌一眼,开口说道:“不是告诉你了,我在领着两位小公子上实践课。你还真以为我领着他们玩儿呢?”
  
  徒煌哑然失笑,摇头问道:“这东西有什么用,我还以为你能叫出什么治世治国的大道理呢!”
  
  “大道理是用来忽悠人的,又不是用来干事儿的。你这么多年干哪件事儿是孔子孟子交给你的?”薛蟠不屑的撇了撇嘴,摇头说道:“依我看,与其让他们死读书,被那些酸腐书生糊弄着。还不如让他们接触一下民生。至少,等他们将来长大办差了,不会被手底下人忽悠的脸米粮多少银钱一斤都不知道。”
  
  徒煌被说的语噎,当年操办工商杂税的时候,他就因为不知晓市面上商品的价格被人糊弄一把。此事已经成了他的终身笑柄,薛蟠这个没眼力见儿的混球见他一次提一次,别提有多烦人。
  
  一旁的徒藉见状,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真不知道徒煌这么多年为什么非得和薛蟠扛着。说也说不过人家,拼也拼不过人家,会会都被人弄得哭笑不得,他反倒越挫越勇,每次见面都得上去撩闲两句,被人刺的没话了,方才能舒坦的退回来。
  
  果然,徒煌沉吟片刻,一脸讪讪的退到徒藉旁边,冷哼道:“本王爷大人不记小人过,不和你一般计较。”
  
  薛蟠也故作不屑的嗤笑一声,傲娇的转过头去,不再理他。反而是三步两步的赶到两个小皇子的身边,就着刚才这一道儿的商家摊铺分析起来。
  
  “想要看一个国家的子民过的好不好。只要看他们的碗里都有什么,也就是说只要看集市上的商品品种是否多样化,价格是否合理,百姓们是否能承担的起。古往今来,不论是朝政改,革也好,承袭旧制也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朝廷能够平稳安泰,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的威严能够震慑周边不起异心——这个说到底还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因此,商业的发展便至关重要。”
  
  薛蟠说着,看着周围一群不赞同脸色的皇族大爷们耸肩笑道:“这个并不是说我是商人,所以就给你灌输这样的理念。而是不管朝廷施政也好,百姓过日子也罢,大家都需要钱来支撑。而经商,便是来钱最快的一种办法。”
  
  “好的商人,出手一次赢得的利益不会小于强盗抢劫。甚至往大了说……当年秦国奇货可居的吕不韦,明朝富可敌国的沈万三,不都是商人吗?你能说他们创下的功业不辉煌,不足以名垂史册?”
  
  众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薛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