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综琼瑶之成为乾隆皇帝完结 >

第4章

综琼瑶之成为乾隆皇帝完结-第4章

小说: 综琼瑶之成为乾隆皇帝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家人最近有没有做什么事情使得皇上忌讳?思来想去未果,书、书,关于书······

  猛地,刘墉仿佛想起了什么,脸色顿时变得惨白,冷汗都下来了,有关于书的罪名,最大莫过于——文字狱。

  刘墉伏在地上,身形止不住地颤抖,虽然他们一家自觉对皇上忠心一片,绝无丝毫谋逆之心,但是止不住有小人进谗,那些书籍动辄几万几十万字,即使他们再思虑周全,也不可能每一个细节都想得周全,只要一个疏漏,就足以毁了全家,刘墉脸色惨白,只觉一阵心灰意冷,尤其听到坐在桌案后的皇帝慢悠悠地又丢下一句:“对了,朕还没问,你父亲刘统勋刘爱卿这段时间还好吗?”

  龙椅上的顾青竹自然不知道刘墉脑子一转就想了这么多,还奇怪这位未来的千古贤臣胆子未免太小了吧,想起刚来的那两天,拼命地回忆乾隆朝的能人,好不容易想起一个,却发现刘统勋这位赫赫有名的能臣居然没在朝堂上出现,奇怪地用乾隆的记忆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去年因为查验通仓短少米石不实被免职留用了,现在还赋闲在家呢。

  所以说,人脑子太灵活了也不是件好事。

  顾青竹并没有将小孩的事情对刘墉讲清楚,只是让他回去后去杨柳胡同找一个叫做钮祜禄善保的少年,整理书籍的事情就交给这个孩子,月俸不需要给太多,只要可以维持他们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就可以了,在顾青竹的心里,已经将善保当成了将来的大才,不希望这个未来的人才失去这段生活的磨砺后,变成庸才。

  顿了顿,顾青竹又淡淡道:“你父亲赋闲在家也够久了,多和这孩子接触接触吧,也好动动自己的脑子,别到时候要用了,却已经僵了,好了,你下去吧,对了,这件事不要让那孩子知道是朕的意思。”

  刘墉懵懵懂懂地退了出去,一边惊讶地想着那个叫钮祜禄善保的孩子到底是何方神圣,似乎皇上很重视他,一边又想着这样看来皇上似乎并没有针对他们父子的意思,主要目的是为了那个孩子,转念又想到了最后一句话,那是要父亲不要太死板还是暗示不久后会再度启用父亲呢?

  刚进官场时间不长的刘墉只觉得脑子一阵发晕,皇上的心意果然变化莫测,难以理解,父亲大人,皇上的话到底什么意思啊?

  不说刘家父子化简为繁、苦思冥想后终于破罐子破摔地决定问心无愧地只做自己的事情,不想太多,引起两代能臣烦恼的顾青竹斜靠在榻上,将意识沉入脑海,开始慢慢地一点一点梳理乾隆留下的记忆。

  原来这异姓王除了瑞王之外,另外两家一是齐王——元朝遗族鄂尔多斯氏,一是硕亲王——金国遗族完颜氏,硕亲王还好,被留在了京城皇帝的眼皮子低下,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可是另外一个齐王居然和这个瑞王一样放在外面,你是怕异姓王的势力发展得不够强大是不是?还是对齐王的忠心太有信心了?

  顾青竹叹气,揉了揉眉心,异姓王啊,如今看来,得要找机会用适合的理由将齐王调回京城了。

  可是还没等他想到办法,命运已经先行替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边关军情,准噶尔部内讧,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和准噶尔部强臣达瓦奇先后崛起,后因二者势均力敌而纷纷向清朝归附求助,世上男儿哪个不想做出一番事业,齐王一时冲动率兵出击,意欲将阿睦尔撒纳、达瓦奇的势力尽数吞没,为大清开疆辟土,建不世之功,却不料竟战死在新疆,齐王福晋听说夫君战死,竟然也自刎殉情,追随齐王而去,只留下一个十岁的女儿,被齐王旧部一路护送,正往京城而来。

  顾青竹默默地看着随着急报而来的齐王福晋留下的血书,再看看自己不久前刚刚写好的将齐王调回京城的旨意,长叹一声。

  半个月后,齐王之女兰馨抵达京城,皇帝颁下圣旨,言明齐王忠心耿耿,为国战死,齐王福晋对夫君情深意重,殉情而亡,皇室怜悯齐王之女痛失双亲,遂将其收为义女,由当今皇后抚育。

  兰馨到了皇宫后,直接被送到了慈宁宫。

  “兰馨给太后娘娘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给各位娘娘请安。”

  “这就是齐王家的兰格格吧,果真是个好孩子。”太后看着跪在地上低着头,虽力持镇定却仍然掩不住一丝惶惑的兰馨,眼中流露出疼惜的神色,也是个可怜的苦命孩子啊:“兰丫头,过来,到哀家身边来。”

  “是,太后。”兰馨定定神,起身走到了太后的身边。

  “还叫太后吗?”皇后看着兰馨,心中也有些欢喜,难得地微微笑了起来:“你现在可是皇上的义女,该叫皇玛嬷。”

  “皇玛嬷!”兰馨慌忙改口。

  “真是个孩子。”太后不以为意,反倒轻轻笑了起来。

  “皇额娘说谁是孩子啊?”低沉的男音响起,随着一声‘皇上驾到’的高喊,顾青竹跨进了慈宁宫的正殿。

  “妾身参见皇上。”众妃子们纷纷下拜。

  “平身吧!”顾青竹摆了摆手,走到太后的旁边,笑道:“皇额娘刚刚在聊什么呢?朕好像听到了‘孩子’什么的。”

  “呵,就是你刚认的义女啊!”太后对兰馨招了招手,拉过她的手笑道:“兰丫头,还不向你皇阿玛问安。”

  “兰儿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也许是紧张过头了,面对着顾青竹,兰馨反倒镇定下来了,落落大方地甩着帕子福了福身。

  顾青竹点了点头:“起来吧!”转头对着皇后微微一笑:“皇后,朕给你找的这个女儿,你可还满意?”

  皇后点点头:“皇上的眼光,妾身自然是信得过的。”

  几人又说了会话,皇后便带着兰馨回了坤宁宫,注意到太后望着兰馨的背影,眼中闪过的一抹失落,顾青竹微怔,心中蓦然一动。

  几天后,顾青竹带着一个**岁的女孩,来到了慈宁宫中。

  “皇帝,这······”太后吃惊地看着皇帝,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个明眸皓齿、语笑嫣然的小女孩。

  “皇额娘,儿子又有事情要来麻烦您了。”顾青竹微微一笑,指了指身后那个他好不容易找到的符合条件的女儿:“这女孩名叫晴儿,今年才九岁,是渝亲王的嫡女,渝亲王福晋早逝,渝亲王和齐王一样,两年前战死沙场了,这两年,她一直是由渝亲王府的侧福晋抚养,毕竟是皇室血脉,这有些不合规矩,所以儿子就将她带来慈宁宫,请皇额娘帮忙抚养。”

  太后有些了然地点了点头,将晴儿招到自己的身边,仔细端详着,对着这个乖巧的女孩真的是越看越爱,对着顾青竹笑道:“好了,哀家知道你的心思了,这孩子,就留在慈宁宫,放在哀家的身边吧。”

  ……………………………………………………………………………………………………………………………………………………………………………………………………………………

  7

  第七章 上书房

  其实,皇帝真的不是个好职位!

  犹豫了半天,终于还是找了个时间将记忆彻底融合的顾青竹扶着昏昏沉沉的头醒来后发出如斯感叹,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虽然顾青竹并不知道这句非常流行的网络形容句,但是这并不妨碍融合了乾隆记忆的他对此拥有深深的切身体会!

  他一直以为他这些天的皇帝已经做得很辛苦了,没想到乾隆还是个皇子,不,是从还是皇孙的时候,比这还要辛苦。

  从6岁开始,每天早上寅时(3——5点)之前就要抵达书房,在那里读书,复习前一天的功课,准备师傅到来上课。

  卯时(5——7时),老师到达书房,开始教授皇子熟读每篇文章,并且背诵。

  辰时(7——9点),皇帝下朝之后一般都会过去看看皇子们的学习情况,可怜乾隆的皇玛法是在这方面以严格出名的康熙不说,更悲惨的是,他的皇阿玛还是在对学习方面的要求比之康熙还要严厉的冷面雍正,更何况乾隆还是雍正看好的继承人,于是,乾隆的辛苦可想而知,被打压得过头的结果就是这人在登上皇位没人压制的时候彻底叛逆起来了,为了封存这段伤心的记忆,去书房的次数少得可怜。

  巳时(9——11点),继续念书,而且热了不许摇扇子,冷了不许抱着厚衣服,要专心写字。

  午时(11——13点),这是皇子们吃饭的时间,吃完饭后连午休的时间都没有,继续前面的功课。

  未时(13——15点),皇家的孩子,讲究的是文武双全,满洲的男儿决不能将血脉里尚武的天性丢掉,于是这个时候就是他们练武的时候了,皇子们统统到了外面的一个院子里练习骑射。

  申时(15——17点),此时又是皇帝逛到这里检查皇子作业的时候了。

  酉时(17——19点),练习射箭。

  当上皇帝后,虽然好了一点,但是依然······

  5:00——7:00左右起床、请安、早读;

  7:00——9:30早膳;

  9:30——11:00上朝理政,办理公务;

  11:00——2:30午休、午膳;

  2:30——5:00看书学习、吟诗绘画或由妃嫔陪同看戏、听乐等娱乐;

  5:00—9:00晚点或酒膳,做佛事,然后就寝。

  感受到乾隆残留的对这种悲催生活的一丝怨念,顾青竹只能感慨,皇家的人不好当啊,跟他们比起来,现代的学生除了高三生之外,那真是享受啊!难怪乾隆当上皇帝后那么肆意享受呢,原来是为了弥补损失啊!

  不过,说起皇子时代······

  话说乾隆有多久没去看看他的那些儿子们了?

  顾青竹坐直身体,要不,现在去看看?

  做了决定,顾青竹立刻站起身来,带着两三个侍卫前往皇子们念书的上书房。

  上书房中,纪晓岚正在给皇室子弟们上课,只听得外面小太监一声高喊。

  “皇上驾到!”

  纪晓岚手一抖,书差点就掉下来砸到自己的脚,不会吧,皇上不是一向不怎么喜欢到上书房来的吗?怎么今天有心情跑这里来?

  看看底下坐着的阿哥们,也是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看来不是他的幻觉,纪晓岚整理一下衣着,走下讲桌,对着走进的顾青竹跪下:“臣纪晓岚,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儿臣叩见皇阿玛,皇阿玛吉祥!”

  “奴才叩见皇上,皇上吉祥!”

  顾青竹嗯了一声,点点头,让他们起来,扫视了一下,嗯?上书房的人怎么这么少?于是在心中开始扳手指计算乾隆,不对,现在应该说是他的儿子们的现况了。

  大阿哥永璜,两年前就死了。

  二阿哥永琏,只活了八岁,死了。

  三阿哥永璋,自从被乾隆训斥之后,就上了折子,卧病在家,只在每年年终家宴和指婚第二日谢恩时见过他的身影,一概的脸色苍白低头缄默不语的单薄身影。

  四阿哥永珹,今年十四岁,上书房年纪最大的皇阿哥。

  五阿哥永琪,十二岁,完好。

  六阿哥永瑢,十岁,完好。

  七阿哥永琮,两岁的时候出痘没熬过来,夭折了。

  八阿哥永璇,七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