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天龙之明教教主 >

第28章

天龙之明教教主-第28章

小说: 天龙之明教教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着落在无名老僧身上,便对无名老僧道:“师父,弟子与萧大哥义结金兰,如今萧老伯身受内伤,当世也只有您老人家能救他性命了,还望师父救他一救。”
无名老僧微微一笑:“你这小子,哎,既如此,我便救上一救。”转身向后山行去。张致远知道那老僧多半是要用易筋经的功法为萧远山洗髓易筋,是容不得旁人打扰的。当下向萧峰一示意,萧峰拉着萧远山,张致远向众玄字辈僧人辞行,便领着萧峰二人向老僧所住的小屋子走去。 
第四十三章 离少林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巩固统治,本着“强干弱枝”的指导思想,解除中央和地方大将的兵权,使地方行政权和财政权分开,又在中央组织强大的禁军。这些措施避免了地方分裂的再现,使北宋在政治上出现了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又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数量的激增,造成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至北宋中期,已出现严重的财政、政治和边防危机。为缓和矛盾,富国强兵,宋神宗任命王安石进行变法。他制定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和保甲法等措施,力图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缓解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由于用人不当,特别是新法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削弱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遭到特权阶层的反对,新法没有成功。到了此时神宗皇帝驾崩,大宋高太后主政,仍然是奉行强干弱枝的国策,是以大宋王朝在北面不敌辽国,西北不敌西夏,甚至在西南都要看吐蕃脸色行事,只有边陲小国大理还是以大宋为宗主国,礼敬有加。但是大宋一朝民殷国富,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代。
“凉风有幸,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心情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张致远一行人下了少林,一路向西行去。慕容博一死,少林寺广发英雄帖,将慕容一族的阴谋公之于众。大宋朝廷也将姑苏慕容一族列入反叛的行列,派兵围剿燕子邬。燕子邬中除了慕容复和那四大家臣逃走外,其他人全部被官府拿下,中原武林人士,尤其是那些与慕容家有过节的江湖人物更是欲杀之而不得。曼陀山庄同样受了牵连,那王夫人却不知是的了什么缘故,又被官府赦免了,让本来对此很是头疼的张致远颇为松了一口气,有是有些疑惑,难道是大理段正淳帮的忙不成?想了半天也想不通的张致远很快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同行的四女身上。那阿朱是原书中萧峰的红颜,自己自然是不能打她的主意的。一段日子的相处,张致远在原书中就很是了解阿碧的爱好的,凭借着自己先进一千多年的见解,张致远很成功的把少女牵挂慕容复的心思成功的吸引了过来。这不,张致远又是利用后世韦爵爷的经典台词将几女逗得哈哈大笑。
王语嫣很是疑惑,眼前的男子害得自己心爱的表哥不仅复国大业难成,更是让他在大宋难有立足之地,按道理来説自己应该是要恨他的,可是张致远是自己外祖父的弟子,从上少林到自己家里卷入慕容氏一族的谋反案件中,张致远对自己表现出来的关怀,让王语嫣对张致远有一种似兄似父而有説不清楚的感觉,这也是王语嫣在得知自己家里已然无事之后,又以跟着张致远可以找到自己外祖父和外祖母为由,没有离去的原因之一。阿碧却是自从那天以后对张致远就没什么好脸色,只是为了照顾王语嫣这个表小姐而留在张致远身边之外,很少对张致远露出好脸色来。听到张致远这一段近乎自恋的话语之后,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阿朱也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世,对告诉自己身世的张致远很是感激,虽然不能立刻到小镜湖去认自己的母亲,阿朱却是把自己对张致远的感激之情深深的埋在了内心深处。再加上小姑娘那日在杏子林中早以被萧峰大智大勇,仁义无双的形象所折服,小姑娘在内心深处是不愿意对作为萧峰兄弟的张致远为敌的。所以虽然张致远揭露了慕容一家的谋反阴谋,阿朱却还是对张致远没有丝毫的敌意。
殷子皓作为昔日的明教光明左使者,对莫问时这位明教历史中武功最为高强的教主是颇为神往的,自然是上了少林亲自拜见了这位昔日的教主,待到殷子皓声泪涕下的将明教发生的变故诉説完毕之后,无名老僧只是一声“阿弥陀佛”,然后默然不语,半天才叹了一口气道:“世事无常,佛家讲究因果循环,我已入佛门,世俗之间的事情却是再也与我无关了。致远你即已受我衣钵,我却也不勉强与你,你若愿意,只管去做了那明教教主,导他们向善也就是了。若是不愿意,哎,那也是宿命。所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自然会有那么一天的。”张致远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更何况眼前的无名老僧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中可以説最为关心的人,张致远看他眉目中对明教仍是放不下心来。张致远一口气应了下来,那明教教主做了也就做了,反正有萧峰这个免费的“劳力”在,只需得自己夺下那明教教主的位子,一般的帮中事务自然是不需自己劳心的。也就彻底坐实了殷子皓口中的教主的称呼。一下得山来,在殷子皓的引路下,一行众人除了萧远山因为要无名老僧疗伤的缘故,还在少林寺中,一行九人浩浩荡荡的向西行去。 
第四十四章 昆仑山光明顶
         既然答应了无名老僧要去做那明教教主,关于明教的近况自然是要了解一下的,那殷子皓身为名叫光明左使,明教中的事情,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明教又称摩尼教,摩尼教是一种早已失传的古代宗教,它自公元3世纪为波斯人摩尼创立后,到3世纪末,已传入中亚并成功地使许多粟特人加入教中。7至8世纪,摩尼教又由粟特人传入漠北新兴的强国——回纥汗国境内。由于粟特人在回纥国内极重要的经济政治地位的影响,摩尼教于763年被回纥尊为国教。摩尼教的根本教义,为二宗三际。二宗指明暗,也即善恶。三际指初际、中际、后际,初际阶段,明暗是分开的。中际阶段,黑暗侵入光明,光明与黑暗斗争,两者混合。后际阶段,明暗重新分开。“若有明使,出兴於世,教化众生,令脱诸苦”即出自摩尼教经典。此时的明教还是处于地下活动的状态,不过由于其宗教教义被广大穷苦百姓所接受,是以明教规模庞大,甚至足以与号称天下第一大帮的丐帮相抗衡,只是由于其活动范围处在大宋边陲,一向低调,是以很少有武林中人知道还有明教的存在。
对此张致远早有所料,明教一向被官府所嫉,隐迹藏行自然是必要的,微微一点头示意殷子皓继续説下去,殷子皓接着道:“我教教众崇尚光明,崇拜圣火,因此,西域波斯又将我教唤作拜火教。虽然我教发源自波斯,也以那波斯明教为总教,但是数百年来,我中土明教已经与波斯明教很少有往来,是以并没有什么隶属关系。我教自教主以下设左右光明使者,四大护教尊者以及五位行走散人,初教主外,以光明左使者为尊,统理教中事务。光明右使者则负担守护圣火重任,四大护教尊者为教中护法,武功高深莫测。剩下便是那五个行走散人啦,分别掌管我教在各地的分舵。现如今教中四大护教尊者只剩下排名第三的玄武尊者柳无痕不得已屈从于那方腊的淫威,其余三大尊者皆因不肯与方腊合作造反而被方腊下狱,那五大行走散人却是由于终年在外,只有糊涂道人在光明顶山当众反对方腊做教主而被方腊毙于掌下外,其他几人已然于属下取得了联系,只待教主上山,便率众拥护。”
“恩,那四大护教尊者和五大行走散人功夫比你如何?”张致远心道,总要提前了解一下自己属下的本事才好。便问道。
“回教主,四大护教尊者武功以老大青龙尊者上官无悔最为高强,比属下要高明许多,剩下的白虎尊者欧阳无风和朱雀尊者夏芷謦和属下不相伯仲,五大散人却是稍微逊色,那奸贼方腊武功也是比我要低上不少,只可惜,那日若不是众兄弟中了那奸诈小人的暗算,又怎会哎都是属下的过错,若是早一日发现那奸贼的图谋,又怎能连累老兄弟吃这么多苦!”
张致远闻言安慰道:“也不能怪你,你看在老教主情分上照顾他的遗子那自然是对的,呵呵,留着你这份后悔等到山上多杀几个方腊一党的逆贼报仇吧。”萧峰却是在一旁听得发呆,这殷子皓武功显然极为高明,只怕比起丐帮的传功长老还要高明几分,可若是按照他的话説,那明教和他一个水平上的便还有四大护教尊者,有一个还要比他更高明一些,想来那五大散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般的实力若是真的造反,只怕便是天下百姓的一场浩劫那。这般的势力,若是可以导其向善,有朝一日便是成为天下第一大教也不为过哪。
殷子皓着急相救自己一干子老兄弟,一行人于半个月后终于踏进了明教总坛所在的昆仑山坐忘峰。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距黑海不远处是传説中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玉虚峰、玉珠峰经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形成昆仑六月雪奇观,水量大而稳定,传説是西王母用来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为优质矿泉水。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中游,长期侵蚀千板岩,形成了峡谷绝壁相对,深几十米的一步天险奇观。奇峰婷婷玉立,传説是玉帝两个妹妹的化身。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中国第一神山。张致远不禁想起后世陈毅老总的一首诗来
峰外多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
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线平。
目极雪线连天际,望中牛马漫逡巡。
漠漠荒野人迹少,间有水草便是客。
粒粒砂石是何物,辨别留待勘探群。
我车日行三百里,七天驰骋不曾停。
昆仑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驱遣江河东入海,控制五岳断山横。
萧峰虽是个粗莽汉字,却也能听得出这首诗是赞颂昆仑山的,连声叫好,那殷子皓却是当过光明左使者的人物,是个允文允武的人物,也被这首诗的磅礴大气所感染。至于身后的几女,除了钟灵和木婉清对这诗作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外,王语嫣和阿碧已经在眼睛里浮现出吃惊的神色,不想眼前这如同流氓无赖一般的张致远也能作诗,张致远却是因为自己偷窃陈老总的诗被众人赞扬,几乎要羞得无地自容了。 
第四十五章 光明顶
         到了光明顶下,张致远让薛慕华从包裹里拿出一直圣火令来,嘱咐殷子皓带着这支圣火令和萧峰一道上山到那密道之中先行相救那明教被囚的众人,自己则率领诸女和岳老三,薛慕华,康广陵一众人等大摇大摆的向明教总坛行去。此时正是盛夏时节,张致远一行人俱都是习有内功之人,自然是不畏寒暑,山上郁郁青青,端的是景色宜人,走了大概半柱香的功夫,张致远敏锐的发觉有人在监视自己,张致远见那人畏畏缩缩,始终不敢出来,心下暗暗发笑,我看你还能忍多久?直到快要到山顶的时候,一众人等抬眼就可以看见山上金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