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527章

高科技军阀-第527章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晨五点半,麦克阿瑟收到华盛顿的一封电报,命令他立即执行“彩虹5号”作战计划,麦克阿瑟却坚持说“我接到的命令明确告诉我不要先对日本人动手”。眼下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事态似乎模糊了他的判断,他象是还在相信“菲律宾仍将保持中立,不会受到日本人的进攻。”一些人指责麦克阿瑟冥顽不化,他不让布里尔顿对日本本土进行先发制人的空袭实在令人吃惊,因为早六时十二分哈特海军将司令部的报告已经提供了空袭的理由:日本的舰载机正在轰炸停泊在达沃湾的“威廉?普雷斯顿”号航空母舰。麦克阿瑟担心他将遭到进攻,他下令将克拉克基地剩下的“b17”轰炸机撤到比较安全的吕宋岛。他知道哪怕他准许布里尔顿进行先发制人的空袭,菲律宾也是不会得救的,虽然后来的情报证明,由于气候恶劣,日本轰炸机在机场不能起飞,很容易成为美国“b17”轰炸机攻击的目标。假如麦克阿瑟下令发起袭击,最多会打乱日本的入侵时间表,而无法改变善菲律宾美军的处境。
    阿诺德将军随后从华盛顿给布里尔顿将军打电话,告诉他绝不能使停在机场的轰炸机重蹈珍珠港的覆辙。这时设在马尼拉北面八十五英里的伊巴机场该岛的雷达报告,一批不明国籍的飞机正在逼近,布里尔顿紧急出动了56架“40”战斗机,但却没有发现敌机,在这些飞机返回机场不久,不顾气候恶劣仍设法起飞的70架日本陆军轰炸机开始对吕宋岛北部的碧瑶机场和图盖加拉奥机场进行轰炸。此时海的浓雾已经消失,日本海军第11航空战队的232架飞机也已经起飞,开始前往菲律宾的远距离飞行。
    设在伊巴机场的美军雷达发现了入侵的日本飞机。他用电传打字发报机向克拉克机场发出警报。由于行动不够迅速。伊巴机场的战斗机正在加油时突然遭到100多架日本战斗机和轰炸机的袭击。克拉克机场也遭到袭击。空袭警报响了起来,机组人员慌忙奔向自己的飞机,其他人四处逃跑,或者蹲在地,头顶第一批日本飞机呼啸而过,机关炮喷吐着火舌,炸弹在地迸起一团团火球。几架试图起飞的美军“b17”轰炸机始终没有飞起来,炸弹将它们炸成一片火海,仍然整整齐齐停在机库前面的那些飞机也中弹起火。四架“战鹰式”战斗机总算飞到空中,但无法阻挡三批协调得很好的敌机对克拉克机场的疯狂轰炸。这是珍珠港事件的重演,克拉克机场和其他机场被炸弹的爆炸和燃烧的飞机的大火吞没。
    下午一时三十七分,日本飞机才轰隆隆地飞走了,留下了一堆堆烧焦的和正在冒烟的飞机残骸,麦克阿瑟的空军力量受到了致命打击。只有棉兰老的十七架“飞行堡垒”幸存下来,四分之三的战斗机被摧毁。在半个小时中,日本人赢得了得以顺利入侵菲律宾所需的空中优势。当天下午,布里尔顿接到阿诺德将军狠狠责骂他的电话,要他阐明“究竟为什么”在接到那么多的警报之后还被炸得个措手不及。
    在美国人乱成一团的时候,英国人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在新加坡要塞,停泊在那里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英国主要战舰的舰长和参谋官们一起开会,在这次会议,面色苍白的汤姆?菲利普斯爵士必须决定采取什么行动来回答前一天下午海军部的来电:“在南中国海行进的日本远征军表明他们要入侵,根据这种估计,报告海军或空军可采取什么行动。”
    混乱的情报纷至沓来,使菲利普斯海军中将对整个形势没有明确的了解。他得到警告,日军的登陆部队已经从本土出发。可在这时候,他们得到的另一份情报却说预备入侵马来亚和暹罗的日本舰队只有两艘战列舰!
    在热得象一座蒸笼的司令舱里,菲利普斯大汗淋漓,他现在意识到,他的威慑使命已告失败。他不愿意让自己的主力舰停在港口内成为日本飞机炸弹的轰炸目标。他概述了自己的作战计划:黄昏时启航,迎击来犯之敌。成功依赖于出其不意和战斗机对他的战舰提供充分的掩护。
    太阳正从这座大英帝国东方殖民地大城市的后面慢慢沉落下去,“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缓缓开出系泊处,慢慢驶出柔佛海峡。对于亲眼看见它们出港的少数人来说,这是总督的每日告示的具体表现,这张告示是用英文、马来文和中文张贴的:“我们准备好了;我们收到大量警报,我们的准备工作不但做了,而且受到考验……我们怀有信心。”事实,新加坡英国海军最高指挥官莱顿海军中将并没有这样的信心,他在看着z部队出港时预言:这是他同被派来接替他的那位敢作敢为的海军将领的最后一次见面。汤姆?菲利普斯对他这次使命感到不安的心情已经表现出来了,他在驶进公海的“威尔士亲王”号的舰桥对旗舰舰长说:“我拿不准普尔福特是否理解我为什么这样重视十日那天要有战斗机在我们空掩护。”然而,这种不安心情丝毫没有传到甲板下面的两千多名水手中间,他们乐于离开这个闷得要死的港口,渴望参加战斗。当天下午,当“反击”号的舰长坦南特告诉他们“我们要出去自找麻烦”的时候,他们高声欢呼起来。
    差不多在同一时刻,赤黄色的炮口焰和“砰!砰!”地落在被称为美国在太平洋中部的“不沉的航空母舰”的这座珊瑚岛的沙滩的炮弹,破坏了宁静的海洋之夜的优美月色。日本舰队开始炮击中途岛,但这场夜战只是一次扰乱性袭击,他们同美国海岸炮兵连互相轰击,一座机库着火,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被打死。
    太平洋现在一片漆黑,它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战场。旧金山和洛杉矶已实行灯火管制,当天晚,有人报告在近海发现日本航空母舰之后拉响的警报,使人们过敏的神经和防御系统经受了一次考验。在瓦胡岛,营救困在“俄克拉荷马”号里的水手的工作仍在紧张地进行。在孤零零的威克岛,海军陆战队警备队预料敌人将要进攻,正为炮兵连配备人员。在关岛,由于没有重炮可以保护他们,这一夜又是漫长的绝望的一夜。在马尼拉,麦克阿瑟和他手下的指挥官正在估量白天的军事惨败,考虑着如今在失去空军支援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击退滩头堡的入侵之敌。
    当天晚,剩下的一线希望遭到最后的打击,这一线希望是,中国或许能够阻挡日本征服远东的疯狂浪潮。中国政府对日本侵略美国表示了谴责,并宣布进行动员,但迟迟没有得到中国海军出动的消息。
    在那个全球战争的第一个晚,在白天遭受了彻底的惨败之后,只有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床休息时是心满意足的,美国和中国从此将完全作为同盟者并肩战斗,这使他释然于怀。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好了,我们总算赢了,我心满意足地了床,并安然入睡。”
    当“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在军事开始遭到惨痛的失败时,温斯顿?丘吉尔的直接反应却是这么一句话。他心里明白,珍珠港遭到的袭击,已经迫使美国决心投入一场全球战争。事件发生之后的几个小时内,白宫的电话交换台忙得不可开交,国会议员和“美国第一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纷纷打来电话,保证支持这场战争。一股举国一心的激昂情绪席卷美国,第二天正午,罗斯福在他的儿子海军尉詹姆斯的搀扶下走进众议院的时候,这样的情绪强烈地表现出来了。他腿套着钢架,站在讲台前面,向国会紧急会议发表了历史性的讲演。他有意放慢声调,电台网将他的讲话向全国作了实况转播:
    “这一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永远蒙受耻辱的日美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的蓄意进攻。”他心情沉重地讲述了发生在那一天的“无端的卑鄙偷袭”,然后警告:“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领土,我们的利益,正面临着严重的危险。”他在结束十分钟讲演的时候,要求国会对日本宣战,他满怀信心地预言:“凭着我们人民的无限决心,我们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罗斯福最后祈祷“帝保佑我们”,话音刚落,拥挤的众议院里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跺脚声,毫无疑问,这是他已执政九年的政府向国会提出的许多要求中最不会引起争议的一项要求。就在同一小时,这项要求在参议院“全体一致”通过,在众议院只遭到一位持不同意见的和平主义议员的反对。
    当天下午,罗斯福佩带着哀掉死难将士的黑袖章,在对日宣战签了字。在他的身边,围着国会两院的领袖和许多闪光灯。时值隆冬,由于全国已实行灯火管制,外面的街道显得异常黑暗。士兵在战略性工厂、港口和造船厂巡逻警戒。白宫和华盛顿政府的各个建筑物,竖起了机枪岗哨。财政部长摩根索将总统的卫兵增加了两倍,但未能说服他在宾夕法尼亚大道布置坦克。
(四百六十九)盟军的抵抗
    盟军的抵抗
    那一天,美国各个城市的官员从早到晚一直在监督实施预防空袭和破坏活动的紧急措施纽约市市长菲奥雷洛?拉瓜迪亚决心保护曼哈顿“免遭珍珠港式的突然袭击”,进行了民防大动员。警察局将日本人和其他轴心国的人集中在一起,用渡船送到港口对岸的埃利斯岛上看管起来。时代广场图片新闻橱窗的前面,整天围着一堆堆哭丧着脸的观众,身着制服的水兵,气字轩昂地向围上来的听众发表讲演:“我们很快就会打败他们。”在整美国,青年人蜂拥报名参军,陆军和海军征兵站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在日本可能入侵的西海岸,高射炮连正在匆忙进入好莱坞山、长滩和西雅图的阵地。波音和道格拉斯这两家大型飞机制造厂眼下成了敌人轰炸机偷袭的明显目标。手持铁叉、肩扛猎枪的农民,在荒凉的普吉特海滩上巡逻,准备随时粉碎企图登陆的敌人。有一位警察报告,一架国籍不明的飞机正在侦察圣何塞以西的沿海,于是,从洛杉矶到旧金山,六时刚过就拉响了警报。负责西部防务的威廉?奥德?瑞安将军,“断定这些飞机是从一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他不承认这是一场虚惊,说是他的战斗机把日本人吓跑了。.doulaidu.
    美国西部各管辖区的电话交换台应接不暇,频频接到有人对美籍日本人暗中盯哨以及故意毁坏日本人财物的报告。在华盛顿,日本大使馆由大批警察保护,野村大使和他手下的工作人员现在实际上成了人质。在全国各地,许多日本血统的美国人合伙花钱在报纸上表态,或者向白宫发电报,明确表示忠于美国,可是,这还不足以制止人们砸破他们商店的橱窗,也不足以制止“爱国的”美国公民联合抵制日本人的商店和一切日本货。
    美国政府非常清醒地估计到,空袭和入侵随时可能发生,夜间灯火管制开始实行,防毒面具的分配工作足足进行了好几个月。罗斯福同意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使美国人适应战争环境,适应限制个人自由和消费,以便动员全国进行一场长期的艰苦斗争。
    在英国,刺耳的警报和呼啸的炸弹声已是每天司空见惯的了。珍珠港的消息使英国人知道,美国人将要和他们并肩战斗。但英语民族之间这种崭新的战友情谊,并不包括爱尔兰共和国,它轻蔑地拒绝了丘吉尔要求统一的呼吁。丘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