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52章

高科技军阀-第52章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腥辈蝗娜站濉
    冲锋的武卫前军士兵们也觉察出了日军阵地上的诡异景象,一个接一个的放缓了脚步,三五成群的聚在了一起,用惊疑不定的目光看着周围。
    在他们的四周,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以及破碎的枪械和装备。
    一堆尸体当中传来了阵阵呻吟和惨叫,端着步枪的刘武循声小心地走了过去,立刻便看到了一名一条腿已经被炸断的小个子日本士兵。
    小个子日本兵看到了刘武走近,满脸污血的他眼中闪过一种垂死野兽般的仇恨光芒,他嚎叫了一声,猛地用步枪支撑着身体站了起来,他刚想把刺刀端起来,一支腿却根本无法支撑住身体,结果又摔倒在了地上。
    看着他滑稽的样子,刘武忍不住笑了起来。但当他看到对方脸上那恶毒的神情,心里不知怎么又有些感到发冷。
    刘武看到对方还想要拿枪的动作,冷笑了一声,上前一步,举起了上了刺刀的步枪,狠狠地捅进了对方的胸膛。'(m)無彈窗閱讀'
第七十五章 105毫米多管火箭炮
    小个子日本兵发出一声惨号,双手紧紧握住了刺入胸口的刺刀,挣扎了几下,然后抽搐了一会儿,便不动了。
    此时一名日本军官也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右手高举着一把东洋刀,嚎叫了一声,向武卫前军士兵们冲了过来。
    看到这名左臂已经只剩下白骨断茬的日本军官,武卫前军的官兵们全都一愣,而那良胜却分开自己的部下,几步冲到了日本军官的面前,打算和他拼刀,而这时不知道哪里打来了一枪,日本军官的胸前喷出了一团血雾,他脚下一滑,软软地向前跑了几步,然后一下子摔倒在了地上。
    “娘的!是谁抢老子的生意?”那良胜有些光火地大叫起来。
    一名武卫前军士兵不知所措地放下了枪口还在冒烟的步枪,等待着长官即将开始的大发雷霆,那良胜却并没有理他,这位营长上前揪下了已经死去的日本军官的领章和袖章,又从他手里取下了那把东洋刀,他欣赏了一番这把战利品之后,竟然将自己的腰刀插回了刀鞘,然后拿着这把东洋刀,指挥着部下再次开始了冲锋。
    现在的那良胜,并没有想到刚刚的炮击和150毫米重炮的轰击似乎有很大的不同,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沉浸于打败日本人所带来的胜利喜悦当中。
    突然间,天空中传来了阵阵螺旋桨搅动空气产生的刺耳轰鸣声,一些武卫前军士兵不由自主的抬起了头,他们看到了一架飞机的身影一掠而过,机首的龙头清晰醒目,武卫前军的官兵们知道这是属于友军赣军杨朔铭部的侦察飞机,没有过多的关注,而是快步的向前冲去。
    黄昏时分,潍县被武卫前军攻占。
    “如果日本人现在打过来的话,咱们可就少了一个火箭炮连。”
    徐元锦看着整齐地排列在帐蓬外面的一门门由骡马拖带的两轮多管火箭炮,对杨朔铭说道。
    “过几天他们就能过来了。”看着地图的杨朔铭不在意的点了点头,目光仍然停留在了地图上。
    “武卫前军收复了潍县,可他们只怕未必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是谁这么好心帮了他们大忙。”徐元锦的目光则始终停留在了那些火箭炮身上。
    杨朔铭抬起了头,微微一笑。
    “他辫帅为江西做了不少的好事,这一次送他一场大功也是应该的。”杨朔铭说道,“何况,咱们的兵力本来就不足,他们武卫前军虽然烂,但比起一点没有受过训练和从未上过战场的人,还是能顶不少事的。”
    从后世穿越来的杨朔铭本来对“辫帅”张勋没有丝毫的好感,上一次出手相救也是为了大的战略考虑,但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张勋反而成了杨朔铭有力的支持者,而通过身边赣西子弟兵的讲述,杨朔铭这才知道,张勋并不象他想的那样坏。
    事实上,张勋小时候的家境很是贫寒,年轻的时候吃过不少苦,1884年张勋在湖南长沙参军,后来因军功一步步提升,属于从最底层干起的那种旧军事将领。由于年轻时的艰辛经历影响,发达后的张勋有过很多义举,象他捐资在北京建立了江西会馆,资助在京的江西籍学生和贫苦人士就是一例。而他之所以在民国建立之后仍然留辫子,并且强令部下不许剪辫子,主要是因为张勋生性忠义,深受传统文化教育和清廷“厚恩”的他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清朝的眷恋之情,其实也无可厚非。
    讲义气的张勋一直感念素不相识的杨朔铭率军相救的情义,在和张勋接触了几次之后,杨朔铭一点一点的改变了自己对他的看法,因此在战斗力低下的武卫前军攻打潍县受挫的情况下,杨朔铭再次暗中出手,派了一个火箭炮营前去助战,帮助武卫前军夺下了潍县。
    杨朔铭看着徐元锦一直紧盯着帐外的火箭炮呆呆发愣,象是没有听到他刚才说的话,不由得笑了起来。
    “怎么样?这回知道我为什么把这东西藏得这么深了吧?”
    “我真是想不出来,你那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怎么就能想出这么好的东西出来。”徐元锦回过神来,感叹了一声,说道。
    “我还有好东西呢,只是现在受技术条件限制,没法子弄。”杨朔铭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笑道,“只要再给我十年时间,我保证日本人见了咱们中国兵,马上绕着走。”
    “现在日本人怕是就得绕着咱们走了。”徐元锦朗声一笑,眼睛仍然没有离开火箭炮的意思,“我现在真想看看,日本人让咱们用这种火箭炮敲过之后,是一幅什么样的死相。”
    徐元锦盯着看的这种火箭炮,就是杨朔铭利用“超级电脑眼”设计的105毫米12管火箭炮。
    其实这种火箭炮的研制工作,人和公司很早就开始了,由于杨朔铭的“天才”,设计方面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只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已,对此杨朔铭仍然采取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优化组合”,从邻近的福建、广东等地购买了大量的和西方国家相比有些落后但相对便宜的机器设备,并招募了大批的熟练工人,在研制和生产过程当中,采用了类似“模块化”的方式,克服重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制造出了这种在目前至少领先四十年的火箭炮。
    这种被称为“人和1915年式”的多管火箭炮设计十分先进,这种火箭炮拥有12个发射管,能够在20秒之内完成一次齐射,火力之猛烈,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火炮能够相比。
    这种口径为105毫米的火箭炮发射装置简单轻便,它的大多数部件不需要工具就可以组合或分解,操作和维修都十分容易,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拆解开来,分成单管、双管、四管或八管进行简易发射。这种12管火箭炮的全重为598公斤,体形小巧,因为重量轻的关系,因而拥有良好的机动性,可以用汽车或骡马拖带,也可以用人力分解搬运,很适于丘陵、山地、丛林和水网密布的地区作战。该炮所采用的火箭弹最大射程为6。5公里,战斗部重7。32公斤,全重16。4公斤,对一个体力正常的人来说,正好可以搬运一枚火箭弹,哪怕是在复杂地形长途行军,搬运者也能够忍受得了。其实不光是火箭弹,这种火箭炮拆分之后的部件,单重也没有超过30公斤的,而且尺寸也小,适合人背,可以说是一种设计相当“人性化”的火炮。这种火箭炮在设计时甚至还考虑了单兵作战的可能性,一个身强体壮的士兵完全可以独自把这种单管火箭炮和两枚火箭弹扛到发射地点,进行远距离发射,然后安然撤离。
    标准的“人和1915年式”105毫米多管火箭炮采用12管联装,发射速度极快,重新装弹的时间也非常短,射击时火力极为猛烈,105毫米火箭弹的壳体上有一条与火箭弹飞行方向一致的标线,用于简易发射时瞄准。同时105毫米火箭弹还带有一个极轻便的卡尺式瞄准具,上面有距离和方位刻度,将其卡在火箭弹上与标线平齐,即可以实现“三点一线”精确瞄准,在实施简易发射的时候保证必要的射击精度。
    由于105毫米多管火箭炮设计先进,威力极大,为了防止被日本人发现,杨朔铭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甚至于专门研制生产120毫米榴弹炮来掩护这种武器的生产。因而直到中日双方正式开战前,外界对于这种武器的存在,一直是茫然无知,毫无所闻。
    对现在缺少重型武器的中**队来说,这种多管火箭炮在战场上的出现,无疑大大的增强了中**队的战斗力。这也是杨朔铭在自己其实还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就敢和日本人当面叫板,并把北洋军阀集团全体拉下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你会看到的,这也是我给日本人的军舰准备的礼物。”杨朔铭露出了一个恶狠狠的笑容,说道。
    “军舰可不比陆地上的日本炮兵,那可是活动的钢铁炮台。”徐元锦听了杨朔铭的话,摇了摇头,说道,“这种火箭炮威力虽大,但肯定炸不动军舰,只能给他们的人员造成重大伤亡。”
    “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杨朔铭看了看徐元锦,突然向他露出了一个诡秘的笑容,“还记得你和我说的那个毒气炮的事吗?”
    “你是说,你把那东西也弄出来了?”徐元锦大吃一惊,转过头看着杨朔铭,眼睛里全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本来就没什么难的。”杨朔铭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你可能不知道,我其实还给日本人准备了更要命的东西,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用得上。”杨朔铭起身看了看地图,收敛了笑容,正色说道。'(m)無彈窗閱讀'
第七十六章 天津告急
    第七十六章天津告急
    徐元锦看到杨朔铭的眼睛里突然间红光闪动,不由得吓了一大跳。
    “什么更要命的东西?”徐元锦问道。
    伴随着徐元锦的问话,杨朔铭的眼睛里飞快地闪现出一幅怪异的线图,这幅线图所描绘的并不是武器,而是一堆密密麻麻毛茸茸的象虫子一样的东西。
    如果徐元锦看到了这幅线图,第一个反应很可能是他会以为这是杨朔铭发高烧时胡画的东西,而决不会把它和武器联想起来。
    而事实上,这却是一种比枪炮更加可怕的东西!
    “你就记得比那个毒气炮还要缺八辈子德就行了。”杨朔铭眼中的红光瞬间消逝,他看着徐元锦笑了笑,说道,“到时候看情况再说。”
    徐元锦听了杨朔铭的回答,又是一惊,但他看到杨朔铭嘴角的笑容,可能以为他是在和自己开玩笑,就没有再问。
    正在这时,一位军官走了进来,向两人各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上前将一份报告交给了杨朔铭。
    “第三师今天早上打下了淄博。”军官报告道,“从济南北上的日军现已退回济南。”
    “他吴子玉这是在向我显摆呢。”杨朔铭飞快地看完了报告,又看了看表,计算了一下时间,苦笑着摇了摇头,“可惜他不知道,在我看来,时间还是浪费得太多了。”
    “你的要求也别太高了。”徐元锦看了着地图,目光落在了日历牌上,说道,“淄博的日军人数相对较多,他们第三师很久没有打仗了,能打下淄博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接下来是济南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配合好。”杨朔铭看着地图说道,“我们现在是能给他们的东西都给他们了,没有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