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368章

高科技军阀-第368章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一个有可能爆发战争的年份,yīn森森地摆在了美日两国政治家的面前。“美日战争”四个字当时在两国已经成了热én字眼,翻开报纸关于美日战争之设想及讨论比比皆是。在美国出版了一本名为《亚洲的德国》的畅销书,书中称战后的日本“行为很像凯撒统治下的德国,……野蛮、粗俗、富于侵略xìn”。
    在另一本名为《我们与日本必战吗?》的书里,作者说:“近日美之间的巨大纠纷远远超过十几年前的德美纠纷……日本正在东亚、夏威夷和我们的西海岸扩张;它对西伯利亚的兴趣与美国的国际政策产生尖锐冲突;它对德属领地雅浦岛的电缆站的控制,以及希望国联授予其委任统治权的要求,引起了我们如此深刻的不安……它对中国的侵略与美国的商业、贸易、外jā利益、道德感情和美国的‘én户开放’政策格格不入……”。
    由于美日两国在远东和太平洋的争夺以及核心的海军军备竞赛问题,导致了威尔逊总统任期的后两年里充满了战争的威胁,东京和华盛顿在每个问题上都僵持不下,两国首都到处都在谈论战争。然而战争对于美日两国来说是否可以避免呢?
    在1918年9月13日日本通过了修订的国防方针后,美国及美国扶持下的中国已经继俄国之后成为日本的主要假想敌,日本的国防方针同时增加了“应有经受长期作战的决心和准备”的内容。一战后,日本的参谋部én发现大规模战争出现了长期化的倾向。当年甲午战争打了8个月,日俄战争打了1年7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整整打了6年半,如果将出兵中国和进军西伯利亚也算上,则日本整整打了8年半的战争。未来的战争是“总体战”,是比拼国力之战,是国际集团间的联合作战,无疑将是一场为时久的战争,而当时日本正开始进入战后的长期经济萧条时期。
    1921年3月15日,东京股票jā易所发生股价暴跌的事件,并于4月蔓延到英国,演变为世界xìn的经济危机,这一危机又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了日本的经济。和1919年相比,日本的出口下降了30到40,钢铁、造船、生丝等行业生产力急剧下降,当时的日本内不得不拨出35亿日元拯救相关企业,于是又进一步导致政fǔ的财政萎缩、开支困难。在这种条件下再去积极扩军、加强军备,是日本国家财力所不允许的。
    虽然日本军界、政界一些人宣称日本“准备ā和美国一样多的钱来建造军舰”,但这只是打肿脸充胖,当时人均收入只有21美元的日本是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同人均收入达350美元的美国竞争下去的。在国际联盟成立后,大国间的国际关系中充满了协调气氛,和平思想占统治地位,因此日本不得不采取一种“对国家大政方针从长计议”的稳健态度。前日本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为此在1921年初放出话来,如果其他海军强国同意放弃造舰计划,日本也愿意放弃“八八舰队”计划。
    对于当时日本的主要盟国英国来说,防止出现一轮海军竞赛的要求为迫切。此前英国一直维持海军的“双强标准”,不许第二国与之并驾比肩,故德国海军之扩张引起英国妒忌,终导致世界大战的发生。然而任何政治上之巨大势力,若假以相当岁月,必yò致变化。美国自20世纪以来锐意经营太平洋,因此对于海军之扩张不遗余力,而英国在战后已是满目疮痍。英国的战争支出达17497亿英镑,相当于同时期国家总财富的52,战后失去了海外投资品的三分之一,欠美国的债务达982亿英镑。在战争中,英国一切工厂停止生产民用商品,全力生产战争物资,历经6年之长久岁月,大不列颠的传统海外市场全部被美日中等国商品占据,国内的钢铁、纺织、机械等工业全面萎缩,被视为英国经济生命线的对外贸易由1913年的出超134亿英镑变为1921年的入超832亿英镑。到1921年,英镑的牌价已经跌落到它的黄金平价的79。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意识到若再从事糜耗巨资的海军军备竞赛,势必引起英国经济的总崩溃,因此英国决不能再与美国进行任何海军扩张方面之竞争,甚至毅然决定抛弃两个世纪以来的海上霸权,与同属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美国相妥协。
    1921年3月,英国海军大臣兼外jā大臣贝尔福发表演说,提议通过协商确定英美两国拥有相等的海军。1921年4月,英国正式通知美国政fǔ说:“准备放弃拥有舰队应等于世界上其他两个强海军国家的舰队之和的传统政策。”不过英国还是在作出此决定之前通过了在已建造的10艘主力舰之外再建造4艘42000吨级的巨型战列巡洋舰、10艘巡洋舰和30多艘潜艇的计划。
    日本、英国对于海军军备扩张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国海军虽然在美国的帮助下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但中国的经济力量明显不足以长期支持这样一支大海军,因此有资本、有实力建立全球海军超级霸权者唯剩美国而已。但是美国的当权者很清醒地认识到,其国民未必支持政fǔ为了西伯利亚问题或中国én户开放问题而与日本作战,另外美国国会也大概不会为此继续作巨额的海军拨款。何况美国是日本主要的商品出口市场,销纳了日本97以上的生丝,日本进口钢铁和机械总数的80又是来自美国,日美两国的经济联系仅次于美华之间的经济联系,。
    为了缓和日趋恶化的美日关系及其带来的紧张局面,一贯抨击日本在亚太实行扩张政策的美国参议员威廉?博拉于1921年12月14日在国会提出一项动议,主张美日英在今后五年内把各自海军建设计划削减一半,避免引起恶xìn结果。博拉称“我们如果被卷进一个大规模的海军造舰竞赛,再加上威胁和非议,很可能在今后的25年里与日本发生一场惨烈的战争”。这个建议被当选的美国总统沃伦?哈定所采纳。
    哈定在自己的就职典礼上称“美国愿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起研讨和磋商……提出裁减军备和减轻陆海军部én难以承受的负担的方法”。博拉参议员为此提出了海军法案修正案,授权总统“邀请英中日政fǔ代表参加一个旨在迅速达成某种谅解和协议的会议,使参加会议的英、美、中、日等国海军建造计划在此后5年里减少到协议所规定的程度”。美国参议院随后以74:0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召开磋商业协会议的提案,众议院也以330:4的绝对优势通过了此案。
    哈定据此授意国务卿查尔斯?休斯探询日本政fǔ的意见,如果在美国召开一个削减海军军备的会议,同时协调解决两国和其他相关国家在远东的利益冲突,日本是否同意参加这样的会议。与此同时,英国及其自治领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召开国际会议的问题。因为为期10年的第三次英日同盟即将到期,夹在美日尖锐对立中的大英帝国曾召开会议专én讨论如何处置英日同盟的问题。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于日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尖锐对立的英帝国自治领纷纷要求英国厘清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因为这些国家已经看到,无论是从经济上讲还是从政治角度上讲,在未来的日美太平洋冲突中,它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计,只能站在美国一边,因此从法理上讲,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宗主国英国与日本结盟、同与美国结成同盟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自治领开战的荒诞景象。加拿大总理米汉在帝国会议上发表演说,坚决反对可能导致加拿大与美国决裂或同大英帝国决裂的英日同盟的任何续约,并呼吁召开英美日会议,商讨英日同盟问题。澳大利亚总理也提出了同样的号召。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外jā大臣贝尔福提出召开一个关于英日关系、美日关系、中日关系,太平洋问题和战后海军竞赛的一揽国际会议,这个倡议与哈定总统提出的构想不谋而合。因此英国政fǔ决定向美国提议召集此次会议,并由美国酌定日期、地点、与会国家,并发布邀请。
    在得知消息后,日本随即召开了天皇御前会议、内会议和外jā委员会会议,与会者经过jī烈讨论,认为在美英支持限制军备的情况下,日本如果拒绝美国的建议,就难逃“干扰保障国际和平之计划”的指责,因此决定参加限制军备会议。随后日本政fǔ答复美国,同意参加美英法中日意六国限制军备会议和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国际会议的决定。
    得到了日本方面的肯定答复后,美国向“有关国家”发出了“华盛顿会议”的正式邀请,这些国家包括涉及海军军备竞赛的英、中、日、法、意等国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荷兰和比利时。当然,已经苏维埃化的俄国出于可想而知的原因没有收到邀请,德国和奥匈帝国是战败国,而奥匈帝国本身已经解体,因此都被排除在了会议之外。
(三百四十三)华盛顿会议
    (三百四十三)华盛顿会议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后,日本外务省已经正式答复美国,表示愿意参加华盛顿会议。在指定代表团成员时,日本政fǔ还规定了这样的谈判原则:对于限制军备全力支持,对于一般原则口号如“én户开放”等等也不反对,但是一定要坚决维持驻在远东、尤其是西伯利亚的“既得利益”,为此可以提出讨论菲律宾和夏威夷的地位问题,巴拿马运河区中立化问题,废除印度、法属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的关税壁垒问题,以及日本曾在巴黎和会上提出过的人种平等问题,作为不利情况下的反制手段。
    无法入睡的裕仁从án上坐了起来,他穿上衣服,开始在屋里来回的踱起了步。
    “加贺”号和“土佐”号沉没和“天城”号毁损的yīn影再次袭上了裕仁的心头。
    尽管已经严密封锁了这些主力舰损失的消息,关于此次华盛顿会议谈判的细节也已经确定,但裕仁的心里还是无法安定下来。
    一想到中国那十二艘可怕的巨舰,裕仁便感到坐卧不安。
    事实上,“釜山海战”大败的消息传来之后,裕仁并不象国内的军阀政客那样沉得住气,他真实的感觉,是一场灭顶之灾即将到来。
    他甚至能想象出来,日本舰队在一场类似“凯尔特海大海战”的战斗中全军覆没的场景。
    因为,并不是不存在这样的可能xìn。
    中国舰队的六艘“共和”级战列舰可以将远远强于日本海军的德国公海舰队的主力几乎全部送入海底,加上六艘“光荣”级战列巡洋舰,消灭日本海军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而之所以这样悲剧xìn的场面没有发生,是因为当时身为日本盟国的英国不想让日本海军过于削弱使中国海军一家独大,设法留住了中国海军的六艘“共和”级战列舰一段时间,以及自己和原敬及时果断的决定同中国议和停战的缘故。
    同中国议和虽然是以相当屈辱的条件(放弃满洲、台湾、琉球和北部朝鲜)达成的,但却给日本赢来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但现在的日本,却已经陷入到了两难的困境当中。
    为了应对中国以及中国背后的美国的威胁,日本必须发展大海军,但日本现在的经济状况又根本无力负担。
    因此华盛顿会议对日本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利用国际条约束缚对手的机会。
    尽管华盛顿会议现在还没有开始,但美国已经公布了华盛顿会议的议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