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239章

高科技军阀-第239章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如此,汤芗铭还是注意到“民生”号的两座主炮塔经过调整之后,将6门主炮齐齐对准了远处的那艘***战列舰,此时它已经进入到了美制mk6式406毫米50倍径舰炮的有效射程之内!
    哈尔西的命令被不折不扣的传达下去和执行了,但对方却丝毫没有停火的意思,炮火一阵接着一阵,虽然炮弹的落点暂时距离“民生”号还有上百米,但这种“光挨打不还手”的情形还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恼火。
    隆隆的炮声一阵响似一阵,汤芗铭的脸上杀意渐盛,此时“民生”号和对方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万米以内,从上层测距所传来一个又一个数字,提醒这艘战舰的指挥官们:对手正在逼近。
    在这段时间里,哈尔西连续下达转向命令。好让“民生”号尽可能不让对方射来的那些305毫米炮弹击中。顺带调整了战位,在能够以全部火力对准敌舰的同时,为后面的运输船队躲避炮火拖延一下时间。
    在最后一次转向完成之后,“民生”号终于将自己的舰舷朝向***战列舰“周防”号,此时经过调整,9门406毫米主炮已经对准了“周防”号。
    汤芗铭正要下达开火的命令,但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就在这个时候,“周防”号突然停止了射击,掉转船头,开始没命的朝来时的方向跑去。
    看到***战列舰的狼狈样子,一些中***官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海军,在历史上同中国的两次大战中间从没有进行过这样的行动。“周防”号可以说开了***海军逃跑史的一代之先——从双方遭遇开始,“民生”号至始至终都是一炮未发,而“周防”号在脱离战场的过程中,还不停的用尾炮向“民生”号开炮!
    “要追它吗?”哈尔西强忍着笑,向汤芗铭请示道。
    “不用了,我们赶时间,没空搭理它。”汤芗铭说道,“抓紧时间,通过海峡!”
    哈尔西点了点头,下达了命令。
    汤芗铭知道,按照杨朔铭的要求,将陆军和所携带的大批军用物资及时送到海参崴,将海参崴拿下,对中国海军的意义,要远远大于眼前的这艘***老式战列舰。
    只要自己到达海参崴,和在那里的“光荣”号战列巡洋舰会合,支援那里的陆军站稳脚跟并打下海参崴,中国陆军和海军就能够扭转“西伯利亚博弈”初期的不利局面。因为到那时,自己所率领的这支舰队不但能够有效的保护陆军的海上补给线,还能够通过******沿海各主要港口切断***陆军的海上援助!
    想到那个代理海军部总长职务的年轻人的疯狂计划,汤芗铭一时间激动不已。
    他明白,从自己知道他的计划起,自己就已经和他变得一样疯狂。
    汤芗铭现在也搞不懂,年纪比杨朔铭大得多的自己,为什么会乐于听从这个疯狂的年轻人的指挥。
    很快,当“通过海峡”的报告从各舰不断传来之后,汤芗铭松了一口气。
    汤芗铭收回了自己的思绪,他现在知道,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自己了。
(二百四十)“美国纵队”
    (二百四十)“美国纵队”
    北京,居仁堂,中华民国最高统帅部。
    中华民国最高统帅部设在原来的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旧址,大元帅统率办事处是袁世凯时代的产物,而这一次为了统一协调全国各界的力量应对***的进犯,应杨朔铭和蔡锷的建议,中华民国政府将这里改为最高统帅部,而作战指挥中心也设在了这里。
    最高统帅部不但包括了陆军部、海军部和总参谋部的高级将领,包括各部部长在内的中国政府的一些主要官员也被囊括了进来。
    此时的最高统帅部作战指挥大厅,中心位置是巨幅的地图,上面东一片西一片地布满了各种小巧的标签,标示着交战双方的军事部署。而在周围,是一间间通讯室,一座座无线电台前,头戴耳机的军官们正在不停地忙碌着,不时有消息传来,一位军官在麦克风前大声的通报着。
    “‘民生’号来电!第一作战分舰队已经顺利通过对马海峡!没有任何损失!”
    听到一位军官的报告,作战指挥大厅里的一些军官们竟然高兴得鼓起掌来,张孝准、蔡锷、杨朔铭三人对望了一眼,张孝准的脸上是一副如释重负的神情,蔡锷的双眸精光闪动,而杨朔铭仍然象往常一样的淡然从容,象是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不是碰上了***人的军舰了吗?”刚刚赶到作战指挥大厅的大总统冯国璋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军舰没有敢和咱们对阵,打了几炮之后就跑了。”杨朔铭接过一份电报抄件看了看,递给了冯国璋。
    冯国璋看完电报,忧虑之心并未完全消除,“这只是一艘老舰,不战而逃也是可能的,要是碰上了***人的主力舰怎么办?听说***人的主力舰又有增加啊。”
    看到冯国璋忧心忡忡的样子,杨朔铭知道,在这位北洋宿将的心里,甲午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没有完全的消除,而他现在要做的,是坚定他把这一仗打下去的决心。
    “总统请看。”
    杨朔铭带着冯国璋等人来到了一张铺着巨幅地图的方桌前,说道:“此次欧战,***海军因不肯出全力,结果损失不小,不算一些老旧舰艇,其损失的主力舰主要是‘筑波’、‘鞍马’、‘伊吹’三舰。而***造船能力有限,虽然国内全力赶工,至去年年底,也只建成了‘长门’、‘陆奥’、‘加贺’、‘土佐’四艘战列舰,但此四舰目前尚未完成训练,不能参加战斗。”
    杨朔铭说着,指了指地图上旅顺口的方位,“对我国来说,能够构成威胁的,主要是‘扶桑’、‘山城’、‘伊势’、‘日向’四艘战列舰和‘金刚’、‘比睿’、‘棒名’、‘雾岛’四艘战列巡洋舰,其中‘扶桑’与‘山城’两舰一直长驻旅顺,威慑我国,其余六舰则分驻***本土。此前为防止***进犯我国,欧战尚未结束时,海军部便同英美协商后,先调六艘‘光荣’级战列巡洋舰回国,以为预防,在战列舰队回国后,为了能充分发挥战力,海军部对所有主力舰和所属直卫舰进行了重新编组,分别成立三支作战舰队,每支舰队以两艘战列巡洋舰和两艘战列舰为核心,加上巡洋舰和驱逐舰等直卫舰艇,构成一个战斗群。这样一来,每一个战斗群都具有进攻和防御的能力,既可以单独作战,也可以集中起来进行舰队决战。原来安排的是第一作战分舰队驻大沽以卫京师,防止旅顺口日舰突袭,第二作战分舰队驻青岛,第三分舰队驻上海,威慑***本土。***出兵西伯利亚,美国政府又邀请我国出兵,第一作战分舰队之‘光荣’号战列巡洋舰护送陆军前往海参崴,并驻于该港,因海参崴日军骤然袭击我军,第一作战分舰队护送援兵出发,第二作战分舰队现在已经移驻大沽,预备配合潜艇部队及海参崴之第一舰队******海岸。***舰队若是主力全出,咱们便可以集中第二、第三舰队与之进行决战。彼若以单舰袭扰我海岸,我舰队亦可实施抓捕。”
    听到杨朔铭这么说,冯国璋璋脸上的忧虑之色渐渐消褪。
    “而且这一次,我海军将以水面舰队配合潜艇部队,对***本土实施海上***和破交作战,逼迫***屈服停战。”杨朔铭接着说道。
    “海上***和破交作战?”出身北洋陆军的冯国璋本来对海军事务不太熟悉,对于杨朔铭说出的这些新名词,他显然更是陌生。
    但对于这几个名词,周围的海军将领们显然是非常熟悉的。
    “对!海上***和破交作战!”杨朔铭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略显残酷的笑容,说道,“***是个岛国,这样的战斗,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
    杨朔铭向冯国璋讲解了一下海上***和破交作战的情形,冯国璋听完后,显得很是欣慰。
    “这就是岛国没有纵深的弱点,这是***的死穴,只要我们点得中,他们就别想打赢。”杨朔铭说道。
    作为和段祺瑞一样的在***当年向中国逼签“二十一条”时一力主战的北洋军阀,冯国璋的骨子里并不乏血性,如果说前些天在总统府对是否开战问题的表态还有些做作的话,现在的他,可以说真正的下定了决心。
    “海参崴是***陆军蓄意挑衅,这一次在对马海峡,***海军又是先行开炮,这表明***军方已经决意撇开政府一意孤行了。这场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能再抱什么幻想了。”冯国璋说道,“虽然政府还未向***宣战,但这只是外交方面的策略,全军上下,当抱定必胜之决心,同倭寇决一死战!”
    冯国璋之所以这一次真正下定了决心,是因为他从现在开始,就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在刚刚结束的那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中,曾经雄霸七海的大英帝国,在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以及水面舰艇的破袭作战攻击下,竟然险些败北。德国的海上破交作战和潜艇战将英国岛国的弱点暴露无遗,这一残酷无情的事实引起了各***事专家的重视和研究。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海战得失,中***方高层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针对中国和***很可能再度爆发战争这一假设。中国总参谋部和海军部不止一次的进行过内部推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水面袭击战结合潜艇绞杀来扼杀***列岛海上运输线是打败***的最佳作战方式。
    而现在中国海军针对***海军的部署,就是根据这一设想进行的。
    此时,随着作战指挥大厅里军官们的忙碌身影,中日两国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的序幕徐徐拉开。
    1921年3月26日,山海关。
    一身笔挺军服的乔治?史密斯?巴顿昂首挺胸的走在了古色古香的街巷中,此时的他,正要去他喜欢去的那家餐馆就餐。
    来到中国的这些日子,他已经深深的迷恋上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不过,对巴顿来说,他更怀念的,是在欧洲和他以前有些瞧不起的中国人并望作战的日子。
    对于一名相信自己是从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古罗马军团战士、拿破仑麾下的元帅、古希腊重装步兵、东罗马贝利撒留将军的骑兵、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高地人等多个著名的、英勇善战的不同时代的军事角色“转世”而来的军人来说,战争的结束简直就是噩梦。
    巴顿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圣加布里埃尔,父亲乔治?史密斯?巴顿是一名地方检察官,1877年毕业于维吉尼亚军校。巴顿的家族中有多人参与过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战事,很多人为国殉职。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巴顿崇拜南北战争时期的南军将领“石墙”杰克逊将军,巴顿家族的多位成员都曾在杰克逊麾下任职。这些人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充满自信、战绩赫赫,成为巴顿效法的楷模。
    巴顿于1903年考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后来进入西点军校深造,1909年毕业,1911年12月,巴顿被调入美国陆军参谋部任职。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顿作为潘兴将军的副官和潘兴一道奔赴法国,在法国,巴顿被中***队当中的坦克部队深深的吸引住了,他主动要求随同中***队参战,在战斗中巴顿表现英勇,不但获得了美国政府颁发的“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和中国政府颁发的“白鹰勋章”,还获得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