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217章

高科技军阀-第217章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法、日、美、意诸国,最足以为强权之注脚。盖其侵凌弱国,有如虎豹之对犬羊,其凶暴直非人所忍也!”
    “强权之种类,大别为下列四种:1,武力侵略政策(如直接以兵力占领土地是);2、文化侵略政策(如提倡某国化的教育是);3,经济侵略政策(如掌握经济命脉之关税盐税是);4、宗教侵略政策(如派遣教士来华传教是)。”
    从曾琦对“***”和“强权”的描述中,其实看不出中国青年党“外抗强权,内除***”的建党宗旨,有专指苏俄和布尔什维克的意思。但是,此时的青年党人,已经看出了苏俄向中国输出革命的危险,因而曾琦在《醒狮》周报上,曾详细讲述了青年党与共有主义者们在“外抗强权”问题上见解的不同:
    “所谓‘打倒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一语,乃自实行共有主义之苏俄发出,……而吾人信仰国家主义者,则万万不能与之苟同,其理由第一、为吾人认定列强之对华政策不一,其利害尤多相反,吾人但当分别对付,如土耳其之所为,断不能同时反对,遵苏维埃之号令。第二、吾人提倡‘国家主义’,但为保护本国,初无‘干涉他国’之意,‘打倒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一语,含有干涉他国内部组织之意,显然为一种‘世界革命’。在吾人自身尚受羁绊之际,恐无余力及此。第三、吾人若仅以打倒资本主义帝国为号召,万一世界上有非资本主义帝国而以武力临我者或据我之领土或强我奉号令,彼时吾人将何辞以对?故不如改为‘外抗强权’,表明吾人但求‘保护本国’,并不干涉他人,凡有以压力相加之强权国家,不问其为何种制度,吾人皆当依‘民族自卫’之原则,起而以武力抵抗之,此则国家主义者之天职也!”
    “不错,现在***对我国的威胁,要远远的大于苏俄。”另一位青年党党首左舜生说道,“你们大家看看这西原借款的条件,一半是交通银行的借款,名义上是为了稳定我国的金融体系,实际是想要控制我国的金融命脉,扶持我国政府内部的亲日势力。关于东三省的各项借款,其目的是想要巩固和扩张他们在东北的势力。铁路借款,是想要将手伸到京汉线和京浦线,而关于军事方面的,是想把手伸到我国的军队建设和军械制造方面。这可是当年‘二十一条’第五号里面的内容啊!其用心险恶如此!”
    “而且这借款多数还打着民间借贷的名义,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不错,从来在中国存在的所谓‘***民间力量’,其实都不是真的民间,只要是***人插手的事,肯定就没有好事。”
    “所以我们现在就不能还坐在这里了。”曾琦起身说道,“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号召全国人民起来,让段政府下台!换上一个好人做的政府!”
    “我党成立未久,势单力孤,这件事是国社党那边最先发现了,倒不如我们两党联合行动好了。”有人提议道。
    “国社党首倡科学、民主、自由三大主义,亦以国家主义为圭皋,与我党宗旨相近者极多,此次不妨联手行动好了。”左舜生表示了赞同。
    “进步党是自袁世凯复辟以来唯一跟皖系结盟的文人政客集团,这一下和段政府分道扬镳,所以他们那边,我们也不妨暗中通报一下,他们那帮人都是老牌的政客,长于政争,把他们也发动起来,成功的把握更大一些。”
    “我们手里虽然有证据,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把这事看得太容易。”曾琦说道,“段祺瑞是‘再造共和’的元勋,在袁世凯死后上台执政,他所代表的并不只是他自己的那个皖系,而是整个北洋系。即使在北洋内部,也大多这样认为。现在的北洋系,虽然已经存在内部的派系,但尚未明显分化。段祺瑞原本就是袁世凯麾下的第一号北洋人物,而且没有参与洪宪帝制,还颇有微词,上台执政之后,不仅北洋系一致拥戴,就连南方也表示认可,‘北蔡南杨’无一人有异词,甚至于原来属于海外革命党系统的一部分人也表示可以接受。单单一个贿选,是扳不倒他的。想要扳倒他,必须要着落在这借日款的目的上才行。”
(二百二十三)示威
    (二百二十三)示威
    “这一次咱们青年党打头阵,风险其实是很大的。”左舜生叹息道,“弄不好可是会血流成河的。”
    “冲突肯定是会有的,但血流成河应该是不至于,现在已经不是前清那会儿了,袁世凯尚且不敢如此,更何况他段祺瑞了。”曾琦说道,“他如果敢这么干,就更应该尽早把他推下去,免得为祸天下。”
    “是啊!就象今日之苏俄,如果当年列宁被沙皇政府逮捕杀死,这苏俄便也不会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了。今日之俄民,当不会想到,他们在所谓革命成功之后,还会有这样的一天。”有人感叹起来。
    “所幸咱们中华现在还没有沦落到那一部。”
    当会议最终结束,具体行动方案也基本确定之后,已经是深夜了。
    看着阴沉沉不见一点星光的夜空,曾琦的心头也禁不住沉甸甸的。
    1920年6月4日,清晨,北京,居仁堂,中华民国大总统府。
    “打倒***帝国主义!”
    “还我东北!还我主权!”
    “打倒亲日***贼!”
    听着窗外远处传来的阵阵示威学生们发出的吼叫声,黎元洪有些无奈地看着副总统冯国璋、国务卿徐世昌和财政部总长梁士诒,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段芝泉这一次借***人的钱花,果然借出麻烦来了。”徐世昌叹息道。
    对于段祺瑞从***人那里借款的事,黎元洪徐世昌等人虽然知道得不甚详细,但却也不是一无所闻。
    自从***寺内正毅内阁上台后,寺内正毅的私人特使西原龟三来华,在中国政府高层频繁活动,特别是在西原龟三主持的日元借款大笔地涌进中国政府之后,中国和***的关系是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是这种所谓的改善,是当时的北京政府,或者说是当政的段祺瑞和他周围的人跟***政府之间的事,其他的人则不这么看。
    说是中日关系改善,但***依旧占着旅大和中国的东北地区,而***对中国主权的蚕食,并没有停止的意思,在一般中国人的眼里,***和中国之间的不平等条约也没有废除。所谓中日亲善能看得见的成绩,也就是这西原借款。
    但是,对于滚滚而来的西原借款,一些知情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发出了疑问:为什么***人会这样大方地借钱给中国人?按照从前的借款的惯例,但凡这钱进来,就有交换的权益出去。所以,从一开始,借款的消息在中国政府内部走漏之后(以这时的中国政府,绝对保密的事情是根本做不出来的),人们就开始怀疑段祺瑞政府是不是跟***之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这种怀疑,报界有,知识界有,在华的英美人士以及中国的亲英美的人士有,至于那些跟段祺瑞靠得并不近的军阀政客就更不用说了。
    而当报纸上最终披露了段祺瑞的西原借款内幕之后,民间的猜疑和焦虑,一下子演变成了失望和愤怒,并如同火山爆发一样的喷涌了出来。
    报纸上披露的关于西原借款的内容中,最为要命的是,着重点明了******方地大笔借钱给段祺瑞政府,主要的目的是用来支持段祺瑞成立私人武装打内战!
    “***人的钱,是那么好花的么?芝泉糊涂啊!糊涂!”一身军装的冯国璋用拳头用力捶着大腿,痛惜地说道。
    听了冯国璋的话,屋子里的中***政要员们全都忧声叹息起来。
    此时的徐世昌,听着外面的阵阵吼声,目光又不由自主的落到了桌子上的报纸上。
    报纸上那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文字,无一刻不刺痛着徐世昌的神经:
    “事实上,如果没有西原借款,段祺瑞即使有心武力统一,也难以调遣一兵一卒,因为困窘的北京政府,除了京张、京汉等几条铁路的收入和北京城的一点税收之外,只能靠支付历年赔款剩余的关余和盐余(支付赔款外的剩余盐税)活着,寅吃卯粮,动辄就滥发公债,维持局面,发到最后一点信誉都没有了,发了公债也没人买。显然,这样的中央政府,是没有力量调动军队的。而有了西原借款,一切便都不同了。”
    “虽然说,在西原的参与策划下,***寺内政府及原敬政府的对华策略,从形式上一改大隈政府的强横,呈现出怀柔的一面,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弃大隈内阁想要拿到的东西,或者说,他们的目的,只是要使‘拿’的这个过程,显得动作柔和一些,不太象明火执仗的硬抢。这种柔和的‘拿’,被掩饰在大笔的日元后面,让当权的中国人更容易接受。”
    “尤其让我等中国人感到痛心的,是***人竟然借此借款的机会,插手我们中国的军械制造和军队事务当中!这本是‘二十一条’第五号的内容,那时候,***用武力没有让袁世凯政府接受的东西,现在凭借着大把大把的日元,也都偷偷摸摸的实现了!听说准备编练的中央军,军械全由***提供,而且清一色使用***的教练。我们不难看出,这中央军的编练,其实就是***军队的翻版!不仅经费来自***,军队的编制是日式的,教官是***派来的,武器装备也全部采用***的,连拖炮用的马,都从***进口!从晚清到民国,国人军事现代化,初学普鲁士,后学***,本不奇怪。那时中国的很多军校、讲武堂,甚至连校舍都模仿***士官学校,从***士官学校毕业的中国学生,按道理学的只是如何做士官,兵头班长,结果回国之后,都当了将军。但是,象中央军这样,武器装备、军队编制加上马匹军装,从头到脚由***方面主动包揽下来的军队,还是第一次。大方地出钱出人出力的***人,还特意强调,新编练的中央军,‘须有国家性质,将来可备中央自由调遣为断’。这意思就是说,中央军以后就是北洋的中央军。而现在,北洋即皖系,至少皖系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因此,所谓中央的军队,就是皖系的嫡系军队,也就是他段祺瑞的私军。听闻中央军的一个旅长在队列讲话里竟然这样说:‘军队就好比是狗,主人让我们咬谁我们就去咬谁。’从这话便不难看出,这中央军的主人不是国家,更不是人民,理所当然,就是段祺瑞!”
    梁士诒忧心忡忡地放下了报纸,说道:“芝泉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现在应该出来给个说法啊?要不然,咱们这政府怕是没法子再做下去了。”
    “咱们还是派人去边防督办府问一下他的意见吧!”听了梁士诒的话,黎元洪如释重负般的出了一口长气,叫过一名总统府官员吩咐了几句,官员领命而去。
    而此时的黎元洪和徐世晶冯国璋等人并不知道,段祺瑞已经在给学生们“说法”了。
    差不多就在同一时刻,边防督办府外面也是人头攒动,上千名学生和北京市民将整个胡同堵得水泄不通。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个高校的学生们,高举着手里的标语牌,聚拢在边防督办府的门前,而边防督办府的大门紧闭,外面大约有一百多名持着枪的军人们组成了人墙,阻住了学生们的前进道路,学生们虽然一直在高呼着口号,但却并没有向前冲击,而是显得很是理性,而他们面前的军人们,也都将枪上的刺刀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