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173章

高科技军阀-第173章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记住,亲爱的,宇宙万物都是处在周期性的循环运动之中,不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包括你脑海中的想象,也可以构成循环,并且发生在你的身上。经过多少年以后,你将得到这些结果,或好或坏,完全按照你当初想象的那样。这正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真理,有了它,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你每一次来信,都询问我预测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方法。在这里,我将要告诉你,我预测股票期货市场或任何未来事件的方法,是重视其历史,并努力发现我们正处于什么样的循环当中,据此指出其未来的轨迹。未来不过是市场运动的再现。伟大的波动法则,不就是建立在波的相似性原理上吗?也就是相近的原因产生相近的结果。无线电、电话及收音机的发明,都归功于这一法则。制约这种数学法则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唯一因素是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的数据和资料。如果你站在正确的***上,又知道再现历史的那种循环,那么预测100年甚至1000年将会同预测1年或者两年一样简单。”
    “就在几年前,不只是一般的大众,即使是有科学头脑的人也嘲笑预测,不肯相信它。但是数学——这个整个文明世界承认的科学已经明白无误地证明了历史的再现性,并向我们展示了循环理论,或者类比分析,它是我们发现未来的唯一方法。”
    “你总是问我:‘你怎样预测未来循环?’我告诉你,我预测未来循环的时候,强调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开始。如果我们有一个正确的开始,我们就将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束。如果我们知道结果的起因,我们也就不会对未来的事件和结果有任何的疑问。我总是在寻找事件的原因,一旦我确认了原因,我就可以肯定我预测未来事件的结果。可是,我并不想解释循环的原因。即使我做出解释,一般大众也并不会接受,甚至不会理解,也不会相信。”
    “在每项自然法则中都包括:主要和次要,正、负和中性。所以,对循环来说,也存在着小型、中型和大型之分。或者可以说,是循环中的循环。”
    “另外,我要强调的是,时间是证明一切事物的最重要的因素。时间的度量基于地球围绕其轴线的自转。四分钟循环是最小的循环之一,是事物不断重复自身的最活跃的一种频率。其原因是地球每自转一度需要经历四分钟。另一个循环为二十四小时,是地球完成一周自转需要的时间,也是人们经历一天的循环。还有一个重要的循环为一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年***现四季的变化,都属于次级的循环。而建立在这些次级循环基础上的主要循环,一般长达100年甚至5000年。若要确定大的事件和重要的变化,最少需要回顾1000年以证实循环的存在。你对《圣经》应该很熟悉,《圣经》里面就有1000年循环的重要证据:‘一将变成一千,小国将变成强国,我,上帝将在这一时间里加速其进程。’‘他手持着龙躺着,这条龙,就是古蛇,撒旦,将缠绕他一千年。’”
    ~~~~~~~~~~~~~~~~~~
    【把男朋友ipo成老公的风险】1。分红减少,原来上馆子去旅游,变成实惠过日子;2。招股说明书开始露陷,越来越多的缺点;3。宏观层面的调控日益凸显,婆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4。财务报告粉饰,其实他并没有赚那么多;借壳上市往往也就生个孩子;5。根据新婚姻法,st退市,一分钱都拿不到。
    【把女朋友ipo成老婆的风险】1。不停地增发,你的资产被逐步稀释;2。招股说明书开始露陷,越来越多的缺点;3。上市的同时收进了大量不量资产,娘家的姨妈姑姐,叔伯兄弟你都要出钱照顾;4。财务报告粉饰,其实她并没有那么漂亮,是粉饰的结果;5、借壳上市往往也就生个孩子。
(一百八十七)东方“隐形帝国”
    (一百八十七)东方“隐形帝国”
    “说说你的看法,珍妮。”伍国华笑着用英语对女儿说道。
    “这位年轻的将军是个奇人,他所说的‘正确的***’,其实才是他这篇‘论文’的重点。”伍嘉媛说道,“我们行商集团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数百年而不倒,不就是因为始终站在‘正确的***’上吗?”
    “是啊!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步错,步步歪’,的确象你说的,我们这一路艰难的走过来,这‘正确的***’一个词,就已经概括了。”伍国华想起了艰辛的往事,一时间眼角不由得湿润起来。
    “现在,中国差不多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记得我们了。”伍嘉媛叹息了一声,说的仍然是英语。
    此时,并没有人会想到,这些已经完全“西化”了的中国人,以前的身份是什么。
    有清一代,历史上共出现过三个重要的商业群体,即两淮盐商、山西晋商和广东行商,两淮的盐商经营盐业、晋商经营票号、行商的主业则是外贸。其中广东行商的历史最为辉煌,但也最不为后人所知晓。
    在康熙帝废除禁海令之后,曾设粤、闽、浙、江四大海关,允许与外界通商。但当时的清廷并没有成型的外贸体制,无力接待外来商船。于是在1686年,粤海关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贸易业务,即后来俗称的“十三行”。后来行商家数变动不定,少则4家,多时26家,但“十三行”已成为这个商人集团约定俗成的称谓,可以说,“十三行”是清朝的“外贸特区”。
    到了1757年,乾隆帝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保留广东一处,“十三行”由此达到了鼎盛时期,对中国后来的经济发展甚至世界贸易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大量的茶叶、丝绸、陶瓷等商品由此从广州运往世界各地。在此后的100年间,广东十三行向清朝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关税收入。
    “十三行”中以四大巨富潘绍光、卢观恒、伍秉鉴、叶上林创办的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义成行最为著名。其中伍家经营的怡和行与英商和美商每年贸易额达数百万两白银,在中外商界的名号最为响亮。
    在清代的三大商业群体盐商、晋商和行商中,行商的资产更为集中,其中经营长达百年的伍氏家族更是让行商的资产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伍家的怡和行就成为了广州行商的领头人。自1810年到1850年之间的这四十年,“伍浩官二世”伍秉鉴掌握伍氏家族,伍家在大陆的力量达到了巅峰。在伍国华的这位伯父商业天才伍秉鉴的努力下,怡和行成为了行商中的佼佼者。伍秉鉴被美国商人称为“诚实、亲切、细心、慷慨,而且富有”,英国人盛赞他“善于理财,聪明过人”,伍秉鉴除了和美国商人关系密切以外,同英国商行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伍家既是封建官商,又依靠同西方商人的贸易发财致富。他们同外商联系最为紧密,因而伍家能在东印度公司、散商和美商中左右逢源。不为人知的是,伍秉鉴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银行家”和最大债权人。东印度公司负责人在每年结束广州的交易前往澳门暂住时,总是将大量的存款和金银交给伍秉鉴保管。东印度公司有时资金周转不灵,也向伍家借贷。与其他行商不同,伍秉鉴很愿意尝试新的投资领域,他持有美国的证券,向美国的铁路建设投资。多方面的投入为他换来了更多的收益。1834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伍家的财产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600万两白银(总价值相当于今天的50亿人民币)。在当时西方人的眼中,伍秉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西方学者称其为“天下第一大富翁”。怡和行也由此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
    1840年以前,可以说是广东行商的鼎盛时期,但鸦片战争爆发后,以“十三行”为代表的广东行商集团的辉煌却在战火中走向了没落。
    但一个惊人的事实是,以伍家为首的广东行商们,并没有就此走向消亡,而是转移到了海外生根发芽。
    就在伍氏跨国财团达到鼎盛的时候,一股暗流正悄然涌动。这时年事已高的伍秉鉴,也已经敏锐地觉察出了即将到来的危机。
    由于“十三行”的大部分生意是与另一垄断者即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做的,东印度公司是大英帝国的全权贸易代表,然而在1834年,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却被英国政府取消了。而当时中国“一口通商”的方式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对外贸易活动,“十三行”与英国自由商人的贸易摩擦日渐升级,已经逐渐变为19世纪中西关系危机的焦点。
    伍家的怡和行向来做的是正经生意,茶叶贸易是伍家最主要的业务。但是,一些伍家担保的外国商人为了谋取暴利,往往在货物里夹带鸦片。对于伍家来说,一方面是朝廷官府,一方面是多年来贸易往来的生意伙伴,两边都得罪不起。因此,他们只能尽自己的全力居中化解这些危机。
    在林则徐至广州禁烟后,伍家积极配合,将外商上缴的一千余箱鸦片交给了林则徐,但是,林则徐认定这些鸦片是十三行行商与英商串通一气欺骗官府才交出来的,于是派人锁拿伍秉鉴的儿子伍绍荣到钦差大臣行辕审讯。面对官府的淫威,伍家只能妥协,表示愿以家资报效。尽管伍秉鉴曾向朝廷捐巨款换得了三品顶戴,但这丝毫不能拯救他的事业。由于与英国商人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遭到林则徐多次训斥和惩戒,林则徐甚至还下令将涉案的伍绍荣革去一切职衔,逮捕入狱。伍秉鉴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献出巨额财富以求得短暂的安宁。经过如此几番折腾,伍秉鉴颜面尽失,可以说斯文扫地。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伍秉鉴父子争取和平解决鸦片问题的努力彻底失败了。伍秉鉴清楚地知道,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源,正是不满广州“一口通商”和十三行的垄断贸易地位,一旦英军获胜,毫无疑问,广东行商集团的独特贸易地位将完全丧失。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伍家和其他行商,都为这场战争贡献了巨额的财富。战争甫一开始,伍秉鉴和十三行的行商们就积极募捐,出资修建堡垒炮台、建造新式战船、制作火炮枪械。纵然如此,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清军仍然全线溃败。1841年5月,英军长驱直入,兵临广州城下时,钦差大臣奕山统领的清军无力抵抗,奕山情急之下,竟然想出了一条计策——命令行商们前往调停。广州城外,奉命行事的伍绍荣和行商们与英军首领义律展开了讨价还价。最终,双方签订《广州和约》,按协议,清军退出广州城外60里,并于一个星期内交出600万元赔款;英军则退至虎门炮台以外。这600万元巨款,有三分之一由十三行商人出资,其中伍秉鉴所出最多,共计110万元。
    遗憾的是,这次赎城之举没有给伍秉鉴们带来任何荣誉和感激,而是更多的非议。从战争一开始,跟洋人做生意打交道的行商,就被国人扣上了“汉奸”的帽子。不管他们捐献多少银两,为国家和民众做了多少贡献,也摘不去这个帽子。
    1842年,鸦片战争以清廷完败结束。《南京条约》签订后,在随后的赔款中,伍家被勒索缴纳了100万元,行商公所认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