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曹贼 >

第813章

曹贼-第813章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朋对无当飞军的印象很深!
    不过,在历史上,刘备不仅仅征召过南中蛮族,更在坐镇荆南时,雇用过当时的武陵蛮人。甘宁便是死于武陵蛮之手,而当时武陵蛮主将,便是沙摩柯。
    刘备可以雇佣武陵蛮,诸葛亮能征召南中蛮,那么他为何不能组建无当飞军?
    无当飞军的意思,便是所当无前。
    曹朋既然决定组建一支山地兵团,那么无当之名,又岂能弃之不用?
    不过,组建无当飞军,并非一件易事。
    需要各方面的调解,还需要有专门的设计。曹朋匆匆决定组建无当飞军,看似容易,实际上还要做许多后续的工作。当晚,他和庞统、法正,以及马缓向宠邓艾孙绍四人,在书房里讨论这无当飞军的细节问题。
    冒然组建一军,可不是事!
    随着曹操权势愈来愈大,对军中控制,也越发严密起来。
    这件事,肯定要告之曹操。但如何能让曹操对这支人马重视起来?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想当初,曹朋建议曹操组建水军,结果曹操在三年后,才真正认识到了水军的重要性,并且下大力进行组建,不惜耗费重金。
    这是曹操吃过水军的亏,所以才能下定决心。
    但山地步兵呢?
    曹操既然已经着手准备刀盾兵,那么还会有多少精力,投注于山地兵的建设中呢?
    所以,曹朋必须要有一个能够服曹操的理由。
    法正道:“自古以来,农耕使人缺乏果毅,而渔猎则使人好勇斗狠…荆南武陵蛮之所以一直尾大不去,也正是因为这两者间的区别所致。
    五溪蛮尚好一些,然则似飞头蛮这样的部落,却始终是一个问题,………,
    而今荆南正逐渐恢复比生,百姓渴望大治。
    所以,大规模战事在短时间里,不太可能发生。如此一来,势必造成哪些好勇斗狠的山蛮无用武之地,于是开始寻衅生事。一开始,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时间久了,一次次冲突,必然酝酿成巨大的矛盾,到最后,演变成一场冲突。
    治荆南,先治蛮……
    蛮若不定,则荆南必难和平。
    公子yu建无当飞军,最好还是从这方面着手,来服大王,如此方能显示出,公子高屋建瓴的目光来。这样,大王那边,也一定会给予方便。”
    庞统也连连点头“孝直所言极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终究不是好事。公子若只是组建飞军,大王就算同意,也未必给予太多重视。可如果是为治荆南平定,则大王必然赞同。”
    做什么事,不能只从眼前的事情考虑。
    应该站的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曹朋思付良久,认为庞统法正所言极是。
    “既然如此,请二人尽快做出治荆南策,我当呈报大王,以获取支持。”
    “公子……”
    “嗯?”曹朋一转头“幼常何事?”
    “让子均主持无当,是否有些仓促?”
    “此话怎讲?”
    马缓犹豫了一下,沉声道:“我不是子均不行,而是,他年纪不过二九,又是方才投效,也无甚功勋。子均识字不多,刚猛有余,
    可是
    既然公子如此重视无当,还需谨慎从事!”
    马缓这番话,是出于好心。
    曹朋如此重视无当飞军,若失败了,只怕王平难有复起之日。
    历史上,王平也的确是无当飞军的首任无当监。可那已经是在他三四十才做到的事情。而今王平不过十八,就去训练无当飞军,必然有许多困难。
    法正笑了!
    “幼常好意,我待子均谢过。
    公子命子均前往,是因为他知道,如何操演训练,而不是要他统帅无当。况且,子均勇烈,且能吃苦。虽然识字不多,可是却很有心思,之所以让他去,正是看重这一点。子均和幼常不同,他最大的优点,便是性子谨严,能身先士卒,并要求严苛。也唯有此,无当方能为精兵。”
    马缓点了点头,不再赘菩。
    既然曹朋他们已做了决断,想必王平确实合适。
    “最好在荆南设立一府!”
    “嗯?”
    “专门负责调解与武陵蛮之关系,并协助治理武陵蛮人
    无当,最好为此府所辖,而此府,则应隶属大王如此则能事半功倍。”
    按道理,治理武陵蛮,自有大鸿胪卿所掌。
    但由于五溪蛮还牵扯到了一个无当飞军的事务,那就不是大鸿胪可以插手机小说站点(wap。2。)
    “那么设立此府,当以何名?”
    “大行可设立大行府,治都督,比两千石。
    名义上归于大鸿胪卿所辖,实际上却由大王执掌。于礼法上,无人能出不是,而于大王而言,一可以治荆南,二可以获得一处丰富兵源。”
    大行府都督?
    曹朋记不得,历史上是否出现过这么一个官职。
    不过于曹操来,这应该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曹操把持朝政以来,已经设立了不少新的职务。令工作细化,更加具体,也使得这效率更高。
    “就依士元孝直所言,们立刻准备,做出奏折,我明日就送去王都。”
    “喏!”
    所谓师出有名。
    先把无当飞军的名,正下来,再进行细节的安排。
    似马缓、向宠、邓艾,都是那种统兵的将领,而孙绍虽被幽居,却熟知江东兵马的习性。
    曹朋博采众长,讨论这无当飞军的具体事宜。
    首先,要确定无当飞军的衣甲装备。
    历史上无当飞军身披铁甲,虽然防御力增强,却在某种程度上,令负重增加,降低了灵活性。可是,如果以皮甲为主,未免又显得有些单薄。
    最终曹朋选定,在皮甲下镶嵌铁片,一方面可以减少重量,二也可以增强防御能力。兵器还是以武陵蛮最为熟悉的弓弩和毒箭为主。曹公连弩,配以钢矢。毒药自有武陵蛮人解决,也可以让华佗设法调配。
    但连弩毒箭,都是远程兵器。
    在山地间用刀剑,肯定不太合适,而且与武陵蛮而言,那东西也太过奢侈。
    “老师我印象里,曾在贺齐叔父那边,见过一些山越兵器。”
    “哦?”
    “山越人好用一种名为铁镩的兵器,配以盾防身,威力极为惊人。
    山越人称之为排镯手,近战时威力巨大。而且这铁镯和盾,打造起来方便容易,也不是很重。贺齐叔父当初山阴之乱时,山越排镩手给他制造了不的麻烦若不是后来他用计,未必能胜得过。”
    贺齐,在演义当中,并未登场。
    但是在正史里,这贺齐贺公苗,却是江东一员上将,更是智将……
    孙策早期征伐会稽,可以这贺齐,有一半以上的功劳。甚至相比下,他的功劳比周瑜还大。不过周瑜好水战,贺齐善于山地战,性质不同,两人也没什芦矛盾。孙策死后,孙权曾有意对贺齐进行打压,可是却又担心贺齐背后,庞大的会稽士族力量,最终也只能与贺齐妥协。
    不过,也就是因为这原因,贺齐在孙权掌权后,几乎少有统兵机会。
    一直为会稽太守,坐镇山阴,震慑山越。
    用陆逊在si下里与曹朋的通信而言:“征伐江东,有两大难处。
    一为水军,守御大江天堑:二为贺齐,最善陆战,虽友学未必能与之争雄。”
    贺齐,是一个孙权埋没的名将。
    终其一生,都是治理地方,打击山越。
    虽然才能卓著,却因为对孙策的忠心,乃至于比周瑜都有不足。不管怎么,周瑜是水军大都督,而贺齐,却始终留在会稽,未曾出战……
    曹朋当然知道贺齐的厉害,但是却没有太多的交集。
    眉头紧蹙,他沉吟片刻后问道:“伯文,能画出那排镯的模样吗?”
    “当然可以!”
    一旁马缓,立刻铺开了纸张。
    邓艾则拿出一支炭笔,递给了孙绍。
    孙绍想了想,在纸上画出排铮的形状。穿了,那铁铮就是一种类似于短矛的兵器。不过比短矛更短,甚至不足两尺五寸。刃长一尺,成扁平状,两面开封,中间凸起有点像三尖两刃刀,但更细,更窄。
    排盾比普通的团牌要三分之一,但拿起来更加方便。
    武陵蛮人的个头,普遍偏低。若团牌太大,则会成为负担。这种山越团牌,明显更为合适。
    曹朋大致上了解了排铮的形状后,便使人找来了祝道。
    祝道,而今为将军府掾属,与王双共同执掌闇士。
    “立刻持此图,赶赴荥阳。
    请王荣太守代为加工,打造这图纸上的兵器。而后,我给三十天时间,与史老大一起研究出一套使用排撺的招数,方便在山林之中使用。
    不必太复杂,简单明了,而且尽可能发挥出这排镯的威力即可。”
    史阿身为东汉末年一代剑术宗师王越弟子,其武学底蕴之高明,自不需赘言。虽然瘸了一腿,残了一手,可是在这些年来,却凭借其底蕴,创出左手剑,变得更加厉害。在去年与睢阳几位剑手交锋中,几乎无一人能抵挡他三招,重又恢复了当年声望。
    不过,史阿在恢复了之后依旧留在荥阳过一种闲云野鹤般的隐士生活。
    曹朋把当初蔡琰的那个庄子,赠给了史阿。
    史阿也是见惯了风雨,实无意再回从前的圈子。帮着曹朋训练一下闇士平日里或是在洞林寺礼佛,或是在洞林湖泛舟游玩,逍遥快活的紧。
    祝道立刻领命,连夜赶奔荥阳。
    而曹朋呢,则继续研究无当飞军的细节问题,不知不觉,已然天亮……
    送走了沙摩柯和王平曹朋带着庞统和法正连夜写好的治荆南策,呈报曹操。
    至于曹操会有什么反应?
    却不是曹朋,可以揣测出来。
    数日后,曹彰领着秦朗,登门拜访。
    “老师,却做得好事!”
    一见曹朋,曹彰就苦笑摇头。
    秦朗站在一旁则好奇的打量曹朋。
    他也早就听了,有这么一个族兄,号称是曹氏宗族之中,最为出色的栋粱。
    只可惜,秦朗一直在王府长大并没有机会与曹朋相识。
    他倒是知道,曹朋曾做过曹彰,曹冲的老师,还和曹植翻过脸,
    差点揍了曹植。他胆大妄为,闯过辅国将军府砍过伏完,杀过韦端…更闯下而今显赫的“曹阎王,之名。但在此前,他还有1孝子,、“性情中人,、“点金手,等不同的称号。更是享誉士林的“曹三篇,。
    就连秦朗时候所的启门g三字经和弟子规也出自于曹朋之手。
    再大一点,秦朗学了陋室铭和爱莲。
    连授业的先生也要赞叹一声,曹公子乃当世奇本后来,秦朗又了曹朋的三十六计,据这三十六计和曹操所著的孟德新书,被曹操评定为,曹氏二代子弟,三代子弟必修课业。
    在曹氏宗族里,称孟德新书为“书”三十六计为“策,。
    “书,为本“策,为用!
    也是未来曹氏宗族必须传承的家学之一。
    曹朋,对于曹氏子弟而言,有太多的传。
    他在和秦朗一样大年纪的时候,便闯出了马中三宝,并随而今的并州牧邓稷,远赴海西,生生打下了而今的大海西格局,是两淮得以开发。
    秦朗对曹朋,即好奇,也崇拜。
    听闻将在曹朋门下效力时,秦朗也是ji动万分!
    曹朋笑道:“子文,我怎地害了?”
    “老师,所书上魏王治荆南策,已经被父王所认可。
    今日父王唤我过去,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