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曹贼 >

第15章

曹贼-第15章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别说,王买平日里谁的帐也不买,可现在,对曹朋是言听计从。
    “洪家婶子,那三老又怎么说?”
    邓村的三老,就是邓村的族长,也就是新野大将邓济的父亲。
    听曹朋询问这件事,洪娘子也有些犹豫。
    见屋子里没旁人,她轻声道:“老太公自然是有些不满……可那邓才如今搭上了蒯家,连大公子都要忌惮几分。所以,老太公也只能装聋作哑。小兄弟啊,要我说,这件事能忍则忍吧。”
    “那就是说,老太公也不满邓伯孙?”
    “哦,我可什么都没说。”
    洪娘子一个七窍玲珑心,绝不会把话说的太清楚。
    趁着这说话的功夫,曹汲和王猛背着曹楠回来了……
    “我的儿……阿楠这是怎么了?”
    张氏一见曹楠昏迷不醒,顿时着了慌。
    “我不知道,刚才我和大哥赶过去,就见阿楠倒地昏迷不醒。”
    “这,这可怎么办?”
    张氏顿时没了分寸,曹汲王猛,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曹朋问道:“洪家婶子,敢问这村里,可有医生?”
    “啊,这村子里那里有什么医生?若是有个什么事情,我们都是去县城里请医生前来。只是,这费用……”
    “花费不成问题。”
    曹朋很沉稳的笑了笑,而后道:“王伯伯,烦劳你辛苦一趟,备好车子,咱们这就去县城。”
    “好嘞!”
    王猛连忙答应一声,出去备车。
    曹朋又从张氏那里要了些五铢钱,递给洪娘子。
    “洪家婶子,我们这里人生地不熟,所以还要麻烦您一趟。”
    洪娘子眼睛一亮,手疾眼快,把那几十枚五铢钱就收在袖子里,“这算得什么?乡里乡亲,也是应该的。”
    “爹,娘,你们在这里照看姐姐。
    虎头哥,帮忙看着场子……万一有人过来闹事,你只管动手。只要不杀人,后果我来担当。”
    曹汲夫妇倒是没有在意,可洪娘子却听出了不寻常的味道。
    曹娘子说过,她娘家人都是普通人,没什么权势。可这少年……气宇不凡,说起话来这个气概,就算是老太公也比不得啊。看起来,曹娘子这家里人,恐怕另有背景。否则的话,他一个小孩子,又哪来的这么大的口气?还有,看他们那辆马车,也不是普通人家能拥有……
    洪娘子在一刹那间,就有了打算。
    “洪家婶子,进城之后,还有事相求。
    我别有去处,烦劳你走一趟,请医生过去……车马钱由我来出,若有大花销,就请医生等我回来。”
    “我省得,我省得!”
    在马车上,洪娘子如小鸡啄米一样,连连点头。
    这么宽敞的马车,绝不是一般人能够享用。就看那铺在车上的白狼皮,洪娘子就知道来头不小。
    她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子,那坐过这种好车?
    以至于在车上如坐针毡似地,甚至连白狼皮垫子都不敢碰,生怕一不小心,弄脏了垫子……
    在棘阳城里下了车,洪娘子目送马车离去。
    她眼珠子一转,立刻有了主意,沿着碎石铺成的街道,急匆匆往里面走。
    “阿福,你这是要去哪儿?”
    “去县衙!”
    “啊?”
    王猛在车上吓了一跳,有些疑惑的问道:“去县衙干什么?”
    “当然是拜访县令喽。”
    “拜访……县令?”
    王猛结结巴巴道:“阿福,咱们这样子,怕是连县衙都进不得。”
    曹朋掀开车帘,笑呵呵的说:“王伯伯,咱们进不去,可不代表,咱们车进不去……车厢上的标志,可是鹿门山庞家的标志。那位蒯县令认不得咱们,难道还认不得这‘鹿门尚书’?”
    司马徽送给曹朋的马车车厢上,有一个很奇怪的图案。
    是一卷竹简的形状,上面标注有‘尚书’两字。一开始,曹朋也不知道这标志是什么意思,后来是在经过唐河镇的时候,一个读书人告诉他,这是鹿门山庞氏的标志。庞氏三代,以著‘尚书’而闻名。至庞季这一代,对尚书的理解,堪称整个荆州的翘楚,无人可比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荆襄士人尊称庞季为‘庞尚书’。
    这可不是什么三省六部的尚书,而是荆襄士人对庞家的尊敬,也代表着他们是《尚书》的专家。
    王猛没听明白曹朋的意思,可是曹朋说的是自信满满,加之他对如今的曹朋也有那么点崇拜,所以就没再追问下去,扬鞭催马,向县衙行去。在来的路上,曹朋已经问过了洪娘子,县衙的位置。所以王猛也没费太多力气,驾着马车,径自在棘阳县的县衙门口停了下来。
第014章 鹿门弟子(二)2/2
    晕,忘了凌晨已经更过一章了……
    还1/2呢。
    字数可能有点少,还请包涵。
    ———————————————————————————————
    司马徽送给曹朋的马车车厢上,有一个很奇怪的图案。
    是一卷竹简的形状,上面标注有‘尚书’两字。一开始,曹朋也不知道这标志是什么意思,后来是在经过唐河镇的时候,一个读书人告诉他,这是鹿门山庞氏的标志。庞氏三代,以著‘尚书’而闻名。至庞季这一代,对尚书的理解,堪称整个荆州的翘楚,无人可比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荆襄士人尊称庞季为‘庞尚书’。
    这可不是什么三省六部的尚书,而是荆襄士人对庞家的尊敬,也代表着他们是《尚书》的专家。
    王猛没听明白曹朋的意思,可是曹朋说的是自信满满,加之他对如今的曹朋也有那么点崇拜,所以就没再追问下去,扬鞭催马,向县衙行去。在来的路上,曹朋已经问过了洪娘子,县衙的位置。所以王猛也没费太多力气,驾着马车,径自在棘阳县的县衙门口停了下来。
    “还请通报,鹿门山弟子曹朋求见!”
    县衙大门紧闭,里面也好像没有什么人。
    不过在王猛这一声高喝之后,大门后传来一阵骚动。
    紧跟着,大门开启,从里面走出一个管家模样的男子,“敢问,可是鹿门山庞氏弟子?”
    荆襄世族颇多,与江东士族,并不一样。
    所谓世家大族,大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其地位高高在上;而士族,则是相对于寒门庶族而言。
    蒯家,是世族!
    邓家,不过是士族……
    这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世家大族,是声望遍及朝野的显赫家族。
    而士族,只是出现较平民相对高贵,享有一定特权的群体。
    如果是在江东,由于民夷杂处的缘故,所以士族还会拥有一定的私人武装。不过在荆襄,这种私人武装相对会弱小一些。在荆州治下,能与蒯家相提并论的世家大族并不算太多……如蔡家,如庞氏,都能够与蒯家相持。而且,这些世家之间,关系盘根错节,极为亲近。
    蒯正,是蒯家的旁支。
    之所以能出任棘阳县县令一职,也是家族在背后出力的缘故。
    闻听鹿门弟子前来拜访,蒯正正在书房里看书。他连忙把书放下,命人请鹿门弟子到客厅,而后整衣装,前来相见。
    走进客厅,就见一个布衣少年,端坐在堂上。
    这少年的年纪不大,而且看上去颇为瘦弱,似乎有些病怏怏的。他的衣服也很朴素,一件洗得发白的棉袍子,丝毫无半分奢华之气。不过在眉宇间,却又透着一丝英气,令蒯正也不得不多了小心。
    “他就是鹿门弟子?”
    管家轻声道:“正是!”
    “可确认?”
    “已经确认……他坐的车子,有鹿门庞氏的标记。
    少爷可不要因他衣衫朴素,而生出怠慢之心。我听人说,鹿门山门下要求极为严格,庞尚书能赠予其车仗,说明这个人定是鹿门核心弟子。若能与之交好,于少爷定大有裨益……”
    这管家,是蒯正的心腹。
    蒯正本来有些轻视之意,可听管家这么一说,也顿时收起怠慢之心,迈步走进大厅。
    而大厅里,曹朋也早早起身。
    见蒯正进来,连忙上前一揖,“学生曹朋,见过县令大人!”
    在中国古代,有称呼上官为‘大人’的习惯。不过这‘大人’的含义有很多,所以东汉末年时,还为推行这样的习惯。
    大人,可以称世家豪门,也可以是对品德高尚之人的称呼。
    曹朋并不清楚这里面的区别,习惯性的口称‘大人’。却不成想,正应了‘大人’二字的含意。
    在蒯正耳中听来,曹朋这是夸赞他……
    “啊,贤弟不必多礼。
    蒯庞两家乃世交,你即是庞尚书弟子,说起来与我也是平辈。大人二字当不得,当不得啊!”
    蒯正上前还礼,言语间也是格外亲切。
    曹朋又哪里知道这一个称呼里面,还藏着许多讲究?
    不过蒯正这样子一亲切,他这心里面也就有了底儿。看起来,自己冒充庞门弟子,还算成功。
    他也知道,这样子迟早会露馅。
    不过曹朋心里另有计较:其一,蒯正未必会去鹿门山求证;其二,就算求证了,庞季说不定也会默许。毕竟司马徽赠予他车仗,上面还有庞门的标记,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庞季对他认可。
    车到山前必有路,如果真有一天露馅了,再想其他主意吧……
    两人分宾主落座之后,蒯正问道:“贤弟师从何人?”
    你老师是大庞,还是小庞?
    “回兄长的话,小子也是在数日前与元安先生相识,在羊册镇聆听先生教诲。
    当时德操先生也在……
    听闻小子要来棘阳投亲,庞师见小子身体不良于行,于是赠予车仗代步,还请兄长多关照一二。”
    曹朋回答的很模糊,也没说他拜了庞季为师。
    只说是和庞季在途中相识,而后得了这车仗。可在蒯正听来,又似乎是变了味道!司马德操,那也是荆襄名士,同时还是曹朋拜师的证人。看起来,庞季对这个刚收下的弟子非常喜爱,否则也不会赠予车仗。
    慢着,他是来棘阳投亲?
    那岂不是说,自己多了亲近的机会?
    我在家里并不得看重……但若是与庞门弟子亲近,日后定然会多出许多机会。
    蒯正脸上的笑意,变得更浓。
    “贤弟,你来棘阳投亲?敢问,是投何人?”
    这连证明都不需要了,有庞季这块牌子顶着,蒯正也懒得去追查曹朋的来历。
    “回兄长的话,小子的姐夫,是邓村人。
    因家乡得罪了一些人,不得已举家前来……呵呵,日后小子是兄长治下,还请多照应才是。”
    邓村?
    那就更近了!
    蒯正于是笑道:“那是当然。
    不过贤弟来找我,怕是还有其他的事情吧。”
    “兄长果然厉害,一下子就猜到了小弟的心思……不瞒兄长,小弟今日前来,是要向兄长讨要一人。”
    “找我要人?”
    蒯正更好奇了,问道:“不知贤弟是要什么人?”
    曹朋苍白的脸上,顿时出现一抹嫣红。他似是很气愤,握紧了拳头,气呼呼的说道:“家姐夫就在兄长府中效力,已有多日未曾回家。而家姐身子也不太康健……小弟今日才到棘阳,不想家姐与村中恶妇起了冲突,如今卧床不起。小弟只好冒昧前来,请姐夫回家照应。”
第015章 谁比谁高贵(一)求推荐
    乡村僻壤,村妇之间发生冲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