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枭臣 >

第873章

枭臣-第873章

小说: 枭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敌兵绕过武关,从丹江那边渗透到南阳的南面去。
    “岳冷秋应该快到南阳了,”元归政说道,“要不是我先回去见他?”
    岳冷秋来南阳,梁成冲在西线脱不开身,元归政总要与他见一面。
    梁成冲摇了摇头,说道:“我也回南阳去。”梁成翼在汝阳吃了这么一个大败仗,使得方城、舞阳的守将,未必甘愿受他节制,梁成冲也就不克不及留在武关,必须回南阳去坐镇。
    元归政示意周遭扈从先下山去,他与梁成冲零丁留在后面,压着声音说道:“倘若淮东不相援,成冲当如何处之?”
    梁成冲脚下步子一停,看了元归政一眼。论辈分,元归政是他的姨父,论亲疏,太后及永昌侯府在江宁城里还想要缓一口气,梁氏的兵权就不克不及完全的沦丧。
    梁成冲舔了一舔嘴唇,说道:“请姨父教我。”
    “重在守沁阳。”元归政说道。
    南阳盆地,地势上通过方城道北接豫西平原,通过淯河(今南阳白河),与汉水相通,当南北要冲。
    淯河起源于伏牛山玉皇顶,横贯南阳盆地的西部,经新野县往南,于樊城汇入汉水。淯河是为南阳盆地里的主要河流,也因为淯河,南阳盆地在地势上,更多的与襄樊连为一体。
    南阳城就座落在淯河之畔,是控制整个南阳盆地的重心。
    而沁阳县城位于南阳盆地的东部边沿,紧贴着桐柏山西麓。
    相比较南阳城,沁阳县城在地势上唯一的优点,就是控制着东接淮西信阳府的桐柏山谷道。着重守沁阳,实际就是要在万不得已之时,可以将南阳最后残存的军力撤入桐柏山、撤入淮西。
    虽说南阳丢失落,梁氏将失失落最后的立足之地,可是撤入淮西,总比全军随南阳城覆灭要好一些。
    “我此来南阳,太后额外叮咛我一声,”元归政压着声音继续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梁成冲点了颔首,没有多说什么。
    他这时将南阳城的眷属、辎重往沁阳转移,无疑是相当明显的向军民释放他要弃守南阳、撤入淮西的信号,这叫外围的守军还如何有坚守方城、舞阳、武关、丹凤、新野、淅川等外围城池的信心跟决心?
    都说犹豫未定是兵家大忌,但事临头来,委实叫梁成冲犹豫难决。
    这时候西边群山里有数炷黑烟腾起,晴空之下,笔挺的烟柱直冲云宵。
    这是烽烟传讯,应是有敌兵接近丹凤县城。
    梁成冲、元归政以及在半山腰间停留的扈从,都紧张的往西边望去,可是丹凤城距武关有七十里的地,怎么也要在天黑之后,才会有进一步的消息传来。
    摸不清敌情,元归政、梁成冲也不安心返回南阳去。
    回到武关城里,在将入夜时,丹凤城快马来报,才知道敌兵有两千步骑,已经进入丹凤境内,往县城进逼。
    丹凤守兵与敌步骑在城外接战晦气,损失了数十戎马,这时候退守丹凤城。
    丹凤城县里守兵不足三千,并且士气不振,梁成冲也没有指望守兵能在野战中打退燕胡先遣精锐步骑,只是勒令前方守将谨守城池,不得冒失出战。
    当下梁成冲与元归政商议,由元归政先回南阳去见岳冷秋,他留在武关再观望一天。
    虽说燕胡先锋戎马没有携带攻城器械,但燕胡要从武关进入南阳,池城关垒是避不过去的。究竟结果不合野战,南阳这边有险峻的城池可守,总是要占尽廉价。
    燕胡虽得大量的降军投附,在武关标的目的又用擅长攻城降将孙季常为主将,主要驱使步兵新附军来打来武关通道,但攻城总非易事。
    在燕胡南侵以来,虽说夺下的城池数以百计,真正靠硬仗强攻下的城池却没有几座,反而在阳信、大同等城下吃过亏。
    前期侵夺燕蓟、中期攻取山东,近期攻略关中,燕胡都是用步兵包抄重点城池、围而不打,继而利用骑兵优势,进行穿插渗透,洗为残地,削弱军事潜力,最终达到不战而取的目的。
    就算永兴元年燕胡强攻津海,投入近十倍的军力、以数倍伤亡,花了半年之久,还是在津海军主力退却之后,才成功拿下津海城。
    梁成冲昔时在边军,与燕胡作战有也有年头,有城池可守,却是不怕猝然之间给攻陷,只是担忧这场战事会延续多久,而南阳又能坚持多久。
    ***************
    武关河在经武关之后,往南偏东流淌,直至汇入丹江。不过在武关东面,有一道狭窄的谷道,可以直接通到南阳府西部的西峡县境内。
    梁成冲还是想守南阳的,此时西峡县与丹凤县的谷道上,都是西运的物资,牛马车几乎要将不大宽的谷道挤满。
    从西峡到武关有两百里,南阳也是在曹家撤出之后,得接管武关的防务,算来也就十多天的时间,不指望曹家会留下几多粮食。如今梁成冲在丹凤、武关、白阳关等城垒填入近万守兵,要想打一场长时间的攻守城,所需的大量物资都需要从后方运去。
    虽说元归政急欲与岳冷秋见面,但路上都是夜行的西行辎车,他也无法纵马狂奔,有时候还要勒马停在一旁,叫辎重车先行过去。
    在夜月下,看着西行的辎车,数十辆满满铛铛的塞在峡谷里,元归政担忧就算守军意志坚定,南阳的物资又能坚撑多久。
    粮食依旧是最要命的问题。
    罗献成一直没有时机占据南阳盆地,前期畏陈芝虎,后期又不敢开罪江宁,但在梁成冲进入南阳盆地之前,罗献成还是成功的叫南阳酿成残地、残城。
    虽说后期有十二三万流民随梁成冲迁入南阳,虽说元归政任南阳知府时也大肆屯田,但南阳军力一直维持三万人以上,仅靠十一二万人耕作,是难以维持粮食自给的。
    在此之前,前期是淮东卖给南阳所缺的粮食,以维持南阳防地;江宁事变之后,南阳与淮西、池州选择一个立场,南阳所缺的粮食,更多的是拿银子到淮西境内收购。
    如今淮西境内的战备也同样紧张起来,近六万屯卒全部补入营伍,意味着淮西的军屯收入会大幅下降,粮食也会陡然吃紧,最终还是要依赖于淮东控制之下的江宁。
    虽说林缚承诺调粮补入淮西、南阳,但从林缚颔首承诺到今天才过去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而从淮河下游运粮西进,周期漫长,元归政担忧战事开打后,燕胡骑兵大规模向南阳境内渗透作战,就算淮东的粮食运到信阳,也很难补入南阳外围的城垒。
    重点退守桐柏山西麓的沁阳城,在元归政看来,是南阳戎马当前唯一可行的、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但奈何梁成冲还是犹豫未定。
    等这队辎重车过去,元归政继续驱马夜行,到商南境内,差不多已经是拂晓时分。
    这时迎面有奔马赶来,扈骑赶去接触,才知道从舞阳标的目的有紧急军情要传报梁成冲。
    元归政这次来南阳,以携旨劳军,是朝廷派来的使臣,但他在南阳的地位极高,所有军情都可不经梁成冲而自行索阅。
    很可惜,从舞阳标的目的传来的紧急军情不成能是什么好消息:燕胡在关中的戎马昨天派两千步骑为先遣,从商州城出兵进逼丹凤县;而燕胡在汝阳的戎马主力,也于昨日派出五千步骑为先锋,越过北汝河、沙河,往舞阳城进逼。
    南阳的前哨战已经开打,离燕胡大军压境就不远了。
    元归政将信报还给驿骑,令其快马加鞭去禀告梁成冲,他勒住马在清濛濛的晨光里往南望去。
    燕胡大军压境,梁成冲有信心借助险固地形与城垒在短时间内抵抗住燕胡,可是南面的罗献成、奢文庄岂会老实,而在豫章的那头东海狐,心头究竟又是打着怎样的主意?''
    '  '
第78章 大势已去
    伏牛山与桐柏山,都是纵横数百里的峻险山势,与千里秦岭的东脉一起,将南阳盆地环抱其中。''在南阳盆地的北部,伏牛山的东麓与桐柏山的西麓夹峙而立,傍边山地沉陷下去,形成东北窄、西南宽的喇叭状地堑,世称方城垭口。垭口工具宽约二十到三十里不等,南北宽约四十余里,两侧皆是崇山峻岭。
    方城位于垭口的内侧,依伏牛山东南麓余脉方城山而筑,为南下荆襄、北上中原的必经要道,遂与居庸、雁门等关隘并称天下九塞。
    由于是南下荆襄、北入中原的要道,车船交会,隘口两侧的石崖下,留下许多历来的人文遗迹。梁成冲、元归政陪同岳冷秋过佛沟摩崖时,却毫无心情去看石崖上的刻像以及历代文人题字。
    再往北,即是战国时期楚国留下来边墙遗址,虽历经千年风化而屹立丘岭之间。
    梁成冲到南阳之后,就在方城驻以重兵,提防北方之敌。
    不过,方城的墙城加上护城外濠不过两里余宽,再加上方城山西面的山岭间,犹有通道可以迂回通过,不足以将隘口完全的封住、将南阳盆地呵护在内侧。梁成冲就利用故楚边墙的旧址,立木为栅,夯土版筑,重新翻修了这座长三十余里的方城边墙。
    岳冷秋登上筑于佛沟摩崖之上的塞城,眺望东面隘口之中的丘陵跟平原。边墙依地势而建,在险峻处嵌以坚固塞垒,又与隘口西侧的方城城垒相接,连为一体,宛如游龙。
    换在别时,岳冷秋会为梁成冲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恢复方城关塞而赞赏,可是即将面临十数万燕胡戎马的冲击,方城边墙看上去又是那么的简陋跟薄弱。
    要是外围的舞阳等垒守不住,叫大股的燕胡戎马涌到近前,南阳戎马要想依仗边墙持久坚守,不是易事。
    除却西面武关、丹凤县、白阳关等地的万余驻兵,南阳还要在淯河的下游、新野城里摆设重兵,以提防南面罗献成在襄樊的戎马有所异动。
    除在南阳留有数千预备戎马外,梁成翼摆设在方城以及外围的舞阳等垒的军力,甚至不足一万六千人。
    而燕胡集结在汝阳的军力,高达十六万之巨,除由陈芝虎率领在左翼牵制淮西的偏师外,燕胡能直接加诸在舞阳、方城的军力高达十万之巨。
    即使有关塞可以依仗,方城、舞阳的守兵又不是淮东的百战健卒,要想以一万六千众抵抗住十万燕胡雄兵,想想都叫人难有信心。
    岳冷秋心里虽说有所担忧,脸上倒没有露出忧色,反而神色振奋的与身侧的梁成冲、元归政等人说道:“我来南阳之前,心里有很深忧虑,担忧燕兵铁蹄难挡,今日看南阳关山如铁,才晓得之前是多虑了——我在寿州里,听说淮东粮船从山阳已经起运;枢密使在庐州也集结数万精锐,数千辎兵在信阳境内加紧整修驿道,以通援道;而董大人也亲率戎马北渡淮河作战。我本欲要与董大人见过面再来南阳,但董大人身先士卒,麾下十万战卒,竟不吝身临险地与敌兵厮杀,负了小伤,在涡阳休养,我却是耐不住性子先来南阳……”
    人涨水中,看到稻草飘过,也生妄想大喜,岳冷秋的这番话,却是叫梁成冲等人神色一振,觉得之前的诸多忧虑是过剩了。
    唯有元归政忧色不减,问岳冷秋:“燕胡封爵袁立山、陈芝虎为伪王一事,岳督可知?”
    元氏立朝两百余年,异姓封王者仅曹氏为殊例,梁氏权倾朝野之时,也仅封国公。而燕胡选择这时机封袁立山、陈芝虎两降将为异姓王,无异封给奢文庄、罗献成等一干叛军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