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枭臣 >

第869章

枭臣-第869章

小说: 枭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奢家渡江后,戎马仍然将近八万,是陈韩三所部七八倍之多。
    胡宗国是奢文庄身边的长史,马臻作为陈韩三的幕僚,地位自然要比胡宗国低一大截。胡宗国与卫彰并行,马臻就落在后面,听着他们议论汝阳一战。
    卫彰颔着首,淡淡一笑,道:“随州城消息闭塞,汝阳一战的消息,倒也没有怎么传开,卫彰也是昨天才知,不晓得他人有什么议论。”
    卫彰事前也不赞同随州立马起兵攻打南阳,就是担忧梁成翼率河中戎马退到南阳后,会极大的增强南阳的防御力量。
    一旦随州起兵过早,燕胡又一时拿不下南阳,很可能会叫淮东、荆湖以及池州军集中军力,先将随州给扫平。
    随州城里,大大都人的心思,都跟卫彰一样:燕胡势强,但淮东也气贯长虹,打得奢家如丧家之犬,几乎也占去江南残山剩水,兵强马壮,精锐战卒将近三十万,谁能肯定这江山一定会叫燕胡得去?
    奢家退到江西后,淮东集结十万戎马强攻上饶,以奢家的实力都没有撑过一年;要是淮东集结十万戎马,从江州渡江北上来打随州,马彰等人都怀疑随州能不克不及撑过半年。
    但梁成翼河中戎马在南撤途中、给陈芝虎在汝阳追上并打得大溃的消息传到随州后,随州众人的态度就有了微妙的转变——只是这种转变,卫彰不会给胡宗国听。
    卫彰口风变紧,马臻倒颇为奇怪,担忧起此行未必能得如意的结果。
    长乐宫在随州城的东北角,实际是在随州城里新造的一座内城。
    长乐宫周六百余步,城墙高有三丈余,四角谯楼高耸入云,外侧挖有深濠,正门往内侧凹陷,两侧马面墙如堡伸出、雄踞两翼,叫人看了有固若金汤之感。
    胡宗国是初度进随州城,抬头看长乐宫,见罗献成如此着意的经营随州,便知其人偏安一隅,实无逐鹿中原的大志。
    虽居随州进可夺江汉,但地理位置要比雄峙汉水中游的襄樊二城差得远,经营随州城,大概最大的优点就是随州东傍淮东,失利则“退藏淮山”吧?
    想到这里,胡宗国对游罗献成下最后的决心也就没有十足的掌控。
    想想也是如此,恰恰是得利即安的心态,叫罗献成在几支流民军里,活得最长,也活得最滋润。
    刘安儿率部挺进河淮,罗献成慢了半拍,刘安儿在徐州身亡后,罗献成自视逃过一劫。
    奢家刚从东闽进兵两浙,有秋风扫落叶之势;罗献成也一度进兵蓟春,打到扬子江北岸,意图进入江西,与奢家汇合。后见形势不对,抛却渡江,又退回到随州来、经营,才有随州今日的景象。
    永兴二年,陈韩三以徐州城降燕胡,淮河沿线都有解体之势,罗献成也捋臂张拳。奈何徐州战事,陈韩三给淮东军打得落花流水,最终仅得三五千残卒逃入淮山,徐州也叫淮东夺得,罗献成不克不及不再次埋起头来,窝在随州不动。
    固然,岳冷秋设计诱使陈韩三叛死刘安儿一事,给流民军将领心里留下很深的阴影。
    虽后期,刘妙贞、马兰头、李良、孙壮等脱身淮泗流民军的淮东将领,都写书信捎给罗献成,言招附时,但心无大志、偏安一隅的罗献成始终不克不及安心叫朝廷或叫淮东收编。
    长乐军大将钟嵘早在正门内等待,看到卫彰迎得胡宗国、马臻进宫门来,即大步走出,接胡宗国进内殿见罗献成。
    胡宗国持久在浙闽大都督府任长史一职,奢文庄正室所生明日奢飞虎、奢飞熊以及东闽宿将邓禹等人,相继在与淮东的作战中身亡,胡宗国现在则为浙闽军一系,自奢文庄以下举足轻足的一个人。
    奢文庄不会亲自到随州来游,胡宗国这次过来,算是分量极重的一个人选。
    罗献成脸皮黝黑,身体肥硕,坐在高背椅上,腰间的肉都挂下来,将黄绸蟒袍撑出鼓鼓的两团肉来。
    胡宗国先代奢文庄问候罗献成,寒暄过几句,便直奔主题:“梁氏二子,皆不成气候。梁成翼虽有梁氏幼虎之称,但汝阳一战,根脚也就给揭开,不过如此尔。看来梁成冲经营南阳,也是了了,罗王与南阳相依,想必是深有体会?”
    罗献成将衣领子扯开一些,图凉快一些。将入七月,随州的天气闷热,罗献成体胖,又最是怕热,肉褶子里都浸满了汗水,一抹一层油水下来。
    胡宗国的来意自然是明白无误,但罗献成下意识的打了个哈哈,道:“本王在随州孤陋寡闻,与周围也尽是真心友好相处;对南阳的情况,还真谈不上清楚。”
    “林缚在鄂东继续用池州军,也将其戎马调到庐州备战,看上去是提防南阳生变,但倘若叫梁成冲在南阳守住了,那罗王以为淮东在庐州集结的戎马,会加在谁家的头上?”胡宗国问道,“难道罗王以为奢家唇亡而随州齿不寒?”
    罗献成不吭声,却是旁边有个长着一部稀疏山羊胡子的瘦脸中年人在旁边插道:“奢家与淮东结成死仇,然而随州投附谁不是投附?”
    胡宗国看了瘦脸中年人一眼,也无人介绍这人是谁,既然能在罗献成身边与自己相见,想来在随州地位不会低,针锋相对的道:“随州文武将官都可降淮东而得富贵,唯罗王降不得——这其中的事理,罗王可愿再听我一遍?”
    见罗献成没有亮相,胡宗国则继续道:“宋浮降淮东,则宋氏交卸兵权;淮泗军自刘妙贞以下降淮东者不知凡几,然刘妙贞屈嫁林缚为妾才得自安——刘安儿给岳冷秋设计诱杀,然而林缚素有奇志,又焉知淮泗大战之时不是林缚不克不及容刘安儿存活于世?即即是淮泗军降淮东,其中又有几多戎马给淮东完全打散?敢问罗王,可愿降淮东之后交卸兵权,可愿任淮东宰割?”
    “……”胡宗国道,“林缚此子素有野心,欲代元氏而自立,难容罗王。然而,北燕则大不合:北燕族民人丁稀微,骤得天下,但难以驱族民治之,必定要行裂土分封之策以汉制汉,罗王此时助北燕大军夹击南阳,立下大功,他日裂土封异姓王不在话下。”
    “胡大人这番话,想必也有人前往袁州跟黄秉蒿过。且问胡大人,黄秉蒿如何回答奢家?”罗献成这两年胖得不像样子,但脑子还算好使。
    一千、道一万,罗献成绩是不肯强出头,生怕隔离了在江宁这边的退路,以致到最后一发不成收拾。
    固然,罗献成眼睛盯在袁州黄秉蒿身上也不克不及算错——要是黄秉蒿在袁州有个风吹草动,能将淮东军四五万精锐都牵制在江西腹地,其效果甚至比随州直接对南阳出兵还要有效。
    黄秉蒿要是规规矩矩的降了淮东,不在江西腹地给淮东拆台,那淮东在庐州最多就能聚结七八万精锐随时去支援信阳、南阳。罗献成可没有掌控与北燕大军南北夹击南阳,就一定能将南阳拿下来。
    要是北燕大军见南阳久攻不下,最终暂时抛却南阳返回黄河沿岸休整——真到这一天,罗献成想哭都来不及、都没有用。
    ''
    '  '
第73章 联兵方案
    网。。推荐阅读将夜最新章节(:。。/Book/4964/)
    胡宗国、马臻离开,到驿馆休息,罗献成脱去蟒袍,赤身裸体露在两个穿薄衫的美人怀里,叫一个娇俏的女侍拿湿巾擦拭他身上的汗渍。
    虽说美人在侧,但罗献成的心思不在这上面,想着别的事情。
    腥风血雨经历,刀山火海趟过,虽说这两年来罗献成有些耽于淫乐,但他的心里并不糊涂。
    扯杆子这些年,又占了随州自立为王,他都是万人之上,不居人下,手下还有十数万兵马,哪可能甘心去看别人的脸色,叫生死操纵在别人家的手里?
    降江宁还是降燕京,在罗献成心里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谁家能保证他得一个裂土封王的富贵,他就降谁;最低的限度,就是不能解散他的兵权。
    刀枪丛里出强权,把兵马都丢了,连条狗都不如,罗献成滚混了这些年,就知道这点浅显道理绝不能放弃。
    淮东千般好,但有一般不好,就是投附淮东的势力,没有一家能在淮东军之外保留独立兵马的。
    前期投附的孙壮所部宿豫军,中期投附马一功、杨一航所部津海军,以及后期投附的宋氏泉州军、海虞陈氏的杭湖军,甚至包括林缚的同族林庭立、林宗海所率的东阳军,都无一例外的拆散消化。
    这种情形下,随州若降淮东,钟嵘、王相等将领官员,倒是不愁在淮东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反正淮东也需要大量领兵作战、牧民治政的将领跟官员,但罗献成他能得到什么?
    他堂堂的一个长乐王,在随州逍遥快乐,一呼百应,谁有不从,刀斧加之,又如何甘心跑到林缚跟着做一个哈巴狗,听候使唤?
    难道这些年来腥风血雨,就为回鸟不拉屎的山野乡村做一个富家翁?
    将王相逐出随州城,罗献成在北燕与淮东之间就做出了选择,但是他这些年能在诸路流民军里活得最长,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够审时度势。
    要是投降淮东能生、不投降则死,他无疑也会放弃裂土称王的幻梦,选择前者。
    罗献成对自家有多少斤两,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虽说号称拥兵二十万,但据两府之地,又能有多少产出,又能养多少兵马?
    还是王相治政时,不惜血腥手段,强行将白云湖周边以及漂水、涢水、汉水等河流的两岸近百万亩粮田征收过来,又将二十万兵马里的六成丁壮都用去屯种,才在这一两年里解决长乐军在随州的军食问题。
    想到王相,罗献成还是颇为感慨。
    要不是王相跟钟嵘闹到不可开交,又过于畏惧得罪淮东,罗献成还真不舍得将他从随州城踢到淮山深腹的柴山县去。罗献成心里暗想:王相对奢家的联兵计划,会有什么看法?
    这时候卫彰送胡宗国、马臻去驿馆后赶回长乐宫来,在殿前叩首请安,罗献成跟他说道:“联兵之事,你写一封信去给王相,问问他有什么意见?”
    卫彰欲言又止,起身要去侧殿写函,罗献成看他肚子藏着话,说道:“你有什么话,直管说来。说错了,我还能吃下你不成?”
    “陈韩三去蕲春,王大人就极力反对;奢家渡江来,王大人则在柴山南境筑垒修寨、修兵束甲,”卫彰说道,“联兵之策,王大人多半也是反对的。”
    “哦,且写信去问问,”罗献成说道,“王相即使反对,也会说出个一二三来,听听也无妨!”
    “是。”卫彰应道。
    “对了,”罗献成又说道,“淮东在庐州增兵,那私商穿越淮东运来的盐铁就会受到限制,这边要兴兵,盐铁两物储备不能少,叫王相在柴山多想想办法——你在信里一起写上。”
    随州长期给周边军镇封锁,盐铁等物资都奇缺无边。
    即使在随州保留下来的八万战卒里,有相当一部分的兵卒还以竹木为枪矛,更谈不上披甲了。
    倒是在奢家北渡之后,奢家为筹十数万军民的食粮,拿出一批兵甲来,才叫随州军的兵备稍稍好看一些。
    随州长乐军奇缺兵甲;相比较而言,奢家这些年来,虽说跟淮东作战屡战屡败,但在西线作战,倒是无往不利。
    特别江宁战事期间,奢家从御营军手里缴获的兵甲就数以万计,从江宁城劫掠的盐铁等物资也相对充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