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枭臣 >

第853章

枭臣-第853章

小说: 枭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冷秋一方面为林缚中奢家北逃事而震惊,一方面为其子能如此迅速拿定军策而欣慰,点了颔首,同意如此放置,又紧急派人去南岸联络邓禹,着其率戎马从南岸进逼彭泽。
    不管如何,有机会取赣东北诸县,岳冷秋固然不会放过。
    黄龙岭东脊飞来峰是一方巨石。
    石白如玉,周七丈许,悬立岭头之上,恍如天外飞来。
    飞来峰如今成为黄龙岭驻兵东翼最重要的一处望哨。
    奢文庄面容悲切,望着江南苍茫,对从东面蜂拥而来的池州戎马,视如无物。
    奢文庄身边的老将、大都督府长史胡宗国看池州兵势西进如此之急,似乎看中这边没有还击之力,心间轻蔑,又有给轻视后的气愤,道:“虎落平阳被犬欺,池州这群恶犬,认真是不知死活!岳冷秋也老了,文庄公,看他三路出兵,看上去滴水不漏,实际也是心昏眼黑,过于迫切使处处败漏。是不是就叫奢渊出战?”
    谋胜先算败,浙闽军退到江西境内,奢文庄就担忧江西的局势难以维持,防地有可能从上饶最先解体的危险。
    陈韩三率残部南下,明面上,江州将鄂东之地全部交给陈韩三去经营,以缓冲荆湖、池池对江州的军事压力,奢家在北岸仅占黄龙岭一角,驻兵也减到三千余众。
    林缚从去年秋就谋划合围江西之势,池州、荆湖、潭州都是林缚军事摆设里的棋子,与淮东军本部精锐配合,一起对退守江西的浙闽军形成合围之势。
    黄龙岭看上去,实际上却是奢家逃出淮东包抄圈的最后退路,奢文庄焉能不消心经营?
    奢文庄使用减旗添丁之计,半年来使黄龙岭驻兵明面上维持五营编制,但一营兵额足有千余人,黄龙岭的军力从未少过六千人。加上昨夜先行渡江的兵卒,奢家在黄龙岭有战卒一万。
    这种计本不该瞒过岳冷秋,即使岳冷秋不克不及准确探知黄龙岭驻兵人数,但也不该放松警惕。
    看到苍山标的目的,岳冷秋之子岳笃明率一万戎马进逼黄龙岭,胡宗国也感慨岳冷秋老了。
    奢文庄脸笑如哭,满目凄凉,道:“即使打溃池州军又如何?半年结构,就等此一败,起来真是仓惶如狗!等陈韩三从黄梅出击,以分敌兵,便让奢渊出击吧!去考虑奢渊,不克不及一举拿下苍山,奢家就没有退路了!”
    除击溃池州军从北岸进逼黄龙岭的戎马,还要一直攻破池州军在苍山的营寨。这样才能使其水军在苍山东麓、雁归湖西岸的水寨流露出来,才能迫使池州水军仓惶败逃,才能在靖海水营赶来之前,为接下来的江州人马大规模渡江,赢得至关重要的两三天时间。
    ''
    '  '
第55章 残胜
    岳冷秋没有料到有如丧家之犬的浙闽军到这时还有斗志。'Hao  '
    其实,奢家是病笃挣扎,陈韩三却是斗志高昂。
    奢家而后,将尽丧江西之地,从一方枭雄沦为丧家之犬,即使残部能顺利渡江逃到北岸,也实实在在的是一出悲剧。
    不过,对陈韩三来,感受完全不一样。
    过去半年时间里,虽得随州、江州黑暗支持,陈韩三率部进入鄂东,收编伏莽流寇,军力重新跨越一万,算是有一些基础。但奢家戎马主力给牵制南岸江州,而罗献成还跟江宁扯皮,不敢翻脸,陈韩三夹在荆湖与池州之间,左支右绌,形势实在是岌岌可危。
    奢家就算给淮东打得半残,江西也将完全的落入淮东之手,从天下大局来,淮东的优势将进一步的明确。
    不过对朝夕不保的陈韩三来,他一时间还顾不上天下大局,他眼下只能先努力在荆湖这个局面里挣扎着生存下来。
    奢家即使再残,瘦死的骆驼了比马大,奢家能渡江北上的残部还有六七万之众,精锐不下半数,将短时间里完全逆转荆湖的势力对比,这至少能让陈韩三从眼前的危机里解脱出来。
    至于天下大势,陈韩三没有想过还能再跟淮东抗衡,也不认为奢家残部跟随州罗献成联合起来还有实力能跟淮东抗衡——该跟淮东抗衡的应是北燕。
    奢家残部渡江北上之后,罗献成也不成能再是一潭死水、不动如山。
    罗献成此前不动,是北燕戎马离随州尚远,若动,必给淮西、南阳、荆湖、池州四家合围。因此,罗献成才不敢异动。
    而奢家残部逃到北岸后,将替随州分担荆湖、池州的兵势,而淮东一时间还无法插手荆湖,罗献成此时摆明车马以迎北燕戎马南下,还会有什么压力?
    此时,北燕在关陕兵势如火、兵侵如火,曹家苦苦支撑关中不退,主要也是考虑到荆湖、南阳在腹后对其有战略支撑。
    一旦荆湖的力量对比产生根赋性的转变,罗献成在随州也举旗附燕,曹家还敢孤守关中吗?
    曹家若退去川东,梁成冲在南阳不过是风中残烛罢了。
    形势的成长,最关键的也就在今后一两年间。
    奢家、陈韩三都是没有退路的人,他们没有可能去投江宁,但他们与北燕没有仇怨。
    另外,北燕本族子民不过三五十万人,其欲治天下,能借用谁的力量?也只能借助投附军的势力。
    奢家一直到退守江西之时,都没有抛却割地自立的努力,但残部渡江北逃,奢家从此也就失去自立的本钱。
    奢家无力再据地自守,但不是没有投附北燕的本钱。
    奢家渡江北逃后,虽失去与淮东正面抗衡的实力,但军力还将有六七万之众,在诸多势力里,仅次于淮东、淮西以及川陕曹家,比荆湖、潭州、池州以及随州罗献成都要强。
    这时投附北燕,恰恰成了奢家当前最好的选择;北燕要扫荡南下,有奢家能借用,焉会弃之不消?
    而奢家只要能始终掌握一部精锐战力,异日割一隅而封地为王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由于奢家在江淮、浙赣尽失人心,结仇甚深,北燕异日夺得天下,再割东闽给奢家,至少短时间里不消担忧奢家还有能力席卷天下,威胁北燕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或叫奢家去守广南,也不失一种选择。
    实际上,奢家渡江北上,也只有投附北燕一条路可走。
    首先荆湖之地狭,就已有罗献成、梁成冲、陈韩三、胡文穆、岳冷秋等五家势力,奢家再挤进来,不成能夺很多大的生存空间,无法形成持久割据的形势。
    奢家真要想割据荆湖,罗献成必定也不肯。
    另外,淮东在外围大势已成,时间拖得越长,淮东大军碾碎荆湖越是易如反掌——奢家、陈韩三、罗献成三家势力,唯一的生机,就是在淮东大势将成之时,替北燕买通荆湖通道。
    或引北燕大军南下,或依附于北燕,他们才有可能跟淮东抗衡。
    这里面的事理,奢文庄此前也派人跟陈韩三一一明,陈韩三也能理解奢家此时面临穷途末路的心态。
    奢家是穷途末路,孤注一掷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可是,徐州一败之后,陈韩三差点将亵裤都输了干净,而此时有再迎北燕大军南下而附之的机会,陈韩三的心情,跟奢家是截然相反。
    奢家是为病笃挣扎而战,陈韩三则为异日投附北燕争取更多的筹马而战,可以这次机遇将其部的战志推到在南下之后的最盛。
    奢文庄弃江州渡江北逃是仓促定计,陈韩三得信也就两天时间。
    为不惊动池州军,陈韩三就率本部精锐六百骑借夜色掩护,从蕲春西面对垒荆湖的防地潜回黄梅。
    靖海第三水营要从弋江赶来,有近四百里逆水要走,赶上此时下行的江流正急,最快也要三到四天才能赶到黄龙岭外围江域进行拦截。
    为限制奢家从江州大规模撤出,渡江北逃,池州军分三路出击,岳笃明率部一万两千余众从北岸苍山走陆出击,进逼黄龙岭;此时,陈韩三就在黄梅城,注视着黄梅城以东的一草一木。
    陈韩三还担忧浙闽军因上饶大溃而斗志不盛,毅然决定先率部倾城而出。
    黄梅城里一卒都不留,陈韩三率五千步骑倾城而出,从西北侧进攻侧翼,这是岳冷秋、岳笃明事先所意料不到的。
    岳笃明仓促之时,只能分出一半戎马从侧翼迎击陈韩三所部,以半数六千戎马迎击从黄龙岭而出的浙闽军。
    奢文庄抛却上饶不救,密令赣州、豫章、浮梁军力从鄱阳湖东岸南撤;在其他各路戎马还没有撤到扬子江南岸之时,奢文庄一个都不等的弃江州不守,先行渡江,这叫浙闽军在江州的将卒、官员都十分的矛盾跟愤怒。
    虽在奢文庄的压制,退却命令获得执行,但江州军包含黄龙岭驻兵的士气自然也是跌落到低谷。
    也许是池州军的进逼将黄龙岭驻兵激怒,也许是陈韩三所部不留余力对池州军侧翼进行攻击,激厉起黄龙岭驻兵的斗志。
    黄龙岭守将奢渊是奢飞熊的长子,其父、其弟困于上饶,而祖父决然不肯分兵去救,他愤怒,他怨恨,甚至要弃将职只身去援上饶。奢渊的暴怒给奢文庄强按住,心头敝憋着一股邪火,此时进攻池州军、屠杀池州军,成为他宣泄的唯一渠道。
    奢文庄亲自渡江到黄龙岭坐镇,除一千戎马留守大营,不使池州水军有机会登滩夺黄龙岭外,其他先部进驻黄龙岭的八千精锐,在奢渊的率领下倾巢而出。
    奢渊身跨八尺战马,战马披铠,他亦身披重甲,执大戟为前驱冲入池州的军阵。要用杀戮将心头的愤怒洗净,大戟挥舞如殒星划过,一路血光肉雨,池州军里竟无三合之将。
    奢家能以一隅之地、一宗之族残东南数郡,以奢家自身将星层见叠出,也有很大的关系。
    当前阵与侧翼几乎同时受到黄龙岭兵及黄梅陈韩三所部猛烈攻击之时,岳笃明才完全明白他错了,才完全明白林缚的密函为何强调要池州军全力在北岸提防奢家北渡。
    要全力在北岸备敌,要全力在北岸备敌!
    岳笃明看着像潮流涌来的敌军,眼前一阵阵发暗,池州军约有半数戎马给岳峙、邓愈率领在南岸进逼彭泽,整整分离了一半实力。
    “使敌分、使己合”,兵法六字真言,也许要临死才能完全的领悟,但对岳笃明来,为时已晚。
    在两翼夹击之下,岳笃明所率从北岸出击的一万两千戎马,连一个时辰都没能支撑,即告解体。陈韩三更是率千骑精锐,从溃兵中杀出,直袭池州军在苍山的主营。
    主力给岳笃明率出之后,苍山主营的守兵只剩两千不到。看着数股敌军像狼群一样,从漫山遍野的溃兵傍边穿插而过,直奔苍山大营而来,岳冷秋也晓得大势已去,非他独力能挽。
    笃明的生死不知,出击戎马的前部已经完全溃散,给卷入乱兵之中,岳冷秋只能忍痛不管笃明的生死,弃主营而逃,在部众的蜂拥下,从雁归湖东岸登上一艘兵船,往南岸驶去,跟岳峙、邓禹汇合。
    此时,陈韩三与奢渊合兵已经攻下苍山的主峰,跨马山岩之上,两股戎马往西麓席卷,掩杀来不及撤出雁归湖水寨的驻兵。
    岳冷秋心头一阵阵发痛,只能先往南岸驱避。
    北岸陆战如此轻易的溃败,苍山营寨以及西麓雁归湖水寨相继失守,对正从水路西进压制江州水军的池州水军的冲击也是致命的。从午中时起就节节溃退,到日薄西山时,就再也支撑不克不及维持船阵,仓促往东溃逃。
    趁着北岸大胜,江州水军也是倾巢而出,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