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枭臣 >

第764章

枭臣-第764章

小说: 枭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宗庭想了片刻,说道:“水营逆水行得慢,黄大人留在军中作个参谋;我先去狱岛,以免有什么情况应对不及……”
    第二水营战船是以海船为主,多帆桅、少桨橹,在辽阔、多风的海面上,航行起来甚快。但进入冬季江面相对狭窄的扬子江水道之后,海船就无法发挥优势出来。
    “林政君级”海船,载量在两万石以上,没有桨橹。
    即使有风,这么大的船舶在狭窄的江河水道里,行速也是极慢;要是没有风,那就是给敌船用火猛攻的固定靶子,所以极不适宜在狭窄的水域进行水战。第二水营四艘林政君级战船,故而都给留在崇州,没有随军西进援江宁。
    葛存信此番西进援江宁的,以四十多艘集云级战船为主,辅以大量的中小型战船。即便这样,整支船队逆流而上的速度仍然极慢。
    “高先生是担心皇上有可能放弃江宁去淮西?”黄锦年问道。
    “只要有人让皇上觉得江宁守不住,去淮西也不无可能啊!”高宗庭说道,“即便皇上就坚持到最后,要是南面的天气不转好,淮东兵马给大雪挡在外围进不来,岳冷秋为保存实力,也不会急着东进。只要奢家开始组织攻城,江宁守军倒底会有怎样的表现,还很难预料啊!”
    黄锦年当年也参与过津海守御战,倒是能知道攻防战的残酷跟激烈。
    津海军够强了,半年多时间里,还是给燕虏逐一攻破外围的城寨。半年多的攻防战,伴随着是多次对一段城墙或一处要点的反复争夺,甚至在敌军攻进来,还要有打巷战的决心。津海军当时一度扩编到两万余众,最终撤下来的不足半数。
    城池之险在于人心,守将没有守城的经验,守卒没有与城共存亡的意志,即便高达五六丈的江宁城墙,对敌军来说,也只是多了一些攻城的障碍。
    江宁城不算临江的一面,东、南、西三面展开也有三十多里,奢家不可能将江宁城围实了再攻,更可能集中兵力专攻一面。
    这种情形下,换作淮东军去守,闭着眼睛都能守住,甚至会主动诱奢家兵马进城来打巷战,但御营军的兵马,怕是给敌军登上城头,就很可能失去继续作战的意志。
    御营军在徽州、昱岭关的诸多糟糕表现,难道就完全是谢朝忠一人的责任?
    城头一旦不稳,永兴帝是站出来鼓舞士气,还是灰溜溜从未围实的缺口逃出城去,黄锦年倒更倾向于后者。
    “皇上要是渡江去淮西,这该怎么办才好?”黄锦年也不由的担忧起来,永兴帝一旦弃江宁而走,江宁自然是守不住了,而永兴帝落到董原手里,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不再淮东,而是董原了。
    “眼下一切都难说得很,”高宗庭说道,“我还是先去狱岛,有什么变故,应对还来得及。”
    黄锦年知道高宗庭的潜台词是什么,心想林缚怕是已经授权高宗庭到关键时刻可以派兵截下永兴帝,不然还有什么状况是葛存信无法应对,一定要林缚派高宗庭过来坐镇?而且这种事,还不能在信里跟林庭立明说,一定要派一个有分量的人过来随机应变。
    淮东水营及东阳府军联合截道,永兴帝有心想去淮西也难。
    黄锦年倒是想跟高宗庭先去狱岛,但他到狱岛必然要先回城里复旨,能不能再出城来就要听天由命了,为了自家性命着想,黄锦年觉得还是跟着大军一起行动安全些。G
    '  '
第112章 谣言
    赵虎亲率两营精锐甲卒乘桨帆快船,随高宗庭、孙文炳先行,秘密赶去江宁,于二十五日凌晨登上狱岛。
    高宗庭的预感没有错,刚登上狱岛,留在狱岛的林续禄就相告江宁城中最先的动态:“林相与黄大人前脚刚离开江宁,后脚就有谣言传开,说林相与黄大人先弃江宁而去,淮东要坐看江宁城覆灭……仅昨天一天,谣言在江宁城就传得见风是雨。”
    “在奢飞虎之前,杜荣就替奢家在江宁经营了多年,没那么容易挖干净……”高宗庭见怪不怪,他早年作为李卓的幕僚,在江宁的时间也长,对江宁城里的各种情况也颇为清楚,谣言兴起的背后以及劝谏永兴帝出江宁巡狩淮西一事肯定有奢家暗桩的影子在里面掀风作浪,但永兴帝及陈西言等人都防备淮东,便是林续文、黄锦年的权力也大受限制,淮东再努力,也不可能替江宁将奢家的暗桩子铲除干净。这时候便是孙文炳、林续禄等人进出江宁都受到限制,更不要说去动用淮东的力量去制止谣言在江宁城里传播了。
    高宗庭无奈的说道:“……谣言四传,会动摇御营军及城里民众的士气,就看朝廷有没有手段及时制止了,不然情况很不容乐观。不过,对淮东即使有不利的影响,也容易消除。”
    孙文炳想想也是,淮东这次的目标远大,很多事情都不能堵天下悠悠之口,要是顾忌这顾忌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如今虽然有些不利淮东的谣言,倘若江宁真的守不住,责任又不能都推到淮东的头上去。与其担心淮东的声誉受影响,还不如担心江宁有没有手段及时将谣言遏制住。
    谣言要是继续疯传下去,本来就不堪一击的御营军,还能剩下多少士气守城?
    要是仅有孙文炳在,林续禄还能仗着林氏本家的身份,在许多事情上抢着拿主意。这时候高宗庭与赵虎亲自赶来,林续禄也知进退,询问道:“眼下我们该怎么办,还是守着狱岛旁观?”
    高宗庭将永兴帝有可能弃江宁而逃的猜测说给林续禄听,又问道:“赵舒翰、张玉伯两位大人联系上没有?”
    “派人登过门了,”林续禄说道,“赵舒翰、张玉伯都不肯出城,曾老国公那里也不肯出城,再劝也没有用。怎么,老十七特意吩咐过?是不是派些人进城去,以策安全?”
    “嗯,”高宗庭点点头,临行时林缚有提过赵舒翰、张玉伯以及沐国公等人的安危,但是他们不愿意出城,也不能强绑出来,说道,“皇上真要出城的话,他们也可能跟着出城;即使没能出来,奢家也不能滥杀……”只可惜愿跟江宁城共存亡的官员、贵戚只是少数。
    孙文炳也不好说什么,江宁真要失陷了,奢家数万兵马进去,他们最紧要的是守住狱岛,即使派三五百人进江宁,也无法在奢家的眼皮子底下将赵舒翰、张玉伯救出来。如今奢家在宣州、明江、溧水纵兵屠掠,主要还是针对平民,有声望的士绅、贵戚,反而不敢任意杀害。
    赵舒翰、张玉伯、曾老国公本身就很有声望,奢家捉住他们,会囚禁,直接杀害的可能性不高。
    也许叫高宗庭蹙紧眉头的,应该考虑越传越疯的谣言,对江宁城里的官员会造成多大的冲击。
    奢家如今在宣州、明江、溧水等地纵兵屠掠,只有可能造成两个后果:一是使江宁军民更加坚定守城的决心,一是则相反,促使江宁军民生出更多的惧意、逃意。
    因为即使投降,也可能难逃屠戮的噩运,也许更多的人是想逃出是非之生,而少有人能有勇气愿意与江宁城共存亡。
    奢家摆明了没有长久占据江宁的决心,在徽州获得充足补给的情况下,还纵兵屠掠,从根本上就是要摧毁江宁外围的基础,以便奢家在占据江西后,能得到充足的休养生息的机会江宁城失陷后,对于城里的百万民众,必然是场灾难。
    奢家借屠掠表明立场,江宁的满城官员到底还有多少人愿意与江宁城共存亡的?
    前些日子都察院官员奏请永兴帝巡狩淮西,只是一个引子。虽说给永兴帝当廷斥责,又罚以廷杖,但人心这东西,一旦挖开口子,就很难堵上。
    林续文、黄锦年两人,说得好听是出城督师催行,说得不好听,还不就是谣言所说的逃离江宁这个是非之地,先保自身安危?
    要是不断的有官员为了自身安危,大义凛然的劝永兴帝出城巡狩淮西,永兴帝还会坚持吗?事实上,只要出现这种局面,人心动摇,士气浮动,江宁就没有办法再守了。
    也许眼前最紧要的,是要考虑当永兴帝弃江宁而逃时,他们该怎么做?难道真要出兵截留吗?
    高宗庭要考虑永兴帝有可能弃城逃往淮西的情况,赵虎当下紧要的是将狱岛的防务抓起来。
    林缚离开江宁之后,林续禄就代表林氏与东阳乡党将狱岛的土地都购下来。狱岛紧挨着江宁城,故而无法直接在狱岛上修筑坚固的防塞,但沿岛修有护墙。
    护墙皆用巨石,用混糯米的灰浆抹砌,齐胸高的石墙虽然算不上厚,但坚固异常。
    石墙筑在夏季水位线上,此时江水低落,石墙外有大片的江滩露出来,不过易登陆的滩地,在外围又临时打下木桩墙,环岛还遍布铁荆棘及陷坑。
    从河口撤下来的人极多。即使可以往北岸疏散,但是除非回东阳老家去,去北岸也只能风餐露宿,更多人更愿意留在狱岛观望形势。
    好在之前的监房极大,后来改为货栈,又增建了许多仓房,赵虎他们过来之前,狱岛这边并不拥挤。
    赵虎看过之后,坚决的说道:“除乡勇家小外,其他人一律用船撤出北岸。奢家没有渡过朝天荡的能力,北岸是安全的;相反,江宁失陷后,奢家必然会派兵将狱岛当成钉子拔掉……”
    ****************
    午时的太阳光照不进来深阔的文华殿,殿内光线丝暗。
    好不容易出了太阳,天气却是越发的阴寒。随着时间的推移,元鉴武也是渐渐没有了耐心,脾气越发的暴躁,宫女及太监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出一点小差错,就挨一顿杖刑,送条半条小命。
    “淮东的兵马到底从萧山开拔了没有,池州那边怎么也还有什么消息过来?”元鉴武在殿里来回踱着步子,口不择言的厉声质问,“林缚是个滑头,岳冷秋难道也要辜负朕的信任?”
    张晏无言相对,这时候也不能挑皇上的心头火,即便猜到岳冷秋有可能是为保存实力,也只能先帮他说几句好话:“江州受敌,将卒闹着要回去先解江州之围,岳相好不容易弹压下来,不过池州缺粮,大军不易行。算着时间,林相今天应能到池州。江州军只要动起来,也快,从青阳进南陵,江州军只要进入弋江,就能叫叛军右翼不能伸展,到时候只要等淮东军过来就行……”
    “那淮东那里呢,”元鉴武急躁的问道,“这雪也停了,太阳也出了,淮东兵马也应该从萧山北上,怎么半点动弹都见不到?”
    “雪融道路湿/滑,江宁这边天气冷,风吹一夜,湿土能冻结实了;杭州、湖州那边的气候要比江宁暖和一些,雪后道路只怕是更加难行。”张晏说道。
    “这个难行,那个难行,”元鉴武厉声说道,“总不至于等江宁给奢家攻下来,什么又都变得容易吧?”
    “皇上息怒……”张晏说道。
    黄门太监小跑进来禀告:“户部尚书王学善在宫外求见……”
    “他来做什么?”元鉴武冷哼一声,昱岭关之败,他虽然将谢朝忠、刘直抓拿下狱,心里依然有些怨恨王学善,暗道:当初要不是王学善站出来插一杠子,谢朝忠出兵的事情说不定就给陈西言拦下来了,也就不会有接下来这一系列事情。
    “说是有秘事相奏。”黄门太监回道。
    “让他进来吧!”元鉴武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微臣就先告退。”张晏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