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千禧年三部曲 >

第115章

千禧年三部曲-第115章

小说: 千禧年三部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打了他一巴掌,那就够了。”

“你是被激怒了,忍无可忍。”

“是的。”

“法斯特和女强人处不来。”

“我注意到了。”

“你是个女强人,也是非常优秀的警员。”

“谢谢。”

“不过希望你不会再打其他同僚。”

“不会再发生这种事了。今天我没机会搜索达格在《千禧年》的办公桌。”

“之前没有去搜查已经是一大疏忽。回家好好度个周末吧,星期一再展开新的调查。”

※※※

贺斯壮中途在中央车站下车,到乔治咖啡馆喝咖啡。他感到沮丧不已,这一整个星期他都在等着莎兰德落网的消息,如果她拒捕,运气好一点说不定会有个公正的警员对她开枪。

这真是迷人的幻想。

然而莎兰德仍然在逃,不仅如此,包柏蓝斯基还提出她可能不是凶手的想法。这可不是正面的发展。

当波曼的下属已经够惨的--他是米尔顿安保里最无趣也最缺乏想像力的人之一--不料现在还要听茉迪巡官指挥,她对莎兰德这条线尤其抱持怀疑态度,包柏蓝斯基之所以起疑,很可能也是拜她所赐。他心想,不知这个出名的泡泡警官和那个贱女人有无暧昧?有的话也不令人意外,他似乎彻底受她驾驭。在这个调查小组中,只有法斯特有种说出自己的想法。

贺斯壮想了又想。当天上午,他和波曼在米尔顿和阿曼斯基、弗雷克伦简单地开过会。一星期的调查毫无结果,阿曼斯基备感受挫,竟然没有人找出足以解释这几起凶杀案的背景。弗雷克伦建议米尔顿安保应该重新考虑是否还有必要参与调查--波曼和贺斯壮还有其他更紧急的任务,不该去为警方白干活。

阿曼斯基决定让波曼和贺斯壮再待一个星期,到时候若还是毫无结果,就取消任务。

换句话说,贺斯壮只剩一星期的时间,之后参与调查的大门便会砰然关闭。他不太确定究竟该怎么办。

过了一会儿,他拿出手机打给东尼·史卡拉,一个专替男性杂志写些无聊文章的自由撰稿记者。贺斯壮见过他几次。他告诉史卡拉说他有关于安斯基德命案调查的一两个内线消息,并解释自己如何碰巧介入这起数年来最热门的调查工作。史卡拉立刻上钩:这可能会成为某大杂志的独家。于是他们约好一小时后,在国王街上的阿弗尼咖啡馆碰面。

史卡拉很胖。非常胖。

“你想要我的消息,有两个条件。”贺斯壮说。

“说。”

“第一,文章中不能提到米尔顿安保。我们只是扮演顾问的角色。”

“可是这的确有新闻价值,因为莎兰德在米尔顿工作过。”

“只是负责清洁打扫之类的。”贺斯壮冷冷地反驳。

“那不是什么新闻。”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

“第二,你得在文章中动点手脚,让人觉得泄密的是个女的。”

“为什么?”

“以免我被怀疑。”

“好,你有什么内幕?”

“莎兰德那个同性恋女友刚刚出现了。”

“哇,太棒了!就是她把伦达路公寓让渡给她的那个女的?失踪的那个?”

“米莉安·吴,这对你来说有价值吗?”

“放心好了,绝对有。她去了哪里?”

“国外,她声称根本没听说命案的事。”

“她算是嫌犯吗?”

“不是,至少目前还不是。她今天接受了讯问,三小时前被放回。”

“原来如此,你相信她的说词吗?”

“我认为她根本是睁眼说瞎话。她一定知道些什么。”

“很棒的东西,贺斯壮。”

“不过,还是去查查她,我们现在说的可是和莎兰德大玩施虐受虐狂游戏的女孩。”

“你确定这是真的?”

“她在讯问时亲口坦承的。我们搜索现场的时候,也找到手铐、皮衣、皮鞭这一大堆玩意儿。”

关于皮鞭,是有点夸大其词。好吧,其实根本是他撒谎,但他敢肯定那个中国贱货也玩皮鞭。

“你在开玩笑吧?”史卡拉说。

※※※

罗贝多是最后离开的人之一。他整个下午都在图书馆,详读每一行与追捕莎兰德有关的消息。

他走到外头的斯维亚路上,感到沮丧、茫然,还有饥饿,于是便到麦当劳点了一个汉堡,找到角落的一张桌子坐下。莉丝·莎兰德,三屍命案凶手。他简直不敢相信会有这种事。那个古怪的小女孩,不可能。但他该做点什么吗?如果是的话,又该做什么呢?

※※※

米莉安搭出租车回到伦达路,慢慢地查看新装潢好的公寓此刻的惨状。橱柜、衣橱、置物箱和书桌抽屉都被清空,所有表面都留下大片的指纹粉,她最私密的情趣用品全堆在床上。但是到目前看来,没有遗失任何东西。

她按下咖啡壶的开关,不由得摇摇头。莎兰德呀,莎兰德,你他妈的到底给自己惹了什么麻烦?

她拿出手机拨了莎兰德的号码,却得到该用户无法接听的信息。她在厨房桌旁坐了好一会儿,试图理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她认识的莎兰德绝非精神异常的杀人犯,但话说回来,她也不是那么了解她。莎兰德在床上确实热情如火,但如果心情起了变化,却也可能冷若冰霜。她答应自己在见到莎兰德、听到她解释之前,不会妄下断语。她觉得自己想哭。接下来她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家里。到了晚上七点,公寓多少又恢复了可以住人的样子。她冲了个澡,换上一身黑与金色相间的丝绸睡袍进到厨房,忽然有人按门铃。一开门,看见一个没刮胡子、胖得离谱的男人。

“你好,米莉安,我叫东尼·史卡拉,是个记者。能不能问你几个问题?”

他身边的摄影师将闪光灯对准她的脸猛拍照。

米莉安真想一脚飞踢出去,再用手肘撞他鼻梁,但终究没有失去冷静,她知道这么做只会让他们拍到更多他们想拍的画面。

“前阵子你和莉丝·莎兰德出国了吗?你知道她人在哪里吗?”米莉安砰的关上门,锁上刚安装好的安全锁。史卡拉却推开信箱。

“米莉安,你迟早都得面对媒体。我可以帮你。”她握起拳头,猛力往史卡拉的手指砸下去,马上就听见一阵哀嚎。随后她关上内门,躺到床上闭上双眼。莎兰德,等我找到你非扭断你的脖子不可。

※※※

去过斯莫达拉勒之后,布隆维斯特利用下午时间又去拜访另一个达格打算揭发的人。上一个星期至今,三十七个姓名已经划掉六个。最后一个是住在通巴的退休法官,曾经审判过几起涉及卖淫的案子。新鲜的是,这名无耻之徒并不试图否认、威胁或求饶,反而欣然坦承自己搞过几个东方来的妓女。不,他一点也不感到懊悔,卖淫是值得敬佩的职业,他还认为自己当这些女孩的恩客是在帮助她们。将近晚上十点,布隆维斯特正驶过利里叶岛时,接到玛琳来电。

“嗨。”她说道:“你看到《摩根邮报》的电子报了吗?”

“没有,有什么新闻?”

“莎兰德的女友今天回家了。”

“什么?谁?”

“住在她伦达路公寓的那个女同志米莉安·吴。”吴,布隆维斯特想到了。门牌上写着“莎兰德-吴”。

“谢了,我现在就过去。”

※※※

米莉安拔掉公寓里的电话,关上手机。当晚七点半,她返家的消息已经出现在某家日报的网站上。不久,《瑞典晚报》随即来电,三分钟后是《快递报》。《时事报》刊登了报导但未指名道姓,但到了九点,已经有不下十六名来自各媒体的记者试图从她这儿套出话来。门铃响了两次,她没开门,还把屋内的灯全熄了。若再有记者来骚扰,她很想打断对方的鼻梁。最后她打开手机,打给一位女性友人,问她能不能借住一晚。女友住在霍恩斯杜尔附近,走路就能到。不到五分钟后,她溜出伦达路大门,布隆维斯特停好车,前来按门铃时,她已经不在。

※※※

星期六上午十点刚过,包柏蓝斯基打了电话给茉迪。她睡到九点才起床,陪孩子们玩了一会儿之后,丈夫带他们出门,说要给他们买个星期六的礼物。

“你看到今天的报纸了吗?”

“还没,我才起床一小时,一直在忙小孩。发生什么事了吗?”

“我们组上有人向媒体泄漏消息。”

“这个我们一直都知道呀。几天前,有人泄漏了莎兰德的精神监定报告。”

“那是埃克斯壮。”

“真的?”茉迪惊讶道。

“当然了,虽然他绝对不会承认。他试图想引起注意,这样对他有利。但不是这个。有个名叫东尼·史卡拉的自由撰稿人,从某人那里得知关于米莉安的各种信息,其中也包括昨天讯问的内容。我们说好要保密的,埃克斯壮都气炸了。”

“该死!”

“那名记者没有指名,只说消息来源是“调查小组的核心人物”。”

“可恶!”茉迪又咒道。

“文章中用女性的“她”来指称消息来源。”

茉迪沉默了十秒钟。她是调查小组中唯一的女性。

“包柏蓝斯基……我没有向任何记者吐露过只字片语。出了我们的走廊之后,我从未和任何人讨论过案情,连我丈夫也不例外。”

“我从来没想过是你泄的密,只可惜检察官埃克斯壮却相信。还有周末值班的法斯特,更是满口暗讽。”

茉迪深感疲惫。

“那现在怎么办?”

“埃克斯壮坚持在查明指控前,先停止你的调查职务。”

“什么指控?太荒谬了。我要怎么证明……”

“你什么都不必证明,反而是指控者要提出证据。”

“我知道,但是……真该死。这得等多久?”

“已经结束了。”

“什么?”

“我刚刚问过你,你说你没有泄漏任何消息,所以调查结束,我去写报告。星期一九点,我们埃克斯壮的办公室见,问题由我来处理。”

“谢谢你,包柏蓝斯基。”

“不用客气。”

“但是有一个问题。”

“我知道。”

“既然泄密的不是我,那肯定是组上某个人。”

“有什么想法吗?”

“我头一个想到的是法斯特,但又觉得不太可能是他。”

“我的想法恐怕和你一样。他或许是个十足的讨厌鬼,但对於泄密一事,他的确暴跳如雷。”

包柏蓝斯基喜欢散步,状况根据天气和能有多少时间而定。这种运动让他乐在其中。他住在索德马尔姆的卡塔莉娜班街,离《千禧年》办公室不远,更进一步说,离莎兰德曾工作过的米尔顿安保和她住过的伦达路也都不远。此外,位於圣保罗街上的犹太会堂也在步行距离内。星期六下午,他走过了以上每个地方。

一开始,妻子安涅丝和他一起走。他们已经结婚二十三年,这么些年来,他从未出轨。

他们中途在会堂停留了一会儿,顺便和拉比说说话。包柏蓝斯基是波兰裔犹太人,而安涅丝一家则是原籍匈牙利,也是奥斯威辛集中营极少数的生还者。

造访过会堂后他们便分手了,安涅丝去购物,包柏蓝斯基继续散步。他需要一个人静一静,想一想调查工作。他回想着自从灌足节星期四上午、这项任务命令放到他桌上开始,他所采取的一切做法,发现其中只有几个失误。

一是没有立刻派人去《千禧年》搜查达格的办公桌。后来想起来了,还亲自执行的时候,天晓得布隆维斯特已经清掉哪些东西。另一个失误则是忽略了莎兰德有车的事实。不过霍姆柏已经报告,车内毫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