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千禧年三部曲 >

第111章

千禧年三部曲-第111章

小说: 千禧年三部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

“在社会福利部个案记录簿上,完全没有提到她是同性恋。十几岁时,她曾经多次逃离寄养家庭,在酒吧里勾搭男人。警方也曾几次发现她和年纪较大的男人在一起。”

“如果她在卖淫,她在乎个屁。”法斯特说。

“对於她认识的人,我们了解多少?安德森?”

“几乎毫无所知。她从十八岁后,就不曾再和警方发生争执。只知道她认识阿曼斯基和布隆维斯特,当然还有米莉安。向我们提供她和米莉安在磨坊酒吧的消息的线民还说,很久以前,她经常和一群女孩到那儿厮混。好像是一个名叫“邪恶手指”的女子乐团。”

“邪恶手指?那是什么?”包柏蓝斯基问道。

“好像和什么邪教有关。她们会聚在一起,闹得天翻地覆。”

“别跟我说莎兰德也是什么该死的撒旦信徒。”包柏蓝斯基说:“媒体会疯掉。”

“崇拜撒旦的蕾丝边。”法斯特火上加油地说。

“法斯特,你还用中古世纪的眼光看女人哪。”茉迪说:“连我都听说过“邪恶手指”!”

“真的?”包柏蓝斯基讶异道。

“那是九十年代末期一个女子摇滚乐团,不是超级明星,不过也红了一阵子。”

“那么就是崇拜撒旦的摇滚蕾丝边。”法斯特说。

“好了,别瞎扯了。”包柏蓝斯基说道:“法斯特,你和安德森去查查看“邪恶手指”有哪些团员,找她们谈谈。莎兰德还有其他朋友吗?”

“不多,除了她的前监护人潘格兰之外。他因为中风,现在正在接受长期照护,情况显然很不乐观。老实说,我不能说打听到任何所谓的交友圈,我们甚至都还不知道莎兰德住在哪里,也没看见她的电话簿。”

“谁都不可能像鬼一样,来去不留痕迹。大家对布隆维斯特有何想法?”

“还没有直接派人监视他,不过假日期间陆续去过他那里几次。”法斯特说:“也许莎兰德会突然冒出来。星期四下班后他就回家了,似乎整个周末都没出门。”

“我看不出他和命案有何关联。”茉迪说:“他的说词前后一致,而且当晚每一分钟的行踪都交代得很清楚。”

“但他确实认识莎兰德,也是她和安斯基德那对男女间的联系。另外,他还声称命案发生前一星期,有个男人攻击莎兰德。关于这点该如何解释?”包柏蓝斯基问道。

“你是说除了布隆维斯特之外还有其他目击者吗?”法斯特反问。

“你认为布隆维斯特妄想,或是在说谎?”

“不知道。只是听起来像是无稽之谈。一个大男人怎么会解决不了一个体重才多少--四十二公斤的小女孩?”

“布隆维斯特为什么要说谎?”

“为了混淆我们对莎兰德的想法?”

“可是这些不太说得通。根据布隆维斯特的假设,他的两位友人是因为达格正在写的书而被杀。”

“胡扯。”法斯特说:“是莎兰德。有谁会杀死她的监护人来让达格闭嘴?其他还有可能是谁……警察吗?”

“如果布隆维斯特公开他的假设,到时候将会出现一大堆警察阴谋论。”安德森说。

桌旁的每个人都喃喃称是。

“好吧。”茉迪说:“那她为什么射杀毕尔曼?”

“而这些刺青又代表什么?”包柏蓝斯基指着一张毕尔曼下腹的照片问。

我是一只有性虐待狂的猪,我是变态,我是强暴犯。

“病理报告怎么说?”波曼问道。

“刺青的时间介於一年前到三年前,这是以渗入肌肤的程度判定的。”茉迪说。

“我想可以排除毕尔曼本人委托的可能性。”

“疯子虽然很多,但我认为即使是刺青爱好者,应该也很少刺这种内容。”

茉迪摇摇食指。

“法医说这些刺青看起来很可怕,这连我都看得出来,所以必定是个新手。刺针穿透的深浅不同,而且又是大面积覆盖在身体的敏感部位。总之,过程肯定非常痛苦,跟加重伤害不相上下。”

“不过毕尔曼从未报警。”法斯特说。

“若有人在我身上刺这些字,我也不会报警。”安德森说。

“还有一件事。”茉迪说:“这或许更增加了那段看似自白的刺青内容的可信度。”她打开一个装有列印相片的文件夹,让同仁们传阅。

“我从毕尔曼硬碟里的一个文件夹列印了一些样本,都是从网上下载的。他的电脑里面大约有两千张类似的照片。”

法斯特吹着口哨拿起一张照片,上头有个女人被绑成极端不舒服的姿势。

“这可能很适合“化装舞衣时尚”或“邪恶手指”。”他说。包柏蓝斯基气恼地打了个手势,要法斯特闭嘴。

“这个该如何解释?”波曼问道。

“假设刺青的时间约莫在两年前,”包柏蓝斯基说:“就差不多是毕尔曼生病那段时间。他的病历中除了高血压,没有任何生病记录,所以可以推断其中有所关联。”

“那一年莎兰德也有转变。”波曼说:“她不再为米尔顿工作,而且据我了解,她毫无预兆地出国去了。”

“是否应该推断其中也有关联呢?从刺青可以明显看出毕尔曼强暴了某人,而莎兰德可能就是被害者,那么就有杀人动机了。”

“当然还有其他的解释方式。”法斯特说:“我可以想像一种可能,就是莎兰德和那个中国女孩在提供某种带有性虐色彩的应召服务,毕尔曼可能是那种很享受被小女孩鞭打的怪人。说不定他和莎兰德有某种依存关系,后来却出了问题。”

“但这无法解释她在安斯基德的行为。”

“如果达格和米亚打算揭发性交易,也许在偶然间碰上了莎兰德和米莉安。这可能就是莎兰德杀人的动机。”

“到目前为止,说她杀人都还只是推测。”茉迪说。

会议又进行了一小时,并讨论了达格笔记本电脑失踪的事实。午餐休息时,全部的人都感到灰心,因为调查工作中的问号更多了。

※※※

星期二上午,爱莉卡一到办公室立刻打电话给《瑞典摩根邮报》董事长马纽斯·博舍。

“我有兴趣。”她说。

“我想也是。”

“本来复活节假期一过,我就打算答覆你,但相信你能了解,我们这里出了事情一团乱。”

“达格遭杀害,我很遗憾。太可怕了!”

“那么你应该能理解,现在不是我宣布离职的时机。”对方静默片刻。

“我们这边有个问题。”博舍说道:“上次谈的时候,本来说好八月一日开始上班。但问题是,我们的总编辑霍肯·莫兰德,也就是你要接替的人,健康状况非常差。他的心脏有问题,必须减少工作时数。几天前他和医生讨论过,这个周末我才得知他打算在七月一日退休。我本来以为他还会在这里待到秋天,而你也可以在八九月间两边跑。但目前看来,情势很紧急。爱莉卡,我们需要你从五月一日开始上班,最迟也不能晚於五月十五。”

“天哪!那只剩几个星期而已。”

“你还有兴趣吗?”

“当然有了……但这表示我只剩一个月的时间来处理《千禧年》这边的事。”

“我知道,很抱歉,爱莉卡,但我不得不催你。在一间只有六七名员工的杂志社,一个月的交接时间应该够了。”

“但这意味着我得在公司面临危机之际离开。”

“反正迟早都要离开,我们只是把时间提前了几个星期。”

“我有几个条件。”

“说来听听。”

“我得继续待在《千禧年》的董事会。”

“这样恐怕不妥。没错,《千禧年》的规模小得多,又是月刊,但严格说来我们毕竟是竞争对手。”

“这也是不得已的。我不会参与《千禧年》的任何编辑作业,但我不会卖掉我的股份,所以我得留在董事会。”

“好吧,这点应该可以接受。”

他们约好在四月第一个星期和其他董事会面,解决一些细节问题,同时签约。

※※※

布隆维斯特检视着他和玛琳利用周末一同列出的嫌犯名单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三十七个名字,全是深受达格着作威胁的人。其中有二十一人是身份已经确认的嫖客。

布隆维斯特想起自己两年前在赫德史塔着手追踪一名杀人犯时,找到了一大群嫌犯,人数将近五十。

星期二上午十点,他将玛琳叫进办公室后,随手关上门。他们喝着咖啡,对坐了一会儿。然后他将名单递给她。

“现在该怎么办?”玛琳问。

“首先得把名单拿给爱莉卡--十分钟后吧。然后一个一个删除,其中说不定--甚至是大有可能--某人和命案有关。”

“那要怎么删除呢?”

“我想先把焦点放在二十一名嫖客身上,他们的损失会比其他人多。我想跟随达格的脚步,一个个去见他们。”

“那么我要做什么?”

“两项任务。第一,有七个人的身份尚未确认:其中两名是嫖客,另外五人是干这行的。接下来几天,你就试着查出这些人是谁。有些名字也出现在米亚的论文当中,也许可以利用相互对照的方式找出他们的真实姓名。第二,我们对莎兰德的监护人毕尔曼几乎一无所知。文件中有一份简历,但我猜多半是捏造的。”

“所以你要我搜寻他的背景?”

“完全正确。尽可能找出一切资料。”

下午五点,海莉拨了电话给布隆维斯特。

“方便说话吗?”

“说一下没关系。”

“警方在找的这个女孩……就是当初帮你找到我的那个,对吗?”海莉和莎兰德从未碰面。

“没错。”布隆维斯特回答。

“很抱歉没有时间打电话告诉你最新消息。不过没错,就是她。”

“这代表了什么?”

“在你这方面吗?希望是没什么。”

“但她对我、对发生的一切都了若指掌。”

“是的,一切她都知情。”

海莉在电话另一头沉默不语。

“海莉,我认为不是她做的。我正在试图证明所有命案都不是她干的,我相信她。”

“如果我相信报纸上所写的,那么……”

“但你不应该相信报纸上写的。至於和你有关的部分,很简单:她已经答应会守口如瓶,我相信她一辈子都会遵守承诺。以我对她的了解,她是非常有原则的人。”

“假如不是她做的呢?”

“不知道,海莉,我正在尽一切努力挖掘真相,你不必担心。”

“我不担心,我只是想作最坏的准备。你还撑得住吗,麦可?”

“还好,我们一直马不停蹄。”

“麦可……我现在人在斯德哥尔摩,明天就要飞澳大利亚,这次会离开一个月。”

“我懂了。”

“我在饭店。”

“恐怕不好吧,海莉。我觉得自己几乎已经无法负荷。今晚我还得工作,大概不会是很好的伴。”

“你不必是个很好的伴。总之过来放松一下吧。”

麦可在凌晨一点回到家,疲累万分,真想说一声管他呢,然后上床睡觉,但还是打开了笔记本电脑收信。没有什么重要的新信件。他打开“莉丝·莎兰德”文件夹,发现多了一个新文档,名为“给麦可布隆”,就在他命名为“给莉丝”的文档旁边。看见电脑里出现这个文档,他差点休克。她来了!莎兰德进过我的电脑。甚至可能现在就在线上!他点了两下。他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期待什么。一封信。一个答案。一个清白的声明。一句解释。莎兰德的回信简短得令人气结。信中只有一个名词,两个字。札拉。

麦可瞪着这个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