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183章

隋末我为王-第183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苗海潮有些发火了,心说为了你这破事,老子和杜伏威起了多少冲突,临了你又来涮我是不是?

    “因为我还没准备好。”陈应良满脸歉意的拱手,大声说道:“昨天我的信使把杜伏威的答复带回来后,因为杜伏威要求的钱粮永城绝对拿不出来,我就停止了向民间征粮募钱,全力备战,所以这会暂时还没准备好这么多的钱粮。不过苗大哥你放心,明天早上,明天早上你再来这里,我马上就把钱粮交给你。”

    又与那毡帽骑士低声商量了几句,苗海潮这才大声说道:“好,我答应你,再给你一天的时间准备!不过陈兄弟,我可把难听话说在了前面,明天早上我再来这里时,你如果不交出这笔钱粮,或者耍什么花样,可就别怪我翻脸无情了!到时候不仅你城外的军营码头保不住,就是这小小永城,我们的三万大军也要把它踏成齑粉!”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陈应良赶紧拱手答谢,郑重说道:“多谢苗兄成全,也请苗兄放心,小弟虽然不敢说什么言出法随,却也可以保证做到一诺千金,请苗兄安心再等一天,明天早上,钱粮必然送到你的面前!”

    郑重其事的把承诺说完,然后不等苗海潮提出告辞,陈应良突然又大声说道:“苗大哥,还有件事,我想顺便向你介绍一个人!”

    苗海潮惊奇抬头时,却见陈应良的身旁站出了一个锦衣华服的小老头,头发花白穿着价值不菲的狐皮裘衣,外表模样甚是尊贵。陈应良又指着那老头说道:“苗大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云定兴云前辈,现在官居少府少卿,是朝廷重臣,也是我们的长辈。”

    “给我介绍他干什么?”苗海潮心中纳闷,但是出于礼貌,少年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苗海潮还是向云大少卿拱手行礼,礼貌说道:“晚辈苗海潮,见过云前辈。”

    “苗壮士客气了,不必多礼。”云大少卿笑吟吟的还了一礼,又笑着说道:“苗壮士,你的鼎鼎大名,老夫可是大兴和洛阳就早有耳闻了,今日得见,果然仪表非凡,义薄云天,老夫痴长数十年,象苗壮士你这样侠肝义胆的少年英雄,老夫还真是没有见过几个。”

    “我有这么好吗?”苗海潮心中纳闷,也更纳闷陈应良为什么要把云大少卿引见给自己。

    “苗大哥,我把云少卿引见给你,是想告诉你这位云少卿的另一个身份。”仿佛看出了苗海潮心中的疑惑,陈应良又大声说道:“苗大哥,你可能还不知道,这位云少卿,还是废太子杨勇的岳丈大人!”

    “什么?!”苗海潮面露震惊了,他可是多少耳闻过隋炀帝和他亲哥哥废太子杨勇之间的恶劣关系的。

    “苗大哥,你一定很奇怪吧?”陈应良大声说道:“废太子房陵王杨勇,已经被先皇遗诏赐死了,他的岳丈云前辈为什么重新为官,位居重臣?答案很简单!我大隋当今天子宽宏大度,任人惟贤,用人任事从不计较臣子以前的过错不足,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那怕是之前有再大再多的不对,只要有才有德能够诚心悔改,圣明神武的当今天子就会破格起用,给他机会将功赎罪,继而赏以高官,赐予厚爵!云定兴云前辈,就是这活生生的例子!”

    苗海潮呆住了,也完全明白了陈应良的弦外之音,还一度有些微微动心。而那毡帽骑士却是脸色大变,看向苗海潮的目光中也不再只是微微疑惑,而是充满了狐疑!

    “苗壮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云大少卿的人品很抱歉,脑袋却半点不笨,没用陈应良的指点就已经笑吟吟的大声说道:“你是有才有德之人,老夫的事你也知道了,想想吧,好好想想吧!”

    苗海潮这会如果立即破口大骂,或者马上拉弓放箭来射陈应良和云大少卿这对老小不良,那么情况或许还不至于继续恶化下去,然而苗海潮却在这关键时刻迟疑犹豫了,这一迟疑犹豫不要紧,那毡帽骑士立即就掉转了马头,打马来路冲了回去,苗海潮身边的其他变民军也一下子就走了一半。

    “这家伙?该不会就是杜伏威吧?”早就悄悄留心到那毡帽骑士的陈应良万分狐疑,差点就想派人马上出城追杀,但稍一考虑了一下后,陈应良却放弃了这个打算,暗道:“没把握追上了,小不忍则乱大谋,让他走吧。如果他真是杜伏威,象这么有趣的敌人,留下多玩玩也不错。”

    迅速做出了抉择后,陈应良又向苗海潮大声说道:“苗大哥,我知道事关重大,你现在也未必马上就相信我,你回去仔细想想吧,想通了随时可以来找我,我随时恭候!”

    看到杜伏威已经快马离去,苗海潮心中叫苦之余,也早已是心乱如麻,那里还有心思和陈应良继续暧昧鬼扯,抱拳说了一句告辞,也就赶紧领了自己的人匆匆返回队伍。然而苗海潮刚刚回到自己的队伍之中时,却马上无比愕然的看到——位居后方的杜伏威队伍五千余人,竟然已经开始了临阵大退兵,迅速向着来路退却!

    震惊之下,苗海潮赶紧向留守本队的副手张窑柱问道:“杜大王可曾命令我们也退兵。”

    “没有。”张窑柱摇头,说道:“杜大王远远的绕开了我们的队伍,直接回了他的队伍,然后就马上退兵了,但没有叫我们也跟着退兵。”

    “糟了!”苗海潮大声叫苦,知道自己与杜伏威之间的裂痕只会越深越大了。

    这时,一直紧闭着的永城西门忽然打开了一些,几个差役赶着一群羊和推着两辆车出来,接着城门关上,吊桥放下,那些差役又把羊群和装着酒坛的车带过了桥,径直向苗海潮的队伍而来,同时不等苗海潮下令,他队伍里早有人上去迎住了羊群和酒车。再然后很快的,士兵就欢天喜地的来向苗海潮报告了,“大王,是陈应良送给我们的酒和羊,说是答谢你的,请你一定要收下!”

    “把羊全杀了!酒坛全砸了!”

    正在心烦意乱的苗海潮大怒咆哮,可惜昨天就没能顺利收下礼物的苗部将士不干了,纷纷反问苗海潮为什么要这么做,副手张窑柱也劝道:“苗大哥,我知道你是担心杜伏威怀疑,可是杜伏威连招呼都不打就带着军队走了,说明他早就怀疑我们得不能再怀疑了,现在再怎么杀羊砸酒也没用,与其让弟兄们失望,不如大大方方的把酒带回去,杜伏威想怀疑随便他怀疑,大不了就是分家,有什么了不起?”

    “是啊。”之前陪伴苗海潮到城下答话的士兵也说道:“大王,小的虽然没读过书,可也听得出来,刚才那两个大官对很喜欢你,你将来也说不定会求着他们,现在杀了他们送的羊,砸了他们的酒,不是打他们的脸么?”

    苗海潮沉默了,看看陈应良诚心城意送来的酒肉,又看看远处的永城城头,再想想杜伏威这几天与自己的冲突矛盾,临阵退却的怀疑与猜忌,苗海潮终于下定了决心,吼道:“把羊酒带回去,让弟兄们好生享用!随便他杜伏威怎么想,大不了就是分家过日子!”

    苗部将士欢声如雷,欢天喜地的带着羊酒退兵回营了,苗海潮走在队伍中间,心中思绪万千,时而愁眉苦脸,时而咬牙切齿,还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云大少卿刚才的话……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杜伏威队伍扔下苗海潮先行撤退的这个情况,陈应良当然看得是一清二楚,再看到苗海潮的队伍收下了自己礼物后,陈应良顿时笑了,还笑得无比开心,知道自己抄袭的李二间突厥妙计基本上已经成功了。欢喜之下,陈应良立即向旁边的董由吩咐道:“董县令,立即给我着手准备夜战,火把和干粮给我备足,再把咱们上次在芒砀山和嵇山缴获到的土匪衣服翻出来,送进新军营地备用。”

    董由恭敬答应,立即下去安排准备,云大少卿则疑惑的向陈应良问道:“应良贤侄,你今天晚上就打算动手了?是不是急了些?老叔觉得,我们应该先探清乱贼回营后的具体情况,然后再见机行事吧?”

    “用不着,这场大战,我们已经赢定了,剩下的已经只是战果多少的问题。”陈应良自信的回答,又微笑说道:“老叔,等着看好戏吧,明天清晨之前,我保管让杜伏威的三万乱贼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真的?”云大少卿还是有些将信将疑,见陈应良神情自信,对陈应良打仗用兵颇有信心的云大少卿便点了点头,道:“好,老叔就等着看贤侄你大展神威了。不过贤侄,等仗打完了,你可一定要告诉我,你这场大战究竟是怎么布置怎么安排的,老叔我全都想学。”

    …………

    自信满满的陈应良确实用不着见机行事了,当苗海潮的队伍撤回营地时,首先看到的就是已经全面戒备的杜伏威队伍,还有同样已经风声鹤唳的其他乱贼队伍,全都在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下邳队伍,同时苗海潮留守营地的队伍也已经进入了戒备状态,各营之间甚至连游荡来往的士兵都没有一个,互相之间已经不再象友军队伍,而是剑拔弩张,如同防范仇寇,气氛空前紧张。

    见此情景,苗海潮当然是心下忧虑,赶紧派了几个部下把十只羊和十坛酒送往杜伏威营地,顺便向杜伏威报告事情经过,结果杜伏威虽然收了苗海潮主动分出的一半酒羊,还给苗海潮送来了两头肥猪的回礼,却没有让军队解除戒备状态,仅只是说让苗海潮好生休息,明天一早再出动所有军队到永城接收钱粮。

    事情到了这一步,苗海潮还敢安心休息那才叫怪了,除了命令军队继续全面戒备之外,苗海潮又召集一干下邳心腹旧部到中军议事,讨论与杜伏威的分家事宜,再紧接着,苗海潮又低声对副手张窑柱吩咐道:“马上去安排人手,时刻盯住杜伏威队伍和其他营地的动静,一有异常,就立即敲铜锣报警!”



第136章 浑水摸鱼(上)

    春寒陡峭,夜已渐深,人却未静,占地面积巨大的变民军营地里仍然是灯火通明,大堆大堆的篝火熊熊燃烧,在连绵数里的变民军营地里遍地皆是,密如繁星,而在每一座篝火之旁,都有许多衣甲破烂的变民军士兵围成一圈,低声闲聊,烤火取暖,也借同伴的体温取暖,武器就放在脚下,随时能够拿起作战。

    变民军不是没有可以遮风挡雨的帐篷休息,事实上,几个月时间的到处流窜和大家劫舍下来,这些变民军队伍已经积攒了大量的扎营帐篷,虽然大部分都是破破烂烂,却也勉强能够遮挡雨雪,在积雪未化的初春夜里,挤着睡在这些破帐篷里,绝对比在外面露宿强上一百倍,可是这些变民军士兵却还是不肯回帐,基层将领还不时的清点一下人数,看有没有人偷懒开小差。

    这些变民军士兵当然不是在自虐,不会帐篷休息的原因是不敢,天色还没黑前,变民军队伍中实力最强的两个老大杜伏威和苗海潮就已经各自发话,要求麾下队伍分为两股,轮流值守上半夜和下半夜,时刻提防意外发生。而发现杜伏威和苗海潮的队伍如此做后,其他自愿或被迫汇为一股的大小贼头也不敢怠慢,同样是命令麾下队伍如法炮制,加强警戒,免得突然出事掉了脑袋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