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天下 >

第65章

天下-第65章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载垕由苦转喜,连忙道:“少雍快快免礼,朕还得恭喜你一声呢!”
见赵肃摸不着头脑,他便道:“听说你不日便要返乡成亲了,难道不是?”
原来是这个事情,那会儿张居正问起,自己便说了,没想到转眼之间,连皇帝都知道了,赵肃苦笑:“陛下神机妙算,此番正是来与您辞行的,臣这一走,得年后方能回京了。”
朱载垕摆摆手:“成亲是大事,朕许你假就是,山高路远,朕就没法子去喝你的喜酒了,回头把朕的贺礼一并捎上。”
“多谢陛下。”
“还有个事儿,你立了大功,本不应止于这个品级,可朕想,升得太快,也许别人会有闲话,对你自个儿也不大好,所以待你年后回来,再给你提一提,你别放在心上,唔,说起来,太仆寺卿的位子正好空着,前些日子徐阶才说起推举人选的事……”

新皇登基,提拔了一干潜邸旧人,陈以勤、张居正入了内阁,赵肃升为国子监祭酒,从从五品一跃而至从四品,以他的年纪来说已经是平步青云,幸而这个官职清贵,不算有什么实权在手的,否则御史一封弹劾,就能让赵肃沾上麻烦,可朱载垕总觉得这个官位对赵肃来说有些委屈,还琢磨着给他升官。
赵肃闻言,连忙推辞:“多谢陛下好意,臣能力有限,愿多历练几年。”
“好吧好吧,朕不逼你,反正你是钧儿的师傅,身份摆在那里,也无人敢小看的,如今身为国子监祭酒,更是名正言顺……”
朱载垕絮絮叨叨说了一堆,赵肃听得既好笑又感动。
与嘉靖帝相比,这位新皇更显得宅心仁厚,与他说话亦如在裕王府时一般,没有任何压力。
又闲话了几句,皇帝这才放人。
赵肃行礼告退,走到门口处,冷不防前面一个人冲过来,两人哎哟一声,撞成了一团。
他定睛一看,却是朱翊钧,脸上怒气冲冲,不知所为何事。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447651、354858。jj、tangmy1127童鞋的地雷,谢谢大家的回帖和支持!

写赵肃的婚事不是想写BG,只是很多事情要交代清楚,后面发展才会顺理成章,至于包子长大还要过几章,我不会一年年写,到时候有法子自然过渡的,心急的童鞋可以等几章后再看。

俺国庆出门,16号,会带着电脑,但期间未必能上网,所以只能说尽量有条件就更新哈,6号之前如果没有更新的话,俺会回来补上,特此敬告。祝大家国庆节快乐!吃得开心,玩得开心!



65

65、第 65 章 。。。 
 
 
一看到自己撞上的人是赵肃,朱翊钧满脸的怒气顿时化为惊讶。
“老师……”随着年龄渐大和身份的改变,众人对他的宽容逐渐转为严格,自从有一次他喊肃肃被张居正撞见,教导了一顿之后,朱翊钧只有在私底下,才会喊那个昵称。
“怎么了,气鼓鼓的样子,这样去见陛下可不太好。”赵肃微微一笑,小声提醒。
“老师,我有话和你说。”朱翊钧板着小脸道。
赵肃莫名所以,见他郑重其事,还是答应了,朱翊钧拉着他的手在前面走,脚步飞快,几次差点绊倒,赵肃不得不反手握紧他。
走了好一会儿,朱翊钧朝后面跟随着的内侍道:“你们不要跟上来。”
便兀自和赵肃走到僻静花丛处,声音霎时染上委屈:“肃肃,母妃要给我换老师。”

“此话何解?”
朱翊钧低着头:“今日母妃召我去,说我如今身份不同了,兴许过阵子还会被册封为太子,不能再只有一个老师……”
赵肃一愣之后,笑道:“这是好事,殿下该接受李妃娘娘的好意。”
朱翊钧咬着唇没说话。
实际上李氏的话意是,想让李春芳和张居正代替赵肃来教他,一来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学识渊博,文采出众,二来张居正亦是庶吉士出身,又为徐阶座下头号门生,在裕王潜邸多年,言行能力都被李氏看在眼里,自然推崇备至,觉得二人都要比赵肃更适合来教现在的朱翊钧。
乍听到这个消息,朱翊钧一下子就懵了,先说自己不需要换老师,又说赵肃很好,可惜李氏都不为所动,心意甚坚,只说这是为了你好,择日便向你父皇进言云云,朱翊钧无法,只好气冲冲地来找皇帝,希望先下手为强,让朱载垕站在他这一边,谁知却在门口撞上赵肃。

站在朱翊钧的立场,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好好的要给自己换老师,论学识,赵肃是探花出身,论官职,如今亦是从四品大员了,虽然还比不上李春芳和张居正,可这么多年来,自己与他师生两得,早就结下深厚的情谊,在朱翊钧心目中,赵肃的地位有时甚至超越了所有人,因为在许多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里,惟有赵肃与他朝夕相处。
在赵肃看来,却颇有几分理解李氏的用意。朱载垕登基,从不受宠的裕王一下子变成万众瞩目的皇帝,不单是他本身身份的改变,连带着李氏、朱翊钧这些人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册封太子,但皇帝如今只有两个儿子,而且两个都是出自李氏,如无意外,将来必然是长子,也就是朱翊钧继位,所以他的教育问题,一下子成为朝廷上下关心的问题。
李氏这么做,无非是想给儿子找两个份量足够重的师傅,对朱翊钧也是一种身份上的提升,而以她一名小农之家女儿的出身,能有这样的考量已经很了不起了。自古以来,父母望子成龙,莫不如此,她的作为类似后世那些拼命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的父母们,兴许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出发点却是好的。
但她却忘了,朱翊钧现在是皇子,以后可能还要成为皇帝,如果被强加不喜欢的事情,将来的逆反心理就会越严重,一个皇帝一旦逆反起来,受害的就不仅仅是他自己和身边的人。

“你不喜欢张师傅和李阁老吗?”
赵肃觉得自己有必要点化劝导一下这块还没被完全雕成的璞玉。
他找了块石头坐下,这里的景致很好,刚下过雪,结了冰的湖面覆着一层厚厚的白雪,一眼望去,宫阙层叠,开阔高远。
朱翊钧见他如此随意,仿佛不担心弄污官袍的模样,心头也高兴起来,想道:肃肃总是有办法的。
“不是不喜欢,”他学着赵肃坐下,双手托腮看向远处。“只是有时候,张师傅太过严厉了些。”
“那陈师傅,高师傅又如何?”赵肃指陈以勤和高拱,虽然他们与张居正一样都入了阁,可潜邸的人称呼他们依然是旧称。
朱翊钧板着手指数落:“陈师傅古板,高师傅脾气急,都不好,都不好。”
“并非所有的人都像我一样散漫的。”赵肃笑着揉揉他的脑袋,“各人有各人的性情,我曾和你说过海瑞的事情,你还记得吗?”
朱翊钧点头。
“这人将你皇爷爷骂成那样,先帝还没法杀他,只因皇帝虽然身份至尊,可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他虽然可恶,可他没有大错,说的事情也句句在理,所以先帝即便再愤怒,也只是将他关了天牢,没有杀他。”
朱翊钧若有所思,又皱着眉头:“肃肃,我不想这样,今天母妃给我安排了张师傅他们,明天也许又会让我做别的事情,我不喜欢这样。”
赵肃笑了笑:“很多事情,在你还没有能力改变之前,只能先尝试着去接受它,再说了,张师傅、陈师傅他们虽然性情不一,可大原则大方向上是没有错的,他们同样希望大展拳脚,希望这个国家富强起来,所以为着这个相同的目的,你也得多多容忍,就算是先帝,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罢黜官员,便是这个理儿。”
朱翊钧叹气:“那做皇帝真辛苦啊,可我为什么见父皇当得很开心啊?”
那是因为你父皇有这些强臣们撑着这个朝廷的脊梁,就算他夜夜笙歌,日日春宵,这个朝廷也倒不了,赵肃默默道,一边扯了扯嘴角:“那是因为陛下心胸开阔,能够广纳谏言,就算大臣们说了不中听的话,他也没放在心上。”依旧该怎么玩就怎么玩,就连有人上奏指责朱载垕不宠爱皇后,私生活糜烂,他也不发火不训斥,可见皇帝的神经已经强韧到何等境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如你,如我,如张师傅他们,世事并不总能尽如人意的,与其闷闷不乐,倒不如放开襟怀去面对,我们之间的情份,无论是不是师生,都不会改变的。”

阳光铺洒在身上,暖洋洋一片,朱翊钧靠坐在赵肃身边,舒服地眯上眼,先前那种怒气冲冲的情绪,已经消逝无踪。
他年纪还小,没法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自己为什么喜欢赵肃,可是他却知道赵肃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在所有人都会因为他身份的改变而改变对他的态度时,只有赵肃依然会耐心和他讲道理,将他当作同龄人那般来对待。
“肃肃,等我长大,可以作主了,我还会让你当我老师的!”
“只怕到那时候,殿下的才学远胜于臣,早就不需要臣了。”
赵肃失笑,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却仍心头一暖,无论朱翊钧长大之后会是怎么样,此刻他是真情流露,对自己也是真心尊重,在古代帝王家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
“不会的,绝对不会的!”朱翊钧猛地抱住他的腰。

隆庆元年,万象更新,京城内外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气息,兴许是新年,又兴许是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人人脸上都有股与往日不同的喜气。
在徐阶等人的努力下,朝局很快稳定下来,内阁以嘉靖的名义发布诏书,开始改革旧弊。其中有几项比较重大的措施,一是从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四十五年间因为进谏而落罪的官员,那些还活着的,就放出牢狱,或重新录用,那些死了的,就平反昭雪,对其家人进行抚恤。二是驱赶从前在宫内的所有道士,撤宫内一切斋醮仪式。三是改变了自太祖皇帝以来就实行的海禁措施,不仅加大官方出海贸易的频率,同时还允许民间百姓进行海外贸易,这无疑打击了原先那些在海禁措施下与倭寇私通的明朝商人,也让嘉靖年间极度匮乏接近崩溃的帝国经济得到大大好转。
这一切都与赵肃所预料的一般,沿着历史轨迹而前进。然而在欣欣向荣的表象下,一股看不见的暗潮正慢慢地涌动着。

没了老对头严嵩,嘉靖帝又驾崩了,继任的朱载垕,也就是隆庆皇帝耳根子软好说话,实际上很多事情已经由内阁全权作主,徐阶身为首辅,自然权倾朝野。内阁中数人,李春芳、张居正都是他的门生,陈以勤虽然是裕王府旧人,却不喜与人争斗,于是保持中立,郭朴因徐阶私自草拟嘉靖帝遗诏的事情而心生不满,但目前没有爆发出来,表面上也与陈以勤一样不偏不倚,惟有高拱脾气急躁,与徐阶施政方针多有不合,矛盾渐渐显露。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随着徐高二人矛盾的白热化,届时肯定会有一人落败下野,徐阶门生遍布朝野,为人圆滑世故,高拱落败的可能性很大。但高拱本身又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作为与朱载垕相处时间最长的师傅,皇帝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这场龙虎之争,注定是一个激烈无比的过程。

作为高拱的门生和裕王府潜邸旧人,赵肃早就被贴上高党的标签,加上皇帝对他的看重,高拱时不时来找他商量事情,许多见风使舵的官员也纷纷上门拜访,让赵肃烦不胜烦。
升任国子监祭酒之后,就不能再和陈洙住在一个院子里了,便买了一个小宅子,与赵暖毗邻而居。——如今赵暖的生意越发有起色了,隆庆元年大赦天下,连带着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