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天下 >

第35章

天下-第35章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心中必有主张,哪里轮得到奴婢来多嘴呢!”黄锦笑道,他确实是有些好奇的。
“你看看这个。”嘉靖神色淡淡,递过一封折子。
黄锦莫名所以,依言接过翻开,看了几行,便大为吃惊。
“陛下,这……?!”

那三十鞭和拗断手指带来的痛楚实在太过强烈,赵肃还没等那人详细解释什么叫梳洗,就已经两眼发黑,人事不知。
意识模糊中,身体仿佛被上上下下折腾搬动了很多次,耳边传来嘈杂的人声,也不知道是谁在说话,赵肃只觉得很吵,忍不住想拍死 
 33、第 33 章 。。。 
 
 
他们,却一根手指也动弹不了。
苍蝇似的聒噪没完没了,他被烦得不行,只好用尽全力撑开沉重的眼皮。
“闭……”嘴。
“肃肃!”一个黑影从天而降,朝他扑过来。
赵肃一句话还没完整吐出来,差点被压得生生呕出一口血来。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rushizhesan、Keigo→禟、13530607080。sdo、xyzjiji723童鞋的地雷,谢谢1182675309。sdo童鞋的手榴弹。

最近忙得脚不沾地,所以明天还是休息,后面继续更(*^__^*)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JJ太抽了,白天压根没法回帖,俺只能等夜深人静的时候来回。。

嘉靖为什么对这件事情高高拿起,轻轻放下?这里面有2个原因,1是包子和他爹的进宫,亲情攻势还是有用的,2是结尾嘉靖收到的折子,2个原因促使嘉靖作出这个决定,至于金口玉言帝王一诺神马的,嘉靖同志表示自己没有那玩意 = =

——今天的小随笔——

小的时候看卫斯理,有一篇让我印象很深刻,叫极刑。
从此之后我对古代的种种酷刑上了心,曾经花过一番心思去翻阅各种资料,叹为观止。
这里举几种比较有名,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

一个是凌迟,就是把渔网往你身上套,然后收紧,把被勒出来的肉一片片割掉。
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侩子手,能割上很多刀,却又不会让人死掉。
最有名的就是明朝太监刘瑾,被割了3357刀,割了整整3天才死,创下凌迟史上的世界纪录……
还有一个腰斩,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方孝孺。
这娃因为不肯给朱棣起草招数,被诛了十族(连学生也没放过)。但他有个很著名的典故:据说被斩成两半之后,气还没断,用自己的血,写了十二个半的篡字。
这个人心中的执念得有多深,才能在身体都成了两半之后,还不忘自己的坚持,就这点来说,非常值得敬佩。
但对于他因为不肯起草诏书而连累无数路人的行为,我持保留意见。
当然除了这两个之外,还有炮烙、剥皮、人彘之类的。

大家可能要问,哪种酷刑是最痛苦的?
要我说,只要是酷刑,就没有不痛苦的,这种痛苦程度,好比把生孩子的痛和断手断脚的痛来相比较,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人要到怎样一种变态的境界,才觉得杀了这个人还不解恨,要用酷刑来折磨他才行?
这种人性的黑暗面,自古就有,而且现在还存在着,只不过换了个方式,更加隐蔽。
所以只有心中常存光明,才能战胜黑暗,虽然困难,但希望仍在。



34

34、第 34 章 。。。 
 
 
赵肃觉得自己快死了,但肯定不是因为撑不住严刑拷打,而是被人压死的。
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声音几近嘶哑。
“你……”快下来。
朱翊钧小朋友毫无自觉,犹自兴高采烈地赖在他身上蹭了蹭,手脚并用,活似八爪鱼。
“我……”快被你压死了。
“肃肃,肃肃,我和你说喔,这次你能得救,都是我的功劳,我和父王进宫,跟皇爷爷……”
“……”赵肃已经出气多入气少,开始翻白眼了。

幸好这时元殊端着药推开门,看到这幅情景,连忙把始作俑者拉了下来。
再小心地扶起赵肃,抚背顺气。
“醒了?”
“水……”
半碗水入了喉咙,顿时觉得那浑身的燥热都缓解了很多,赵肃闭了闭眼,舒了口气。
“没事吧?”元殊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他额头上的冷汗,又解开他的衣服查看。“伤口有点裂开了,重新给你包扎一下吧?”
赵肃摇头,喘了口气,问:“我怎么出来的,事情如何了?”
“裕王殿下进宫为你说情,皇上同意不再追究,说要等殿试之日,试试你的真功夫,便知你有没有作弊,你睡了两天了,今早高大人和陈大人都派人来探问过,裕王殿下让你好好养伤。”
“那我的手……”
触目所及,自己的右手被层层纱布缠着,动弹不得,疼倒是还疼的,只是没有先前那么剧烈了。
元殊知道他要问什么,便接道:“你的右手尾指和无名指都被拗断了,大夫说要好好休养,要写字倒也无妨的,就是字丑了点。”
赵肃苦笑:“能写就好。”他还真怕到时候殿试连字都写不了,又要白白浪费三年。
“肃肃,肃肃,父王他根本就没说几句话,我的功劳才是最大的——!”被冷落在床边的朱翊钧小朋友不甘寂寞,拉长了声调邀功,大眼睛眨巴眨巴,又要往赵肃身上蹭。
赵肃想笑却没力气。
元殊嘴角一阵抽搐,碍于某人的身份,不能推不能骂,只能好声好气地阻止。
末了赵肃喝完药,他也把人哄出去,才又折返回来,一边苦笑抱怨:“裕王殿下仁厚寡言,怎么小世子却聪明过了头?”
他本来还想说聒噪或者难缠的,总算记得朱翊钧的身份,话到嘴边绕了个弯。

赵肃点头表示同意,他刚醒,不大想说话。
元殊在床边坐下,欲言又止,欲语还休。
赵肃被他看得浑身发毛,只好开口:“这两天让你们担心了。”
元殊一滞,接着怒气冲冲:“你竟然说这种话!”
赵肃弯了弯嘴角:“这不是给你找个理由开口么。”
元殊蓦地沉默下来,半晌,才淡淡道:“就在刚刚,你醒来之前,徐阁老派人喊了我去,说我过去三年考评卓异,问我愿不愿意到户部当个主事。”
赵肃挑眉,哑声笑道:“户部乃六部之首,主事虽是个闲职,可升迁机会也大,常有办差得力连跳几级的,恭喜师兄了。”

元殊嘴角勾起略带嘲讽的弧度:“你入狱之后,我曾经去求徐阁老救你,可他托病不出,连门都不让我进,这次许是看裕王那边把你救出来,所以卖个人情给我。”
“如此说来,小师兄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反倒闷闷不乐?”赵肃微微一笑:“有人愿意卖人情给你,是因为你还有这个价值,徐阁老这么做,也是人之常情,无可苛责。”
“是的,你比我看得透。”元殊深深看了他一眼,也笑了:“但我已经和徐阁老说了,请他帮我安排一个外放的实缺,就算艰苦些的地方也没关系。”
赵肃愣住:“你疯了?”
他以为元殊和他说这件事情,便是定下来了,没想到他居然舍近求远,宁愿放弃优渥的环境和升迁更快的机会,跑去吃苦。

“本来我还犹豫着,因为留在京城,起码与你有个照应,但是后来想想,如今的我官小言轻,出了事情,不仅没法帮到你,反而可能会连累到你。”
元殊面色淡淡,“本来我以为自己这三年外放,已经足够磨练了,现在想想,实在是过于天真了,跟京里这些老狐狸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所以,我想变强,老师如今远赴边戎,但我从来都没忘记过他的教诲,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理想,应该由我们来实现。”
“少雍,你性子沉稳,行事老成,也许你将来的成就要远比我大,既然现在还没法帮到你,那么,至少不要成为你的累赘。”
他缓缓地将这些话说出来,看那神情,完全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说的,而不是一时冲动。

赵肃看着眼前这个人,片刻之间竟不知要说些什么。
元殊比自己还小了三个月,也就是说,他现在至多也不过十八。
十八岁,在后世是一个什么概念,一般来说,也才刚刚脱离高中,被称之为少年,走进大学,被父母护送着到了学校,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至,沉浸在校园恋爱的甜蜜,体验着人生种种如朝露昙花般的灿烂。
但是时间再往前推个五百年,赵肃这个有着外来魂魄的暂且不说,元殊,陈洙,甚至是徐时行等人,无不表现出惊人的早熟,在他们身上,赵肃看到了许许多多与他们一样身处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对自己理想的信仰,对这个国家舍我其谁的责任感。
谁说大明没有希望?
只要有这些人在,这个国家就永远不会没有希望。
赵肃深吸了口气,问:“你有没有想过,外放的地方,稍微好点的,你不和那些人同流合污,就混不下去,艰苦点的,也许干个十年八年,也没有人想得起你,而在京城里,就等于在皇帝和内阁阁老们的眼皮子底下,怎么也能混个脸熟。”

元殊点点头:“我知道,但有得必有失,岂能天底下的好事都让一个人占尽了,当年阳明公为刘瑾所害,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当驿丞,他那种环境,该说比我苦多了吧,可六年之间,又东山再起,一直升到正四品的都察院左佥都御使,我虽没有他那么厉害,但珠玉在前,总算有个榜样可以效仿努力的。”
“同佳兄说得好!男儿本该志在四方,但同佳兄能舍易就难,此番心志便非常人能及!”
没等赵肃说话,一个声音突兀响起,陈洙从门口走进来。
一个主意已定,又来了个书呆子煽风点火,赵肃揉了揉额头。
“小师兄既然决定了,那我也不阻拦,只是你孤身在外,万事还须小心为上。”
元殊见他脸色苍白,面露疲态,便有些心疼:“如今公文还没下来,也不知道分到哪儿,你从哪里学来的婆婆妈妈的毛病,别说话了,快睡一会儿吧!”

赵肃刚醒来便说了这么多事,确实也有些累,闻言闭上眼。
元殊似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有个事儿……赵榕死了。”
赵肃轻轻嗯了一声,没有说话。
他本还想托人说情,看能不能把人救出来,但现在看来,是不用了。
赵榕的事情,固然是因为他的问题,但也有自己管教不严的责任,才会酿成今日之祸。
他这般想着,微微阖上眼,不多时便睡得沉了。

见他睡熟,元殊二人相视一眼,退到外面去说话。
陈洙叹了口气:“少雍年纪不大,操的心却不少,慧极必伤,如此劳心费神,我担心……”
元殊看着他,忽然郑重施了一礼:“我有个不情之请,我这个师弟,乃是寒门庶出,自幼受的苦已足够多,可这些年他不仅没让别人操过心,反倒处处为朋友兄弟谋划打算。虽则他少年老成,可也难免有对自己疏忽的地方,我和老师都不在他身边,没法时时提点他,只能托付于你了。”
陈洙肃然回礼:“同佳兄言重了,我与少雍相交甚笃,这都是分内之事,义不容辞,请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他的。”
他说完,忽然觉得自己这句话有点歧义,不由脸红了一下。
元殊却没发觉,只是感激地点点头,想起赵肃的脸色,思忖着去药铺买点补汤什么的来补补。

这边赵肃又整整睡足两个时辰才醒,自然也不知道陈元二人的一番对话。
醒来的时候发现屋里空荡荡的没人,旁边桌子上放着粥和小菜,还有热气,他慢吞吞地起身披衣,又慢吞吞地挪到桌子旁边,尽可能不扯到伤口,但还是疼得龇牙咧嘴。
用完了饭,仗着自己是伤残人士,把碗筷一丢,慢吞吞地走向院子里的藤椅小坐。
阳光正好,暖暖照在身上,有别于诏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