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重生之小市民 完结+番外 >

第22章

重生之小市民 完结+番外-第22章

小说: 重生之小市民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相处这些天下来,他对于章泽的的风骨也算小有了解,这样明面上给予帮助未必能让他高兴。想到章泽所说的新店开张的事情,他心中一动,暗地里起了思量。
********
淮兴一中这些天暗地里刮起了一阵小旋风,大家消息灵通,陈聪几个人发动的聚餐活动获得了比预期还要热烈的反响。
不得不说,和章泽自己的全无自觉相比,他在这所学校的存在感绝没有他自己以为的那么微弱。沉默既是深沉,冷淡既是孤高,帅哥美女们有一点点小怪癖简直微不足道,赏心悦目的人吧,观众都会对他宽容一点的。章泽的孤僻在很多人看来反倒是一种别有风味的个性。
况且他并不仰仗人气横行霸道,相反,他简直本分到离谱了。他好好学习、功课认真、笑脸迎人,典型的三好学生榜样,学校里的领导简直把他当做宝贝来捧,更别提底下一群本来就没那么坚定的学生了。何况他还和新生里的那几个名列佼佼的二代三代关系亲密,这难免让人对他的背景和个人更加兴趣浓厚。
陈聪和龚拾栎虽然看起来不靠谱,可一个家里的大伯是市委书记,一个爷爷是党校教授,桃李满天下,在淮兴市这座小城市里也算相当拿得出手的了。这样的出身,从小都是学过要广交达友左右逢源的,可话虽如此,叛逆期的孩子又有几个能认真实施?他们的活动范围,更多还是在从小长大的一群发小当中。类似的出身、类似的家境、类似的价值观和类似的脾性,章泽这样一个普通……不对,说普通还抬举了,总之奇葩出身的人竟然如此自然地融入了那个小团体里,实在是一度让人大跌眼镜。
在确定了他不是心机深沉的城府玩家后,章泽的个人魅力,自然也得到了诸人的公认。
“聚餐日?”趴在桌上因为暑期过去开始每天昏昏欲睡的陆路顿时来了精神,他伸头朝楼下一看,果然一年级那几个小鬼头在到处动员,想到从开学过后他就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再和章泽多联系,陆路心中蠢蠢欲动。
“杜哥,”他捅了下坐在前面啃书的杜行止,凑到他耳边亢奋地提议,“凑个份子,咱们也去支持一下小观音?”
十一月十五日,秋高气爽,天气宜人。
前一天店内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如同章泽所想的那样,章家的商店厨房修在临街方向,四周都只用透明玻璃隔开,朝外的两侧,还各开了一双窗口,方便买卖外送。这种设计在这个年代来说还是相当特立独行的,一开始章母对这种构思很不看好,但在成品出来之后,看着玻璃厨房内净白的瓷砖和干爽的案板台,章母不得不承认这样确实更让人放心。如今里面的物什一切准备就绪,章泽穿着雪白厨师袍,戴着干净的厨师帽,往里面一站,倒三角的修长身材比模特还引人注目。
“长得真好,”张素感叹了一声,站在章母身边,“真会生,又能干又漂亮,我儿子要是有他一半的懂事,我做梦也能笑醒。”
“胡说呢,小杜也就是安静了一些,他对你还是尊敬的。”章母说着又想起好友那个氛围古怪关系错综复杂的家庭,心中摇了摇头,换上一张笑脸,把她怀里抱着的孩子换了个姿势,“你这样抱,手托住他的脑袋,他一会就睡了。”一开始她到张素家就是为了带这个孩子,不过现在又是离婚又是开店的,她很难再抽出时间和精力,张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能自己亲自上阵。这天开店她肯定是不会缺席的,于是顺便就把孩子给带来了。
她哄了一下,看看时间已经将近十点,门口的鞭炮已经齐备,也驻足了部分围观的人,决定先把孩子放阁楼睡觉。要不一会鞭炮声太大,恐怕要把他吵醒。
章泽动手把第一批包子放进煎锅的时候,章母点燃了鞭炮,轰鸣的炮仗声中,店铺招牌上的那块红布被一把掀开——“杜氏生煎”四个凌厉的大字刻在木匾上,古色古香,取的是章母的姓氏。
那些记忆里的不甘和怨怒这一刻随着被掀开的红绸飘然散去,经历过多么难忘的艰辛,这一刻的希望,章母永远都会铭记在心里。
短暂的感慨被喧嚣打破,人群内骤然骚动了起来,从当中破开小小的通道,一个又一个半大的小年轻抱着花篮果篮从外面挤了进来。有些急脾气的直接冲到了店里,没一会儿店里的桌椅就被占走大半。原先还只是看热闹的一些居民顿时讶然,但被本性中的冲动消费驱使,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原本不打算捧场的居民冲进去开始抢座位。
杜行止望着店内隔着玻璃遥遥可见的章泽,穿着白色厨师袍的少年气质干净澄澈,此刻正偏着头在和玻璃窗外的龚拾栎说话,他几乎看出了神,身边的陆路却忽然捅了他一把。
回过头,陆路的眼神就像见了鬼,他指着店内一个来回晃动的身影,声音像打了结:“杜哥!阿、阿姨怎么会在这里?”
杜行止顺着他指尖的方向看去,就看到衣着打扮和店内的一切格格不入的张素站在章泽家的收银台后,利索地收钱找零撕下单据给人座位牌,几个动作一气呵成,比培训过的员工还干脆。
杜行止:“……”


、第二十六章

章泽真的有点受宠若惊。
学校距离自家的店铺虽然不远;但附近的生源出没不多,一开始他就没打算在一年之内把学生放上客户群。更何况,他并不认为在一群家境斐然的人群当中杀出自己这么一个异类是一件很容易让人接受的事情,重活一遍不代表他换了一个人;章泽的内心还是潜意识不想看到旁人太过露骨的异样目光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除非必要;他并不多主动和人接触交好。不过好在他已经学会要如何泰然接受别人的好意了,比起上辈子那只惊弓之鸟,章泽的改变已经足以令人侧目。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对于人际的感应仍旧相当迟钝,收获了几个上辈子不曾有过的好友章泽已经分外感恩,他更不会将别人对他的好感当做理所当然。本本分分做人,大概是上辈子吃了无数的亏后章泽总结出的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格言。
然而这一刻;他却感到无比的动容。
这些他甚至都不知道名字的校友抱着果篮和花束,一看就不是寻常来吃饭的装备。他们很认真地一个一个和章母问好,坐的端端正正,将花束和果篮放在收银台之后,就很安静地派出代表来替他们点单。而他们的视线,大多也胶着在厨房内的章泽身上。
章泽感觉到了,那么多人的注视让他有点不安,但很快的,从心中油然而生的感恩压过了这种胆怯。他很友善地扯出一个和平常的温和表情大不相同的露齿笑容,欢快地朝着人群点了点头,然后意外地发现气氛一下变的热烈了。
尤其是女孩子,原本规规矩矩坐在椅子上的女孩儿们好像忽然放开了手脚,她们左右对了对眼神,然后三五成群地拉着手挤在了厨房前面。透明的玻璃让里面的一切都无所遁形,章泽原本顺畅的包包子动作因为她们的注视都有些畏缩了,偏偏她们还隔着窗口和他说话——
“章泽,你穿白袍子真好看啊!”
“小观音你学习那么好,还要帮家里的忙吗?”
“你们这缺不缺人手?”
“对啊,我们来帮忙,工资随便意思意思就好!”
“……”章泽那点被感动驱使的勇气一下子被消磨干净,头越垂越低,脸越来越红,小观音?那是什么叫法?
哎哟脸红了!女孩子们兴致更甚,都觉得自己以往对这个小观音的了解大概还有偏差。
门外的陆路杜行止沉默了很久才进了店,章泽被女孩子团团包围,并没有看见他们。杜行止目光一瞬不瞬地定格在章泽身上,皱着眉头问陆路:“你没什么感觉吗?”
“啊?”陆路想了想才明白他的意思,当即笑了,“你以为我要吃醋?就为这个?别人喜欢他是好事啊,证明我眼光好。不过这小子可够能招蜂引蝶的。反正我也没把握能把他怎么样,当朋友处着呗。”
杜行止不赞同地皱起眉:“你的喜欢未免也太儿戏了。”
“切,”陆路知道杜行止的家庭致使他情感上有些认知偏差,他也不反驳,抱着臂笑眯眯地趴在了收银台上,“阿姨,您怎么在这啊?”
张素忙着找零,一听这话以为又是个插队的小屁孩,没好气地抬起头想告诉他守规矩,结果一眼就看见陆路了。看见陆路,余光顺便也扫到了站在他身后的杜行止,张素惊讶极了:“你们怎么在这?”
陆路笑的没个正行:“我和小观音是朋友呗,他家新店开业我肯定要来捧场。阿姨,您不会和他也是忘年交吧?那小观音的朋友圈也忒可观了。”
“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儿子太沉默寡言,张素就对陆路这个杜行止的兄弟里少数能说会道的小孩尤其另眼相待,被这样没大没小了,也只是嗔怒地瞪了他一眼,“你也别给人家起这种稀奇古怪的绰号,小泽性格很内向的,不高兴也不会告诉你们。我和他妈妈是好朋友,怕他开业忙不过来,搭把手。”
杜行止皱着眉头,此刻忽然插嘴:“章泽是杜阿姨的儿子?”实在是巧的有点没天理了,兜兜转转,关系网怎么会错成这样?
“杜阿姨是谁?”陆路回头看着他,“我怎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啊,小观音是你亲戚?”
杜行止还不待回答,耳后忽然伸出两只手来迅速地在他脸上揩了一把。这世界上敢这样对他的还真没几个,他刚要出口的话默默的就吞了回去,回过头无语地看着来人:“杜阿姨……”脸就章母被捧着亲了一口。
“小杜,你来得正好,你妈妈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去帮她一起收个银,一会儿我免费请你吃包子。”章母说完这话,风风火火地打算要走,一不留神又瞥到了一旁目瞪口呆的陆路,她眼睛一亮,也不走了,围着陆路转了一圈,“哎哟,这是谁家的小伙子,体格不错啊!”
知道他是章泽的妈妈,陆路不敢怠慢,赶紧问好,又说自己是杜行止的朋友。章母当即更不客气了:“会包包子吗?”
“……”陆路紧张地摇摇头,“不会。”
章母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很快又恢复了活力,雀跃地拉着他的手腕就朝店内走,“没事儿,我看你身体不错,今天太忙了,帮忙跑个堂。一会儿阿姨请你和小杜吃冰淇淋配包子……”
陆路完全没有拒绝的余地,绝望地被拉走了,手上被塞进个托盘又被交代了几句看座位号的诀窍,就一个人孤零零地被丢在餐厅中央。
“……”杜行止沉默地望了风中凌乱的陆路一眼,抿了抿嘴摸摸脸,和跑堂比起来,收银好像比较有技术含量?总之他不敢和雷厉风行的杜阿姨对抗,想了想还是绕到收银台后面,跟母亲学习起如何开煎包票据。
**********
人流减弱已经是下午六点钟以后的事了。
有了杜行止这枚严肃的收银员坐镇,虽然店内的队伍极长,却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骚乱。同理,在校内知名度甚高的陆路在店内跑堂,即便脚程慢点,也没人敢开口催菜,一切都显得相当和谐美满。
到后来龚拾栎和陈聪他们也洗干净手穿上围裙进去替他煎包子了,任务也自然没有那么繁重。三个文质彬彬的小年轻站在柜台里,还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居民打包煎包带走。
即便是开店了,章母也没有降低自家煎包品质的打算。煎包这个东西吧,一要面皮松软,二要底皮酥脆,三要汁肥肉厚,第一口能咬去一半的馅料,第二口的馅料也绝不会少过第一口。这样的一个包子,才能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