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国魂 >

第61章

国魂-第61章

小说: 国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幸的是,你们还竞争不过欧洲,因为你们的产品比他们的贵。这都是因为你们的劳动力太贵,以致于生产的产品因价格太高而不能成功地与欧洲国家竞争。
    劳动力太贵,是因为你们排除华工。这是你们的失误。如果让劳动力自由竞争,你们就能够获得廉价的劳力。华人比爱尔兰人和美国其他劳动阶级都更勤俭,所以其他族裔的劳工也就仇视华人!”   
第一百十六章 从一开始就胜了
    第四联队已经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窘迫的状况。
    在大黄滩,随着井口刚也被击毙,日军信心跌落到了谷底,即便新的指挥官到位,也再无法组织起有效攻势。
    在小黄滩,随着中国援军到达,以及之前一次接着一次攻击受挫,日军锐气再不复从前。
    而在第四联队两翼,中国军队已经非常接近,行将完成包抄。
    原田淆一必须要做出选择了,是继续进攻到底,完成自己的使命,还是暂时后撤,等待新的增援。
    “撤退吧,大佐先生。”夏侯远山轻轻叹息了声:“萧天防范严密,十一标作战决心极其顽强,大黄滩又被萧天死死控制在了手里,要想迅速击溃,已经不太可能了。在我们的两翼,十一标正在完成合围,等真到了那个时候再想全身而退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现在已经不能全身而退了。”原田淆一似乎显得有些忧虑:“我们在这损失了太多帝国士兵,并且我们的目标完全没有达到,这么撤退,只会让帝国的威严在支那人面前荡然无存。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夏侯远山又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了。
    日本人往往就是这样,非要固执的一再去尝试一件已经被证明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有的时候或许会有奇迹,但更多时候,带来的只能是被撞的头破血流。
    “夏侯先生,现在证明,你对我们是忠诚的,之前提出的方案,一旦能够成功,完全可以取得战场上的主动。”原田淆一忽然没头没脑的夸了夏侯远山一通,接着说道:“现在我需要你再帮我找到支那人的薄弱点”
    夏侯远山苦笑了下:“薄弱点?在大黄滩,蒋杰的队伍刚刚得胜,已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在小黄滩,请您注意,随着援军的到达,他们的士气正在恢复。如果非要找到一个办法,那就是集中起全部兵力,在十一标完成对我们的合围之前,尽快取得一个突破点!”
    “把战火燃烧到萧天的心脏去。”原田淆一点了点头,猛然大声吼道:“下令,集中全部力量,猛攻小黄滩!”
    日军的疯狂,随着这一声命令再度开始!
    密密麻麻的日军,以密集阵型对小黄滩发疯狂攻击,人弹战术,在这里再次得到体现。
    不再讲究什么战术,原田淆一开始孤注一掷的赌博。用日本士兵的生命为代价,撕开一条血路。
    这一战术似乎取得了成效,小黄滩中国阵地好像有些抵抗不住这样疯狂的,完全不计较任何伤亡的进攻。
    中午,中国军队开始出现撤退迹象,这让苦苦等待着原田淆一看到了希望,手里最后的预备力量也被全部投入进去。
    下午2点,小黄滩之中国军队开始撤退。
    2点30分,日军终于占领了这块被鲜血染得通红的阵地。
    没有欢呼,没有狂叫,在这没有任何胜利的喜悦。
    日本人开始知道,这次战争,并不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以及作战决心,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像。
    随着原田淆一来到小黄滩的夏侯远山,看着触目可见的尸体,重重叹息了声:“大佐先生,仅仅一个小黄滩,您已经损失了如此多的力量。您还准备继续攻击吗?”
    “在梅泽旅的历史上,没有撤退!”小黄滩的占领,多少鼓舞起了原田淆一的信心:“进攻,继续进攻,只要占领内黄,战争就能发生转机!”
    夏侯远山继续保持自己的沉默。
    日本军官的脑袋里,似乎只有一根筋,他们并不会在乎对面的敌人有多强,也不会在乎自己将要蒙受多少伤亡。
    完成上级交给的命令,是他们唯一所想的。
    可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2点40,内黄十一标指挥部。
    “标统,马弼已经从小黄滩开始撤退!”
    “标统,日军全部占领小黄滩!”
    报告一道一道的传到萧天耳中,萧天舒展了一下筋骨:“小黄滩阻击任务完成,命令全体士兵,进入作战岗位!”
    “标统,东洋人在小黄滩死伤惨重,还会继续向内黄进攻?万一”
    “没有万一,他们一定会来的。”萧天笑了一下,看了一眼身边的司徒耀:“对于这些日本军官来说,完不成任务就是他们最大的耻辱。况且,即便他们真的不再追击,优势也依然在我们一方”
    这一仗要的不是彻底胜利,也不是歼灭了多少日军,而是要在安阳这块战场,给日军以沉重教训,以战争结束战争。
    只要第四联队在安阳无法取得重大战果,日本方面迅速就会陷入被动之中。
    继续增兵也不太可能,日本在短时间内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的能力。日本的用意,只是让满清和萧天屈服而已。他们唯一没有想到的,只是萧天真的敢战。
    其实从一开始,主动权就已经掌握在了萧天手里。
    司徒耀逐渐明白了萧天的意思:“标统,那这仗咱们其实已经赢了?”
    见到萧天点了点头,司徒耀变得兴奋起来:“这么说,咱们已经打败东洋人了,标统,这可了不得啊,这要一传开,咱们可人人都成大英雄了!”
    “大英雄?还算不上。”萧天淡淡说道:“我们只不过是在一块很小的战场上,取得了一次很小的胜利而已。一个十一标,打不过一个日本。这场胜利,我只希望能够唤醒国人”
    “朝廷能,能唤醒吗?”
    “朝廷?朝廷已经死了。”萧天冷笑了声:“哪怕我们把整个第四联队全部歼灭在这,最后朝廷还是会坐到谈判桌前,去接受日本人的无理条件。甚至会拿我的脑袋去向日本人谢罪。”
    自己所效忠的,不是这个满清朝廷,绝对不是!
    萧天比任何人都清楚,1908年,在中国大地将会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这一年,将会决定中国的命运,也会决定自己的命运!   
第一百十七章 信心
    枪炮声在阵地上拼命响着,轰鸣声压倒了一切。
    萧天如同岩石一样笔直站着,望远镜一直放在眼前,始终也都没有放下来过。
    日军已经到达内黄,但亲临前线指挥的原田淆一,却很快绝望的发现自己又陷入到了另外一个可怕的防御之中。
    日本全部的锐气几乎都留在了小黄滩,内黄的日军士兵,纵然冲锋依旧疯狂,但士兵一样必须的的东西却已经悄悄流失:
    信心!
    这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维持着军队取得一场接着一场胜利的最重要元素!
    而此时小黄滩之八十九兄弟浴血奋战的消息也早传到了内黄十一标守军的耳中,这对于十一标的全体兄弟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振奋,是巨大的无辜!
    重机枪交叉组成的火力,在阵地上构成了绚烂的景色,火舌妖娆飞舞,串串流动,如同精灵一样没入敌人的身体。
    萧天终于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战争,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可言了。
    经历了日俄战争的日本军队,战术依旧没有任何进步,僵化、死板,除了知道密集冲锋,拿人命来换取胜利,似乎并不知道再去寻找别的任何办法。
    萧天忽然想到了那个乃木希典。
    “军神”?萧天鄙夷地笑了一下。
    如果用“人弹自杀战术”,就能被称为“军神”,那么自己这个标统或许也可以给自己加上这么一个称号。
    “耀子,马弼。”在进攻暂时停止的间歇,萧天忽然把这两名前线指挥官叫到了自己面前:
    “日军认为军旗是部队部队的象征,是生命和荣誉的表示,是绝对不能丢失的。一旦完成合围,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去把日军第四联队的军旗都给我夺过来!”
    “是,一面不少的都夺过来!”
    马弼忽然说道:“标统,你说咱们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的军旗?”
    萧天怔了一下,是啊,也应该有自己十一标的军旗了。突然解嘲似的笑了起来,这仗打完,自己这颗脑袋能不能保住还难说的很,更加不用说什么军旗了。
    在这一天的战斗之中,日军第四联队除了继续在中国阵地前丢下了数百具的尸体,依旧一无所获。
    而在当日夜间,左翼革文军、陈少东所部已经到达指定攻击地点,黎明时分,右翼杨林、罗索所部到达右翼攻击地点,对日军第四联军合围已经完成。
    同日,在日军对内黄发起新的攻击之前,大黄滩之蒋杰所部,也开始向日军侧翼移动。
    4月20日,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里逊到达内黄北洋十一标指挥部。
    出现在莫里逊面前的一切让这个英国记者感到了极大震惊,他看到的,是对面一地的日军尸体,是十一标阵地上中国守军高昂的士气。
    这个叫萧天的中国军官,年轻、冷静、威严,站在那里,总能给人一种安全感,似乎胜利女神随时都在佑护着这个年轻的中国军官。
    “标统先生,您认为自己还可以坚守多长时间?”
    “六个小时。”
    “六个小时?”莫里逊吃了一惊:“难道您认为自己的阵地在六个小时之后将会被日军国的军队攻破吗?”
    “我们还需要坚守六个小时,然后,就可以发起总攻了。”萧天淡淡笑着。
    “什么?”莫里逊瞪了一下眼睛:“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六个小时之后,你们将对日军发起总攻?您的意思是”
    “歼灭!”萧天语气坚定的帮着英国记者说了下去:
    “六个小时之后,做为一个外国记者,你将亲眼见证这一切。我们将彻底的击溃、并且歼灭日军原田淆一联队!”
    “上帝,不可思议。”莫里逊耸了一下肩,总觉得这个中国军队有些过于乐观了。
    是的,自己看到日军付出了大量伤亡,这在莫里逊看来已经是中国军队创造的奇迹了。能够在“强大”的日本国军队面前坚守到现在。
    而萧天对这却丝毫也看不到满足,他竟然用了“歼灭”这两个字。
    “您的信心从何而来?”莫里逊好像要从这个中国军官身上找出这样信心的来源。
    “来源于我的军官,我的士兵。”萧天平静地说道:
    “北洋是全中国最精锐的部队,我们的装备,我们的士兵素质,并不逊色于日本军队。我的十一标也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我,日军并不可怕。”
    莫里逊耸了一下肩:“您的乐观态度感染了我,但是请您不要忘记,日军就在不久前击败了强大的俄国军队”
    “是吗?”萧天再一次打断了莫里逊的话:
    “用阵亡六万人的代价,才能夺取203高地?强大的日本国军队?记者先生,请耐心的等待着吧,六个小时之后,你将会看到我所说的一切。”
    莫里逊点了点头,然后在他的本子上写道:
    “我依旧无法理解他的强大信心从何而来,这个被称为‘日本陆军公敌’的中国军官,似乎鄙夷着日本的一切。他完全就不在乎自己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胜利,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